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临床实践指南

摘要

(一)背景

急性咽炎是病毒或细菌感染而致,细菌感染涉及最常见的致病细菌是A组β-溶血链球菌。目前,对于急性咽炎链球菌检测阳性可处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可能出现耐药等严重问题。在治疗急性咽炎方面,中药疗效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因此,如何运用中药单用/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解决急性咽炎患者抗生素耐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

急性咽炎非病毒性病因的比例不足15%,包括A组β-溶血链球菌以及C组、G组链球菌等,常处方以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急性咽炎属于中医学“急喉痹”范畴,2012年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分为外感风热证、外感风寒证、肺胃热盛证。西医方面急性咽炎相关指南是2012年欧洲急性咽炎管理指南,指出诊断为急性链球菌咽炎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急性风湿热或化脓性并发症。然而,目前尚无循证的、中药单用/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相关指南。

(三)意义

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急性咽炎方面也颇有经验及疗效,因此中医药疗法疗效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的特点可以在该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优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中药复方因化学成分复杂、治疗面广,对于恢复人体微生态平衡、调节免疫、预防感染、干预抗药性形成有着很好的作用。从中国传统的中医中药中去寻求能有效替代抗生素、防止细菌抗药性出现的有效药物和疗法是解决抗生素滥用的可行性途径之一。因此,制订咽炎指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范围

适用于各等级医院中医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西医执业医师、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参考使用。

(五)治疗

外感风热证的治法治则是辛凉宣散、清热利咽,推荐使用的汤药包括清热利咽汤为弱推荐;推荐使用的中成药是六神丸、金叶败毒颗粒,为弱推荐。肺胃热盛证的治法治则是泻热解毒,消肿利咽,弱推荐使用的中成药是金嗓散结丸、热炎宁合剂。

(六)宣贯和应用

本指南将通过培训、网站或微信平台、期刊、学术活动及媒体、书籍等形式推广。本指南应用于各等级医院呼吸科专业、呼吸内科及全科医生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pharyngitis
SUMMARY

1.Background

Acute pharyngitis is caused by the virus or bacterial infection.The most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group A β -hemolytic streptococcus.At present, acute pharyngitis of the positive detection of streptococci could be treated by β-lactam antibiotics.However,the widespread use of antibiotics may caus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antibiotic resistance.In the aspect of treating acute pharyngitis,Chinese herbs have good curative effects, safety and fewer side effects.Therefore, it is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 regarding how to use TCM therapy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s to treat acute pharyngitis,so as to solve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ble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haryngitis.

2.Status

Acute pharyngitis is referred to as “acute throat bi” in TCM.According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mmon Diseases of Otolaryngology in 2012, acute pharyngitis falls into three patterns:external contraction of wind-heat pattern,external contraction of wind-cold pattern,and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 pattern.The relevant guidelines in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acute pharyngitis in Europe in 2012,which points out that clinicians could use antibiotics in cases diagnosed with acute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to prevent acute rheumatic fever or suppurative complications.However,currently there is no related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on TCM therapy alone or combined treatment for acute pharyngitis

3.Significance

TCM has rich experience and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haryngitis.As a result, for the benefits of good curative effect, safety and fewer sid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TCM therapy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compound medicin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toring the micro ecological balance, regulating immunity, preventing infection and interfering with the form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thanks to their complex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wide range of treatment.Therefore,it is one of the feasible ways to solve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which is to seek effective drugs and therapies that can effectively replace antibiotics and prevent bacterial resistance from TCM.As a result,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developing guidelines for pharyngitis treatment.

4.Scope

The guideline is mainly applicable to registered doctors of TCM or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CM department,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and ENT department in different levels of hospitals.It can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registered doctors of Western Medicine,nursing staff and pharmacists.

5.Treatment

Acute pharyngitis is classified into external contraction of wind-heat pattern and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 pattern.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inciples forexternalcontraction of wind-heat pattern are dispersing and dissipating with acrid-cool,and clearing away heat of pharynx.Such decoction an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s Qingreliyan Decoction, Liushen Pill, Jinyebaidu Granule are weakly recommended.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inciples for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 pattern are draining heat and resolving toxins,relieving swelling and easing throat.Jinsangsanjie Pill and Reyanning Mixture a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are weakly recommended.

6.Publicity,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This guideline will be promoted through training,websites or WeChat platforms, periodicals, academic activities, media, and books, etc.It is applicable to registered doctors in TCM department,TCM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 department at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as well as to nursing staff and pharmacists.

急性咽炎为病毒或细菌感染而致,细菌感染涉及的致病细菌包括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最常见)以及C组、G组链球菌;少见的病因包括溶血隐秘杆菌、坏死梭杆菌、淋球菌、白喉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图拉弗朗西斯菌、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梅毒螺旋体。目前,国际上的指南对于链球菌检测阳性可处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于急性链球菌性咽炎推荐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急性咽炎患者服用抗生素的情况普遍,可能出现抗生素的耐药性等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急性咽炎患者抗生素耐药问题,减少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增加急性咽炎可推荐的中医药治疗措施,规范使用中医药单用/联用抗生素或减少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从而解决目前本疾病领域中滥用抗生素问题,我们制订了《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咽炎指南”)。

咽炎指南在充分参考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和流程,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医药自身特点以及中国实际情况,成立了由临床医生、流行病学、药学、循证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指南指导委员会和制订工作组,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对既往相关证据进行了充分检索,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择证据,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专家共识,做出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推荐意见,为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提供科学依据。咽炎指南由于受到使用者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指南适用范围

咽炎指南规定确诊为急性咽炎的成年患者,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慢性心肾功能不全、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使用。咽炎指南适用于各等级医院中医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西医执业医师、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供参考。

(二)急性咽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急性咽炎的临床表现为咽痛(通常吞咽时加重),常持续1周,可能伴有全身症状。急性咽炎多为病毒引起,非病毒性的病因的比例为15%左右,包括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以及C组、G组链球菌;少见的病因包括溶血隐秘杆菌、坏死梭杆菌、淋球菌、白喉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图拉弗朗西斯菌、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梅毒螺旋体。

在1998~1999年的两次急性咽炎暴发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发现,病毒、细菌感染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发病率高达17.6%。2001年北京局部地区急性咽炎流行病调查和2005年兰州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咽炎好发生于青中壮年,其暴发流行季节为夏季,环境卫生差、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染、密切接触是引起其暴发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外的相关指南建议,仅在诊断为急性链球菌咽炎的情况下,临床医生方可使用抗生素,如果患者有链球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预防急性风湿热或化脓性并发症;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急性咽炎,相关指南是不推荐使用抗生素的,没有证据显示抗生素可以治愈或是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此外,急性咽炎患者服用抗生素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轻度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严重的不良反应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严重的感染如艰难梭菌腹泻,以及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心源性猝死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然而,急性咽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在美国,仅2009年抗生素的处方费用就达到了107亿美元,在门诊的抗生素处方中约有50%是不必要的或是不合时宜的。一项对北京市居民使用抗生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有47%的人使用过抗生素,54%的人就诊以后使用抗生素。

(三)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急性咽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需尽快治疗。西医西药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存在着副作用较大、易复发的缺点,抗生素应用过多也可能出现耐药问题。急性咽炎属于中医学“急喉痹”范畴,证候包括外感风热证、外感风寒证、肺胃热盛证,而历代医家在治疗急喉痹方面也颇有经验及疗效,因此中医药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的特点可以在该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优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中药复方因化学成分复杂、治疗面广,对于恢复人体微生态平衡,调节免疫,预防感染,干预抗药性形成有着很好的作用。近年来中药治疗急喉痹的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即汤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冲剂、茶剂、丸剂等;外治法,即雾化吸入法、含漱法、吹喉法等,剂型及疗法均结合古代传统方法有了一定的创新,且疗效确切。另外,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也在于其远期疗效较好,其总体费用较抗生素低廉。

(四)诊断

1.诊断要点

症状是咽黏膜充血、红肿等,咽黏膜表面可有散在黄白点渗出物。体征有咽痛、咽干、咽灼烧感等,软腭受累可有吞咽不适,咽鼓管可受累,喉部受累可有声嘶。

2.鉴别诊断

急性咽炎须与急性会厌炎、麻疹、猩红热、流感相鉴别。急性会厌炎有咽痛、吞咽困难,并且咽喉堵塞感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检查见会厌充血、肿胀。麻疹见咽痛、发热,同时出现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及干咳,两颊黏膜灰白色斑点(麻疹黏膜斑),发病3~4天后出现典型皮疹。猩红热见咽痛,高热,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有脓性物,舌乳头红肿凸起似杨梅,发病24小时后出现典型皮疹。流感见咽痛、发热、头痛,同时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尤其以该病的流行季节及流行情况为重要参考依据。

(五)中医诊断

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急喉痹”,分为外感风热证、外感风寒证、肺胃热盛证。外感风热证见咽痛,咽干灼热,发热,头痛,咳嗽痰黄;咽黏膜色鲜红而肿;舌质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风寒证见咽痛,口不渴,恶寒,头痛,咳嗽痰稀;咽黏膜色淡红而肿;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肺胃热盛证见咽痛较剧,口渴多饮,吞咽困难,咳嗽痰黄,便秘尿赤;咽膜红肿,咽后壁淋巴滤泡肿胀,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舌红,苔黄,脉洪数。

(六)治疗

1.基本治疗原则

(1)2012年ESCMID欧洲《急性咽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欧洲急性咽炎指南》)中不推荐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可用中医药急性咽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2)《欧洲急性咽炎指南》中允许推荐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应用中医药与抗生素联用,旨在减少抗生素种类,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3)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介入时机:在本病早期,如果病情有进展或有并发症时,建议中医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如果使用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时,则停用。

2.中医辨证

(1)外感风热证:

外感风热证的治法是辛凉宣散,清热利咽。

1)推荐方剂

清热利咽汤

(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处方来源是经验方。药物组成包括生石膏、黄芩、射干、玄参、土牛膝、赤芍、浙贝母、全瓜蒌,青果、薄荷、甘草。功能主治是清热泻火,化痰利咽。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症见咽喉部灼热疼痛,咽腔红肿,咽后壁滤泡肿突如红瘰赤豆,或声音嘶哑,咳嗽咳痰,或以发热为主。咽痛剧烈加丹皮、山豆根、板蓝根;声嘶重加蝉衣;便秘加生大黄;发热恶寒加荆芥。

2)推荐中成药

①六神丸

(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B):处方来源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功效主治是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用法用量是口服,每次10粒(每粒0.003125g),每日3次,餐后即服。

②金叶败毒颗粒

(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处方来源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医保目录》”)。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症见发热,咽痛或乳蛾红肿,流涕,咳嗽,咯痰,头痛,口渴等。用法用量是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

3)推荐外治法

桂林西瓜霜喷剂

(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处方来源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症见咽喉肿痛、喉核肿大、口舌生疮、牙龈口腔溃疡肿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及轻度烫伤(表皮未破)者。用法用量是1次3喷,3次/天。

(2)肺胃热盛证:

肺胃热盛证治法是泻热解毒,消肿利咽。推荐的药物剂型或治法包括汤药、中成药、外治法。推荐的中成药包括如下几种药物。

1)金嗓散结胶囊(专家共识推荐):

处方来源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用于热毒蓄结、气滞血瘀而形成的慢喉瘖(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黏膜增厚)及由此而引起的声音嘶哑等。用法用量是口服,口服,一次60~120粒(0.1g/粒),每日2次。

2)热炎宁合剂(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

处方来源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4次,或遵医嘱。

(七)并发症预防

急性咽炎的并发症是喉头水肿、喉炎等,因此,预防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症状一旦出现迅速治疗,按时服药,遵医嘱,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造成喉头水肿等急性危重性并发症;或急性咽炎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咽炎或慢性支气管炎,使疾病难以痊愈。勤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口腔卫生。多吃含维生素C的果蔬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早晚可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预防细菌感染。进行饮食调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同时多吃清爽去火、软嫩多汁的食品。多喝水及清凉饮料,但饮料不能太浓。忌食烟、酒、姜、椒、芥、蒜等辛辣之物。多喝水。每天喝足够的白开水,如果患者合并喉炎,用盐水熏蒸喉咙,即用一个大碗或汤盆,放一定量煮沸的盐水,张大嘴对着盐水吸气、呼气,每次约10~15分钟,每天2~3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上呼吸道疾病,也是慢性喉炎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是防治急慢性喉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黏膜的防御功能,造成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喉炎病变。

(八)康复调摄

康复调摄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饮食有节,忌过食辛辣,肥甘厚味。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宜及时增减衣物。戒除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九)指南制订方法

1.制定计划书、签署知情同意书和国际注册

(1)制订计划书

主要包含如下方面:指南制订的背景、基本原理、适用人群、目的和目标、指南项目组成立及管理流程、利益冲突和资助来源、构建关键问题、系统评价实施步骤、证据评价和推荐体系、撰写人员和指南成文体例要求、外部评审流程、后期实施和评估计划、更新计划及其他(注册、预算、时间进度表)等。

(2)资金来源和利益冲突声明

咽炎指南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Z10-018-02;Z0465)资助,主要用于咽炎指南制订过程中的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及差旅费、文献检索等相关费用。咽炎指南所有成员均已签署利益冲突声明,申明不涉及与咽炎指南主题相关的任何商业的、专业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不涉及与无和所有可能被咽炎指南成果影响的利益。签署利益冲突声明后,由秘书处收集提交至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监督并评价利益冲突声明,以确定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若存在利益冲突,指南指导委员会确定其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最终处理方式。

(3)国际注册

在计划书制订完成后,咽炎指南先后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有关咽炎指南的立项通知,并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网”进行了双语注册,获得注册号为:IPGRP-2017CN008。

2.证据的检索、筛选、评价和汇编

(1)证据的检索

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

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se,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ongqing VIP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 VIP)、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会议论文数据库及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包括: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图书馆(January 2016)、Cochrane CENTRAL数据库(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EMBASE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各个数据库建库到2017年4月1日,发表类型及语种不限。此外,手工检索中医古籍。

中文的检索词包括:

急性咽炎、喉痹、中药、中医、方药、草药、中西医、中成药、民族药、传统药、汤药、传统医学、结合医学、替代疗法、补充替代医学、针灸、针刺、电针、针法、耳豆、穴位、耳针、艾灸、灸法、推拿、刮痧、罐、心理、按摩、太极等;英文的检索词包括:acute sore throat, acute pharyngitis, Phytotherapy, Medicine,traditional,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Pplants,Medicinal,HerbalMedicine, PlantPreparations,Drugs,Chinese herbal,acupuncture,acupuncture point,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ear,Electroacupuncture,massage,moxibustion 等, 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并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点调整检索词,文献的发表类型及语种不限。检索结果为纳入文献41篇,其中,RCT24篇,病例系列17篇。

(2)证据的筛选

纳入标准是:

①研究类型为系统综述、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②研究对象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不限定性别、病情复杂程度;③干预措施是中药复方及单方、中成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等所有中医疗法,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单用或联合应用,对照措施是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能够治疗急性咽炎的上市西药、行为训练等;④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包括VAS评分、咽黏膜、悬雍垂红肿程度,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发热、咽干灼热、咽后壁淋巴滤泡和(或)咽侧索红肿、不良反应。

排除标准是:

①缺乏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存在设计缺陷的临床试验;②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中,则排除会议论文;③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两篇或两篇以上论文中,则排除发表时间偏后的文献;④依据患者入组时基线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复杂程度等,和试验方案与对照治疗方案判定为重复发表的论文或涉嫌抄袭的论文。

(3)证据的评价

咽炎指南主要基于最终纳入的RCT进行了重点评价,并根据Cochrane评价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①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隐藏;③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采用盲法;④对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⑤结果数据的完整性;⑥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⑦其他偏倚来源。最终对文献做出“偏倚风险低”“偏倚风险高”“偏倚风险不确定”的判断。最终评价结果,大部分研究在七个条目中被评价为偏倚风险不确定,另外一部分研究在部分条目中被评价为高风险,少数研究在个别条目中被评价为低风险。

(4)证据的汇编

对证据检索、筛选、评价过程中所产生的本底资料,均进行了汇编,并留存,作为咽炎指南的配套资料。原始材料均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存档。

3.专家共识的实施情况

(1)临床问题以及结局指标重要性的调研

通过对7位名老中医专家或知名西医专家的访谈,提炼咽炎指南解决的临床问题,并对本疾病相关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评判。确定结局指标为:主要结局指标包括VAS评分、咽黏膜、悬雍垂红肿程度;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发热、咽干灼热、咽后壁淋巴滤泡和(或)咽侧索红肿、不良反应。

(2)指南框架和推荐意见的共识实施

共识的原则为:凡是对某项治疗措施强推荐人数超过总人数75%,则强推荐使用该治疗措施;如果不推荐使用人数比例≥50%,则为不推荐;其他情况为弱推荐。

经典名方且有古籍(1911年以前)记载,现代研究证据级别偏低的情况下,有75%以上的专家达成共识强推荐,则为强推荐。

咽炎指南通过三轮德尔菲法共识问卷调研结合面对面共识会议法达成《指南》的共识内容。遴选的共识成员为:①急性咽炎有关的临床一线专家:中西医师均有,以中医师为主;②方法学专家:循证医学方面的专家;③患者2名;④医疗管理人员1名;⑤护理人员1名。

第一轮主要针对《指南》中主要内容进行了评价,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点、诊断及特征、治疗、并发症预防、康复调摄。第二轮主要对基于证据评价的所有治疗措施进行了评价,第三轮主要对中成药进行了评价。在共识过程中:凡是对某项治疗措施强推荐人数超过总人数75%,则强推荐使用该治疗措施;如果不推荐使用人数比例≥50%,则为不推荐;其他情况为弱推荐。经过三轮德尔菲法,以及广泛的征求意见之后,咽炎指南所有内容基本达成了共识。

4.采用的指南制订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标准

咽炎指南采用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系统,即GRADE标准。

5.指南的评议和咨询过程

咽炎指南草案经指南制订小组讨论修改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后,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疗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于2017年5月4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上开展为期2周的公开征求意见。对送审稿组织了三次面对面的专家审核会(时间分别为2017年4月25日、5月24日、6月2日),最终报送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批、发布。

6.初稿AGREEⅡ工具的评价

初稿完成后,工作组邀请4名研究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方法学专家,进行了AGREEⅡ评价,领域一(范围和目的)得分92%,领域二(参与人员)得分93%,领域三(制订严谨性)得分94%,领域四(表达明确性)得分78%,领域五(应用性)得分78%,领域六(编辑独立性)得分98%。第四领域评价偏低,仍需精简方药,明确推荐意见。第五领域评分偏低,虽然证据与专家经验相结合,但需进一步扩大范围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适应证评价。

7.指南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推动措施和困难分析

在未来两年里,咽炎指南将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培训,通过在临床医院、科研院所的培训,以使相关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咽炎指南,拟对30家以上不同级别医院的相关使用者进行培训。并将咽炎指南相关的培训材料放公布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以方便阅读者的使用和参考,并在实施后进行适用性和疗效评价。另外,考虑到西医生或社区医院医生对于中医辨证论治等理论的不熟悉会导致其对咽炎指南使用时的困难,因此会重点针对这两类人群进行宣教。

8.更新

咽炎指南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拟2~3年更新一次。拟更新的内容取决于:指南发布后是否有新的相关证据出现,证据变化对指南推荐意见的影响,指南推荐意见的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将按照《指南更新报告规范》(CheckUp)进行更新。

附: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与参加单位

咽炎指南项目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课题编号:ZZ10-018-02;Z0465),并于2017年2月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作为团体标准立项。咽炎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陕西省中医院、太原市中医院、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共同完成。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咽炎指南制订过程中设立了总指导委员会、方法学专家委员会、领域专家(共识)小组、工作组。

咽炎指南编制过程中总共有23人参与,涉及研究单位16家。总指导组由中医药行业内著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指南决策和顶层设计;工作组中方法学专家委员会主要由西医和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特别是循证医学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指南证据的检索和评价,如系统评价以及对参与人员的方法学培训。领域专家(共识)小组主要由本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以上的临床一线医生组成。主要对本疾病领域中有关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在形成共识时负责。撰写过程中,咽炎指南设立双组长领导制,主要撰写人由在本领域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咽炎指南工作组组成为:首席专家李光熙(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组长杨克虎(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其他编写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依次为:王向阳(陕西省中医院)、王济梅(太原市中医院)、刘世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孙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国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吴若菡(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张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苗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贤梅(江苏省中医院)、赵元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祝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姜俊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徐凯峰(北京协和医院)、高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高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三)工作过程

1.启动部署阶段

2016年11月4日下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张伯礼院士主持召开“抗生素的中医药替代研究”项目专家论证会,会议确定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开展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7种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单用/联合抗生素的疗效提供证据和指导。为此谢雁鸣研究员组建以她为首的8人小组,谢雁鸣研究员作为课题的整体顶层设计领导者,其他7人分别作为工作秘书,对应7种疾病指南编撰的联络、组织和系列材料撰写任务,同时确定了每周例会制,要求每周督促各疾病组的研究进程以及阶段性汇报研究完成任务。

2.起草阶段

(1)指南研发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步骤的落实

工作组根据分配的任务,制定指南研究计划,确定编制时间节点。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召开专家讨论会,完善研究计划,并落实指南制定具体实施步骤,起草小组反复讨论,达成内部的共识,征求高层专家意见,对指南的编制内容及计划进行修改完善。

(2)组织管理

设置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共识专家小组、系统评价小组、起草工作组。指导委员会负责确定指南主题和范围;组建共识专家组和秘书组,并管理其利益声明;批准指南计划书;监督指南制定流程;批准推荐意见和指南全文;监测并评估指南的更新需求。秘书处负责全程协调整个指南编撰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管理工作,详细记录指南制订整个过程;协调指南制订相关事项;协助完成指南外审工作。共识专家小组对于指南制订过程中,有关临床PICO的讨论、推荐意见的形成、专家共识的形成都需要共识专家发挥积极作用。系统评价小组负责完成证据的检索和评价,以及GRADE的评价。起草工作组负责协助调研临床PICO问题;起草指南计划书;协助完成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和形成决策表。

(3)避免利益冲突

为防止在指南编制过程中出现利益冲突,凡参与的所有成员均已签署利益冲突声明,申明无所有和本部指南主题相关的任何商业的、专业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和所有可能被本部指南成果影响的利益。签署利益冲突声明后,由秘书组收集提交至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监督并评价利益声明,以确定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若存在利益冲突,指南指导委员会确定其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最终处理方式。在指南小组会议上呈现并报告所有成员的利益声明和利益冲突评价结果,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更新和(或)修改其利益声明。指南制订完成后,总结利益冲突及其处理策略,并在最终的指南文件中进行报告。

(4)确定指南的主题和目的,制订指南研发计划书

根据总项目的要求,确定制订指南的目的是减免急性咽炎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增加推荐的中医药治疗措施;增加医生和患者对急性咽炎中医药治疗情况的了解。通过制订咽炎指南,规范使用中医药替代抗生素或减少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适应当今急性咽炎防治工作的需要,为解决目前本疾病领域中滥用抗生素问题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保证卫生保健资源的有效利用。

根据制订指南的目的,明确了以下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①急性咽炎的诊断要点有哪些?②急性咽炎的临床症状是什么?查体发现有哪些?急性咽炎的鉴别诊断是什么?③中医药替代抗生素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④哪些情况下中医药可以替代抗生素?哪些情况不可以?⑤化验指标对于中医药替代抗生素的指征是否有意义?⑥不同患者群体对于中医药替代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有无差别?⑦目前疗效确切运用成熟的中医药治疗手段有哪些?都有什么适应证?⑧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能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具体方法及指征有哪些?⑨急性咽炎的中医证候的客观化?具体化?⑩急性咽炎患者按照某个标准具体分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中药汤剂和成药有哪些?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如何?以上临床问题是指南起草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5)根据PICO确定检索策略

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数据库、VIP、SinoMed、中国会议论文数据库及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包括: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图书馆(January 2016)、Cochrane CENTRAL数据库(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EMBASE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各个数据库建库到2017年4月1日,发表类型及语种不限。此外,手工检索中医古籍。

中文的检索词包括急性咽炎、喉痹、中药、中医、方药、草药、中西医、中成药、民族药、传统药、汤药、传统医学、结合医学、替代疗法、补充替代医学、针灸、针刺、电针、针法、耳豆、穴位、耳针、艾灸、灸法、推拿、刮痧、拔罐、心理、按摩、太极等;英文的检索词包括acute sore throat, acute pharyngitis, Phytotherapy, Medicine,traditional,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Plants,Medicinal,Herbal Medicine,Plant Preparations,Drugs,Chinese herbal,acupuncture,acupuncture point,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ear,Electroacupuncture,massage,moxibustion 等,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并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点调整检索词,文献的发表类型及语种不限。

纳入标准是:①研究类型为系统综述、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②研究对象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不限定性别、病情复杂程度;③干预措施是中药复方及单方、中成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等所有中医疗法,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单用或联合应用,对照措施是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能够治疗急性咽炎的上市西药、行为训练等;④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包括VAS评分、咽黏膜、悬雍垂红肿程度,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发热、咽干灼热、咽后壁淋巴滤泡和(或)咽侧索红肿、不良反应。

排除标准是:①缺乏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存在设计缺陷的临床试验;②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中,则排除会议论文;③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两篇或两篇以上论文中,则排除发表时间偏后的文献;④依据患者入组时基线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复杂程度等,和试验方案与对照治疗方案判定为重复发表的论文或涉嫌抄袭的论文。

(6)针对各结局对证据体进行质量评价

1)文献质量评价:

①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结合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法,1~3分的文献视为低质量证据,4~7分的文献视为高质量证据。②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可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很多文献标题是随机对照,然内容实质是非随机对照,如按就诊顺序分组等,此类应归如非随机试验。如果存在明显质量问题,如分类统计样本例数与该组总样本例数不符、理论分析低劣、作者非临床医生的治疗报道等,直接排除,则不用量表评估。③观察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病例系列、横断面调研)的评价:采用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共8条,具体包括研究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或结果评价,采用了星级系统的半量化原则,满分为9颗星。选择≥5星文献为证据。④Meta分析的评价:可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每个条目评价结果可以分为“是”、“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三种,并给予加分,如“是”为1分,“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4分为低质量,5~8分为中等质量,9~11分为高质量。

2)证据质量分级:

严格按照GRADE分级标准,确定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等级。“我们非常有把握预测值接近真实值”时评价为“高”,“我们对预测值有中等把握:预测值有可能接近真实值,但也有可能差别很大”时评价为“中”,“我们对预测值的把握有限:预测值可能与真实值有很大差别”时评价为“低”,“我们对预测值几乎没有把握:预测值与真实值极可能有很大差别”时评价为“极低”。评价证据等级时,将证据分类,列出包含升级和降级因素的“证据概要表”,实现证据分级。

(7)针对指南编撰内容的共识过程

1)专家访谈

对于中医证候分类的筛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试验,采用专家访谈方法形成专家共识,并标明来源于“专家共识”。实施方法如下:

遴选会议成员:

①与急性咽炎有关的临床一线专家:技术职称为主任医师,平均医龄20年以上,中西医师均有,以中医师为主。②方法学专家: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面的专家。③所有现行参加了本指南编写的小组工作人员,包括领导组、执笔组、文献检索和分析组等。

遴选了中西医呼吸专业方面的著名专家,包括路志正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国勤主任、孙书臣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徐凯峰主任。

访谈提纲:

预设问题以便确定会议的讨论范围,使与会者熟知。针对急性咽炎的若干临床问题,预设问题如下:①请问您临床工作中诊治的急性咽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②您认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在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实践中是否比单纯使用西药存在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③请问您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思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④请问您在临床中诊治的急性咽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⑤您在临床上分别在哪些情况下一定不使用、可以不使用和必须使用抗生素?⑥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在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实践中擅长使用的中成药、中药(具体药名及剂量)、针灸等中医药疗法?疗效、疗程以及患者依从性如何?有无不良反应?⑦您认为在急性咽炎疾病中,是否存在性别、年龄、种族、群体的发病差异或疗效的差异?如果有差异,主要表现是什么?⑧您在诊治急性咽炎过程中对于疗效评判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2)采用GRADE推荐分级标准形成推荐意见

强推荐的含义如下:

对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患者会采纳推荐方案,只有少数不会;此时若未予推荐,则应说明;对临床医生——多数患者应该接受该推荐方案;对政策制订者——该推荐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被采纳作为政策。

弱推荐的含义如下:

对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会采纳推荐方案,但仍有不少患者不采用;对临床医生——你应该认识到不同患者有各自适合的方案,你得帮助每个患者做出体现他(她)价值观和意愿的决定;对政策制订者——制订政策需要实质性讨论,并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

3)撰写指南

①确定执笔人和编者

拟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高扬主治医师、赵元辰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吴若菡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姜俊杰副研究员主要负责指南的起草、以及编制说明等的起草工作。

②确定指南报告格式

咽炎指南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评价、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后,参考RIGHT标准进行指南/专家共识报告,同时根据指南总指导组制订的报告框架,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规定的体例进行撰写。

(8)指南初稿AGREEⅡ工具的评价

指南初稿完成后,工作组邀请4名研究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方法学专家,进行了AGREEⅡ评价,领域一(范围和目的)得分92%,领域二(参与人员)得分93%,领域三(制订严谨性)得分94%,领域四(表达明确性)得分78%,领域五(应用性)得分78%,领域六(编辑独立性)得分98%。第四领域评价偏低,仍需精简方药,明确推荐意见。第五领域评分偏低,虽然证据与专家经验相结合,但需进一步扩大范围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适应证评价。

(9)证据汇编存档

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存档。包括指南编制历次研讨会会议纪要、指南制订计划书、指南制订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证明、指南制订国际注册证明、指南制订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重要性调研资料、指南制订专家访谈资料、资料现代证据检索策略和结果、医保-基药-药典证据检索结果、中医古籍检索结果、教材和医家著作检索结果、RCT的题录清单和全文、RCT的GRADE评价结果、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共识问卷及其评分结果、网上征求意见及其处理结果、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共识问卷评分结果及其意见处理、指南推广实施方案等。

3.征求意见阶段

2017年5月4日在中华中医药网上公开征求意见(http://www.cacm.org.cn/zhzyyxh/tzgg/201705/4adfb1645e7c4d04bf47b5edbb1c3169.shtml)。

(四)指南编制的原则

咽炎指南制定的程序、方法、结构,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注重中医特色,既要保证科学性,又要符合中医实际。

1.要求指南各项建议的形成要有充分的证据,并且可溯源。

2.强调指南制定时既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临床证据,又要注重专家经验。

3.强调指南的制定应遵循可行性、先进性,与当前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严格的科学性;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标准本身结构、问题、术语等的统一性、准确性。

(五)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1.指南制订依据

该指南的制定依据IOM2011年对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定义(基于系统评价的且对各种备选干预方式进行利弊评估后提出的最优指导意见)并参照GIN快速指南工作组和WHO对于“快速建议指南”的定义(为了应对公共卫生紧急建议需求,在保证科学性和严谨性以及高质量的前提下,在6个月以内快速提供相关的纲领与指导,此类文件要有证据支持,但可能不需要完整的证据评价来支持)确定本研究项目将要制定急性咽炎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属性。指南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最新国际指南开发组织所颁布的指南制定步骤和相关评价标准,如2015版SIGN所归纳的指南制定50步骤、指南研究与评价的评审(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EvaluationⅡ,AGREEⅡ)工具、指南标准化会议(conference on guidelines standardization,COGS)确定的评价指南标准,以及国际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指南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注重中医特色,对既往相关证据进行充分收集、评价,并形成证据质量分级及其相应的推荐意见。

在咽炎指南的编制过程中,技术内容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针对证据分级的方法,总体思想认为来自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或单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证据等级最高,其次是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再次是病例系列和单个病例研究,最后是专家经验。②针对推荐强度,主要基于GRADE内容进行推荐,同时提出在证据缺如或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时,以专家共识推荐为主。③专家共识证据是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重要来源,基于此,起草相应指南的过程中专家共识证据的形成主要基于德尔菲法和1998年英国NHS研究者团队制定的一份卫生技术评估报告《共识形成法及其在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④在实施指南前,指南除了需要对指南制订质量使用AGREEⅡ工具的自我评价,还根据具体环境情况评估指南的实施条件是否满足,是否符合实际医疗工作需要,进行指南的适用性与合规性评价。并制定计划按照目前国际上发布的指南更新报告规范“CheckUp”,在未来2~3年进行更新。

2.总体内容

指南内容结构如下: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点、诊断及特征、治疗、并发症预防、康复调摄、指南制订方法。撰写原则和依据如下:①针对证据分级的方法,总体思想认为来自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或单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证据等级最高,其次是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再次是病例系列和单个病例研究,最后是专家经验。②针对推荐强度,主要基于GRADE内容进行推荐,同时提出专家共识证据的推荐强度,为选择性的推荐。③专家共识证据是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重要来源,基于此,起草相应指南的过程中专家共识证据的形成主要基于1998年英国NHS研究者团队制定的一份卫生技术评估报告《共识形成法及其在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

(六)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现行相关主要指南是2013年的《急喉痹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与评价》,该指南主要从中医药治疗急喉痹为切入点,本指南主要从中医药补充/替代抗生素的为主题阐述。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意见分歧。

(八)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实施,从而为解决目前本疾病领域中滥用抗生素问题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保证卫生保健资源的有效利用。

(九)贯彻指南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该指南是最大限度将循证结果和专家共识结合,突出抗生素耐药和滥用的主题,将有优势特色的中医诊疗措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因此,在参照并实施该指南的诊疗措施前,医生需掌握一定的中医诊疗基础知识,在诊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

(十)废止现行有关指南的建议

不建议废止现行相关指南。

参考文献

1.Harris A M,Hicks L A,Qaseem A.Appropriate Antibiotic Use for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Advice for High-Value Car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Ann Intern Med, 2016, 164(6):425-434.

2.姜小兵,纪维纲.两次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03):125-126.

3.王芸,韩振荆,张守斌.特殊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卫生职业教育,2005,(16):95-96.

4.Gerber M A, Baltimore R S, Eaton C B, et al.Prevention of rheumatic fever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heumatic Fever, 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the Interdisciplinary Council on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ranslational Biology,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uncil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J].Circulation,2009, 119(11): 1541-1551.

5.Pelucchi C, Grigoryan L, Galeone C, et al.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sore throat[J].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2, 18 Suppl 1: 1-28.

6.Shulman S T, Bisno A L, Clegg H W, 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2012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 2012, 55(10): 1279-1282.

7.Brink A J, Cotton M, Feldman C, et al.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South Africa[J].S Afr Med J, 2015, 105(5): 344-352.

8.Harris A M,Hicks L A,Qaseem A.Appropriate Antibiotic Use for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Advice for High-Value Car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Ann Intern Med, 2016, 164(6):425-434.

9.Suda K J, Hicks L A, Roberts R M, et al.A national evaluation of antibiotic expenditures by healthcare set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9[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3, 68(3):715-718.

10.郑晓燕,阴赪宏,王超,等.北京4所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对比分析 [C].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中国上海:2007.

11.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C].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国贵州贵阳:2013.

12.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喉科诊疗常规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13.田道法.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4.王永钦.清热利咽汤治疗急性咽喉炎136例——附西药对照组64例 [J].辽宁中医杂志,1995(09):401.

15.朱国琴,薛艳清,李松林.六神丸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J].中国医药科学,2015,(03): 83-85.

16.毛洪波.金叶败毒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1): 1466-1467.

17.黄开明,沈映冰.桂林西瓜霜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0): 2583-2584.

18.傅恩清,刘伟,孙瑞琳,等.热炎宁合剂治疗感冒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急症,2010,(04): 572-573.

19.Higgins J P,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M].Version 5.1.0 ed.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11.

20.Vernooij R W M,Alonso-Coello P,Brouwers M,et al.Reporting Items for Updated Clinical Guidelines: Checklist for the Reporting of Updated Guidelines(CheckUp) [J],2017, 14(1): e1002207. WNYhPqRqhtKKctZ7oU0zJatdNplDEVMau7cllYasRuKYXWDhxPes9v4vFfbOXL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