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院士序
全面建设规范化的心血管预防及康复临床体系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17年推算目前我国患病人数约2.9亿,死亡率居于疾病谱首位。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临床体系建立成为降低患病率,病死率及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患者病后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疾病治疗负担过重,缺乏可操作的规范科学的临床路径,医院和患者双方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使得中国的心血管临床诊疗路径长期缺失规范化的预防和康复部分。

根据WHO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描述,生活方式占60%的因素,其他依次是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医疗卫生因素。因此,从健康角度出发,积极采用非药物治疗(即以生活方式为主的治疗)作为主要的医学干预手段,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生活中的运动、饮食、睡眠、心理、呼吸及烟草等方方面面,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负担。

该套丛书立足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特点,第一次系统梳理了预防及康复临床路径中的各个方面,大量引用了国内外的循证证据,借鉴了祖国传统医学的有效手段,建立了一套临床可操作,可应用,有实效,可推广的心血管预防及康复临床路径。

丛书不仅可以为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业人才提供技术培训的教材,也可以为开展心脏康复的医疗机构提供实践指导。本套丛书的编写及推广将对大健康产业注入全新的医学科学的内容,更是对“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中预防为主的思想的全面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盛寿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人口健康领域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我国人口总死亡结构数的前列,是对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必须认真应对的一项严峻挑战。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策略以及各类有成效的措施,应该在我国范围内、在城乡不同层面,加以重视和采取合理与有效的措施,力图有效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并增加人口的期望寿命。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历年来倡导的卫生保健战略目标,要求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从公平、伦理、教育、性别观等多维度出发,倡导并加以落实。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实践中,在医院内外、家庭及社区、以及自我参与等不同层次,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实现回归家庭和重返社会的基本目标。

国家心脏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学科冯雪主任,多年来从事心脏外科术后康复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巡讲心脏康复的理念及实践经验、组织全国心脏康复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在推动全国心脏血管疾病的预防及康复事业方面,作出了有实际成效的贡献。为了规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心脏康复流程,今又进一步组织全国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合作编著《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该书从心脏康复流程与路径包括运动康复方法及效果评估、呼吸锻炼、疼痛管理、心理管理、睡眠管理,营养管理、烟草干预与评估等等,作出了较细致的论述;对各类心血管疾病,包括介入后、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种种具体康复措施;以及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方药使用及传统运动模式及针灸等外治法的应用等等,本丛书均从多个层面,系统介绍上述预防及康复的相关理念、联系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讲述具体方法,切合实际,对临床实践富有具体的指导或借鉴作用。

心脏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技术层面知识的实施,需要与全程性健康教育,全程性干预,整体性和个体化干预相结合,要求医患合作参与并有自我决策理念的体现。JACC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迄今先后发表过多系列接受康复干预对心肌梗死及其PCI及Bypass处置后存活率的有益效果,一组老年患者601,099例的康复干预5年效果观察,认为可提高5年生存率21%~34%,很有启迪意义。希望接受预防或康复者能够具有我国唐代《千金方》著者孙思邈所倡导的“自慎”的文化感受性及可获得性的参与及体验。

祝贺《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的面世,为造福民生,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可冀 谨识
2017年盛暑於北京
yeheFd0UGRo1RG3+BjiA4DccFcLZVV9/tSeatFq5dgG5hfuIIswqzJKnTWgT83p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