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引言

饒師宗頤教授(下稱先生;1917— ),乃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百科全書式的大師,又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藝術家和文學家。但關於他的字和號,在學術界卻一直有不同的説法。這種分歧主要體現爲兩大系統的表述:

1. 認爲先生字固庵,號選堂。這個觀點以潮州籍的學者爲主。如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曾憲通教授就以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號選堂”。 影響所及,後來潮州饒宗頤學術館編印的《饒宗頤學術館》一書,在先生“生平事略”部分,以先生“字固庵,號選堂”; 但此説其實早於1989年已見於選堂教授詩文編校委員會 編的《固庵文録》“作者簡介”部分。 筆者早年亦持此説,以先生“字伯濂,又字伯子、固庵,號選堂”。

2. 認爲先生字選堂,又號固庵。此説見諸著述的以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姜伯勤教授爲最早。他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卷Ⅱ之“饒宗頤”條目中,以先生“字選堂,又號固庵”。 姜教授至今仍採用這個説法,可參考他的論文《從學術源流論饒宗頤先生的治學風格》。 筆者近年亦持此見,以先生“字伯濂,又字選堂,號固庵”。

先生曾經説過“一個人名,一經研究起上來,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上述這種莫衷一是的分歧説法看來,可見先生所言不虛。先生又説:“我個人主張在史學上應該開闢二門專門研究,一是人名學,一是地名學,雙軌並進,對於治史將有極大的裨益。” 先生肯定會是我國學術史和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此對於他的名、字和號,也是很應該嚴肅地加以研究的。

中國人名學系統研究的先行者蕭遥天先生曾經説過:

我覺得研究一個人的歷史,如須借助於名字,則家長所命,可證其身世;自己所命,可知其內心活動;群衆所命,可知其社會聲價,這三個來路最有用。

其實,人物研究之中,一定會涉及人物名稱的種種史料。因此,本文擬從人名學的角度,針對上文所述的分歧,做一次比較系統的資料疏理和理論研究,以期對先生個人歷史中的字號問題,以至有關史實和先生的心理活動等等,獲得更深入的認識。 iXpF5rv5QLgioqSIue0h+W+Oe10e9V1wvKaUWFURd0plyB4iUHVLrSkBL1OL3s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