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屈服下的抗争

米开郎琪罗雕塑《圣母子》

1527年,米开朗琪罗由于厌世而卷入了革命的漩涡。他向来优柔寡断,危急关头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逃跑。像他这样一个天性懦弱的人是决不肯参与革命运动的,除非他的灵魂中蕴藏的狂乱已被绝望所引发。

1529年,罗马教皇克雷芒七世背信弃义和德皇查理五世勾结,联合围攻佛罗伦萨。同年4月,共和国任命米开朗琪罗为城市建筑总监和城防司令官,他领导了佛罗伦萨的保卫战。他满腔热血,和佛罗伦萨人民抱着与共和国共存亡的决心,坚守城池达几个月之久,但是最终因敌强我弱而沦陷。沦陷后,杀戮就开始了。最初的几天,什么也阻止不了列强们的报复行为,米开朗琪罗最要好的朋友被杀,而他由于藏在一座钟楼中才幸免于难。不久,教皇克莱门七世写信到佛罗伦萨,命人寻访米开朗琪罗,说如果他愿意继续完成美第奇礼拜堂的雕刻任务,他将受到应有的待遇。

米开朗琪罗只好站了出来。从拿起武器反抗美第奇家族,转到放下武器为他们服务,我们可以想象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但他并未放弃战斗,只不过战斗的武器已换成了雕刻刀和凿子。“被逼着说谎,不得不去献媚”的他痛苦和羞愧同时迸发。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把一切虚无的狂乱发泄到工作上。他完全不是在雕刻美第奇宗室像,而是在极力表现自己的绝望和反抗,当有人说他的雕像并没有按照人物应有的面貌去塑造时,他巧妙地回答说:“一千年以后,谁还能看出像不像他们呢?”在米开朗琪罗一生坎坷的艺术生涯中,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从此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风格变得沉郁而悲壮。

在这一时期,米开朗琪罗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了四座分别为《昼》《夜》《晨》《暮》的男女裸雕。艺术家通过这些作品表现了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交织的复杂感情,因此有人将美第奇礼拜堂称为当时“意大利的一面镜子”。其中以《夜》最为突出,集中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

《夜》是一座女雕像,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痛苦和悲愤交织的心情。这位妇女很不舒服地躺着,左腿下有一只象征黑夜的猫头鹰,左肩下是一个表情惊愕的面具,象征着一场噩梦。她沉浸在黑夜中的雄健体魄,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旺盛的精力和蓬勃的生机,仿佛沉睡的巨人,一旦醒来,就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她那忧郁、困惑和沉睡不醒的表情似乎就是米开朗琪罗某种心理的写照。 cwq0st/xbWnPJaeLV+lUTibI9u7HPOaMmJLhMQxRutMQkyF5/RErbc/IoQIdfz+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