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游求仕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离开鲁国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反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寻找出路,以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公元前497年,孔子已是50多岁的人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孔子带领着他的弟子,乘坐着马车,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流浪历程。

孔子周游列国一方面是为了招收更多门徒、传播自己的学说、培养更多可为“仁政、礼治”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为了“求仕”,希望找到慧眼识才的国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孔子周游列国的首站选择了卫国。当时鲁、卫两国是“兄弟之邦”,而且卫国政治安定,经济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卫国国君卫灵公任人唯才,任用了一批有才干的人,如蘧伯玉、史鱼等人,但这些人已步入老迈之年。所以,孔子感到去卫国应该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孔子一行人来到卫国的都城,由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引见,见到了卫国国君卫灵公。由于孔子德高望重,又任过鲁国的上卿,所以卫灵公隆重地接待了孔子,并按照鲁国的待遇标准给予禄米。但是卫灵公对孔子“仁政、礼治”的那一套治国方略并不感兴趣,只是想借助孔子的威望抬高自己的身价,摆出个贤明爱才的架势罢了。

孔子在卫国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无端地受到了小人的猜忌。有人向卫灵公进谗言:“孔子在鲁国做过上卿,而且弟子中又多奇人异士,恐对卫国不利啊!”卫灵公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怀疑孔子居心不良,便派人监视孔子。孔子感到再在卫国待下去也是毫无意义,反而会威胁到自己和弟子的性命。于是,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了卫国。

匡人把孔子误认为是阳虎,而将他们一行团团围住。

孔子离开卫国后继续他的周游列国之路。他们一行人向东南方向行进,当路过一个叫匡邑的地方时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的起因只是因为颜刻的一句话和孔子的容貌引起的。在匡邑的城墙边上,颜刻用马鞭指着城墙的缺口说,他以前曾来过这里,而且就是从这个缺口通过的。没想到此话一出口便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匡邑人将他们师徒一行人团团围住。原来,公元前504年阳虎曾率军强行通过此地,而且骚扰当地居民,当地人便对阳虎怀恨在心。凑巧的是,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匡邑人误认为阳虎又来了,便把他们围了起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弟子们有些恐慌,而孔子却泰然自若地说:“天不亡我,匡人能奈我何!”围困了几日,匡邑人了解到不是阳虎便自行散去。

匡邑之围解除后,孔子投奔晋国而去。但于途中听说晋国动荡不安,形势混乱,只好作罢。由于无处可去,孔子就又返回了卫国。此时,卫灵公已知道上一次是小人进谗言,当得知孔子又返回卫国时便亲往郊外迎接,并向孔子表示歉意。这样,孔子又在卫国居住了两年多,但是孔子在这里过得并不顺心。卫灵公已经老了,对朝政也懈怠了,况且他根本就对孔子的那一套理论不感兴趣。孔子无法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心情很压抑。卫灵公死后,卫国的局势一片混乱。孔子感到久居无益,便于公元前492年离开了卫国。

孔子师徒一行人怀着郁闷的心情,再次离开了卫国,无所适从地朝东南方向走去。一路上经过了曹国、宋国、陈国,这些都是一些小国家,君主也多是平庸之辈,而且经常受到别的国家的侵扰。孔子在这些国家也是无用武之地,生活也很不安定,有时甚至到了无钱吃饭的境地。后来,经过一路风尘,他又回到了卫国。但是他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的思想与统治者的思想格格不入,使得他始终不能被统治者起用。 fL5vg9TqBOwN+d0a+49OHS1ui+De7Imi1EjIBBWFFy1jJ9lDanlZbydu3TOVrv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