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弇 (3—58) 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父况字侠游,以明经选为郎官,与王莽堂弟王伋师从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安丘望之,共学《老子》,后任朔调连率(王莽改上谷为朔调,太守为连率)。耿弇年轻时颇为好学,有心承袭父业,于《诗》、《礼》等儒家经典,皆有所研习。同时,耿弇随父移居边郡后,常见郡尉试骑士,因而又好将帅之事。
王莽败后,更始称帝,其部将四出征讨,往往滥用权力,任意更换郡守、县令。耿况本是王莽任命的太守,因此深感不安。当时耿弇二十一岁,他带了耿况的奏章及贡品,前往长安觐见更始,希望得到更始的支持。耿弇行至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听说王郎自称汉成帝子刘子舆,起兵于邯郸(今河北邯郸),耿弇从吏孙仓、卫包一同商量说:“刘子舆是成帝的嫡子,我们何必脱离此人,而去远投更始呢?”耿弇十分恼火,他按着剑对孙、卫二人说:“子舆乃是草莽之徒,最终不免为人所擒。我们赴长安,向更始陈述渔阳、上谷兵马的作用,然后经太原、代郡东归,来回数十日,征发两郡突骑,攻击邯郸的乌合之众,就如同摧枯折腐。我看你们目光短浅,很快会引来大祸。”孙、卫不听耿弇的劝告,还是投奔了王郎。
耿弇途中得知刘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便北上求见,刘秀于是署为门下吏。耿弇提出返回上谷发兵,以支持刘秀反击王郎。刘秀笑着说:“想不到耿弇竟有如此志向!”此后刘秀多次召见耿弇,对他颇为器重。耿弇随刘秀北至蓟城(今北京西南),听说王郎大军赶到,刘秀打算南逃,召集官属商议。耿弇说:“如今王郎兵从南面来,我们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是您的同乡,上谷太守耿况则是我的父亲。征渔阳、上谷之军,有骑兵上万,王郎根本不是敌手。”刘秀的心腹僚佐都不肯接受耿弇的建议,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即使死了,也要面朝南方,怎能北上钻入他人的袋中。”刘秀赞同耿弇的意见,指着耿弇对大家说:“此人正是我们北上的依靠。”
不久,蓟中大乱,刘秀被迫南下,其僚佐四散逃命。耿弇逃往昌平(今北京昌平南),投奔耿况,他劝说父亲派功曹寇恂东约彭宠,各发二千突骑、一千步兵,前往支援刘秀。这支渔阳、上谷联军一路南下,消灭王郎军队三万人,其中包括大小将领四百余人,平定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县)、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县)、钜鹿(治所在今河北巨鹿)、清河(治所在今河北清河东南)、河间(治所在今河北献县)属县二十二个,最终与刘秀会合于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其时刘秀围攻王郎于邯郸,传闻渔阳、上谷二郡兵为王郎而来,刘秀军中十分恐慌。耿弇诸将入营晋见刘秀,刘秀兴奋地说:“我将与渔阳、上谷士大夫共立大功。”于是任命耿弇等人为偏将军,令他们各领其兵。为褒奖耿况发兵之功,又加况大将军、兴义侯,允许其自选副将。更始二年(24)五月,耿弇等人随刘秀克邯郸,杀王郎。
更始见刘秀威望日增,颇为疑虑,派使者立刘秀为萧王,令其罢兵,与诸功臣一道西归长安,诱使刘秀脱离河北。同时,更始又遣其心腹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企图取代刘秀及耿况、彭宠在幽州的地位。耿弇闻讯立即去见刘秀,刘秀刚刚平定王郎,十分懈怠,大白天躺在邯郸温明殿中休息,耿弇径直闯到刘秀床前,对刘秀说:“如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将军、贵戚在长安肆意妄为。更始之命,不出城门,诸将征伐,随意更换州郡长官,百姓无所适从,士人难以自安。更始军虏掠财物,劫夺妇女,有财宝者,多被杀害。百姓人心浮动,反而怀念王莽时代。另外,铜马、赤眉诸军数十支,每支数十万至百万人,更始无力将其统统剿灭,更始政权的覆亡指日可待。您最初起义于南阳,破王莽百万大军;现在又平定河北,雄踞丰饶之地。如果您以义征伐,树立权威,可以一举夺得天下。国家大权,不能拱手让给异姓。听说更始使者从西方来,要您解散军队,此令决不可以接受。不过,您麾下吏士死亡太多,我愿返回幽州,增发精兵,以助您成就大业。”刘秀非常高兴,立即拜弇为大将军,让他与吴汉一同北上征发幽州十郡之兵。
耿弇到上谷后,捕杀韦顺、蔡充,吴汉则诱斩苗曾。他们尽发幽州兵南下,随刘秀击破铜马、高湖、赤眉、青犊军,又追击尤来、大枪、五幡军于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耿弇常率精锐骑兵为刘秀前锋,战无不胜。刘秀乘胜追至顺水北岸,尤来诸军拼死抵抗,刘秀军疲惫不堪,大败。刘秀徒步逃上高岸,遇到突骑王丰,王丰将马让给刘秀,刘秀上马后笑着对耿弇说:“这次几乎给敌人留下笑柄。”耿弇箭术精湛,他射退追兵,使刘秀勉强脱身。刘秀残兵退至范阳(今河北定兴南),筑垒坚守多日,才得以重振。耿弇又随刘秀转战容城(今河北新城南)、小广阳(今北京西南)、安次(今河北安次),连战连捷。刘秀还蓟,又遣弇与吴汉等十三将军,追击尤来军至潞东,及于平谷(今北京平谷),斩首一万三千余人。又追至右北平无终(今河北蓟县)、土垠(今河北丰润东)间,至俊靡(今河北遵化西北)而还。
建武元年(25)六月,刘秀称帝,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景丹等平定厌新军于敖仓(在今河南荥阳北敖山上)。建武二年(26),耿弇更封好畤侯,食邑为好畤、美阳二县。三年,延岑攻南阳(治所在今河南南阳),陷数城,耿弇与延岑战于穰(今河南邓县),大破之,斩首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延岑仅带数骑逃遁。
耿弇随光武至南阳舂陵(今湖北枣阳南),自请北上再发上谷兵,定彭宠(时彭宠叛汉)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定富平、获索军,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光武表面上十分赞赏耿弇的气概,接纳了他的计划,心里对耿弇能否成功却颇为怀疑。
耿弇返回上谷后,光武命令他进攻渔阳。然而,耿弇由于其父耿况本与彭宠同功,耿氏兄弟又无人在京师为质,深感忧虑,不敢单独进军,请求再度入朝。光武下诏安抚他说:“将军(指弇)举家为国效力,所向披靡,功绩显著,为何自疑,要求进京?可与王常暂驻涿郡,勉思方略。”耿况听说耿弇请求出征,十分紧张,忙派弇弟国入侍光武。光武对此颇为赞许,进封耿况为隃麋侯。又令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祜、汉忠将军王常等击望都(今河北望都)、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西山军十余营,皆破之。与此同时,耿况、耿舒(弇弟)也屡次出兵,击败彭宠。建武五年(28),彭宠死,光武嘉奖耿氏父子之功,将况迎至京师,奉朝请,封耿舒为牟平侯。又派耿弇与吴汉击富平、获索军于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大破之,降者达四万余人。
当时,张步割据齐地,对东汉政权构成巨大威胁。光武遣耿弇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讨伐张步。耿弇由朝阳(今山东济阳东北)桥渡漯水,张步闻讯,派大将军费邑屯历下(今山东济南西),又分兵屯祝阿(今山东历城西南)及钟城(今山东禹城东南)。耿弇先击祝阿,自天明开始攻城,未到中午即拔之。耿弇有意让出一条路,使祝阿守军得以逃往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已失守,非常恐惧,皆弃城而遁。
费邑派其弟费敢守巨里聚,耿弇进逼巨里,派人多伐树木,扬言用来填塞堑壕。几天后,有投降者称费邑准备援救巨里。于是耿弇严令军中加紧修造攻城器械,并命诸部三日后全力攻城。同时,耿弇有意放松了对俘虏的看管,任其逃跑。逃回的俘虏向费邑报告耿弇预定的攻城日期。到了那一天,费邑亲率二万精兵前来援救。耿弇闻讯十分高兴,他对部将们说:“我之所以修造攻城器具,是为了引诱费邑出兵。现在费邑来攻,正是我所希望的。”耿弇分三千人佯攻巨里,自己则带精兵登上高坡,居高临下发起攻击,大破费邑军,阵斩费邑。耿弇将费邑的头颅悬示巨里城中,城中顿时人心惶惶,费敢被迫率领其众弃城投奔张步。耿弇收缴城中积蓄的军粮、兵器,乘胜攻克四十余营,一举平定济南(治所在今山东章丘西)。
当时张步都于剧县(今山东寿光南),其弟张蓝率二万精兵屯驻西安(今山东桓台东),部下诸郡太守率万余人共守临淄(今山东淄博北),彼此相距四十里。耿弇进军画中邑(在今山东桓台东南),在两城之间。他见西安城小而坚固,张蓝之兵又十分精锐,临淄虽为名城,却易于攻取,于是召集手下诸校,声言五日后进攻西安。张蓝闻讯,日夜加紧守备。到第五日深夜,耿弇传令诸将立即吃饭,天明时偷袭临淄。护军荀梁等人提出异议,认为应该迅速进攻西安。耿弇说:“不然。西安守军听说我要攻城,昼夜警戒;临淄则无防备,我军出其不意赶到,城中必然惊扰,一天之内必能攻克该城。临淄一旦陷落,西安便孤立无援,张蓝与张步隔绝,一定会逃遁,这就是所谓的一举两得。如果久攻西安不下,我军死伤必多。纵然能够拔之,张蓝领兵逃奔临淄,与临淄守军合势,我们深入敌地,粮运不继,旬日之间,难免不战而困。诸位的意见并不妥当。”他随即发兵,仅用半天就攻占了临淄。张蓝闻讯大为恐慌,匆忙带领其众逃往剧县。
耿弇命令部下:张步到来之前,不许在剧县周围抢掠,用以激怒张步。张步得讯后大笑说:“尤来、大彤十余万大军,都败在我手下,如今大耿(指耿弇)兵力少于尤来、大彤,而且疲惫不堪,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他与张蓝、张弘、张寿(三人皆为张步之弟)及原大彤帅重异率领大军,号称二十万,进逼临淄大城东,准备向耿弇发起攻击。耿弇出城,在淄水畔与重异遭遇,弇部下突骑请求突袭异军,耿弇担心吓退张步,因而故意示弱,将部队撤往临淄小城。张步果然气势大盛,直逼耿弇营垒。耿弇派刘歆迎敌,他自己则登上王宫残垣观察。等到刘歆同张步交锋后,耿弇亲自带领精兵从侧面对张步发起攻击,在临淄大城东一举击溃步军。战斗中,耿弇大腿中箭,他用佩刀将箭截断,继续指挥作战,部下竟无人察觉。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
次日清晨,耿弇再次领兵出战。当时,光武在鲁(今山东曲阜),得知耿弇为张步所攻,亲自前往援救。陈俊认为张步兵强,劝说耿弇闭营休战,等待光武援兵。耿弇回答:“皇上即将到来,作为臣子,我们应该杀牛献酒,迎接百官,怎能将余寇留给君主呢?”于是出兵大战,激战一天,又大破张步军,杀伤无数,城中的沟壑都填满了尸体。耿弇估计张步失利后将要撤军,便预先设下伏兵。当晚张步果然撤军,耿弇伏兵出击,追至钜昧水畔,沿途八九十里张步军尸横遍野,丢弃辎重两千余辆。张步狼狈逃回剧县,兄弟分兵四散。
数日后,光武抵达临淄,亲自劳军,群臣聚会。光武对耿弇说:“当年韩信破齐兵于历下以开汉代基业,如今将军(指弇)攻祝阿以建大勋,此处均为齐的西界,你与韩信功绩正好相当。而韩信所击为已降之众,将军所败则为强劲之敌,比韩信更加困难。”光武回忆数年前耿弇自请发兵上谷,定彭宠、取张丰、平张步之事,不无感慨地说:“将军那时在南阳建此大策,我常常以为难以成功,想不到有志者事竟成!”
耿弇乘胜追击,张步在平寿(今山东潍坊西南)向耿弇投降,耿弇将张步押往光武所在地,自己则率军进驻平寿城。张步之兵尚有十余万人,出自青、徐、兖十二郡,耿弇于是竖立十二郡旗鼓,使张步之兵各依本籍集于旗下,随后将他们统统遣散回乡。耿弇又率军进至城阳(治所在今山东莒县),击降五校军余众,平定青徐全境。然后班师回京。
建武六年(30),耿弇与虎牙大将军盖延等六将军西拒隗嚣,屯兵于漆(今陕西彬县)。八年,随光武征讨陇右。九年,与中郎将来歙分兵平定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北地(治所在今甘肃庆阳西北)。
耿弇自投光武于河北,征战十余年,共平四十六郡,未曾失利。
建武十二年(36),耿弇父耿况病重,光武多次亲临探视,并拜弇弟广、举为中郎将,耿弇兄弟六人皆为二千石以上高官,均在耿况身边侍候,当时非常荣耀。耿况死,谥曰烈侯。
建武前期,功臣多领兵驻扎于京师,光武统一全国后,急于削夺功臣的兵权。耿弇认明了这种形势,在南阳功臣贾复、邓禹罢免军职后,主动辞去建威大将军头衔,以列侯奉朝请。尽管光武此后大力强化皇权,退功臣而进文吏,一般功臣都已疏远朝政,但光武在朝臣对军国事务决策分歧时,往往向耿弇征询意见,使耿弇维持了一种特殊地位。
明帝永平元年(58),耿弇病逝,终年五十六岁。谥曰愍侯。
寇 恂 (?—36) 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其家族世代为本地大姓。寇恂最初被辟为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功曹,深受太守耿况器重。
王莽败亡,更始称帝,派使者巡行郡国,提出“先降者恢复其爵位”。寇恂随耿况至郡界迎接使者,耿况交出太守的印绶,表示听任使者发落。使者虽然有言在先,过了一夜却不打算归还印绶。寇恂估计使者准备重新任命太守,便带兵闯入其住处,当面索取印绶。使者不还,说:“我是天王(指更始)的使者,功曹难道想威胁我吗?”寇恂说:“我并不敢威胁使者,只是觉得您考虑不周。现在天下初定,国家的威信尚未确立,您奉令巡视四方,郡国无不俯首听命。今日您始至上谷便言而无信,挫伤人们归依之心,使之产生隔阂,您又将如何去向其他郡国发布命令呢?而且耿府君(指耿况)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现在您却要撤换他,即使能找到一位贤明的新太守,也会因仓促任命而难于迅速安定一郡,如果是一个昏庸的人物,就会在郡内造成混乱。我为您着想,莫如恢复耿太守的地位,以安抚民心。”使者不肯答应,于是寇恂叱令左右,以使者的名义将耿况召来,寇恂从使者那里夺过印绶,当场还给耿况。使者迫不得已,只好任命耿况为上谷太守。
王郎称帝后,派将领至上谷,催促耿况发兵。寇恂与况门下掾闵业一同劝说耿况:“邯郸(指王郎)突起,难以信赖。以往王莽时,令其感到恐惧的,只有刘伯升(即刘 )。如今听说大司马刘公(即刘秀),正是刘伯升同母弟,尊重贤明之士,士人纷纷依附他,是一位可以投靠的人物。”耿况说:“邯郸气势正盛,上谷一郡无法单独与之抗衡,怎么办?”寇恂回答:“上谷至今未受战火摧残,有精锐骑兵上万,凭借这样的资本,可以仔细选择去从。我请求东约渔阳,齐心合力,战胜邯郸是不成问题的。”耿况表示赞同,于是派寇恂到渔阳,与渔阳太守彭宠商定共助刘秀。寇恂还至昌平(今北京昌平南),袭杀了王郎的使者,夺取了他的军队。然后和耿况之子耿弇一道南下,在广阿(今河北隆尧东)与刘秀会合。寇恂拜偏将军,号承义侯,随刘秀平定河北。寇恂多次为邓禹出谋划策,邓禹对他十分赞赏。
刘秀攻下河内(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更始大司马朱鲔则率大军占据洛阳,而河内北边的并州也不安定。刘秀对河内郡守的人选感到为难,他征询邓禹的意见,邓禹提出:当年汉高祖用萧何守关中,免除了后顾之忧,得以专心争夺关东,最终成就大业。如今河内地位重要,而寇恂文武兼备,只有他可以担当此任。刘秀立即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刘秀引述萧何的例子,鼓励寇恂坚守河内。此后,刘秀转战河北,寇恂则积极备战,伐竹造矢百余万支,养马二千余匹,收租四百万斛,陆续运往刘秀军中,有力地支持了刘秀在河北的战事。
朱鲔听说刘秀北上,河内孤立无援,便派苏茂、贾强率军三万余人,进攻温县(今河南温县西)。朱鲔檄书传至寇恂处,寇恂立即率军出战,并转告各属县,发兵会合于温县。寇恂部下军吏皆劝他说:“今日洛阳之兵渡河,前后络绎不绝,应该等各县军队都赶到之后,再出城迎敌。”寇恂说:“温县是河内郡的屏障,如果温县失守,河内郡也就保不住了。”寇恂与苏茂、贾强军交战,正好偏将军冯异所派救兵和诸县兵一同赶到,寇恂实力骤增,声势大震。他命令士兵在城头高声呼喊:“刘公(指刘秀)兵到!”苏茂军听到喊声,队伍出现混乱,寇恂趁机发起猛攻,大破苏茂军,一口气追至洛阳城下,杀死了贾强。苏茂军投河而死者数千,被俘者万余人。寇恂、冯异渡河示威后返回。此后洛阳守军惶恐不安,白天也不敢打开城门。当时刘秀听说朱鲔已攻破河内,感到十分忧虑,很快又收到寇恂的捷报,一时喜出望外,他夸奖寇恂说:“我知道寇子翼可以担当重任!”诸将军向刘秀表示祝贺,并劝其称帝,于是刘秀在河北建国。
其时,光武朝中粮食匮乏,寇恂不断派人拉车送粮,使百官得到供应。光武屡次以策书慰劳寇恂,寇恂以前的同学董崇对他说:“皇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您此时据有大郡,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功名显赫,容易招致谗言。当年萧何守关中,依照鲍生的建议行事,因而得到高祖的欢心。如今您的部将,都是宗族子弟,应当以前人为镜。”寇恂接受董崇的意见,告病不理郡事。光武准备进攻洛阳,先至河内,寇恂又请求随军出征。光武说:“河内不能无人镇守。”寇恂坚决请战,仍未获光武批准,他只好派侄子寇张、外甥谷崇率突骑,愿为光武前锋,光武对寇恂此举十分满意,当即任命寇张、谷崇为偏将军。
建武二年(26),寇恂因拘捕拷打上书向光武告密者而被免官。当时颍川严终、赵敦聚众万余人,与密县人贾期联合起兵反汉。寇恂免官数月后,重新被任命为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共讨颍川。数月,斩贾期,平定颍川。寇恂封雍奴侯,食邑万户。
执金吾贾复是光武的同乡和亲信,其部将在颍川随意杀人,寇恂将其逮捕入狱。当时东汉草创,军中有人犯法,大多宽容处理,寇恂却将贾复的部将当众处死。贾复感到极为难堪,忿忿不平。他路过颍川,对左右的人说:“我和寇恂是地位相当的将帅,而今被他羞辱,大丈夫对此岂能忍气吞声!这次我见到寇恂,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寇恂听说此事,尽量避免与贾复见面。谷崇以为寇恂胆怯了,便对他说:“我也是将军,可以带剑侍卫在您身边。如果出现不测,我足以对付他们。”寇恂说:“我并不害怕贾复。过去蔺相如不惧秦王却让于廉颇,乃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小小的赵国,尚有这样的义举,我怎么能忘却此事呢?”于是寇恂命令属县准备丰盛的酒食,贾复等人入境后,每人供给两人的酒食。寇恂出迎于道,随后又称病而还。贾复想要率军追赶,可是他的部下都已喝得酩酊大醉。贾复无可奈何,只得离颍川而去。寇恂派谷崇向光武报告此事,光武召寇恂入朝。寇恂进见光武时,贾复先已在座。贾复看到寇恂,打算起身回避。光武说:“天下未定,两员虎将怎能因私事而相斗,今日我来帮你们和解。”于是寇、贾握手言欢,又乘车同出,结友而去。
寇恂返回颍川。建武三年(27),转为汝南太守。光武又派骠骑大将军杜茂,率兵协助寇恂讨伐盗贼。颍川盗贼绝迹,郡中安定。寇恂一向好学,于是修复学校,培养学生,聘请精通《左传》者任教,寇恂亲往听讲。建武七年(31),寇恂代朱浮为执金吾。八年,随光武西征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光武被迫撤军。光武对寇恂说:“颍川靠近京师,必须及时平定。我知道只有你能担当此任,派你以九卿的身份征讨颍川,希望你不必计较。”寇恂回答说:“颍川民风剽悍轻狂,听说您远征陇、蜀,因而被狡猾之徒所煽动。一旦得知您回师南伐,他们必然束手就擒。我愿率军担任前锋。”寇恂从光武至颍川,盗贼全部投降。光武原未打算让寇恂再次出任颍川太守,但颍川的百姓拦在路中说:“愿向陛下再借寇君一年。”光武于是将寇恂留在长社(今河南长葛东),镇抚吏民,继续受降。
建武十年(34),光武西入关中,准备亲征盘踞高平(今宁夏固原)的隗嚣余党高峻。寇恂当时也在军中,他劝光武说:“长安位于洛阳、高平之间,便于东西接应。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固原)、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必然受到震慑,您可以居一处而制四方。如今兵马疲倦,远征陇右路途艰险,并无取胜的把握,前年颍川的事变,正是一个教训。”光武不从,进军至汧(今陕西陇县南),高峻仍据险不降。光武打算派使者劝降,便对寇恂说:“您此前劝阻我此行,现在请您为我去劝降。若高峻不肯立即投降,您就带耿弇等五营进攻。”寇恂持光武玺书到高平,高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迎。皇甫文十分傲慢,寇恂大怒,要将其杀掉。寇恂的部将劝他说:“高峻拥精兵万人,大多是勇猛善射之士,高氏西阻陇道,连年不克。如今您打算劝降,反而又杀其使者,恐怕是行不通的。”寇恂不答,执意斩皇甫文,并派皇甫文副将转告高峻说:“军师无礼,我已将他杀死。你想投降,就迅速投降;不想投降,就继续固守。”高峻大为恐慌,当日便开城门出降。众将向寇恂表示祝贺,并问寇恂:“您杀其使者却能降其城,这是什么缘故?”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替高峻出主意的人物。他来以后,傲慢无礼,必无投降之意。放他回去,他正好得逞;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所以只得投降。”众将都说:“这样的见识,非我们所及。”随后,寇恂将高峻押送洛阳。
寇恂通晓儒学,修养德行,在朝中声望极高。他将所得俸禄,大多赠与朋友、部下。他常说:“我依靠士大夫,才达到今天的地位,我怎么能独享俸禄呢?”当时的人们称他为长者,认为他已具有宰相的才能。可是由于光武在统一全国之后,退功臣而进文吏,寇恂最终也未得到宰相的位置。
寇恂死于建武十二年(36),谥号为威侯,其子弟因功封侯者,共有八人。
评: 王郎起兵之际,光武在河北处境艰难,而耿弇毅然投奔光武,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耿弇劝说光武拒绝更始之征,继而再发幽州突骑,协助光武剿灭铜马诸军,最终立足河北,为东汉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光武与群雄逐鹿中原,耿弇以少胜多,击溃张步二十万大军,一举平定齐地,完成东汉统一的关键步骤。光武为强化皇权,有意削夺功臣兵权,耿弇迅速看清形势,主动辞去大将军职位,避免了重蹈西汉初年功臣的覆辙。
寇恂迫使更始使者继续以耿况任上谷太守,维系了上谷一郡的安定。他为光武坚守河内,挫败了朱鲔诸军的攻势,又不断地向河北输送军粮,有力地支持了光武的统一战争,为东汉建国创造了重要条件。他顾全大局,避免与贾复的冲突。时人称寇恂有宰相之才,并非过誉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