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盖黄旗”之说,因为跟天子符命有关,因此又跟龙和五色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们主要通过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的政治宣传来分析。归义军偏居西北,但是对中原的政治思想和做法非常熟悉。P.3554V《谨上河西道节度公德政及祥瑞五更转兼十二时共一十七首并序》,题“敕授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兼摄京城临坛供奉大德赐紫悟真谨(撰)”。此诗为唐朝授予归义军节度使旌节后,追述颂扬张议潮早年出逃逻娑(拉萨)的神异事迹和种种祥瑞而作,时间大约为大中九年前后。其序文中云:
昔尚书曾逃逻娑,引道神人,祭水河边,龙兴紫盖,池现圣鸟,气运冲星,阵上回风,击添雷雹。嘉禾合颖,麦莠(秀)两岐;苽瓠同心,梨杏孪结;野蚕成茧,长幼歌谣。草上阳晞,变成甘露;观音独煞,助济人民;佛晃神光,呈祥表瑞。如斯盛美,人俱尔赡(瞻),此则尚书之感应也。
这一关系张议潮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宣传文献,使用了大量在中原也习以为常的祥瑞作为张上台的证据。其中提到他在逻娑“祭水河边,龙兴紫盖”云云。这里的“龙兴紫盖”,显就是“黄旗紫盖”的变种,是天子之气的说法。所以有学者认为,“龙兴紫盖”一般用作象征帝王车驾,悟真用于张议潮身上,难免有僭越之嫌
。不过学者以前所论,仅集中于龙兴,而忽视了紫盖。前者是龙作为祥瑞,后者是云气占的术语。其实“龙兴”只是虚文,“紫盖”才是重点。对此隋代王劭(此人与萧吉一样是阴阳五行、谶纬术数的集大成者)有专门论述:
《坤灵图》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皆感气也。”
所以整体上说,“龙兴紫盖”是一种云气占的说法
。
敦煌所出P.2683《瑞应图》,上半幅为彩绘图像,下半幅为画像解说,即所谓“图经”或“图赞”之类。存图二十二帧,或有目无图,或有文无图,不一一对应。主要内容为龟、龙、凤凰之部。文中征引经史诸子典籍及古佚谶纬、符瑞之书甚夥,如《礼记》、《大戴礼》、《文子》、《淮南子》、蔡伯喈《月令章句》、《魏文帝杂事》、《括地图》、《春秋演孔图》、《龙鱼河图》、《尚书中候》、《春秋运斗枢》、《春秋元命苞》、《孝经援神契》、《礼升威仪》、《礼稽命征》、《孙氏瑞应图》等,极富辑佚和校勘价值。龙之部列有“交龙”、“天龙”、“青龙”、“赤龙”、“黄龙”、“玄龙”、“蛟龙”、“神龙”、“黑龙”、“白龙”等。以黄龙条目最多,且颇为难得的是,保存了两幅构图不同的画像,绘画精妙,神姿俨然,但图下赞文大同小异,之所以重出,估计抄自不同底本之故。图赞之一校录如下:
黄龙
四龙之长也。不洒池而渔,〔德〕至渊泉,则黄龙游于池。能高能下,能细能精,能幽能冥,能短能长,乍存乍亡。
在敦煌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祥瑞记录,以《沙州都督府图经》收录最为集中。此图经写本有P.2005、P.2695、P.5034 三号。其中以P.2005,即卷三保存较为完整,辑录卷三中的白龙和黄龙条目如下:
白龙
右,唐武德五年夏四月癸丑,白龙见于平河水边,州司录奏。
黄龙
右,唐弘道元年腊月,为高宗大帝行道。其夜,崇教寺僧徒都集及直官等,同见空中有一黄龙见,可长三丈以上,髯须光丽,头目精明,首向北斗,尾垂南下。当即表奏,制为上瑞。 [2]
把“黄旗紫盖”和“龙”,尤其是“黄龙”联系在一起,其来有自。南朝陈霸先取代萧梁,梁帝策云:
况乎长彗横天,已征布新之兆,璧日斯既,实表更姓之符。是以始创义师,紫云曜彩,肇惟尊主,黄龙负舟。楛矢素翚,梯山以至,白环玉玦,慕德而臻。
之后,梁帝禅位玺书又云:
固以云飞紫盖,水跃黄龙,东伐西征,晻映川陆,荣光暧暧,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车辙马迹,谁不率从?
以“紫云曜彩……黄龙负州”、“云飞紫盖、水跃黄龙”来象征陈朝的兴起,跟张议潮瑞应诗序中的“龙飞紫盖”的精神和逻辑是一致的。
南朝宋时,“景平中,有龙见西方,半天腾上,荫五彩云,京都远近聚观,太史奏曰:‘西方有天子气。’太祖入奉大统,上及议者皆疑不敢下,昙首与到彦之、从兄华固劝,上犹未许。昙首又固陈,并言天人符应,上乃下”
。所谓“龙见”、“五彩”屡屡和王气联系在一起。又如南朝刘裕称帝的祥瑞之一,就是五色龙章,也是一种气。刘裕“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
东吴孙坚也是如此:“坚世仕吴,家于富春,葬于城东。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父老相谓曰:‘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
以祖坟上有王气进行政治宣传,在中古时代即为常见,比如梁武帝即位后,大同十五年祭拜其父建陵,“紫云荫覆陵上,食顷方灭”
。
直到唐代,将龙和天子之气结合在一起进行政治宣传还非常常见。比如玄宗的上台,即是如此。《旧唐书》云:
神龙元年,迁卫尉少卿。景龙二年四月,兼潞州别驾。十二月,加银青光禄大夫。州境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属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常阴引材力之士以自助。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顷余,望气者以为龙气。四年四月,中宗幸其第,因游其池,结彩为楼船,令巨象踏之。
玄宗所在州境内出现“黄龙白日升天”、“紫云在其上”,这跟张议潮“龙飞紫盖”不是一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