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西夏国调集大军,侵袭宋朝的延州等地。边境上乱成一团,范仲淹主动向宋仁宗皇帝请求去延州,率领军队抗击西夏,守卫边疆。
当时,范仲淹已经五十二岁了,头发都花白了,可是他忠心报国的热情却不减当年。
范仲淹一到延州,就开始积极招募士兵,因为原来驻守边防的大多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为在边防时间长了,想念家乡,都没有什么斗志。
于是,范仲淹就从当地人民中招募了大批士兵,他们熟悉山川道路,强悍善战,又是为了保卫家乡,斗志很高。之后范仲淹对这批人马进行了精心的训练,军队的战斗力很快得到提升。生活中,范仲淹以身作则,将士们没有水喝的时候,他从来都不说渴;将士们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从来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东西,他都分发给将士们。
战场上,范仲淹赏罚分明,对勇猛杀敌的士兵进行及时奖励,还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于退缩不前的士兵当众斩首,毫不留情。
就这样,在范仲淹的带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和一批训练有素、强悍敢战的士兵。
三月的一天,范仲淹秘密地传令给他的大儿子纯佑和藩将赵明,让他们率领军队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范仲淹命儿子纯佑建造马铺寨,即后来的大顺城),随后范仲淹又率领军队出发,将领们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
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驻地时,范仲淹突然发令:就地动工建筑新城。建筑工具事先已经备好了,只用了十天,就建造了一座新城,叫做大顺城。西夏军队不甘心打败仗,又派兵来攻打,却发现宋军已经以大顺城为中心,建成了一个牢固的堡垒。
从大顺城返回庆州的途中,正是暮春季节,山畔的野花刚刚开放。边防已渐渐稳定了下来,范仲淹觉得如释重负。只是由于劳累,他感到十分疲惫。此时,范仲淹已经五十四岁了,他满头的白发在风中飘飞,望望天空中南飞的大雁,想着现在的江南,早已经是百花烂漫了,心中充满了无尽感慨。夜已经深了,可是他担心边防,还是睡不着。他为了严密防务,一次次地去大顺城等地查看军情。
在范仲淹等人的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边界上的西夏人已经不断地投奔宋朝,而两国的百姓,也都希望尽快停止军事行动。于是宋朝和西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西夏,公元1038年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包括今宁夏、陕西、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
读史感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思想,他的一生都在为实践他的这两句话而不懈地奋斗。就是在今天,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然闪耀着光辉,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