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八
山涛 王戎

山 涛 (205—283) 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父亲山曜,在曹魏时曾任冤句县令。

山涛早孤,居家贫困。但他年轻时就有名士器量,卓然不群。由于性好《老子》和《庄子》,名列“竹林七贤”之中,与阮籍、嵇康等人过从甚密,成为忘年之交。

山涛出身贫寒,却对功名利禄有着强烈的渴望。还未当官的时候,他就曾对妻子韩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暂且忍耐一下饥寒,日后我将要做到三公,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担当起三公夫人的角色!”然而,山涛的仕途并不顺利。直到正始五年(244),山涛年已四十,才当上了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不久,他又被州郡征辟为河南郡从事。当时正值司马懿与曹爽争权夺利,世道险恶,为了避祸,山涛只得辞去职务,隐身不问世务。

但是,耐不得寂寞的山涛并不想一直在激烈的权力之争中保持中庸。经过反复思量,他与不跟司马氏合作的好友嵇康、阮籍分道扬镳,决定投靠司马氏。山涛与司马懿的妻子是中表亲戚,当他凭借着这层关系去见司马师时,司马师让他当了个郎中。

山涛本来就很有才干,一旦入仕,便如鱼得水,处处显示出办事的精明稳妥,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司马氏的赏识,逐渐升迁至尚书吏部郎。魏帝曾赏赐司马师春服,司马师却转送给了山涛,并且又因为山涛的母亲年老,特地赏赐他藜杖一副。司马昭也曾因为山涛家中困乏,赠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山涛颇谙处事之道,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他与钟会和裴秀的私交都很好,尽管钟会和裴秀仗势争权,互不相容,但这并不妨碍山涛平心静气地周旋于二人之间,各得其所,钟、裴二人竟然对山涛都无怨言。曾经担任鬲县令的袁毅,为人贪浊,用贿赂公卿来求取虚名。袁毅也曾送给山涛一百斤丝。山涛不想做得与众不同,因此便没有推辞,但收下以后却原封不动地藏在阁上。后来袁毅贿赂之事败露,凡是接受贿赂的官员都受到了处罚。唯独山涛交出了一百斤丝,只见上面印封如故,满是积年尘埃,他因此而免于问罪。靠着这种处事圆滑的本领,山涛得以官运亨通,成了司马氏信赖的心腹之臣。

咸熙元年(264),灭蜀有功的钟会谋反,司马昭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当时,曹魏的许多王公都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司马昭担心他们乘机捣乱,临行前把安定后方的重任托付给了山涛。他十分信赖地对山涛说:“西部的问题我自己了断,后方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钟会之乱平定以后,山涛因镇守邺城有功,被封为新沓子,调任相国左长史,典统别营。司马昭因山涛有声望,命长子司马炎拜他为师。此时,司马昭已进爵为晋王,他想把过继给兄长司马师的次子司马攸立为世子,但在征求山涛意见时,山涛却反对说:“废长立少的做法违背礼制,不是好事。”加以裴秀等人也一致反对,司马昭才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对此十分感激,曾专门前往拜见山涛,表示谢意。泰始元年(265),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为报答山涛,任命他为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泰始三年,尚书令裴秀遭到了司隶校尉李熹等人的弹劾和攻击,山涛竭力为裴秀辩护,由此得罪了权臣,被调任为冀州刺史。在冀州任上,山涛广泛搜访贤才,先后推荐任命了三十多人,后来都成了当时的著名人物。

山涛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政绩,得到了武帝的赞赏。于是又把他调回京城担任侍中,不久又晋升为吏部尚书。可是山涛却以母亲年老为理由,先后数十次请求辞职,终于打动了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泰始十年,武帝又一次任命山涛为吏部尚书,自此专门负责选举用人事宜,长达十多年之久。可是,山涛在选人时多看武帝眼色行事。每当出现一个官缺,山涛总是先选择拟定几个可以接任的人选,报请武帝决定,摸清了武帝的意向,然后才正式提名,由武帝最终定夺。大臣们不了解内情,纷纷指责山涛选官过于随意。只有武帝心中明白,对山涛更加信赖。山涛启奏甄拔人物时,各有题品,颇有东汉清议遗风,当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

咸宁五年(279),杜预等人上表请求伐吴,得到了武帝的赞同。但贾充、荀勖等顽固地加以反对,因此而激怒了武帝。山涛在退朝以后对人说:“皇上不是圣人,外患平息之后必然会有内忧。如今却要解除东吴这个外患,岂不是天意吗?”山涛身为仆射,在朝廷议事时见风使舵,不发表意见,却在退朝后加以议论,再次表现了他既要迎合贾充等人而又不得罪武帝的圆滑。

东吴平定以后,晋武帝下诏,认为天下已经一统,州郡的军队一概予以裁撤,大郡留百人,小郡只留五十。山涛却不以为然,认为不宜撤除州郡的武备。当时人都认为山涛虽然不学孙、吴兵法,而所论却与之暗合。连武帝也称赞山涛所论是“天下名言”,不过他并未加以采纳。后来天下变乱,流民起义、胡族进犯,州郡都因为没有武备而难以应付,一如山涛所预言。

山涛在晚年多次请求辞官,都未获武帝批准。太康四年(283),山涛病死,时年七十九。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王 戎 (234—305) 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王雄,东汉时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曾任曹魏凉州刺史。

王戎身材矮小,容貌也很一般,但他自幼聪明颖悟,神采清秀。据说他六、七岁时,在宣武场上观戏,猛虎在笼中吼声震天,众人都惊惧奔走,唯有王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从楼阁上目睹此事,深感惊奇。又有一次,王戎与一群小伙伴玩耍,见路边有一棵李树果实累累,小伙伴们争相前去采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去。有人感到奇怪,问他缘故,王戎从容答道:“李树生在路边留有许多果实无人采摘,必定是苦的。”待采来一尝,果然味道奇苦,伙伴们都佩服王戎有心计。

王戎十五岁时,随父亲王浑一起住在官府。阮籍与王浑是好友,时常拜访王浑。但他每次到王浑那里都只坐一会儿,可是对比他小二十岁的王戎却极为看重,尤其器重他的学识和玄谈水平,两人一谈就是半天。阮籍曾非常坦率地对王浑说:“濬冲清赏,非你可比。与你说话,还不如与阿戎交谈。”正因为此,善于清谈的王戎虽然年轻,却也名列“竹林七贤”,常与阮籍、嵇康等人作竹林之游。

显赫的门第,给王戎带来了亨通的官运。他承袭父爵,先后担任了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豫州刺史等官职。咸宁五年(279)十一月,晋军大举伐吴,王戎也以建威将军的身份率军出征。他配合王濬攻克了武昌,在平定东吴的战役中立了功,进爵安丰县侯,又被任命为侍中,成了武帝的亲信大臣。

不久,因南郡太守刘肇贿赂王戎细布五十束一事,他遭到司隶校尉的纠劾。后来查明,王戎知道此事,但并没有收纳,因而免于追究。但仍然引起了议论纷纷。晋武帝亲自出面为王戎开脱说:“王戎的做法,并不是有什么私心,只是他不想与世人有异而已。”尽管如此,王戎的行为仍然遭到清流的鄙视,他的名声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王戎在任,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才能,但由于得到武帝的信赖,所以他仕途顺利,又逐渐升迁为光禄勋和吏部尚书。不过,王戎不拘礼制的言行却没有什么变化。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王戎虽然很孝顺,心情也很悲痛,但在守孝期间,王戎却不守礼制,照旧饮酒吃肉,照样看人下棋。

在选官用人上,王戎也别具一格。他创立了甲午制,凡选举之人都必须先去试着治理百姓,然后再酌情加以授用。这一做法,很有点类似于现今的试用制,在当时是颇有一点创见的。但这一不循规蹈矩的做法,却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司隶校尉傅咸就上书奏劾说:“王戎不遵奉尧舜的典章,却驱动浮华,亏败风俗,不但没有益处,相反还有大损。应当罢免王戎的职务,以整治风俗。”幸亏王戎与当时执政的贾谧、郭彰有姻亲关系,才没有被撤职。

元康七年(297),王戎由尚书左仆射调任司徒,位居三公之列。然而他看到政事日坏,不仅不设法匡救,反而与时沉浮,只想着献媚取悦,把政事都交给下属,自己则时常骑着小马,从便门溜出去游玩,见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贵为三公。他以前的故吏多数都做了大官,路上相遇,王戎总是设法回避。

王戎对政事无所用心,对财富却兴趣特浓,孜孜以求。他想方设法扩大自己拥有的良田和水碓,又不断地积聚钱财,常常拿着牙筹,昼夜计算,乐此不疲,总感到不能满足。生性好利的王戎偏偏又十分吝啬,钱财那么多却舍不得吃用,弄得面黄肌瘦,天下的人都说他已病入膏肓。他家中种的李树品种很好,时常把果实拿到市场出卖,销路很好。可是王戎唯恐别人因此而得到他家的良种,竟然在李子的核上打洞,然后再出售。就是对自己的亲属,王戎也照样一毛不拔。女儿嫁给裴 ,向他借钱几万,拖了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娘家,王戎的脸色就很不好看。女儿察觉以后,赶快把钱还清,王戎这才露出笑容。他的侄子结婚时,王戎送了一件单衣,可是婚事刚刚办完,他马上就要了回来。如此为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世人的讥讽。

永康元年(300),王戎的女婿裴 被赵王司马伦诛杀,王戎受到牵连,被罢免了职务。直到永宁元年(301),赵王司马伦、孙秀被杀,一度被废的晋惠帝重新恢复帝位,王戎才重新被起用为尚书令。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十二月,对齐王司马冏专权极为不满的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声讨齐王冏。檄书到达京城后,司马冏对王戎说:“皇上蒙难,我首倡义兵,臣子的气节,神明可以作证。如今二王听信谗言,起兵发难,我应该怎么办?请你妥善地为我筹划。”王戎答道:“公首先举义,功劳确实很大;但却没有很好地论功行赏,所以不少人心怀不满。如今二王兵势强盛,难以抵挡。如果公能以齐王的身份回到封国,让出权力,也许还可以求得平安。”齐王冏的谋臣葛 就怒不可遏地当场予以斥责,并要将他斩首。幸亏王戎假装服食五石散后药性发作而坠落厕所,才逃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永兴元年(304),晋惠帝被张方挟持着迁往长安,王戎则逃奔到郏县(今属河南)。在危难之际,王戎亲自参加征战,谈笑自若,面无惧色,有时甚至召集宾客一起欢娱,显示出不惧危难的风采。

第二年六月,王戎死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评: 山涛、王戎都是西晋名士,名列“竹林七贤”之中,以善于清谈而著称于世。他们在政治上与嵇康、阮籍分道扬镳,效忠于司马氏。但山涛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察言观色、工于心计,活脱脱一个老奸巨猾的官僚。而王戎既贪且吝,与他的名士风度更是格格不入,因此见讥于世。 86AH78ldLywA21rV1yP2hMNforerTrCa5dIuHBruXewyP1sFqdt3cmbNzc6/uM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