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二十六
孔子

孔 子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人们敬称其为孔子、孔夫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世是宋国人。其父叔梁纥为 邑大夫,与颜氏少女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如尼丘山的形状,因此命名为丘,字仲尼。孔子生下不久即丧父,家境贫困,他幼时就喜欢玩祭祀和礼仪的游戏,读书也很刻苦。十七岁时,已经以知礼闻名。鲁大夫孟僖子临死前嘱咐儿子懿子道:“孔丘是圣人(指商汤)的后代。古语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继位,也一定会有才德显世的人出现。’孔子这么年轻,就如此好礼,他大概就是那位才德显世的人吧!你一定要以他为师。”所以,孟僖子一死,懿子就与南宫叔一起去向孔子学礼。

年轻时,孔子当过季氏家的仓库吏、司职吏和司空。以后就离开鲁国,到各诸侯国游历。在齐国受排斥,在宋国和卫国被驱逐,在陈、蔡间受困。又从鲁国到周,向老子问礼。临走时,老子对他说:“我听说富贵者送人钱财,仁者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却被称做仁人,我就送你几句话吧:‘一个聪明而又能深思明察的人却差点儿死掉,是因为他好议论别人。学问广博能言善辩的人遭到危险,是因为他喜欢揭人的短处。当子女的不能只想着自己,当人臣的也不能只想着自己。’”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掌权的三大夫将鲁昭公打败,鲁昭公逃到齐国。孔子随昭公到齐,向齐太师学习韶乐,沉醉在音乐之中,三个月中尝不出肉的味道。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广招弟子,传授学问,成为很有影响的学者,季桓子和吴国使者都曾向孔子请教问题。鲁定公九年(前501),孔子被任命为中都(今山东汶上西)宰,治理地方很有成绩。次年,孔子升任司空,又升至大司寇。鲁定公要与齐景公在夹谷盟会,以孔子为相礼者。齐人想在盟会上以武力劫持鲁定公,因孔子事先有备,带了军队前往,而未得逞。齐人在盟书中私自加上要求鲁国在齐军出境时以三百辆战车跟随的条文,孔子针锋相对提出,要齐国归还其侵占鲁国的汶阳之地,方可履行此约。盟誓以后,齐侯要设享礼招待定公,孔子指出,这不符合礼法,于是没有设享礼。齐景公认识到这次盟会得罪了鲁君,所以事后将以前侵占的郓、讙、龟阴三地归鲁,以示道歉。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由大司寇代理国相,面有喜色。门人说:“听说君子遇到灾祸不畏惧,来了福事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是有这话。不过还有一句‘乐其以贵下人’的话!”孔子下令处死了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并致力于治国,使做买卖的人不敢哄抬价格,男人和女人分开道路行走,路不拾遗,四方旅客不用找官府就能受到很好的照料。

齐国对孔子代理鲁相很忧虑,害怕鲁国称霸后将首先兼并齐国,于是挑选了八十位漂亮女子穿了绣花衣服,跳康乐之舞,加上三十匹有花纹的良马,送给鲁定公。从此,定公沉湎于女乐之中,而不理政事。孔子见自己已无法施展,只当了三个月代理国相,就离开鲁国,带了弟子们周游列国,寻找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

在十四年时间里,孔子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受尽磨难。路过匡(今河南长垣境)地时,因为孔子的长相与曾经侵暴过匡的阳虎相似,而遭匡人包围五天。在宋,孔子正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宋司马桓魋魅竟将大树砍倒,想压死孔子。在郑,孔子与弟子失散,郑人说孔子像个丧家之犬。在蔡,孔子弟子子路向一位担着草器的老者问:“你见着夫子了吗?”老者回答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夫子!”在陈、蔡之间,孔子被包围于野外,断粮数日。孔子希望有君主用他,说:“假如有人用我,一年时间我就能做出成绩。”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君任用他。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他“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为了死后能留名,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观点,集中精力整理旧有的文化古籍,并作为向弟子授课的教材,编定了《书》、《礼》、《乐》、《诗》、《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

《书》又名《尚书》,是前代政治文献的汇编。孔子从周王室访得虞、夏、商、周的典籍三千多篇,从其中选出对人主有规范作用、足以垂世立教的典、谟、训、诰、誓、命等文体的文章一百篇,编成了该书。

《礼》,指《士礼》,就是《仪礼》,其内容是关于士大夫应该掌握的冠、昏、饮、射、聘、觐、丧葬、祭祀的各种礼仪。孔子认为,礼是实现天下归仁和个人立身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搜集和实践,孔子终于对已经崩坏的礼有了全面的掌握。总结三代礼仪的变化,他认为只有周礼方可纠正世风,说:“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而将其著录于书。

《乐》,即《乐书》,就是古代的歌曲。“诗言志,歌咏言”,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对了解民情,陶冶情操,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他用了很多精力搜集研究音乐,终于对音乐的规律有了深切体会,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以乐作为教学的课程之一,但乐是否有书,古人争论很多,难以定断。

《诗》,后代又称《诗经》,是前代诗歌的选集。诗按性质和乐调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贵族应酬的歌曲,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音调比较沉厚,小雅音调比较优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章,音调节奏迟缓板滞,一唱三叹。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就是,学诗,可以提高才智,搞好人的关系,表达思想情感,事奉好父母和国君,增长见识。孔子搜集到三千多首诗,加以整理,选取其中有利于礼义施行的三百零五首,编成了《诗》。对每首诗,孔子都配以乐曲进行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音。

《易》,即《周易》。《易》本是古代占卜之书,相传周文王对其进行整理,演绎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成为《周易》。孔子从四十岁开始学《易》,读的次数太多,连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磨断。孔子对《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写成了十翼。经过十翼的阐发,《周易》就不限于占筮之用,而是跨进了哲学的领域,成为一切道理的根本。

《春秋》是一部编年史书。据说孔子曾使子夏等十四人去周王室访书,求得一百二十国史书。孔子以鲁国编年史《春秋》为基础,根据尊奉周王室,总结三代历史发展法则的精神,对史事进行书写或删削,终于修成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的编年历史。孔子注重史事记载的褒贬和正名,以其作为存王道和惩恶劝善的工具。孔子对此书极为重视,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的学生据说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最著名的如颜回、闵损、冉耕、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等。他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对学生进行教育,设置了礼、乐、射、御、书、数六类课程。他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学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道理,不能由此推演出其他道理的,便不再教他。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杜绝揣测、武断、固执和自以为是的恶习,对斋戒、战争和疾病要特别谨慎。孔子很少向学生谈功利、命运和仁爱,也不讲怪异、暴力、叛乱和神灵。提倡勤温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不耻下问,广泛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感慨时光的流逝,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孔子七十三岁时生病,见子贡来,叹息道:“泰山崩塌了!梁柱摧折了!哲人凋谢了!”七天以后,即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夏历二月十一日(周历四月十八日)逝世。鲁哀公悼念道:“老天不仁慈,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君位上。呜乎哀哉!尼父,我再也没有榜样了!”

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和谈话记录整理成一本书,名为《论语》。

孔子综合三代以来思想文化的精髓,寻求挽救世风颓废、礼乐崩坏的方法,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并尊重他人的人格,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礼是仁的规范。君对臣要惠,臣对君要忠,父对子要慈,子对父要孝,兄对弟要友,弟对兄要悌。“克己复礼为仁”,人们应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提倡为了实现仁的最高道德境界而献身,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思想推行于政治上,就是行德治、礼治,做官的作风好比是风,而民众的作风好比是草,只要做官的行善务德,民众自然会服从。整顿政治的方法是正名,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而正名则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各种人都名副其实,不可徒有虚名。治理社会的具体办法是庶、富、教,就是首先要让人口多起来,然后使他们富裕起来,再对他们进行教化。反对苛刻的政治,说:“苛政猛于虎。”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使财富平均而没有穷人,使人民和平而不怕人少,使境内平安而不至倾危。孔子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将不义的富贵视若浮云。

评: 孔子的思想,博大恢宏,超越时空,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和归属,探求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方法,得到历代学者和政治家的认同。其所创立的儒学和儒家学派,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经过后继者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并影响了我们民族的个性,对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孔子不愧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u9MhR9ccGwtt/4XgeNe2vUf9TXOwQxgi1p9rufCHE3gHG5obUl8TjD+ojVzkbo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