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十
司马亮 司马越

司马亮 (?—291) 字子翼,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

曹魏后期,政权实际上已落入司马氏之手。司马亮作为司马懿的儿子,自然也居高位,先是被任命为散骑侍郎,赐爵万岁亭侯;接着又提拔为东中郎将,进爵广阳乡侯。不过,司马亮虽然名列将领之中,却并无领兵作战的才干。甘露二年(257),司马亮随司马昭前往寿春征讨诸葛诞,由于作战失利而被免官。然而他毕竟是司马氏宗室,所以很快又被任命为左将军、散骑常侍,后来又转为镇西将军。

泰始元年(265),司马炎称帝。司马亮以叔父的身份被封为扶风郡王,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成为镇守西北地区的最高军事统帅。泰始六年六月,秦州刺史胡烈征讨鲜卑酋帅秃发树机能,司马亮委派部将刘旂率军前往增援。刘旂却犹豫观望,不敢前进,结果导致了胡烈的兵败被杀。按照军纪,刘旂应被处死,司马亮也受牵连而要被贬为平西将军。司马亮指挥打仗不行,但他倒也不是推卸责任的人。就在刘旂即将被斩首之前,司马亮主动向武帝提出:“军队调度指挥上的过错,都是因为我而造成的,与刘旂无关,请求免他一死。”结果,虽然司马亮主动承担了罪责,刘旂未能免死,他自己却被免了官。不过,与第一次被罢官以后的情形一样,这一次司马亮同样是很快又被起用为抚军将军。

咸宁元年(275),司马亮晋升为卫将军和侍中。此时,司马氏宗室繁盛,皆身居要职,而又无人进行监督,不断有人违礼犯法,很让武帝头疼。于是,辈分较高的司马亮便被武帝选中担任了宗师,命他对宗室成员加以训导和督察,一旦发现宗室成员中有人不遵守礼法,小事可以自行处置,大的事情则随时向武帝报告,这表明了司马亮在武帝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武帝大封宗室为诸侯王,可是这些诸侯王都集中在京城洛阳,给当时的政局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卫将军杨珧等人在咸宁三年建议让诸侯王离京赴封国。武帝采纳了这一意见。司马亮也由扶风王改封为汝南王,出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可是,司马亮出京没有多久,又被武帝召回京师,任命为侍中、抚军大将军,把统领军队的大权交给了他。数年后,武帝在荀勖、冯 、杨珧等人的挑唆下,削夺了齐王司马攸的权力,而司马亮则晋升为太尉、录尚书事,兼任太子太傅,与山涛、卫瓘共同执掌朝政。从此时开始,司马亮与卫瓘的命运就连在了一起,而与外戚杨骏的关系则逐渐趋于紧张。

太康十年(289)十一月,武帝病重,早就对司马亮心怀疑忌的杨骏利用这一机会,开始排斥司马亮,将他改任为大司马、大都督,逼他离京前往许昌,都督豫州诸军事。司马亮无奈,只得准备离京。但他尚未出发,武帝已经病危。不过,武帝此时的头脑还清醒,为了防止杨骏在自己死后独揽大权,武帝下诏命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但这一诏书还未发出,就被杨骏擅自扣押了下来。武帝被蒙在鼓里,昏迷中略微清醒一些,还在询问司马亮来了没有。

武帝死后,司马亮害怕杨骏怀疑自己,不敢入宫临丧,只能痛哭于大司马府门外,又上表请求待武帝落葬以后去许昌。对于他的这一请求,于情于理,都很难加以拒绝。但是只要司马亮留在京城,杨骏便总觉得是一块心病。于是便假借惠帝的诏命,派兵讨伐司马亮。

司马亮得到了消息,又急又怕,却拿不出应付的办法,只能向廷尉何勖问计。何勖进言说:“如今朝廷上下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于公,为什么不讨伐别人而害怕被别人讨伐呢?”此时,也有人劝说司马亮率领手下的军队入朝废黜杨骏。可是司马亮却没有这个胆量,思虑再三,还是连夜奔往许昌,逃脱了一场灾祸。

杨骏专揽朝政,激起了权欲极强的贾后的怨恨。元康元年(291)正月,贾后密谋诛杀杨骏,派人分头联络司马亮和司马玮,约请他们举兵讨伐。司马亮虽然对杨骏怀有怨恨之心,但还是不愿冒险,他对贾后派来的使者说:“杨骏凶暴,死期已经不远,不足为忧。”不肯领兵进京。杨骏被杀,司马亮并未出力,但因为他是皇室元老,仍然被征召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

自知没有什么功劳的司马亮,为了取悦于众,在辅政以后竟然仿效杨骏的做法,大肆实行封赏,并且开始像杨骏一样专揽朝政。原先对他抱有希望的朝臣们纷纷提出劝谏,司马亮却不能接受,由此失去了朝臣的支持。

在诛杀杨骏的过程中,楚王司马玮出力最多,事平之后又执掌了兵权。司马亮对他既厌恶又害怕,便与卫瓘合谋,想剥夺司马玮的兵权。司马玮自然不会甘心,立即投靠了贾后,并诬告司马亮与卫瓘谋反,并且派兵包围了司马亮的府第。

司马亮的部将李龙向司马亮禀报军情,并请求布置迎敌。司马亮不听。等到楚王的军队登上墙头大喊时,司马亮才惊呼:“我并无二心,何至于有谋反之事!如果有诏书的话,可否让我看看?”楚王的部将不予理睬,催促士兵们加紧攻打。在万分危急的关头,部下刘准又一次劝告司马亮说:“如此看来,肯定是奸人的阴谋。府中士卒不少,还可以全力一战。”司马亮仍然不听,终于束手就擒,与儿子司马矩一起被乱兵所杀。

司马越 (?—311) 字元超,西晋宗室,高密王司马泰的长子。

司马越虽然出自名门,但在年轻时就很懂得博取名誉,一副谦虚恭谨的样子,像是平民百姓一般,因而颇受好评。他曾经侍讲东宫,为太子司马衷讲读经史,后来逐渐升迁至左卫将军加侍中。

元康元年(291),司马越参与诛杀杨骏的行动有功,被升为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不久又被封为东海王。此时,诸王已为争权夺利而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司马越由于羽翼尚未丰满,因而并没有立即卷入纷争的漩涡,而是在静观待变中窥测方向。

太安二年(303)七月,曾经联手诛杀了齐王司马冏的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之间,又爆发了新的争斗。司马颖讨伐司马乂,直逼京师洛阳。洛阳被困数月,城中粮食日渐困乏。在京城担任司空的司马越于永兴元年(304)正月暗中与殿中诸将合谋,乘着夜色,一举擒获了司马乂,随即打开城门,迎接司马颖的军队进城。

不久,司马乂被烧死,获胜的司马颖作了丞相,司马越则以开门迎接有功,除继续担任司空之外,又兼任了代理尚书令。

司马颖大权在握,但却不留在洛阳,仍然回到自己盘踞多年的邺城,在那里对朝政实行遥控。不久,在司马颙的提议下,司马颖被立为皇太弟,而且连惠帝也要迁往邺城。这一做法激起了朝廷不少大臣的不满。司马越认为有机可趁,密谋发兵征讨司马颖。

这年七月,司马越挟惠帝北征邺城。他以大都督的身份,发出檄文,征召四方军队,到达安阳时,已经会集了军队十余万人。司马越自以为声势浩大,放松了戒备,结果遭到司马颖部将的袭击,被打得落花流水。司马越只得落荒而逃,一路奔回东海。失败以后的司马越并不甘心,而是加紧联络各地藩王,准备东山再起。

几个月后,晋惠帝被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挟持着从洛阳迁往长安,文武大臣也随同前往,西晋朝廷落入了司马颙的控制之中。此时,皇室内部连年骨肉相残,天下分崩离析。司马颙为了缓和局势、收揽人心,用豫章王司马炽取代司马颖为皇太弟,又让司马越担任太傅,与他一起辅政。为了笼络司马越,还任命司马越的两个弟弟司马略、司马模分别镇守洛阳和邺城。可是,此时尚在东海的司马越并不领情,拒绝接受太傅的职务,并以张方劫夺惠帝为名,决意起兵征讨。

永兴二年(305)七月,司马越发出檄文,纠集各州郡的军队攻伐长安,要将惠帝迎回洛阳。没有追随惠帝前往长安的朝臣们纷纷响应,推举司马越为盟主,数万军队向西进发。司马颙得到消息,大为惊慌,以惠帝的名义命令司马越等人各自返回封国。司马越等强硬地拒绝了这个要求。无奈之下,司马颙只得在次年正月诛杀了张方,并把首级给司马越送去,借此请求和解。可是,司马越不仅再次拒绝了和解的请求,反而在得知张方被杀以后,派部将率军加速前进。无计可施的司马颙狼狈逃窜,晋惠帝又被接回了洛阳,而司马越则就任太傅,总揽了朝政。

惠帝回到洛阳以后不到半年,就被毒死。皇太弟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怀帝与惠帝不同,他谦和好学,继位之后对朝政颇为留心。这本是值得庆幸的好事,但却使司马越感到很不高兴,一气之下便要求离京出镇许昌,怀帝不敢同意。司马越竟然不予理睬,径自出镇许昌。后来又相继迁移到鄄城(今属山东)、濮阳和荥阳。

永嘉三年(309),离京数年的司马越又从荥阳回到了洛阳。他怀疑朝臣对自己有二心,就诬称怀帝的舅舅王延和与怀帝亲善的缪播等十多人图谋变乱,派兵入宫把他们抓了起来,交付廷尉全部处死。接着,司马越又将宫中已经封侯的宿卫武官统统罢免,把怀帝身边的侍卫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这些举措大失人心,加剧了众人的猜疑。此时,匈奴首领刘渊建立的汉国日益强盛,乘着西晋内部衰弱之机,数度派兵攻晋,虽然未能得手,但已对西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永嘉四年,匈奴数万军队在王浚、石勒等将领的率领下,渡过黄河,分兵数路,直逼洛阳。洛阳的饥困日益严重,司马越派出使者到各地征调援军,却迟迟没有任何军队前来勤王。无奈的司马越只得亲自率军四万讨伐石勒,驻守在项城(今河南沈丘南)。

司马越自光熙元年(306)开始专揽大权以后,数年中专作威福,积怨甚多。而朝廷困乏,内外崩离,匈奴大军压境,与他不和的苟晞又乘机上表讨伐。这一切都使司马越焦头烂额,忧心忡忡,终于忧惧成疾,于永嘉五年三月病死在项城。他的部属把棺柩运回东海安葬,途中又被石勒率轻骑追上。石勒在将晋军击溃以后,下令劈开棺柩,焚烧尸体,并宣布说:“此人祸乱天下,我为天下报仇,所以焚烧他的尸骨以告慰天地。”

评: 司马亮徒以皇族元老而身居高位,掌权辅政,既无治国用兵的才干,又无临机决断的胆略,在权力争斗中被杀,死不足惜。相比之下,司马越的权术则要高出一筹,但他的心思也只是用在争权夺利、骨肉相残上。西晋王朝的命运操纵在这样一些皇族之手,由此而导致天下纷争、祸乱不已的局面,要想不亡,其可得乎? gQNKNL3Z5I/gqKf/w2H7WePgoUASpZNV35eLuLaOV4CiRUnKY1I/w2sXC5Gxp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