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三十一
魏文侯 魏惠王

魏文侯 (?—前408) 名斯,魏驹的孙子,三家分晋前后的魏国君主。他即位(前445)后,礼贤下士,任用李悝、翟璜、吴起、乐羊、西门豹、卜子夏、段干木等人改革政治,发展经济,使魏国在战国初年成为最强的一个国家。

魏国以安邑(今山西安邑)为都城。当时,诸侯争相攻战,唯有魏文侯好学,他向孔子的学生卜子夏学习经艺,又以子贡的弟子田子方和子夏的弟子段干木为师,并亲自著书六篇,论儒术。据说,段干木是一位守道不仕的高士,魏文侯亲自登门求教,段干木翻墙逃走。以后,每次乘车经过段干木门前,魏文侯都不敢扶着车轼。终于感动了段干木,同意见魏文侯。魏文侯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听段干木论道,一点儿也不敢懈怠。他要给段干木官位和俸禄,都被拒绝。田子方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学者。魏文侯的儿子子击出征中山国的途中,于朝歌见到田子方,连忙下车施礼,田子方竟不予理睬。子击很不高兴,问道:“是富贵者值得骄傲,还是贫贱者值得骄傲?”田子方回答:“当然是贫贱者值得骄傲。诸侯骄傲了就会失去其国,大夫骄傲了就会失去其家。贫贱者只要行不合言不用就可以离去,自由自在,怎么与他们一样呢?”秦人曾经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十分礼貌,国人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睦融洽,不可算计他。”魏文侯由此誉满诸侯,四方贤士都来投奔,一时西河学术兴盛。

翟璜推荐西门豹为邺(今河北临漳)令。西门豹到邺后,一举铲除了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发动邺民开凿了十二条水渠,引漳河水灌溉农田,使这一带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改革。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鼓励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他分析,在方圆一百里的地方,有田地六百万亩,如果耕种得法,一亩可以增产三斗,六百万亩可增产一百八十万石粮食。现在一家种地百亩,平常年景可收获一百五十石粟,而大丰收时可产六百石,中丰收时可产四百五十石,小丰收时可产三百石。粮食籴价高了会伤民,籴价低了要伤农。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要既不伤民,又能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办法是,实行平籴法,在大丰收时,收购农户四百五十石粟,在中丰收时,收购农户三百石粟,在小丰收时,收购农户一百五十石粟。既给农民留足口粮,又使粮价平稳。到发生灾荒时,遇到大灾荒将大丰收时收购的粟拿出来,中灾荒将中丰收时收购的粟拿出来,小灾荒时将小丰收时收购的粟拿出来,以平价销售,使价格平稳,人民也不流散。魏文侯按照他的办法去做,国家富强了起来。李悝还建议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将俸禄给予对国家有功劳的人。建立名为武卒的常备军队,严格选拔,凡能当上武卒的人就给上等的田宅,并免除其全家的赋役。实施以后,国家的兵力大增。针对刑罚过重的问题,李悝参考各国的刑典,制定了《法经》,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使刑罚有章可循,社会安定。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从鲁国赶来投奔。魏文侯见吴起能用兵,就任他为将。吴起与士卒同甘苦,深受爱戴。吴起带兵讨伐秦国,夺得秦国五座城邑。魏国不断对外征战,疆域扩大,到魏文侯晚年,南有鸿沟,与楚国接壤;东有淮颍,与宋齐为邻;西自郑(今陕西华县东),沿北洛水,到上郡,筑长城,与秦相接;北到卷(今河南新乡、原阳一带)、酸枣(今河南延津),与赵为邻。

魏文侯在位五十年(一说三十八年)逝世,其子魏击继位,为魏武侯。魏武侯在位二十六年(一说十六年)逝世,生前未立太子。其子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国内发生混乱。公孙颀建议韩懿侯乘乱夺取魏国。韩、赵于是联合出兵伐魏,在浊泽(今山西永济境)战败魏军,进而包围安邑。赵成侯说:“我们应该杀了子罃,立公中缓为君,割地退兵,对我们两国都有好处。”韩懿侯不赞成,说:“杀人割地,是贪暴的行为。不如将魏一分为二,使他力量削弱,那么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赵成侯不答应。韩懿侯连夜撤兵,赵成侯也只好撤兵。

魏惠王 (?—前319) 子罃杀死公中缓继位,为魏侯,以后自称王,谥惠成王。魏惠成王简称魏惠王,因其将都城迁至大梁,故又称梁惠王。

魏国与秦、赵、韩、楚等国为邻,国内皆平原沃野,无险可守,战事不断。惠王二年(前368),魏在马陵(今山东阳谷境)打败韩国军队,在怀邑打败赵国军队。惠王三年(前367),齐军夺取了魏的观邑(今河南清风南)。次年,魏、赵联军在洛阳被秦军打败。惠王六年(前364),秦军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打败魏军。次年又败魏军于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惠王八年(前362),秦军与魏军又在少梁大战,魏军大败,魏将公孙痤被俘。为了摆脱秦的威逼,魏惠王于九年(前361)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以向中原发展。就在这一年,秦孝公继位,公孙鞅因不为惠王所用,西入秦,助孝公变法强秦。为了发展生产,魏在黄河与圃田(今河南中牟西,古为大泽)间开运河,引黄河水入圃田,再筑沟渠引水灌溉农田。

魏图谋吞并以濮阳(今河南濮阳东北)为都城的卫国,从而与赵发生冲突。惠王十七年(前353),魏军包围赵都邯郸,并于次年攻破该城。齐国派大将田忌及军师孙膑以围魏之法救赵,桂陵一战,魏军败退。惠王三十年(前340),魏将庞涓统率魏、赵兵伐韩,齐国派田忌、田婴、孙膑往救,齐军在马陵伏击,庞涓兵败自尽,魏太子申被俘,魏国的实力受到致命打击。秦、赵、齐等国趁机从三面向魏袭来,侵占其领土。惠王三十一年(前339),秦相商鞅诱执魏公子卬,大败魏军,迫使魏惠王将西河(黄河以西地)献出,与秦讲和。惠王三十六年(前334),魏惠王正式自称为王,并改元为后元元年。

惠王屡战受挫,求胜心切,因而以隆重的礼节、高贵的待遇招徕天下贤士。当时声名甚著的许多学者,诸如邹衍、淳于髡、孟轲都曾来到大梁。惠王问孟轲:“有什么可以利于魏国的?”孟轲答道:“不必言利,要言仁义,有仁义然后才能为君。”惠王认为此言甚善。然而魏国的衰落已经无可挽回,惠王后元元年(前334),惠王以宋人惠施为相,采其与齐、楚和平的策略,在徐州(今山东微山东北)与齐威王会面,相互承认对方为王。这件事标志着,战国初年最为强大的魏国,终于不得不将霸主的桂冠让给齐国。

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一说三十六年)卒。 0dobnx2Gu3TruP2dh4RJBMXtk29jLCkLGUWMForbWrL8tjkogC2ZOoakZp0oxC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