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治疗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抗生素的引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直到2003年SARS的流行,人们才重新认识中医药应对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和地位。
现代医学所认为的感染性疾病,从感染部位来看,涉及各个系统,如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肝炎、泌尿系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结缔组织感染等等,而在中医则多属于咳嗽、痞满、腹泻、淋病、疮疡等疾病范畴;从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来看,分为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等,但从中医的角度,则多以机体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辨证分类。
从《黄帝内经》至《伤寒杂病论》,再至明清的温热学派兴起,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的实践与理论也不断丰富。中医治疗疾病,虽然也分为内外妇儿诸科,但从病因来讲,主要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其中,外因主要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亦称为外感。
感染性疾病,虽然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但多以外感病为主。中医外感病辨治理论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外感病病因说与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入侵病源说类似、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与中医外感病相似。从治疗方面讲,感染性疾病的病因不囿于邪气的外感,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亦广泛应用。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防治大法,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病总则,再到后来发展出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及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对中医认识和防治感染性疾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结起来,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中西医属于两个不同医学体系,决定了对感染性疾病认识和干预的差异,这种差异恰恰是中西医互补的基础。现代医学应对感染性疾病主要针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诊治,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速的特点,但要找到有针对性的药物难度较大,且存在滞后性和耐药性问题。中医药认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邪交争的过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是驱邪扶正,不仅仅是抑杀病原体,提高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亦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是中医临床整体观的体现。
在与感染性疾病斗争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有效方剂,有效的服务于临床。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东汉张仲景也经历了传染病大流行,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记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近些年来,中医药对乙脑、SARS、H1N1、手足口病,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千年来的实践经验为人类对抗疾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财富。
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具有简便廉验的综合优势。首先,采用辨证论治来指导遣方用药,可应对不同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疾病,具有主动性和及时性,不至于因病因不清而束手无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状态,发挥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其次,中医药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发挥扶正祛邪作用,既有直接抑杀细菌、病毒的作用,又有对毒素的清除作用。通过调节免疫应答,发挥稳定机体内环境和保护脏器等多重作用。再次,感染性疾病后期的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是一大问题。中医药可以促进毒素清除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具有调理的优势。最后,运用特定方剂治疗感染性疾病,与西药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潜力,可减少抗生素用量,还可以应对西药耐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