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科动物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数据显示它们最早出现在渐新世(约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猫科动物是食肉目的9个科中肉食性最强的哺乳动物,它们多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猫科动物善于隐蔽,多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猎,这是因为它们身上多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斑纹,它们曾遭到人类的捕杀,加上栖息地被破坏等原因,猫科动物的生存曾受到严重威胁。好在如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它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保护和改善。关于猫科动物的分类,目前仍有许多争议,基因研究对猫科动物的分类提出了比较精确的八个世系的分类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家猫,不管是什么品种,不管它们的外貌差异有多明显,人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就判断出这是一只猫。究其原因,抛开体态、头形、被毛长度等这些具体形态差异,所有的家猫都还具有一些共性,不仅仅是指骨骼结构、身体器官分布上的共性,还包括性格特征、生活习性上的共性。爱运动、擅捕猎、优雅、孤傲、任性、贪睡几乎是所有家猫的共性。让我们从这张图开始,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猫。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猫,基本都是已经完全被人类驯化过的家猫。它们完全适应了家居生活,习惯了与人同住,更安于由主人喂养。不过,虽然说它们作为野猫时的绝大部分行为特征都已经退化了,但是有些本能和习性它们至今仍然保持着。
打盹
猫的一天中有14~20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不过其中只有4~5个小时是真睡。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稍有声响,猫的耳朵就会动,有人走近的话,它会腾地一下就起来。这就是猫作为狩猎动物,为了能敏锐地感觉到外界的一切动静,睡眠会很浅的本性。
英国短毛猫
捕猎
猫擅于隐蔽,警觉性强,动作迅速敏捷,是天生的捕猎高手。即使是家猫,当它们看到会飘、会移动的东西时,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扑上去。许多鸟类和哺乳类小动物都逃不过猫爪。
虎斑猫
捕捉
虽然有与生俱来的捕猎才能,但是在猫的幼年时期,它们还是需要观看自己的妈妈和其他成年猫的捕猎方法,然后再不断练习以提高本领。绝大部分小猫都喜欢主人对它们进行追踪和捕捉技巧的训练。
英国虎斑猫
攀爬
猫是极其敏捷的攀爬高手,攀爬过程中它们往往是腿爪并用,而尾巴则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幼猫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学会这项本领。
苏格兰折耳猫
虎斑猫
平衡
猫靠耳内的半规管来维持平衡,从高处坠落时,其身体会扭转,使脚先着地。尾巴在平衡身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苏格兰折耳猫
爱干净
猫舌头上的丝状乳头数量很多,表面被一层很硬的角质层膜覆盖着,尖端向后,呈锉齿状。猫每天都会花时间仔细地梳理自己的毛发,这种梳理主要是用舌头舔的方式来舔除被毛上的污垢和脱落的毛发。
玳瑁虎斑猫
任性、孤傲
猫总是有些我行我素,喜欢单独行动,不像狗一样会听从主人的命令,集体行动。它们从不将主人视为君主而对其唯命是从,有时候任你怎么叫它,它都会当没听见。
美国短毛猫
撒娇、优雅
猫有任性、孤傲的一面,也有优雅、爱撒娇的一面,这正是它们独特的魅力所在。你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爬上你的膝头,或者跳到摊开的报纸上坐着,尽显娇态。
俄罗斯蓝猫
气味记号
没有阉割的公猫会在家内外喷洒气味刺鼻的尿液,以划出领地。当它们在物体和人身上抓挠、磨蹭时,也是为了用气味来标明领地。
暹罗猫
三色猫
初识、交友
猫和猫初次见面时会显得很谨慎,有些甚至会表现出好斗性。但是,一同长大的小猫会成为非常亲密的伙伴,它们大部分时间会一起度过,形影不离。
美国短毛猫
哺乳、离群
一般母猫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母亲,它们不允许人类靠近自己的幼崽。当小猫离群太远的时候,母猫就会用嘴巴把它们叼回来。幼猫在大约3周大时可以开始自己进食,最好到3个月大时再完全不吃母乳。
苏格兰折耳猫
英国长毛猫
夜视
猫眼睛内视网膜后有一层可以反射光线的细胞,使猫的眼睛能在黑暗中发光;另外它们可以迅速地调节自己的瞳孔,使瞳孔变得很大,将极微弱的光线收集到瞳孔内,保证在黑暗中看清东西。
黑色猫
从毛型开始,本书会详细地向你介绍鉴别纯种猫和非纯种猫的四个关键点,即猫被毛的毛型、毛色、图案以及猫的脸形。你可以通过本书详尽的文字介绍和所附的大量图片迅速成为一名鉴别猫品种的高手,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毛型是猫的独立特征,与颜色无关,而是取决于底层被毛、芒毛和护毛的结合。如图,一般猫的被毛由三种毛发组成:长而粗的护毛,较细但厚实的芒毛,柔软的、绒毛般的底层被毛。当然,有些猫并不是三种毛发都有,比如柯尼斯卷毛猫,它们就没有护毛,所以它们的被毛非常柔软。
长毛猫
长毛猫是一种家猫,以毛长、软、平滑著称。颈部多毛,形如皱领;尾短多毛,毛软、纤细。毛色多样,单色有白、黑、蓝、红及奶油色等;而带花纹的有烟色、虎斑色、灰鼠皮色、龟板色、蓝奶油色等。长毛猫是相对短毛猫而言的 ,一般毛长在10厘米以上的猫方有此称谓,而且身价不菲。
波斯长毛猫
在所有的家猫中,这个品种的猫被毛最长、最密。
缅因猫
底层绒毛茂密,外层护毛长度并不一致,光滑有层次。背部和腿部的被毛长而浓密,尾部的则像羽毛一样散开,被毛的整体外观上显得非常蓬松。
半长毛猫
不同品种的长毛猫,被毛长度和浓密度会有所差别;同一只猫,不同的季节,被毛长度、浓密度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被毛浓密主要是因为底层毛。波斯长毛猫长长的护毛从厚密的底层被毛中伸出,形成了外观上又长又密、非常厚重的被毛。而缅因猫的外观上就会显得被毛非常蓬松,这是它们的护毛长度不一、分布错落有致造成的。
土耳其安哥拉猫
没有底层被毛,整体外观上被毛紧贴身体。
短毛猫
同为短毛猫,被毛外观和质地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例如暹罗猫和东方短毛猫的被毛细腻,质地光滑而柔软;而俄罗斯蓝猫则是明显的双层被毛,它们的底层被毛短而厚,护毛只是略长一点,外观上被毛直立、短而厚、不贴身体。
东方短毛猫
被毛细腻、质地光滑而柔软。
俄罗斯蓝猫
有着明显的双层被毛,底层被毛短而厚,护毛只是略长一点,所以被毛的手感柔软而光滑。整体外观上被毛直立、短而厚、不贴身体。
英国短毛猫
被毛直立,短而密,不贴身体。被毛过长或过少会被看作缺陷。它的被毛质地较脆,手感并不柔软,整体外观如地毯一般。
卷毛猫
国际上的分类惯例中,卷毛猫是归入短毛猫中的。它们的被毛一般短而细,卷曲且柔软,外观上呈波浪状,手感上则是柔软光滑的。
柯尼斯卷毛猫
它们没有护毛,所以被毛非常柔软。
德文卷毛猫
三种毛发都有,但护毛和芒毛类似于底层被毛,外观呈波浪状。德文卷毛猫的被毛更为卷曲,但触感上要粗糙一些。
无毛猫
虽然名字为无毛猫,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无毛,只不过它们的毛发是一些稀疏的、短短的绒毛,比普通猫的要短得多。一般以身体末端的毛发分布最为明显。
加拿大无毛猫
被毛短而稀疏,为一层短短的绒毛,以身体末端的毛发分布最为明显。
猫毛发的真正色彩是由毛发上的色素构成的,但是它们也会受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的作用会使猫的毛发颜色变淡,显得比平常颜色要浅一些。潮湿的空气也会影响毛色,比如会使黑色变得偏棕色。同一种颜色也会发生自然的变异,所以同一窝猫仔中,有的毛发颜色会比较深,而有的则比较浅。
单色
毛色应自毛尖至毛根为单一色,大部分的单一色已经在育猫界获得了公认。不过,色素的重新排列也会使毛色变淡,这也是单色种类增多的原因所在。在单色猫的单根毛发上不应有任何虎斑色条纹。
白色
白色单色猫被毛上没有色素,但这些猫并不是白化种。双亲中如有一个是白色,就有可能出现白色猫仔。
黑色
许多猫中都会有这个颜色,颜色比较纯,不应有铁锈色或者巧克力色出现。
红色
最初被称为橘色,事实上,培育者想要培育出的是红色。现在的红色单色猫颜色已经越来越纯正。
黄棕色
黄棕色是一种新颜色,由黑色基因突变而成。
淡化色
顾名思义,这些颜色是一部分相应的浓色淡化出来的结果。在淡化色中,有些地方的色素会比另一些地方少,这种颜色反射出白光,给人一种颜色较淡的视觉感受。
淡紫色
这是巧克力色的淡化色,指的是一种略带粉红色的浅灰色。这种颜色的深度标准也常会发生变化,所以有些猫的颜色会比另一些猫的要浅。
蓝色
这是黑色的淡化色,比较接近灰色,而不是纯蓝色。不同品种的这个颜色的猫,毛色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毛尖色
猫护毛和芒毛上的毛尖色的长度,对被毛的整体外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毛尖色是指被毛几乎是纯色,只有护毛和芒毛的毛尖上有些许颜色。
鼠灰色金吉拉猫
银色中最浅的一种,它们的毛尖略带黑色。
黑毛尖色英国短毛猫
底层毛色为白色,毛尖黑色。
渐层色
护毛毛尖上的色素进一步向毛根延伸,但是毛根仍为白色,看上去颜色明显较深。猫走动的时候,可以看见其较浅的底层被毛。扒开体毛查看,这种对比会更明显。
银色渐层波斯长毛猫
毛尖的黑色应占整根毛长度的1/3左右。
奶油渐层色凯米尔猫
底层毛色为白色,毛尖为乳黄色。
深灰色
毛尖色、渐层色、深灰色,这三种颜色都是单根被毛上只有上半部分有颜色,而毛根没有颜色。它们的区别在于单根毛上有颜色部分的长短,毛尖色为最短,深灰色最长。
暗蓝灰色波斯长毛猫
外观接近单色猫,猫在走动时才能看见其较浅的底层被毛。
暗灰黑色猫
颜色深度不一,颜色越深的越受欢迎。
斑纹毛色
也称分裂色,指单根毛发上的颜色分裂成条纹状。这种毛色为猫的隐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种毛色的典型代表是索马里猫和阿比西尼亚猫。
阿比西尼亚猫
斑纹毛色会形成深浅不一且清晰的色泽。
深红色索马里猫
深棕红色毛发上有朱古力色斑纹。
很多品种的猫被毛图案仍显示出来自祖先的虎斑斑纹。但是,众所周知,所有的特征由基因形成,随着基因学的发展,现在培育者对猫被毛图案的改良已经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谨慎地选择种猫,经过连续几代的选择性育种,已经逐渐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改变猫的被毛图案了。
双色猫
非纯种猫中的双色猫很普遍,但培育者却很难培育出标准花色的双色展示猫。最初只允许白色和红色、蓝色或乳黄色结合,但现在白色与任何纯色的结合都受到承认。
玳瑁色猫
玳瑁色是指黑色和红色均匀地交织,分布全身,并有乳白色或红色面斑。由于基因的影响,绝大部分玳瑁色猫都是母猫,公猫一般没有生育能力。
玳瑁色白色猫
也称为“印花白猫”“花斑猫”“三花猫”,被毛上有三种颜色:黑色、各种深浅的红色和白色斑块。
蓝乳白色猫
也称浅玳瑁色猫,被毛中蓝色取代了黑色,乳色取代了红色。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颜色构成标准,有些人喜欢两种颜色均匀交织,而有些人希望它们是块状的结合。
梵猫
指的是有色毛区只出现在尾巴和头部的猫。以土耳其猫命名,不过其他品种也有。
重点色猫
指的是猫的脸、耳朵、腿部、脚部和尾部的颜色较深,其他部位颜色较浅。重点色上的颜色会受体温、被毛长度和气候的影响。一般要求眼睛颜色为蓝色。
标准虎斑猫
也称为墨渍虎斑猫,特征是每侧肋腹部有大块的黑色牡蛎状毛块,肩部斑纹呈蝴蝶状,尾巴上会有多道环纹。
补片虎斑猫
属于玳瑁色虎斑猫,兼有玳瑁色和虎斑色的特点。
鱼骨状虎斑白色猫
指的是沿着猫的脊柱中心处有完整的深色细条纹,另有黑色的条纹沿身体垂直而下,各条纹之间的颜色区是斑纹毛色的毛发。
斑点猫
指的是身体上的虎斑斑纹断裂成为清晰的椭圆形、圆形或玫瑰花形的斑点,并延伸至尾部。
本部分内容详细列出了不同脸形的猫的脸部图片,你可以对照以下图片来判断你的猫属于什么脸形。需要说明的是,猫的脸形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圆脸、楔形脸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脸形。一般脸形和体形无关,无论是长毛猫还是短毛猫,都有这三种脸形。不过总体来说,圆脸的猫身形通常比较矮胖,而楔形脸的猫体形通常特别苗条。脸形的特征对性别的区分没有特别的意义。未阉割的公猫可能会有更发达的下颌作为第二性征,或者可能有颈垂肉,从而显得脸部更胖更大。
圆脸
头部又大又圆,头骨结实,头顶宽。耳小,两耳间距较宽,耳位较低。猫的双颊圆而饱满。鼻部一般比较宽、短,鼻梁凹陷。
波斯长毛猫
重点色长毛猫
美国卷耳猫
金吉拉猫
玳瑁色伯曼猫
虎斑美国卷耳猫
虎斑波斯猫
伯曼猫
中间脸形
头部中等长度,比例协调,侧看呈直线或稍有凹陷。耳朵较圆脸猫的耳朵要大一些,间距稍宽,高高地直立在头上。
布偶猫
缅因猫
虎斑缅因猫
挪威森林猫
双色挪威森林猫
索马里猫
土耳其梵猫
土耳其安哥拉猫
西伯利亚猫
楔形脸
脸部呈三角形,颧骨较高,鼻长且直,侧看时脸形突出。耳大且尖,比圆脸猫和中间脸形猫的耳间距都要窄。
巴厘猫
圆脸
脸部圆润,双颊饱满,头顶宽,侧看时前额略呈圆形。鼻短、直、较宽。耳朵小,两耳间距较宽。
美国短毛猫 |
英国短毛猫 |
虎斑英国短毛猫 |
重点色英国短毛猫
欧洲短毛猫
虎斑欧洲短毛猫
异国短毛猫
虎斑异国短毛猫
孟加拉猫
塞尔凯克卷毛猫
苏格兰折耳猫
沙特尔猫
中间脸形
头部比例适中,头顶略宽,并逐渐变成稍呈圆形的三角形。耳朵中等偏大,耳根较宽。鼻梁略有凹陷。
俄罗斯蓝猫
孟买猫
奥西猫
阿比西尼亚猫
克拉特猫
拉波猫
玳瑁色拉波猫
缅甸猫
曼赤肯猫
楔形脸
脸形细长,鼻口部明显变窄,侧看时脸呈直线形,长相比较优雅。鼻长而无凹陷,耳大且尖,耳根宽。
加拿大无毛猫
东方短毛猫
哈瓦那猫
埃及猫
暹罗猫
虎斑暹罗猫
柯尼斯卷毛猫
德文卷毛猫
彼得秃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