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一
张角 张鲁

张 角 (?—184) 钜鹿(今河北宁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巫术也很熟悉。建宁年间(168—172),他带着两个弟弟,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灵帝熹平年间(172—178),他在大量招收学生、培养弟子、吸收徒众的基础上,创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为我国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建立太平社会为己任。其主要特征是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太平道的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皆据《太平经》而来。

张角根据《太平经》“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的说法,自称大贤良师,成为太平道的总首领;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则自称大医,亦为太平道的首领之一。凡太平道成员及其信徒,若犯有过失,只要跪拜在首领面前,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便给以宽恕。

张角常持九节杖,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并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张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主要是穷苦农民,也有城镇手工业者、个别官吏,甚至宦官。张角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教区组织),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

在此基础上,张角又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张角还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欲说明按照万物兴衰、按照朝代演变的规律,汉王朝(苍天)天数已尽,作为土德(土色黄)、黄天的代表,太平道应当取代汉王朝。在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他们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

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首先通知荆州、扬州的信徒数万人,到邺(河北临漳)城集中,准备起义。于是,其分管的信徒们便开始向邺城集中。马元义还多次到京城洛阳约定宦官中常侍封湑、徐奉为内应,在三月五日里应外合,同时起义。

大约在预定起义日期的前十天,即二月二十五日前后,太平道的一个信徒、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朝廷紧急逮捕马元义,并将之车裂于洛阳;紧急动员各种力量,捕杀张角信徒一千余人;又通知冀州捕捉张角及其家人。

张角等发现事已败露,即用各种方法星夜通知各方,立即起义。起义时,义军首先将抓获的贪官杀了祭天。起义时,张角军皆头裹黄巾(黄天的象征),时人称之“黄巾军”。起义后,张角依据《太平经》中关于“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发展很快。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多已逃之夭夭。旬日之间,天下震动,京师震动。

但由于黄巾军的主体是农民,组织不够严密,在政策和策略上掌握不够好。他们除了攻打官府外,还普遍攻打豪强、士家及各种有钱人家。于是,豪强、士家都迅速站出来,配合官府镇压义军。起义约十个月后,黄巾军主力败于官府、豪强的联合镇压。张角也在这期间病死。

张 鲁 (?—216) 字公祺,祖籍沛国丰(今江苏丰县),出生于蜀,东汉末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的“师君”(首领)。

张鲁是五斗米道的创教者张陵(即张道陵)的孙子。陵死,传业于儿子张衡;光和二年(179)正月十五,衡死,又传业于儿子张鲁。故道教称陵为“天师”,衡为“嗣师”,鲁为“系师”,合称“三师”。

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时,巴蜀的正一道各支系、各教区也都参加了起义。其中声势较大的主要有巴郡的张修部、犍为郡的张普部及蜀郡的张鲁部。北方的黄巾军因官府的残酷镇压,在经过约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后便告失败,但巴蜀的起义军却较好地保存了实力。中平五年(188)三月,蜀中又爆发了以马相等人为首的“黄巾”起义,义军很快攻下益州刺史部所在地雒县,捕杀州刺史郗俭,又攻下成都、江州、阆中等城。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最初,张鲁部、张修部也参加了这次起义。但马相攻下成都后,便自称“天子”,违背了教义,并将自己置于其他教区首领、特别是置于“系师”张鲁之上。张鲁、张修即率部退出观望。马相孤军作战,在短短几个月后便败于地方豪族势力。张鲁、张修部却与豪族势力达成妥协,又一次保存了实力。

中平五年,刘焉入蜀为益州牧。他为了割据益州,也为了摆脱益州豪族势力的控制,对蜀中道教势力采取了拉拢、利用的政策。他躬身自奉道教,将张鲁的母亲迎于府中,率妻女师事之,又称五斗米教徒为义民(官府一般称其为米巫、米妖、米道、米贼和鬼道等),张鲁、张修则欲利用官府与豪族势力相抗,也主动配合刘焉。当时,汉中太守苏固对刘焉的割据行动有所抵制。初平二年(191),刘焉正式策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命张修为别部司马,令二人率部下去攻打汉中。二张也正欲谋取一个根据地,便率领教徒,里应外合,很快袭取了汉中。此后八九年间,二张共同治理汉中。刘焉为了摆脱朝廷的控制,又命二张烧毁栈道,断绝交通,捉杀过往使者,中断朝廷与益州的联系。然后,刘焉却上书朝廷,说“米贼”断绝了交通,今后难以与朝廷联系,准备割据。兴平元年(194),刘焉死,其子刘璋接任益州牧,张鲁等因刘璋软弱无能,对其不够尊敬,“稍骄于汉”。这时,巴郡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如杜护、朴胡、袁约等又率族人前往汉中投靠张鲁,张鲁势力迅速扩大。建安五年(200),张鲁袭杀张修,兼并其部众,单独控制汉中。

张鲁在汉中,以五斗米教的教义教法统治人民。当地民众也争相入教,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张鲁吸取了马相失败的教训,仍自号“师君”,为总首领。凡入教者,最初名“鬼卒”,可为一般兵丁差人,其头目名“祭酒”,属小吏性质;其首领为“治头大祭酒”。鬼卒、祭酒,说话、办事以诚实信义为首要,为奖罚的标准,此外,不另置官吏系统。张鲁对百姓实行宽惠的统治。各祭酒在自己的辖地内设置义舍于路边,内放米肉,旅行经过者可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免费自取。教义认为,多取多占就会生病。凡犯法者,先原谅三次,然后行刑。当地百姓及附近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都认为这种统治制度很简便,趋附者日渐增多。

张鲁单独控制汉中后,不再接受益州牧的节制,成了名副其实的割据政权。益州牧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并派遣庞羲等带兵多次前往攻打汉中,不克。此后,张鲁与刘璋间一直处于武装冲突状态。建安十六年(211),刘璋请刘备入蜀帮助攻打张鲁;不久,张鲁也将新近投奔的大将马超派往前线,欲夺取西蜀,双方是你死我活。张鲁虽割据一方,但并无称王称帝的野心。他还多次遣使到朝廷上表进贡。当时朝廷为曹操所控制,一时也分不出兵力对付汉中,便委任其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即汉中)太守。

张鲁割据汉中期间,曾著《老子想尔注》一书(一说为张道瑧著),较系统地阐述了道教教义、纲领和具体内容。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怕刘备夺取汉中,便亲率大军先行攻打汉中。曹操刚至阳平关,张鲁便欲降。鲁弟张卫主战,便领数万人拒关坚守,但很快被曹军攻破。张鲁再次准备出降,其功曹阎圃又劝其暂时外逃。张鲁临逃时,有人劝其烧毁宫室仓库,但他却认为:“我现在出走只是避其锋锐,并无抵抗之心。宫室仓库本应属朝廷所有。”他命人将仓库封藏好后才外逃。曹操入南郑后,对张鲁的做法甚为赞许,加之张鲁本有降意,便派人劝降。张鲁带领家人、徒众、部属等投降曹操。曹操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食邑万家(此为虚封,当时阆中为刘备控制);将其带回邺城,用贵客礼节对待他;又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为列侯,又娶张鲁之女为其子曹宇之媳。

随着张鲁及其部众的北迁,五斗米教开始在北方传播。

建安二十一年(216),张鲁死,葬于邺城之东郊。

评: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震撼了东汉王朝的根基,由此而导致的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进而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它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领导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奠定了道教今后主要在社会下层传播、发展的历史格局。 bhqbhsDIiyU546bngIuvgTRYF2evVy2W37/WGxtj9JYgjhULwztIcW9NKQh5EF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