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听完泪如雨下,他抽泣着说:“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辅助后主,忠贞不贰!”刘备还告诫儿子说:“你和丞相一起治理国家,对待他就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
三国时期,诸葛亮不辞危难辅佐刘备。在建立了蜀汉政权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后来,刘备征讨吴国失败以后,于第二年病危,临死前他对诸葛亮说:“我因为有了你的辅佐,才能有今天,可是都怪我没有能耐,以至于到了现在的局面。以你的才能,一定能安定天下,统一全国。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助,你就辅助他;如果他实在不成器,你可以取代他。”
诸葛亮加强了内部整顿,并派使者到东吴恢复两国联盟。他重视人才,严明执法,很快就将蜀国稳定了下来。当时,南部地区的一些州县发生叛乱,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他采用攻心策略,争取到了西南少数民族对蜀汉的支持,不到半年就平定了叛乱。于是他又整军练武,准备向中原进发。
刘备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将军国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设立丞相府,处理军政事务。不久,又让他兼任益州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让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率领大军要去汉中,在出发前,他给刘禅上奏章说:“我自从接受了先帝的遗命以来,日夜担忧,总是害怕托付给我的事情我做不到,而损害了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不怕危难,在五月率领大军去荒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的叛乱都已经平定了,兵力、武器已经准备充足了,是到了平定中原的时候了。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铲除敌人,复兴汉室。这也就是我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啊!”
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的政权,还推行了“屯田”的政策,他重视发展农业,注意水利建设,改善运输工具,保证了连年征战的蜀国粮食充足、库存丰裕、兵器锐利。在七年之中,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争夺中原,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北伐途中,诸葛亮为了作战谋略,为了国家的统一,呕心沥血,经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还经常冒着风寒赶路。在最后一次北伐的征途中,诸葛亮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身染重病,死在了军中,终年才53岁。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凭着自己的大智慧,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和孙权的吴国、曹操的魏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三国”。
读史感悟
诸葛亮是个有谋略、有胆识的人,但是他的人格魅力更在于为国家、为君主尽职尽责,他没有辜负刘备的知遇之恩,没有辜负刘禅的信任,最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实现了对国家的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对他这一生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