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长毛猫举止优雅,相貌迷人,华丽高贵,有“猫中王子”“王妃”之称。其叫声纤细柔美,少动好静,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便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维多利亚女王养过这种猫,更确立了其知名度。后来经过培育繁殖,其颜色、品种越来越多,但与早期相比,它们的外貌发生了一些变化,脸更扁、更圆,耳朵更小,被毛更加茂密。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在欧美地区,最早的波斯长毛猫为白色。白色猫的眼睛颜色不一,通常是蓝眼、橙眼和鸳鸯眼。不幸的是,它们的蓝眼常和耳聋有关,至今这种缺陷还无法消除。
主要特征:
被毛纯白色,长而厚密,体形颇大,侧看呈明显矮胖状。幼猫头上偶尔会有少许深色斑纹,但会逐渐消失。
饲养提示:
波斯长毛猫的肠管天生比一般猫短,所以更容易患上腹泻等疾病。建议吃专门的波斯长毛猫猫粮。
附注:
波斯长毛猫每窝产仔2~3只,幼仔刚出生时毛短,6周后长毛才开始长出,经两次换毛后才能长出长毛。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该品种猫由玳瑁色猫和红色虎斑色猫交配而成,但是它们繁殖的后代绝大部分是公猫。
主要特征:
矮脚马形、健壮滚圆的躯干,大或中等身形,胸部又阔又深,肩部与臀中间部分丰满, 背部平直,富肌肉感,但不会过分肥胖。
饲养提示:
猫对食盘的变换很敏感,有时会因换了食盘而拒食。要保持食盘的清洁,食盘底下可垫上报纸或塑料纸等,防止食盘滑动时的声响,而且也易于清扫。
附注:
乳黄色波斯猫底层毛中应无白色,幼猫的虎斑斑纹会逐渐消失。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由哈瓦那猫和蓝色长毛猫杂交产生,这个品种首次出现在1961年。
主要特征:
被毛颜色为稍深的巧克力色,颜色纯正,以被毛富有光泽、身体上没有任何斑纹的为佳。
饲养提示:
猫“开饭”的生物钟一旦形成,就比较固定,不应随意变更。放猫食的地方也要固定。
附注:
最初用哈瓦那种猫培育出来的猫是细长脸、大耳朵,后来经过选择性培育逐渐消除掉了这些缺陷。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育种专家最初培育双色猫的目的是想得到像荷兰兔一样的猫,带有清晰的白色或带色环纹。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主要特征:
乳黄色被毛的深度应是较浅或中等深度的乳黄色,白毛区占被毛的1/3~1/2。
饲养提示:
强光、喧闹、有陌生人在场或有其他动物干扰等均可影响猫的食欲。
附注:
在猫的世界中,双色猫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但在早期它并不受欢迎。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波斯猫大约16世纪经法国传入英国,18世纪被带到意大利,19世纪由欧洲传到美国。红白猫为后期培育的品种,其培育非常艰难,因为红毛区出现任何虎斑斑纹都会被看成是缺陷。
主要特征:
红毛区的毛色应是鲜艳的深红色,白毛区是纯白色而非米色,外貌和其他的波斯猫没有区别。
饲养提示:
为猫转换食物,整个过程需5~7天,新旧食物的分量比例为1∶4,过两天后变为2∶3,逐渐全部转换,让猫的肠胃逐渐习惯改变,这样才不会出现肠胃不适及呕吐等状况。
附注:
1971年之前,这个品种的被毛图案要求必须对称,现在已经不这样要求了,因为这一点在培育中极难做到。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最初,猫展上只允许黑色、蓝色、红色和乳黄色等传统色与白色组成双色。直到1971年,规则有了更改,淡紫色白色猫也可以参展。
主要特征:
淡紫色是指带有粉红色的浅灰色,颜色为暖色调,要求色泽均匀。紫色毛区与白毛区界限清晰,尾巴上可以有些白色出现。
饲养提示:
每次猫吃剩的食物要及时倒掉,或者可以收起来,待下次喂食时和新鲜食物混合在一起煮熟喂给猫。
附注:
淡紫色白色猫是在培育出淡紫色猫后,让它们和白色波斯长毛猫交配而培育出来的。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这个品种培育出来的时间较早,也称作“黑白花”。
主要特征:
脸上有白色斑纹,幼猫被毛有铁锈色,颈周围有白领圈毛,外形和其他波斯长毛猫没有区别。
饲养提示:
黑白猫既安静又热情,性情柔和,温文尔雅,非常适合公寓生活,但它的毛长且细,毛量又非常多,很容易缠结在一起,白色毛区也非常容易脏。如果想要爱猫保持漂亮整洁的外观,你需要定期为其梳理毛发和洗澡。
附注:
和其他双色猫一样,斑纹图案对称的猫为佳品。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在世界范围内,波斯长毛猫都非常受欢迎,而其中的黑色猫因为其独特、显眼的被毛颜色更是备受人们喜爱。
主要特征:
最重要的是被毛的色彩,应无渐变色、斑纹或白色杂毛。幼猫可能带有灰色或铁锈色,但在约8个月大时应渐渐消失。
饲养提示:
猫的饮用水必须是清水,而且每天都要换水。饮水盆可放在食盘一侧,以便猫口渴时自由饮用。
附注:
完全黑色的波斯长毛猫很稀少,潮湿的空气容易使它的毛色变成棕黄色,强烈的阳光也会使黑色毛发褪色。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体格健壮,外表高贵,历来深受世界各地爱猫人士的宠爱。
主要特征:
全身毛色为蓝色与乳黄色均匀、柔和地混杂在一起的颜色,有轻微的阴影色为首选。
饲养提示:
猫喜吃甜食或有鱼腥味的食物,而且食物不宜太咸或太淡。
附注:
在不同的国家对颜色构成有不同的标准。英国的标准是两种颜色均匀的结合;而在北美地区,人们喜欢蓝色和乳黄色呈块状的结合。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最早是由黑色长毛猫和白色长毛猫交配而成,后来经过选择性育种,逐渐消除了被毛上的白色斑纹。
主要特征:
幼猫通常带有虎斑,颇为奇特的是,斑纹最明显的幼猫反倒会长成最好的成猫。
饲养提示:
不要选择凉食和冷食,否则不但影响猫的食欲,还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一般情况下,食物的温度以30~40℃为宜,从冰箱内取出的食物,需要加热后才能喂猫。
附注:
其长相很有异国风情,据说维多利亚女王也养过这种猫,因此确立了其知名度。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最初可能很难把这个颜色的小猫与蓝乳黄色小猫区分开来,因为它们所特有的浅色底层被毛要到3周大时才变得明显。
主要特征:
毛尖颜色为蓝色,有轮廓分明的乳黄色斑块。底层被毛越白越好,不过颜色深度并不是非常重要。
饲养提示:
主人要注意给猫喂食合适硬度的食物,并适量补充钙、铁、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附注:
鼻子可能是粉红色或蓝色,也可能是这两种颜色的混合色。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初见于19世纪猫展,是波斯长毛猫中的新品种。
主要特征:
底色为带虎斑的米色,纹路颜色为比底色更深的淡紫色,与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饲养提示:
给猫配种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以保证有较高的成功率。
附注:
与符合猫展标准的虎斑纹短毛猫相比,培育出斑纹如此清晰可见的波斯长毛猫品种非常困难。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玳瑁色猫的名字来源于海龟的一种——玳瑁,因其皮毛颜色与海龟玳瑁非常相似,故而得名。
主要特征:
玳瑁色猫身上的被毛颜色是混杂的,没有明显界限的区分,由黑色夹杂着浅红或深红色,总体不规律。
饲养提示:
当波斯长毛猫的毛打结了,不要直接齐毛根剪掉,那样会使打结的地方变得光秃秃的。可以用剪刀剪几下毛团,然后用钢梳慢慢解开,梳理好,这样就不会出现局部光秃秃的现象了。
附注:
很多玳瑁色猫的脸部有明显的黑黄或黑红毛色分边的感觉,像涂了个大花脸,异常可爱。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属于新品种的猫,由波斯长毛猫经过人为特意培育而成,俗称“人造猫”。
主要特征:
金吉拉猫眼大而圆,眼珠的颜色以祖母绿、蓝绿、绿色为标准色。全身的毛量丰富,尾短且蓬松,类似松鼠的尾巴。
饲养提示:
所有的猫都喜欢晒太阳,但要给它们准备可以遮阳的地方,而且晒太阳的时间不能太久,以免晒伤或脱水。
附注:
金吉拉猫身体强健矫捷,个性独特,喜欢安静。它性格温顺,较为听话,懂得认人,善解人意,但自尊心也很强。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人们曾把银色渐层猫和鼠灰色猫混淆。这两种幼猫可能会在同窝出现,不过奇特的是,其中深色的猫以后可能会变成颜色较浅的鼠灰色猫。
主要特征:
银色渐层猫毛尖的黑色应占整根毛长度的1/3。
饲养提示:
主人在猫怀孕的中后期,应该为它准备数量足够、营养丰富、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肉、青菜等。
附注:
这种猫外表美丽,且很容易调教驯养,很受养猫者的喜爱。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与银色渐层猫相似,但从眼睛的颜色上可以很好地区别二者,白镴猫的眼睛为橘色或古铜色。
主要特征:
被毛为白色,带黑色毛尖色,底层被毛为白色,鼻子为砖红色,鼻子带黑框。
饲养提示:
4个月以下的小猫,最好不要直接给它们喂猫罐头,可以在猫罐头里加少许米饭再喂给它们,这样更容易消化。
附注:
白镴猫是由鼠灰色猫演变而来的。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公猫长得更结实一些,母猫的体形相对略小。
主要特征:
被毛上不应有虎斑斑纹,白色毛区和蓝色毛区分布清晰。
饲养提示:
为猫转换食物,整个过程需要5~7天,新旧食物的分量比例是1∶4,然后过两天是2∶3,逐渐全部转换,让小猫的肠胃逐渐习惯改变,才不会出现肠胃不适及呕吐等状况。
附注:
蓝色较深的猫更受欢迎。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虎斑斑纹在长毛猫身上历史悠久,现在带有虎斑的波斯长毛猫有很多颜色品种,培育者在获得新的颜色品种后,喜欢把虎斑纹引入这些新的颜色品种中。
主要特征:
虎斑为黑色,体毛基色为棕色,虎斑斑纹与底色形成鲜明对比。
饲养提示:
有些猫有用爪钩取食物或把食物叼到食盘外边吃的不良嗜好,主人一旦发现,要立即加以制止和改正,以免形成不良习惯。
附注:
由于它们的毛长而密,所以夏季不喜欢被人抱在怀里,而喜欢独自躺卧在地板上。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身上有色毛区的分布和重点色猫很像,但二者很好区别,重点色猫的眼睛为蓝色。
主要特征:
外形特征和其他波斯长毛猫一样,头宽而圆,身体短胖。头、背、四肢和尾巴上的被毛为朱古力色,毛领圈和胸腹部的被毛为乳白色,眼睛为深橘色或古铜色。
饲养提示:
在怀孕初期,主人应该限制它们做大幅度的运动和奔跑,以免由于撞击和过激的运动而导致流产。
附注:
这种毛色的波斯猫不大受欢迎,因此数量时多时少。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最开始叫作橘色虎斑猫,在北美地区特别受欢迎。
主要特征:
背部为纯红色,有三条较深的条纹。身体下方颜色较浅,尾巴上有环形斑纹。
饲养提示:
经常为爱猫梳理毛发,不但能减少其毛发打结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使斑纹的纹路更加清楚,从而在外观上达到最佳的效果。
附注:
这个颜色品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出现过数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蓝玳瑁色是指玳瑁色的淡化色,其中黑色淡化成了蓝灰色,红色淡化成了红棕色或较深的乳黄色。
主要特征:
白色毛区占体毛的1/3~1/2,各个色块轮廓清晰,有色毛区不应有白毛。
饲养提示:
给猫洗澡时,室内要保持温暖,特别在冬季更要避免猫因着凉而引起感冒。长毛猫的被毛长且丰厚,洗完澡后一定要尽快擦干并进行吹风。
附注:
没有两只有色斑块位置完全相同的猫,各个地区对这种猫的鉴定标准也有所不同,在北美地区,人们更喜欢下半身是白色的猫。
原产国: 英国 品种: 波斯长毛猫
祖先: 安哥拉猫×波斯猫 起源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虽然多年来人们一直知道有些奇特的凯米尔猫,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一位叫雷恰尔·索尔兹伯里的医生决心尝试培育。“凯米尔”指尖端为乳黄色或红色的毛。
主要特征:
翻开被毛,底层毛色为白色,耳部和背部直到尾尖处乳黄色最清晰,腿和脚上渐层色明显,耳内多饰毛,胁腹、毛领圈和身体下方是灰白色。
饲养提示:
波斯猫因容易脱毛,而且腹部绒毛容易纠缠打结,进而藏污纳垢、滋生细菌,所以需要主人定期为爱猫洗澡和梳理毛发,这样不仅可以使猫美观、整洁,而且可以预防猫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感染。
附注:
1960年,凯米尔猫获得美国猫迷协会的认可,从此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