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獻明肅太后,成都華陽人。少隨父下峽至玉泉寺,有長老者善相人,謂其父曰:“君,貴人也。”及見后,則大驚曰:“君之貴以此女也。”又曰:“遠方不足留,盍游京師乎?”父以貧爲辭,長老者贈以中金百兩。后之家至京師,真宗判南衙,因張耆納后宫中。帝即位,爲才人,進宸妃,至正位宫闈,聲勢動天下。仁宗即位,以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玉泉長老者,已居長蘆矣。后屢召不至,遣使就問所須,則曰:“道人無所須也。玉泉寺無僧堂,長蘆寺無山門,后其念之。”后以本閣服用物下兩寺爲錢,以建長蘆寺臨江門,起水中。……今《玉泉寺僧堂梁記》曰后所建云。 《邵氏聞見録》卷一。《群書類編故事》卷四。
2 宋章獻明肅皇后本成都之華陽人,家以播鼗爲業。隨父龔美游汴,過荆門,止玉泉寺,慕容禪師夜夢金剛報云:“明日女中天子過此。”因厚遇之,贈以金。時真宗尚爲壽王,居潛邸,知客張耆引后見王,王悦,遂納之。 《湧幢小品》卷二十八。
3 章獻劉后本蜀人,善播鼗。蜀人宫美
之入京。美以鍛銀爲業,時真宗爲皇太子,尹開封,美因鍛得見,太子語之曰:“蜀婦人多材慧,汝爲我求一蜀姬。”美因納后於太子,見之,大悦,寵倖專房。太子乳母惡之。太宗嘗問乳母:“太子近日容貌癯瘠,左右有何人?”乳母以后對,上命去之。太子不得已,置於殿侍張耆之家。耆避嫌,爲之不敢下直。未幾,太宗宴駕,太子即帝位,復召入宫。
《涑水記聞》卷五。
4 宫美以鍛銀爲業,納鄰倡婦劉氏爲妻,善播鼗。既而家貧,復售之。張耆時爲襄王宫指使,言於王,得召入宫,大有寵。王乳母秦國夫人性嚴整,惡之,固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於張耆家,以銀五挺與之,使築館居於外。徐使人請於秦國夫人,乃許復召入宫。美由是得爲開封府通引官,給事王宫。及王即帝位,劉氏爲美人,以其無宗族,更以美爲弟,改姓劉云。樂道父與張耆俱爲襄王宫指使,故得詳耳。 《涑水記聞》卷六。
5 錢思公嫁女,令銀匠龔美打造裝奩器皿。既而美拜官,思公即取美爲妹婿,向所打造器皿歸美家。 《東軒筆録》卷十五。《野客叢書》卷十一。《宋稗類鈔》卷一。
6 章獻明肅初自蜀中泛江而下,舟過真州之長蘆,有閩僧法燈者,築茅庵岸旁。燈一見,聽其歌聲,許以必貴,倒囊津置入京,繼遂遭際。及位長樂,燈尚在,后捐奩中百萬緡,命淮南、兩浙、江南三路轉運使創建大刹,工巧雄麗,甲于南北。俾燈住持,賜予不絶。李邯鄲爲之碑,至今存焉。 《揮麈餘話》卷一。
7 見吕夷簡13。
8 章獻太后智聰過人。其垂簾之時,一日,泣語大臣曰:“國家多難如此,向非宰執同心協力,何以至此?今山陵了畢,皇親外戚各已遷轉推恩,惟宰執臣寮親戚無有恩澤。卿等可盡具子孫内外親族姓名來,當例外一一盡數推恩。”宰執不悟,于是盡具三族親戚姓名以奏聞。明肅得之,遂各畫成圖,粘之寢殿壁間。每有進擬,必先觀圖上,非兩府親戚姓名中所有者方除之。 《默記》卷上。
9 明肅太后臨朝,襲真宗故事,留心庶獄,日遣中使至軍巡院、御史臺,體問鞠囚情節。又好問外事,每中使出入,必委曲詢究,故百官細微,無不知者。有孫良孺爲軍巡判官,喜詐僞,能爲朴野之狀。一日,市布數十端,雜染五色,陳於庭下。中使怪而問之,良孺曰:“家有一女,出適在近,與之作少衣物也。”中使大駭,回爲太后言之,太后歎其清苦,即命厚賜金帛。京師人多賃馬出入,馭者先許其直,必問曰:“一去耶?却來耶?”苟乘以往來,則其價倍於一去也。良孺以貧,不養馬,每出,必賃之。一日將押大辟囚棄市,而賃馬以往,其馭者問曰:“官人將何之?”良孺曰:“至法場頭。”馭者曰:“一去耶?却來耶?”聞者駭笑。 《東軒筆録》卷九。《宋朝事實類苑》卷六十五。
10 仁宗即位方十歲,章獻明肅太后臨朝。章獻素多智謀,分命儒臣馮章靖元、孫宣公奭、宋宣獻綬等采摭歷代君臣事迹,爲《觀文覽古》一書,祖宗故事爲《三朝寶訓》十卷,每卷十事。又纂郊祀儀仗爲《鹵簿圖》三十卷,詔翰林待詔高克明等繪畫之,極爲精妙,叙事於左,令傅姆輩日夕侍上展玩之,解釋誘進,鏤板於禁中。 《揮麈後録》卷一。
11 〔劉〕燁登進士第,爲龍圖閣直學士、權開封府。明肅太后朝獨召對,后曰:“知卿名族十數世,欲一見卿家譜,恐與吾同宗也。”燁曰:“不敢。”后數問之,度不可免,因陛對,爲風眩仆而出。乞出知河南府。 《邵氏聞見録》卷十六。
12 某公在章獻明肅后垂箔日,密進《唐武氏七廟圖》,后怒,抵之地曰:“我不作負祖宗事。”仁皇帝解之曰:“某欲但爲忠耳。”后既上賓,仁皇帝每曰:“某心行不佳。”後竟除平章事。 《邵氏聞見後録》卷二十二。
13 明肅太后欲謁太廟,詔禮官草儀。時學臣皆以《周官》后服進議,佞者密請曰:“陛下垂簾聽大政,號兩宫,尊稱、山呼及輿御,皆王者制度,入太室豈當以后服見祖宗邪?”遂下詔服衮冕。諫疏交上,復宰臣執議,俱不之聽。不得已將誕告,賴薛簡肅公以關右人語氣明直,不文其談,簾外口奏曰:“陛下大謁之日,還作漢兒拜邪,女兒拜邪?”明肅無答,是夕報罷。 《續湘山野録》。
14 見吕夷簡15。
15 章獻既没,或疑章懿之喪。仁皇遣李用和發其葬視之,容貌如生。使者馳入奏,仁皇於章獻神御前,焚香泣告曰:“自今大孃孃平生分明矣。”仁宗謂劉氏大孃孃,謂楊氏小孃孃。 《龍川别志》卷上。《宋名臣言行録》前集卷六。
16 章獻屬疾,語于仁宗曰:“願與祖宗同日爲忌。”三月二十九日上仙,乃太宗大忌。後仁宗亦同。前爲翁婦,後爲母子,此亦國朝之異事。 《貴耳集》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