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六
田畴 钟繇

田 畴 (168—214) 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他家为当地大族之一。田畴自幼受到文武两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喜爱读书,擅长击剑,注重侠义,交往名士,名重一方。

初平元年(190),袁绍在北方举起反董大旗,董卓迁汉献帝于长安。不久,幽州牧刘虞想到自己是刘姓宗室,欲派一个使臣代表自己去长安上表,向献帝表忠心。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不辱命之士”呢?周围人向他推举田畴,认为田畴虽然年轻,但却被公认为是一个奇才。

当时田畴仅二十二岁。刘虞派人抬礼品去请,田畴来到后,刘虞与其一席谈,非常高兴,即任命他为州从事,请他做使臣前往长安,并准备好车骑。田畴见刘虞如此看重自己,便接受了任务。他说:“现在交通断绝,寇虏纵横,若我以官使身份出行,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请允许我以私人身份出行,这才有希望安全到达。”刘虞同意。田畴即选家中仆人与年轻、勇敢、壮实、自愿随行者共二十骑出发。临行时,田畴语重心长地对刘虞说:“献帝年幼,奸臣当道,给朝廷上表是应该的,但不能寄过大希望,特别是公孙瓒拥兵自傲,不早图之,必留后患。”刘虞不以为然。

田畴率众出西关,取道塞外,沿北山(即阴山),直到朔方(今内蒙古包头西),然后取小路到达长安,向献帝上表。献帝诏命其为骑都尉,田畴一再推辞。朝廷官员都很赞赏他,三府同时征辟他为吏,他仍推辞。得到朝廷批文后,他即回行。

初平四年(193),刘虞被公孙瓒杀掉。田畴回到幽州后,即到刘虞墓前祭拜,宣读朝廷的章表,哭泣而去。田畴这次出使长安,行程上万里,历时两年多,可以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但回来后主人已死,使人感觉是白白辛苦一场,这确实叫人伤心。但另一方面,年轻的田畴通过这次率队远行,在各方面都获得很大的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特别是对关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交通,有了亲身感受和认识,这为他以后带军攻打乌桓打下了基础。公孙瓒听说田畴回来去祭墓之事,大怒,悬赏将其抓获,问他为何不将章表交出,田畴的回答充分表现了一个名士的风度,他说:“汉室衰弱,人怀异心,仅有刘公是一个忠臣。章表上有一些话,不是你喜欢听的,所以我没献给你。更何况,将军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既杀害了无罪的上司,又把我这种重义之人视为仇人,你这样做,我们燕、赵之义士皆愿跳东海而死,不会有人跟从你。”公孙瓒将他关了一段时间后,把他放了。

田畴这次出使长安,还了解到了全国大乱的形势,便有了躲避大乱、保全家族的想法,加之幽州之变,更使他对政治心灰意懒。他回家后,即率领宗族及追随者数百人,扫地而盟:“不报此仇,我不可立于世!”为了避乱,也为了不当公孙瓒的属民,同时也为了建立心目中的理想王国,他们带家属一起进入徐无山中,依险建关,择地建房,躬耕自养,武装自卫。各地逃难前来投奔的百姓很多,数年间便发展到五千余家。他们共推田畴为首领,并制定法律二十余条相约束,制定婚姻嫁娶之礼,还兴办学校,山中甚至形成了“道不拾遗”的风气。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鲜卑等部落也曾派使节来联络。袁绍曾多次派使来招请田畴,又来授将军印,田畴皆拒不接受。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又多次派使者前来征辟,田畴仍不出山。

很长时间以来,田畴的家乡经常受到乌桓骑兵的侵扰。本郡的许多大族,他的许多亲戚、朋友都死在乌桓骑兵的刀下。他早有讨伐乌桓的愿望,只因自己力量不够而未成行。

他虽在山中,对天下大事仍很关注,并交结各地朋友豪杰,不时出访,到各地考察。在他的心目中,曹操是一个大英雄。他的好友邢颙告诉说准备去投奔曹操,他便赞扬邢是“民之先觉”。可见他也有投曹的打算,只不过在等待时机罢了。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大军征乌桓,队伍刚出发,请田畴出山相助的使者便已派出。为了请出田畴,曹操还特意安排他的幕僚、田畴的朋友田豫同使者一道前来。田畴立即接受了召请,并催促属下尽快准备。田畴一到,曹操就任命他为司空户曹掾。两人一番交谈后,次日曹操又向朝廷推举田畴为茂才,任命他为县令,但不去县上任,随军到达无终。当时正是夏雨季节,行路艰难,加之沿途山贼扰乱,前进困难。曹操感到很难办,问计于田畴。田畴对这一带的交通地理甚为熟悉,他认为现在这条道路确实不能再走,建议道:“旧北平郡治在平冈时,有条路通过卢龙,到达柳城。不过自从建武以来二百余年,该路陷坏断绝,很少有人行走,但仍有痕迹可寻。现应趁敌不防,改走此道,出其不意,可斩蹋顿之首。”曹操即令田畴及其部下为向导,在前带路。大军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在距柳城二百余里时,乌桓才发觉。单于忙召集军队,亲自迎战。曹军斩蹋顿,大破乌桓军。回军后,论功行赏,曹操欲封田畴亭侯,田畴坚决推辞不接受。

不久,辽东斩袁尚首级送给曹操。曹令将其挂在城门示众,并下令:“三军有哭袁尚者,斩!”田畴因袁尚曾征辟他为吏,他虽没出仕,仍视袁尚为知己之一;其次,袁氏消灭了他的仇敌公孙瓒,他也有感激之情。于是,他不顾曹操的军令,到城门祭拜袁尚。曹操虽执法甚严,知道这事后不仅不追究他,还说他是义士。

此后,田畴将其家属及宗族三百余人迁居于邺。曹操奖给他车马谷帛,他全分给宗族。田畴又跟从曹操南征荆州,参加赤壁之战。回来后曹操想起田畴在征乌桓时的功劳,认为不能“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再次要封田畴为亭侯。田畴仍不接受,甚至要以死自誓。曹操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田畴一仍其旧。有关衙署出面弹劾田畴,认为他立小节而违大法,应免官加刑。曹操很重视这个提议,让有关部门讨论,多数人认为应提倡这种让功节操。曹操仍欲加封,又派田畴的好朋友夏侯惇以个人朋友身份前去相劝,田畴仍坚辞不受。其后,曹操任命田畴为议郎。

建安十九年(214),田畴病死,时年四十六岁。

钟 繇 (151—230) 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其家为当地大族。其曾祖父钟皓曾在朝廷中担任司徒掾、西曹掾等职,晚年在家教学,有门生一千多人。钟皓的道德学问全国知名,“党人”领袖李膺也赞其“至德可师”。其祖父钟迪兄弟二人皆因“党锢之祸”而不出仕。其父早死,钟繇由叔父抚养、教育。

钟繇自幼聪明好学,有意向文武全才的方向发展。文的方面,于史学、易学,皆有良好的基础,并有所建树。武的方面主要是学习兵法。稍长,即被举孝廉,开始仕途生涯,先后担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后来因病辞职回家。不久,朝廷三府征用他为廷尉正、黄门侍郎。他这次入朝为官,正逢董卓乱政,京都西迁。在这动乱时代,他也备受折磨和锻炼。在李傕、郭汜控制朝廷时,钟繇四十余岁,已是一名很有经验的官员和知名学者。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他的话还有一定分量。当时,曹操主兖州事,曾派使上书。李、郭等认为关东(指袁绍等)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然派使者前来,但并非出于诚心,打算扣留曹操使者。钟繇即劝说李、郭道:“方今英雄并起,各自割据,唯有曹兖州还想着朝廷,派使前来,若扣留其来使,以后谁还敢派人来。”李、郭即改变态度,热情接待来使,放其归还,并派使正式委任曹操为兖州牧。

建安元年(196),李、郭互相残杀,长安大乱。钟繇与尚书郎韩斌等共同谋画,使献帝能离开长安。曹操以前便多次听荀彧称赞钟繇,前次说服李、郭放回其使,更给曹留下了好印象。在曹操迎帝时,钟繇又给予了适当的配合。曹操迎帝后,钟繇因护驾有功,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不久又升为侍中尚书仆射,封亭侯。

当时,关中诸将有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互争杀。曹操挟持献帝后,主要忙于应付关东争斗,但对关中局面发展也很担忧。他采用荀彧的建议,上表请献帝任命钟繇为侍中兼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曹操派钟繇去关中,有他自己的打算:若派他自己的部将去,怕关中诸将不服;钟繇是献帝旧臣,以他代表朝廷出使关中,比较好办事。曹操向钟繇详细交待了任务,特许他“不拘科制”,即允许他不按法律规定办事。钟繇自接受这个任务后,其身份实际上已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朝廷大臣转变为曹操的部属。这种转变的发生,与他长于易学、史学,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熟知改朝换代是历史的必然有关,与他认为汉王朝确已到了寿终正寝之时的认识有关。他是一个识时务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对同时作为一个知名学者的钟繇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建安二年(197),钟繇打着朝廷大臣的旗号,仅率三千军队向关中进发。为了防止关中诸将攻击,他还造舆论说这次入关主要是为了讨伐张鲁,因而顺利地进入长安。钟繇在长安安顿后,即致书马腾、韩遂,讲明利害关系,要他们服从朝廷,并派送儿子入朝廷侍奉皇帝。马腾、韩遂皆表示要效忠献帝,准备送子入朝。钟繇在关中,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招集人口,恢复农业,恢复商业等。当时,马腾、韩遂由异姓兄弟转为互相攻杀,为安定关中,发展生产,钟繇请凉州牧韦端一道做工作,和解了两军。

建安五年(200)初,袁、曹对峙于官渡,在曹操颇感财力困难之时,钟繇还派人送两千匹战马到前线。这事很叫曹操感动,他给钟繇写信说:“得到你送来的马,正应急需。关中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这是你的功勋。过去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现在你也立了这种功劳。”

建安七年(202),袁尚与曹操在平阳大战,为开辟第二战场,袁尚派他的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会同匈奴单于进攻关中;并派人与关中诸将串通,约定共同起事。匈奴单于率先进攻,钟繇即率诸军将其包围,尚未攻克,郭援又率大军打到河东。众将提议尽快撤退,钟繇首先说服、稳定自己的属将,然后又说服马腾夹击郭援。马腾即派马超率精兵迎击。马超按照钟繇的建议,在郭援军渡汾水刚半时即出击,大破郭军,斩郭援,匈奴单于投降。郭援为钟繇的亲外侄,但当两军对阵时,钟繇表现出了高度的冷静和自制,公私分明。其后,河东的卫固等造反作乱,并与袁绍部将高干合伙,钟繇也率军将其击破。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在赤壁兵败,经过两年多的休养,欲西向平定关中。此前,钟繇已受命做有关准备工作,如设计挑拨马、韩关系等。三月,曹命钟繇再次打出讨伐张鲁的旗号,以便增兵;令夏侯渊率兵从河东出发,与钟会合。关中诸将立即看出曹的本意,马超、韩遂联兵反曹。马超反时,劫持关中学者贾洪,逼其写“露布”讨伐曹操。当时,钟繇一读此文,便说该文出于贾洪之手,由此可看出他对关中的熟悉程度。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入关,借助钟繇多年的经营,“得以为资”,最后平定了关中。此后,曹操上表请献帝任命其为前军师。

建安二十一年(216)初,在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的同时,钟繇却积极参与了请曹操当魏公的整个活动,多次上书献帝。这年五月,曹操正式称魏公,受封冀州十郡。曹操即以钟繇为魏国大理,主管刑法。在这期间,他参与了曹魏关于恢复肉刑的讨论。当时,曹操下令讨论对死刑犯采取宫割之刑而免死的处理是否可行。钟繇是少数几个认为可行的代表,并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但因当时战事正忙,未能继续讨论下去。不久,钟繇被提升为魏相国,全面主管曹操受封十郡的行政工作。由此可看出曹操对他的信任,同时也可看出虽然献帝还在位,但他已完全转变成曹操的家臣。对于这一点,钟繇有时也感到不安,这从他经常对荀彧的赞叹中便可看出。

在这期间,钟繇曾推荐富有才华的魏讽出仕,征他为西曹掾。但魏讽忠于献帝,并趁关羽攻魏之机,串联一批人准备推翻曹氏。魏讽失败后,钟繇受连坐,免官回家。曹操晚年对一些大臣处于高度防范状态,因钟繇曾是献帝护驾旧臣,在受连坐被免后,便不再让他出仕。

钟繇先前就注意与曹丕搞好关系,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即让钟繇出任大理,主管刑法工作。不久,曹丕代汉为帝,即任命钟繇为廷尉,仍主管刑法。钟繇再次提出以肉刑代替死刑的建议,文帝曹丕交大臣们讨论,但遇军情紧急,再次搁浅。当时文帝曾公开赞扬钟繇、王朗、华歆:“此三公者,乃一代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在钟繇晚年,家里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黄初六年(225),钟繇七十四岁,他的妾张氏怀孕,其妻孙氏在食物中下毒,欲害死张氏。张氏服毒后,半昏迷几天而未死。张氏清醒后,认为妻妾相斗将破坏家庭,不愿将此事告诉夫君。孙氏怕丈夫知道此事,便对丈夫说她想让张氏生儿子,便在食物中放了一种药,没想到张氏会昏迷。钟繇认为,妻子要让妾生儿子,本是好事,但用不着将药密放于食物中,事有可疑,便拷问侍者,终于获知真情。孙氏虽然早已进入老年,并生有儿子钟毓,但钟繇仍认为孙氏这个错误是不能原谅的,决定休妻。孙氏与卞太后相熟,便求救于太后。太后即命文帝出面,要钟繇复妻。钟繇认为这是干预了他的家事,十分生气,欲饮鸩自杀,被及时制止后,又吞椒自杀,抢救及时才脱险。文帝见此,也就只好作罢。钟繇很快另娶正妻贾氏。不久,张氏生子钟会,此人以后统兵灭蜀。

太和初年(227—229),钟繇再次提出以肉刑代替死刑的问题,文帝再次交大臣们讨论,仍未通过,在这里可以看见一个老臣在晚年的固执。当时,他因病已很少上朝,偶尔上朝也需要扶抬。钟繇死于太和四年(230),七十九岁,谥成侯。

评: 田畴是三国时期具有豪强、名士、义士三重身份的典型代表。豪强是东汉晚期经济与家族势力相结合的主要表现之一,名士应具备当时主要是在知识分子中流行的传统美德,义士则应具备当时民间传统文化中公认的美德,后二者的精神与上层社会中流行的权谋等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的。田畴能集此三者于一身,并进入上层官僚集团,这确实是很罕见的。

在学问方面,钟繇擅长于易学和史学,并能将易学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政治选择、军事作战和日常生活。他是当时魏蜀吴三国中的一流学者,名气很大,学者皆视其为楷模。他日常爱读《左传》,著有《易记》。他的书法也有很高造诣,对后世书法有很大影响。 bGbqe7k5t+Fu3F/d6Wpmnw0gjy898maXv3tuHQc3HUws/TRPfLIyNQ8UIzV8Tu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