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输血发展史

1.为什么人类输血的发展史是一部从蛮荒到科学的历史

答:血液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神奇液体,受伤的动物和人都会因大量失血而死亡,因而古埃及人认为血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饮用血液或用血液沐浴可以使人返老还童和恢复健康。早在1492年有一位犹太医师,抽取3个男童的血液注入昏迷的罗马教皇Pope Innocent八世的口中以治疗脑卒中,结果教皇于当年年底去世,3个男童也因过度放血断送了性命,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尝试“输血”的例证。15世纪后期曾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症状都是血中“毒素”作怪,放血治疗曾相当盛行。古代这种血液疗法一直延续到16世纪,虽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输血疗法,但可以把这看成是人类输血的尝试。最早有记载的输血治疗始于1667年,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医师Denis曾将羊血、牛血输入人体,但受者却因输入动物的血而导致死亡,Denis因此被判谋杀罪,法国议会和英国议会均下令禁止输血,输血治疗的尝试因此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00年,被誉为近代输血学之父的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科学输血治疗的地位才得以确立。

从血液循环的发现、动物血输给人、人血输给人、消毒方法的建立、输血方法的改进、抗凝剂的运用、血型的发现、血库的建立,到今天的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的使用,人类输血的发展经历了从神秘到科学、从非理性到理性、从古代经验输血到现代科学输血的漫长历史过程。

2.为什么凝集素是发现血型的基础

答: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解剖室高级助教Karl Landsteiner采集自己与5位同事的血液,将每个血样的红细胞与血清分离,并与其他血样的血清和红细胞分别进行交叉混合试验。结果发现,不同人的红细胞和血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集与不凝集两种情况,即发现了人类红细胞的同种凝集现象。在此基础上,Karl Landsteiner开始探寻不同个体间血清和细胞相互反应的规律。Karl Landsteiner用“A和B两种抗原的有无”解释试验结果,并指出每个人的血清中都含有针对自身红细胞所缺乏的抗原的抗体。基于这个结果分析,Karl Landsteiner发现,根据每个人红细胞上是否存在A和B抗原可将人分成A型、B型和C型(现在称为O型)三种血型。并于1901年正式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1902年,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D型(现在称为AB型),至此人类红细胞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被确立。这也使Karl Landsteiner成为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第一人,并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3.为什么血型的发现是人类输血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答: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Karl Landsteiner(1868—1943)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以后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证,他因此而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

最初他只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A、B、C三型,1902年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A、B、C之外的第4型,后来国际联盟卫生保健委员会将这4型正式命名为A、B、O、AB型。这就是现在为人熟知的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其后科学家又发现MNS红细胞血型。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了Rh血型。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新的红细胞血型不断被发现。至今,共发现红细胞有30余种血型系统,300多个抗原。

早期的输血所进行的交叉配血试验存在抗体被漏检现象,1911年Carlo Moreschi建立抗球蛋白试验,才使人们认识到血型IgG抗体的重要性,但不幸的是Carlo Moreschi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随之失落。直到1945年R.R.A. Coombs重新建立了抗球蛋白试验,才真正确立了血型配合性输血的地位。因此,血型的发现避免了绝大多数由于输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事件的发生,是人类输血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4.为什么Rh血型是以恒河猴的英文名称头两个字母来命名

答:Rh血型的命名来源于它的发现过程。1939年,一位产妇由于分娩时大出血,输注与其ABO血型相同的丈夫的血液后发生了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Levine和Stetson经试验检测出该产妇血清中存在一种非ABO血型抗体,后来证实,该血型抗体是第一例被发现的人类Rh血型抗体。1940年,Karl 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猴(Macacus Rhesus)的红细胞免疫天竺鼠和家兔得到的抗血清与一组白种人红细胞进行凝集试验,结果发现,该抗血清与该组85%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与其余15%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他们认为呈现凝集反应的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并取恒河猴Rhesus的前两个字母Rh对这一抗原加以命名。同年,Wiener和Peters研究证明了这些动物血清中的抗体与之前Levine在产妇血清中发现的抗体是类似的。随着对Rh血型系统研究的深入,1942年,Fisk和Foord证明了动物血清的抗Rh抗体与人血清中的抗Rh抗体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此时,Rh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以及出于对Landsteiner和Wiener的尊重,将免疫动物获得的异种抗体命名为抗LW抗体,并沿用至今,以示与人类的同种抗D抗体区别。

5.为什么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答: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者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ISBT)等组织决定将每年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该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Karl Landsteiner的生日,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6月14日是专门用于庆祝和感谢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特殊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每年会选定一个主题和一个城市作为宣传中心。旨在通过这一特殊的日子感谢那些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特别是多次定期捐献血液的个人,颂扬他们无偿捐助血液的无私奉献之举。同时希望全社会广泛认识自愿无偿献血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合格的经常献血者,在需要拯救生命时提供最安全的血液。

6.为什么血液替代品的使用可以极大地促进输血医学的发展

答:由于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存在保存时间短、经常发生短缺、有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以及稀有血型配型困难等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研发适用于临床的人血替代品。这种替代品要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生物相容性、安全性、稳定性,不仅要具有红细胞的主要功能,而且要具备特殊性,如无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不引起输血反应、无病原微生物污染、保存期长、储存携带方便等。红细胞的替代品作为氧合剂可用于急救复苏、心脑血管病、肿瘤放化疗等紧急救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缺乏冷藏设备又急需输血的状况、野战医院、战场上等,红细胞替代品都将显得十分重要,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血液成分和功能非常复杂,真正模拟血液非常困难,目前研制的氟碳化合物乳剂,在临床使用中需要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有毒副作用,不适合推广,现代科技研制的血液替代品也无法与人类经过漫长进化形成的天然血液相媲美,渴望这些研究终将掀开输血医学新的一页,为输血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7.为什么血液抗凝和保存技术的发展为输血医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答:由于血液离体后短时间内就会凝固,在血液抗凝剂问世前,输血只能利用动、静脉压力差,采用连接供者动脉和受者静脉,或连接供、受者静脉的双联注射器助推等方式直接输注。直接输血的形式极大地限制了输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1915年,Richard Lewisohn发现枸橼酸盐具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作用,设计了一个采集抗凝血的配方。随后,美国病理学家Well用枸橼酸钠抗凝剂采集血液后,置于冷藏箱保存后再用于临床输注,取得良好效果。缺点是用这种方法保存的血液有效期短,不久就会发生溶血。此后研究发现葡萄糖可为红细胞提供能量,延长离体后红细胞的寿命,延缓其功能、活力和形态的衰变。1943年,Loutit和Mollison研制出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ACD)血液抗凝保存液,同时解决了血液抗凝和保存的两个制约输血发展的问题,使血液的保存期延长至21天。正因为如此,使得当时二战期间的战地血库和血液采集点规模迅速扩大,战地输血得以发展。1957年,ACD保存液中加入磷酸盐的枸橼酸磷酸盐葡萄糖(CPD)血液抗凝保存液研发成功,随后在CPD基础上加入腺嘌呤成为CPD-A保存液,使血液保存期延长为35天,为规模化、系统化的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发放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已采用CPD-A保存液。

血液抗凝保存液的发展使得专业采供血机构和医院血库得以大规模建立,这种专业的采供血模式使输血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8.为什么输血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

答: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ABO血型发现后的半个世纪,输血虽有发展,但并不引人注目。近30多年,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使之飞速发展,现已成为医学科学中一个独立分支,称之为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

这门学科是集中运用医学和技术手段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如何安全有效地输给患者使患者受益的一门多学科的医学,它涉及血液学、传染病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及生物工程学等有关学科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献血者的招募、献血动机、血液采集及血液制品使用中所涉及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也与输血医学密切相关。同时,临床输血医学(clinical transfusion medicine)也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包括血液制剂)治疗疾病,预防输血不良反应,阻止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学科。

因此,输血医学不是单纯为临床提供血液,而是将血液成分、相应的质量控制以及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医学分支。

9.为什么我国献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数个不同的重要时期

答:我国的献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有偿献血、义务献血到无偿献血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血液来源完全是有偿献血,仅能在京、津、沪等少数地区的医院开展献血和输血治疗,1958年后开始向专门采供血机构发展,成立血站或血液中心。

1951—1953年为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东北地区一些城市的医院血库和沈阳中心血库共4万人参加了自愿无偿献血。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7个大城市建立血站的计划,开始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按系统地分配献血指标的志愿、义务献血。1978年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的《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的请示报告》,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改变个体卖血为主的献血形式,分为有偿献血和无偿献血两种。

1984年国家号召无偿献血,提出了输血管理“三统一”原则,推动了义务献血工作,由个体转为有组织的义务献血。1990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卫生部联合签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公民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的通知》,1997年12月29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99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10.为什么要用循证医学的观念指导科学合理用血

答: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实施的条件是最佳的科研证据、高素质的临床医师、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现代的医疗措施。

临床输血是以患者为对象,运用医学和技术手段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如何安全有效地输给患者,使患者受益。输血的核心问题是抢救生命,保证临床上一些有效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因此,临床输血是一门建立在实践和经验基础上的科学。

将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输血医学,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输血研究和数据分析,可为合理掌握输血指征、确保输血疗效,规避输血风险提供证据和基础,依据循证医学的理论所形成的“血液保护”“无血医疗”“患者血液管理”等学说和观念指导科学合理用血。

(王 静 姜晓星) vjj54+cImutoxl3nlWqI0YsOlyBa6I8fnJ2bUwP6StnLRNBHHOtz/c6NEB0I9Y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