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寧郡夫人昭儀王秋兒、順安俞修容、新興胡美人、永陽朱梅兒、資陽朱春兒、高安朱夏兒、南平朱端兒、東陽周冬兒、順政石潤兒、高平周賽兒、通化聞潤兒、潯陽陳宜兒、胡安化、沈咸寧、黄新平,皆上所幸也。初東宫以春夏秋冬四夫人直書閣爲最親,王能屬文爲尤親,雖鶴骨臞貌,但自上即位後,萬幾之暇,批答畫聞,式克欽承,皆出其手。然則王非以色事主,度皇亦悦德者也。 《隨隱漫録》卷二。
2 至元十三年丙子春正月十八日,淮安王伯顔以中書右相統兵入杭,宋謝、全兩后以下皆赴北。有王昭儀者,題《滿江紅》詞于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顔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裏,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朝、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怨,憑誰説。對山河百二,淚霑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宫車曉碾關山月。願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昭儀名清蕙,字沖華,後爲女道士。 《南村輟耕録》卷三。《東園友聞》。
3 元丞相伯顔統兵入杭,謝、全兩后以下皆赴北。有王婉儀者,題《滿江紅》於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顔色。曾記得,恩承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裏,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朝、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説。對山河百二,淚沾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寶車曉碾關山月。只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此詞傳播中原,文山讀至末句歎曰:“惜也!夫人於此少商量矣。”因爲代作一篇云:“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懽闌璚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宫、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説。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又和云:“燕子樓中,又挨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焦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臺滅。人間事,何堪説。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堯山堂外紀》卷六十三。《詞苑叢談》卷六。
4 丙子之變,宫娥多北遷,有王昭儀下張瓊英,題《滿江紅》於南京夷山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丹青顔色。常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裏,暈生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拍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説。對山河百二,淚沾巾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宫車曉轉關山月。問嫦娥、垂顧肯相容,同圓缺。” 《佩楚軒客談》。
5 〔李嘉謨〕至元都,夜對月歌曰:“萬里倦行役,秋來瘦幾分。因看河北月,忽憶海東雲。”夜聞隣婦倚樓泣者。明日訪其家,此婦泣曰:“客非昨夜悲歌人乎?此亡宋昭儀黄清惠《贈汪水雲》詩,我亦宫人金德淑也。昭儀舊同供奉,極相親愛,今各流落異鄉,彼且爲泉下人矣。” 《南宋雜事詩》卷三引《金姬别傳》。《詞苑叢談》卷六。案:“黄清惠”之“黄”,當爲“王”之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