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簡古詩平仄論 |
|
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録一
謝太傅 問 王子猷 曰:「云何七言詩?」對曰:「『昂昂若千里之駒,泛泛若水中之鳧。』」此命名所自也。七言古自有平仄。若平韻到底者,斷不可雜以律句。其要在第五字必平。如 韓 詩:
五嶽 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 嵩 當中。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噴雲泄霧藏半腹,雖有絶頂誰能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静掃衆峯出,仰見突兀撑青空。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宫。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手持盃珓導我擲,云此最吉餘難同。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長終。侯王將相望久絶,神縱欲福難爲功。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朣朧。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於東。
第五字既平,第四字又必仄。如 歐陽 詩:
窮山候至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争。官居荒涼草樹密,撩亂紅紫開繁英。花深葉暗耀朝日,日暖衆鳥皆嚶鳴。鳥言我豈解爾意,綿蠻但愛聲可聽。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黄鸝顔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竹林静啼青竹笋,深處不見惟聞聲。陂田遶郭白水滿,戴勝穀穀催春耕。誰謂鳴鳩拙無用?雄雌各自知陰晴。雨聲蕭蕭泥滑滑,草深苔緑無人行。獨有花上提葫蘆,勸我沽酒花前傾。其餘百種各嘲 ,異鄉殊俗難知名。我遭讒口身落此,每聞巧舌宜可憎。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盞常恨無娉婷。花開鳥語輒自醉,醉與花鳥爲交朋。花能嫣然顧我笑,鳥勸我飲非無情。身閒酒美惜光景,惟恐鳥散花飄零。可笑 靈均 楚 澤畔,離騷憔悴愁獨醒。
第四字第五字平仄既合,第二字可平可仄,然不如平之諧也。古人多用平。如 蘇 詩:
春江渌漲蒲萄醅, 武昌 官柳知誰栽?憶從 樊口 載春酒,步上 西山 尋野梅。 西山 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同遊困卧 九曲嶺 ,褰衣獨到 吴王臺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黄埃。歸來 解劍亭 前路,蒼崖半入雲濤堆。 浪翁 醉處今尚在,石臼抔飲無樽罍。爾來古意誰復嗣?公有妙語留山隈。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當時相望不可見,玉堂正對金鑾開。豈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燭高花摧。江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鎖鳴春雷。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哀。
右詩第二字用仄者,纔六句耳。
方綱 按:此條云:「第二字用仄者,纔六句耳。」此語有誤。末句「往和」,「和」字去聲,非平聲也。今以○記之,知非先生手稿原本也。即「卧看」「看」字可平可仄,然此處亦作仄,非作平也。必無一連四句第二字皆平之理耳。此首凡十四韻,而對句之第二字用平者六,用仄者八,則此條所云古人多用平者,失其實矣。借使先生當日偶爾援及此詩,亦不爲定論耳。
又按:此條所云第二字多用平者,指對句言耳。然對句第二字,古人初無多用平聲之説。即以此卷内先生所舉諸篇言之,如 衡嶽廟 一首,凡十六韻,而其對句第二字用平者纔三句, 石鼓 一首,凡三十三韻,而其對句第二字用平者纔八句。八句之内,「其年始改稱 元和 」句,「年」字則因上句第七字以平聲另提其勢,與他句不同。而末句「嗚呼」,「呼」字是正收通篇,音節亦與他句不同。除此二句外,其第二字用平者,纔六句耳。惡見有所謂第二字多用平者耶?蓋出句第五字多用仄,是以第二字多用平也。若對句則第五、六、七字既皆多用平,而第二字又多用平,毋乃不均乎?此條必非先生之言,所不得不辨者也。
至其出句第五字多用仄,如間有用平者,則第六字多仄。如 蘇 詩:
金山 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 淮南 。 焦山 何有有脩竹,採薪汲水僧兩三。雲霾浪打人迹絶,時有沙户祈春蠶。我來 金山 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慙。同遊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清晨無風浪自湧,中流歌笑倚半酣。老僧下山驚客至,迎笑喜作 巴 人談。自言久客忘鄉井,只有 彌勒 爲同龕。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山林飢卧古亦有,無田不退寧非貪? 展禽 雖未三見黜, 叔夜 自知七不堪。行當投劾謝簪組,爲我佳處留茆庵。
至出句之第二字,又多用平。如 蘇 詩:
亂山合沓圍 彭門 ,官居獨在 懸水村 。居民蕭條雜麋鹿,小市冷落無鷄豚。 黄河 西來初不覺,但訝清 泗 奔流渾。夜聞沙岸鳴罋盎,曉看雪浪浮鵬鯤。 吕梁 自古喉吻地,萬頃一抹何由吞?坐觀入市卷閭井,吏民走盡餘 王尊 。計窮路斷欲安適?吟詩破屋愁鳶蹲。歲寒霜重水歸壑,但見屋瓦留沙痕。入城相對如夢寐,我亦僅免爲魚黿。旋呼歌舞雜詼笑,不惜飲釂空缾盆。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詩美酒聊相温。人生如寄何不樂?任使絳蠟燒黄昏。 宣房 未築 淮 泗 滿,故道堙滅瘡痍存。明年勞苦應更甚,我當畚鍤先黥髠。付君萬指伐頑石,千鎚雷動蒼山根。高城如鐵洪口快,談笑却掃看崩奔。農夫掉臂免狼顧,秋穀布野如雲屯。還須更置軟脚酒,爲君擊鼓行金樽。
總之出句第二字平,第五字仄,其餘四仄五仄亦諧。落句第五字平,第四字仄,上有三仄四仄,亦皆古句正式。如 蘇 詩:
衆峯來自 天目山 ,勢若駿馬奔平川。中塗勒破千里足,金鞭玉 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晏坐荒山巔。精誠貫山石爲裂,天女下試顔如蓮。寒窗暖足來樸渥,夜鉢咒水降蜿蜒。雪眉老人朝扣門,願爲弟子長參禪。爾來廢興三百載,奔走 吴會 輸金錢。飛樓湧殿壓山破,朝鐘暮鼓驚龍眠。晴空偶見浮海蜃,落日下數投村鳶。有生共處覆載内,擾擾膏火同烹煎。近來愈覺世議隘,每到寬處差安便。嗟余老矣百事廢,却尋舊學心茫然。問龍乞水歸洗眼,欲看細字銷殘年。
古大家亦有别律句者, 方綱 按:此句愚有説詳于後。 然出句終以二五爲憑,落句終以三平爲式;間有雜律句者,行乎不得不行,究亦小疵也。 方綱 按:既云行乎不得不行,則不得云疵矣,何以又云究亦小疵哉!先生豈有如此自相矛盾之語,愚有説詳後卷。 如 蘇 詩:
晏嬰 不滿六尺長, 别律句。 高節萬仞陵 首陽 。青衫白髮不自歎,富貴在天那得忙! 别律句。 十年閉户樂幽獨,百金購書收散亡。 别律句。 朅來東觀弄丹墨,聊借舊史誅姦強。 孔融 不肯下 曹操 , 汲黯 本自輕 張 湯。雖無尺箠與寸刃,口吻排擊含風霜。自言静中閲世俗,有似不飲觀酒狂。衣巾狼籍又屢舞,旁人大笑供千場。交朋翩翩去略盡,惟我與子猶徬徨。世人共去君獨厚,豈敢自愛恐子傷。 别律句。 朝來告别驚何速, 律句。 歸意已逐征鴻翔。 匡廬 先生古君子,挂冠兩紀鬢未蒼。 别律句。 定將 文度 置膝上,喜動隣里烹猪羊。君歸爲我道姓字,幅巾他日容登堂。
方綱 按:此首内注出云「别律句」者凡六句,其實古人並非有意與律句相别也。且推其本言之:古詩之興也,在律詩之前,雖七言古詩大家多出於 唐 後,而 六朝 以上,已具有之,豈其預知後世有律體而先爲此體以别之耶?是古詩體無「别律句」之説審矣。即此卷開首一條云:平韻到底者,斷不可雜以律句。此語亦似過泥耳。
又如 歐陽 詩:
傾壺豈徒彊君飲? 别律句。 解帶且欲留君談。 洛陽 舊友一時散,十年會合無二三。京師旱久塵土熱,忽值晚雨涼纖纖。 滑公 井泉釀最美,赤泥印酒新開緘。更吟君句勝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吾交豪俊天下選,誰得衆美如君兼。詩工鑱刻露天骨,將論縱横輕玉鈐。遺編最愛 孫武 説,往往 曹 、 杜 遭夷芟。 關西 幕府不能辟, 隴山 敗將死可慚。 别律句。 嗟余身賤不敢薦,四十白髮猶青衫。 吴興 太守 詩亦好,往奏玉琯和 英 咸 。盃行到手莫辭醉,明日舉棹天東南。
方綱 按:此首内注出「别律句」者凡二句,皆屬對之句也。既是對句,自應合二句同讀之,乃見音節也。不特此也,古人一篇之中,句句字字,皆是一片宫商,未有專舉其一句以見音節者,則焉有專於某句特有意「别律句」者乎?今即以此首論之,「 關西 幕府不能辟, 隴山 敗將死可慚。」此二句若依 漁洋 先生所講三平之法,則 隴山 句第四字既仄,自應五六皆平矣;今乃五六皆仄者何也?蓋此篇十二韻對句皆三平之調,只前半第四句「無二三」,略於第六字間入一仄字耳。至第七韻「詩工鑱刻露天骨,將論縱横輕玉鈐」,此聯對偶乃於對句第四字用平,第五字又用平,而第六字用仄,此在通篇中爲稍變矣。則此下豈得不再有一略變之句以配應之?所以「關西」二句又作對聯。「隴山」句第四字既仄,則疑於三平之不變者矣。故特將五六用仄,非以示其矯變,正以拍其諧合也。試取此上下對偶之數句,按節吟之,而後知愚説不妄也,而豈得專於「 隴山 」句注云「别律句」耶?至若此篇起句,亦注云「别律句」則更不然矣。此理甚微,請細論之:「傾壺豈徒強君飲,解帶且欲留君談。 洛陽 舊友一時散,十年會合無二三。京師旱久塵土熱,忽值晚雨涼纖纖。 滑公 井泉釀最美,赤泥印酒新開緘。更吟君句勝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昔年讀此詩時,有友人在旁,疑上下數句相去不遠,「涼纖纖」「春酣酣」似嫌複者。愚曰:不然。 歐陽公 自注云:君詩有「春風酣酣杏正妍」之句,蓋此句是引用 梅聖俞 詩語,與上句「涼纖纖」本不相犯,此一説也;尚有不盡此者,此篇「強君飲」一層,「留君談」又一層,「吟君句」又一層,此三層若參差鼎峙遥相配者;則「涼纖纖」之實景,與「春酣酣」之虚景,又豈不可參差若相配乎?在古人原出以無意,而其實天然之節奏,皆於無意中拍合之,未有特出有心,别乎律句,以爲古詩者也。即如下篇先生所舉之 韓 石鼓歌 起首四句,第一句末三字「石鼓文」,第二句末三字「石鼓歌」,第四句末三字「石鼓何」,正是同聲相應之理。 東坡 安州老人食蜜歌 結四句云:「因君寄與雙龍餅,鏡空一照雙龍影。 三吴 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即是三疊相應之法也。 歐陽 詩之「強君飲」「留君談」「吟君句」則遥遥相盼,又是一種吸應之法。文章千變萬化,如碧空之雲,無一同者,無一複者,而無一處不自成章法,不可泥也。此下條於 石鼓歌 起句既注云「别律句」,又云「妙在石字入聲」,似尚未喻此理。愚謂此等處,恐是先生偶然語及,而門弟子輒筆之於册,似皆非先生定論耳?
又如 韓 詩:
張生 手持石鼓文, 别律。 勸我試作石鼓歌。 别律句。 少陵 無人 謫仙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别律句,又妙在石字入聲。 周 綱陵遲四海沸, 宣王 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于 岐陽 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衆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 二雅 褊迫無委蛇。 方綱 按:委,平聲,音逶,今作●誤。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遺 羲 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 元和 。 别律句。 方綱 按:此句原刻有誤,今改正。 故人從軍在右輔,爲我量度掘臼科。 别律句。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苞席裹可立致,十鼓祗載數駱駝。 别律句。 薦諸太廟比 郜 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别律句。 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别律句。 觀經 鴻都 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大厦深簷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他。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方綱 按:媕音諳,今作●誤。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爲摩挲? 方綱 按:此爲字去聲,今作○誤。 趙飴山 續譜 於此字亦誤作平,説詳後卷。 日銷月鑠就埋没,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 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别律句。 繼 周 八代争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别律句。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 邱 軻 。 别律句。
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縣河。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方綱 按:此首内注出「别律句」者凡十一處,皆不必泥也。説已見前。
又如 蘇 詩:
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扁舟渡江適 吴 越 ,三年飲食窮芳鮮。金虀玉鱠飯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臨風飽食甘寢罷,一甌花乳浮輕圓。自從捨舟入 東武 ,沃野便到桑麻川。翦毛胡羊大如馬,誰記鹿角腥盤筵?廚中蒸粟埋飯罋,大杓更取酸生涎。柘羅銅碾棄不用,脂麻白土須盆研。故人猶作舊眼看,謂我好尚如當年。 沙溪 北苑 強分别,水脚 一線争誰先?清詩兩幅寄千里,紫金百餅費萬錢。 别律句。 吟哦烹噍兩奇絶,只恐偷乞煩封纏。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薑鹽煎。人生所遇無不可,南北嗜好知誰賢?死生禍福久不擇,更論甘苦争媸妍!知君窮旅不自釋,因詩寄謝聊相鐫。
方綱 按:此首内注出「别律句」者只一句,實不必也。篇内○●皆是正式,但以爲有意别於律句,則非。
若仄韻到底,間似律句無妨。以用仄韻半非近體,其平仄抑揚,多以第二字第五字爲關捩。如 蘇 詩: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 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鬱律蛟蛇走。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 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強尋偏旁推點畫,時得一二遺八九。我車既攻馬亦同,其魚維鱮貫之柳。古器縱横猶識鼎,衆星錯落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猶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隱雲霧,濯濯嘉禾秀莨莠。漂流百戰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上追 軒 頡 相唯諾,下揖 冰 斯 同鷇 。憶昔 周宣 歌 鴻雁 ,當時 籀史 變蝌蚪。厭亂人方思聖賢,中興天爲生耆耈。東征 徐夷 闞鳩虎,北伐 犬戎 隨指嗾。象胥雜遝貢狼鹿, 方 召 聯翩賜圭卣。遂因鼓鼙思將帥,豈爲考擊煩矇瞍!何人作頌比 崧高 ?萬古斯文齊 岣嶁 。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名字記誰某?自從 周 衰更七國,竟使 秦 人有九有。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 祖龍 ? 上蔡公子 牽黄狗。登山刻石頌功烈,後者無繼前無偶。皆云皇帝巡四國,烹滅強暴救黔首。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剖。傳聞九鼎淪 泗 上,欲使萬夫沉水取。暴君縱欲窮人力,神物義不汙 秦 垢。是時石鼓何處避?無乃天公令鬼守。興亡百變物自閑,富貴一朝名不朽。細思物理坐歎息,人生安得如汝壽?
又如 韓 詩:
李花初發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轉盛。走馬城西惆悵歸,不見千株雪相映。爾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争競。可憐物色阻攜手,空展霜縑吟九咏。紛紛落盡泥與塵,不共新粧比端正。桐華最晚今已繁,君不強起時難更。關山遠别固其理,寸步難見始知命。憶昔與君同貶官,夜渡 洞庭 看斗柄。豈料生還得一處,引袖拭淚悲且慶。各言生死兩追隨,直置心親無貌敬。念君又署南荒吏,路指鬼門幽且敻。三公盡是知音人,曷不薦賢陛下聖?囊空甑倒誰救之?我今一食日還併。自然憂氣損天和,安得康強保天性?斷鶴兩翅鳴何哀!縶驥四足氣空横。今朝寒食行野外,緑楊帀岸蒲生迸。 宋玉 亭邊不見人,輕浪參差魚動鏡。自嗟孤賤足瑕疵,特見放縱荷寬政。飲酒寧嫌 底深?題詩尚倚筆鋒勁。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當火令。
又如 歐陽 詩:
先生二十年 東魯 ,能使 魯 人皆好學。其間 張續 與 李常 ,剖琢珉石得天璞。大圭雖不假雕琢,但未磨礲出圭角。二生固是天下寶,豈與先生私褚橐?先生示我何矜誇!手攜文編謂新作。得之數日未暇讀,意欲百事先屏却。夜歸獨坐南窗下,寒燭青熒如熠爚。病眸昏澀乍開緘,燦若月星明錯落。辭嚴意正質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千年佛 老 賊中國,禍福依憑羣黨惡。拔根掘窟期必盡,有勇無前力何犖?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獨詞堅由志確。朝廷清明天子聖,陽德彙進羣陰剥。大烹養賢有列鼎,豈久師門共藜藿?予慚職諫未能薦,有酒且慰先生酌。
若换韻者,已非近體,用律句無妨。大約首尾腰腹須銖兩匀稱爲正。如 王右丞 詩: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遥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 漢 姓名,居人未改 秦 衣服。居人共住 武陵 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争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峯壑今來變。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方綱 按:此篇凡七换韻,惟第二段第六段是六句,餘皆四句。若以第二字第四字上下粘聯之格論之,第一段「坐看」,第四段「平明」,第六段「塵心」「出洞」「自謂」凡五句皆不粘也。蓋至第五段「世中遥望空雲山」放出三平之調,所以第六段竟至全不用粘,此亦勢所必然,不假安排者也。末段仍用粘,則與前半亦略相配應。此則其時尚去 初唐 未遠,不比後來换韻者,多以不粘爲正格耳。
又如 歐陽 詩:
紅梨千葉愛者誰?白髮郎官心好奇。徘徊繞樹不忍折,一日千帀看無時。 夷 陵寂寞千山裏,地遠氣偏時節異。愁烟苦霧少芳菲,野卉蠻花鬭紅紫。可憐此樹生此處,高枝絶豔無人顧。春風吹落復吹開,山鳥飛來自飛去。根盤樹老幾經春,真賞今纔遇使君。風輕絳雪罇前舞,日暖繁香露下聞。從來奇物産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猶勝 張騫 爲 漢 使,辛勤 西域 徙榴花。
方綱 按:此篇惟「一日千帀看無時」一句是三平之調,餘皆不粘。末四句則用粘聯結之,此則非稍變不能結也。粘者,不粘之變也。大約 唐 、 宋 已後大家爲七古之正調,凡换韻者,總以不粘爲正,此一語可當發凡矣。
又如 杜 詩:
將軍 魏武 之子孫,於今爲庶爲清門。英雄割據雖已矣,文彩風流猶尚存。學書初學 衛夫 人,但恨無過 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開元 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 南 薰殿。 淩烟 功臣少顔色,將軍下筆開生面。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 鄂公 毛髮動,英姿颯爽來酣戰。先帝天馬 玉花驄 ,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 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弟子 韓幹 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幹 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即今飄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 纏其身。
方綱 按:此篇凡五段,中間雖亦有一二句近似粘聯者,然如此氣勢充盛之大篇,古今七言詩第一壓卷之作,豈復可以尋常粘調目之?直謂通首不粘可矣。
以愚意:若以换韻銖兩匀稱言之,則此篇五段,每段八句,似亦可以拈出作式,然第以换韻作式,則終覺 崑崙 、 洞庭 ,元氣混茫,遽以位置於盆山溪沼之間,愚竊未敢也。
又如 蘇 詩:
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路長漫漫傍江浦,此間不可無君語。 金鯽池 邊不見君,追君直過 定山 村。路人皆言君未遠,騎馬少年清且婉。風巖水穴舊聞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橋曉溜浮梅蕚,知君繫馬巖花落。出城三日尚逶遲,妻孥怪駡歸何時。世上小兒誇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方綱 按:此篇八换韻。每段一句,皆作不粘論。
右詩换韻皆極匀稱,亦有不盡然者。如 杜 詩:
故人昔隱 東蒙峯 ,已佩含景蒼精龍。故人今居 子午谷 ,獨在陰崖結茅屋。屋前太古 元都壇 ,青石漠漠常風寒。子規夜啼山竹裂, 王母 晝下雲旗翻。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琅玕日應長。鐵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安西 都護胡青驄,聲價歘然來向東。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養隨所致,飄飄遠自 流 沙至。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腕促蹏高如踣鐵, 交 河幾蹴曾冰裂。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 長安 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青絲絡頭爲君老,何由却出 横 門道?
方綱 按:以上二首皆换韻之正格,不知何以又於匀稱之外分别觀也。恐非先生定論。
君不見 秦 時 蜀 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蜀 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 張儀 樓。今年 灌口 損户口,此事或恐爲神羞。終藉隄防出衆力,高擁木石當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詭怪何得參人謀?嗟爾三犀不經濟,缺訛只與長川逝。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
方綱 按:此篇凡三换韻,前六韻十二句,中二韻四句,末二韻二句,似乎多寡參差矣?然合拍吟之,只是以四句收束十二句,以二句收束四句,此理易明,絶非參差也。
又如 蘇 詩: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鎌生衣。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黄穗卧青泥!茆苫一月壠上宿,天晴穫稻隨車歸。汗流肩赬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粞。賣牛納税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里招 羌 兒。 龔 黄 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方綱 按:此篇前一韻凡七韻十四句,後一韻凡二韻二句。(「苦」與「婦」不同部, 蘇 、 黄 諸家古詩往往如此,非正也,此又當别論。)而其前韻於第十一句插入一韻,以振其勢,此則一韻中隨手之變,其法與 杜 石犀行 之中間换韻處相似而不同,要其以音節爲頓挫則一也,亦是正格,不得以參差異之。
雨餘江青風卷沙,雷公躡雲捕黄蛇。蛇行空中如枉矢,電光煜煜燒蛇尾。或投以塊鏗有聲,雷飛上天蛇入水。水上青山如削鐵,神物欲出山自裂。細看兩脅生碧花,猶是 西江 老蛟血。 蘇子 得之何所爲?蒯緱彈鋏咏新詩。君不見 淩煙 功臣長九尺,腰間玉具高拄頤。
方綱 按:此篇换韻之格,乍看似參差,而實整齊之至也。末一韻多一長句,故第一韻少二句,以蓄其勢,第五句六句仍順承三四句之韻,則中間仍是四句一韻,前後伸縮,音節天然,豈得以參差異之?
右换韻多寡不一,雖是古法,不可爲常也。
方綱 按:以上於换韻匀稱之外,又舉 杜 詩三首, 蘇 詩二首。其 杜 詩前二首仍與换韻匀稱者無異,不必言矣,其 杜 詩後一首及 蘇 詩二首,則皆變而不離於正,細論之亦元非變耳。 右軍 之書勢似欹而反正,焉有筆筆必取匀整以爲正格者哉?乃此刻本載先生手記,於後三詩止圈記其似律之二語,亦於换韻之法無所關繫。蓋此本直是先生當日偶對門弟子匆匆語次,以筆麤記一二之大略,又未知當日語次,口講指畫,更有何等微妙之談?今但存此手記之迹,後人遂以爲先生之定論而刊之,以印定學人眼目,其去刻舟膠柱者幾何矣?此 方綱 所以不得不詳辨也。
此刻諸詩内先生手圈處,亦尚有偶然隨筆略記一二而未及合前後審定者,今既因其爲先生手迹而具仍之,故附述於此。
又有長短句者, 唐 惟 李太白 多有之;然不必學。如: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 及 魚鳧 ,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 秦 塞通人煙。西當 太白 有鳥道,可以横絶 峨眉 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黄鶴之飛尚不得過,猨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 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枯木,雄飛呼雌遶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顔。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飛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 劍閣 峥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 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效之而無其才,洵難免 滄溟 英雄欺人之誚。
方綱 按: 漁洋先生 答 郎梅谿 問云:「七言長短句,惟 李太白 多有之, 滄溟 謂其英雄欺人是也。或有句雜 騷 體者,總不必學,乃爲大雅。」今此本則云效之而無其才,難免斯誚,語較平允矣。然先生五七言詩鈔,於 太白 此等篇,皆已入選,則此云不必學者,究非定論也。
方綱 按:古詩平仄是無一定而實有至定者。既經 元 、 明 以來,爲古體者,間有出入失諧之弊,今若不加剖説,則外間竟以爲古詩不論平仄矣。相傳 漁洋先生 論古詩平仄之書,蓋出於 趙秋谷 傳寫本,而此則先生裔孫 新城 縣學生 王允熙 出其家藏一册刊行,云是先生原稿,與 秋谷 所傳不同。 秋谷 之本,久已行於南北,此刻乍見必有疑者,況其中亦實有先生未定之論。 方綱 細加審訂,此本實在 秋谷 本之上,其爲先生的筆無疑。是以不得不稍加辨析,具列如右。壬子九月二十五日記於 小石帆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