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A群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本病,该病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偶可伴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该病发病高峰人群主要集中在学龄儿童,也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近年来发现导致急性扁桃体炎的细菌感染菌属逐渐扩大,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加。该病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用药,红霉素等可作为二线用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本病青霉素治疗失败率高达10%~30%。同时该病存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特征,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部分耐药,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大部分耐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也较高,使得临床治疗该病的困难增加。中医药在防治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彰显中医药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在治疗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如在何种情况下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和降低抗生素耐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病属中医学“急乳蛾”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热外犯、肺胃热盛所致,以咽痛、扁桃体红肿及表面可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卫表证、肺热证、胃热证位居前列。2012年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将急乳蛾分为风热外犯证、肺胃热盛证。2016年德国扁桃体炎临床指南中的治疗定位在症状缓解,避免并发症,减少疾病相关的误工及误学,增加效益成本,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抗生素耐药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诸多中药具有抗细菌及免疫调节作用,对目前日益增多的混合感染及抗生素耐药的本病患者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一则可以抑菌,削弱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二则可调节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该疾病的治愈。另外,多种中药在杀菌及抑菌方面作用显著。为指导和规范临床医生在何种情况下单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在何种情况下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以减少抗生素使用,抵抗抗生素耐药性,提高临床疗效,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以突显中医药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在治疗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制订临床实践指南具有现实意义。
适用于被确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年龄>14周岁)。急性扁桃体炎轻症可以单用中医药,中重症可以实施中医药联合抗生素的治疗方案。适用于各等级医院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参考使用。
按疾病严重程度,根据专家共识分为轻症和中重症。轻症中医辨证多为风热外犯证,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单用中医药治疗。重症中医辨证多为肺胃热盛证,推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在此基础上推荐联合中医药治疗和(或)对症处理。风热外犯证强推荐中药汤剂为银翘散、疏风清热汤,弱推荐中药汤剂为五味消毒饮加减,弱推荐的中成药依次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金喉健喷雾剂。肺胃热盛证弱推荐中药汤剂为清咽利膈汤,强推荐的中成药为六神丸,弱推荐的中成药为蓝芩口服液、一清胶囊。
本指南将通过培训、网站或微信平台、期刊、学术活动及媒体、书籍等形式推广。本指南应用于各等级医院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或全科医生,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acute tonsillitis are group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Streptococcuspneumoniae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etc.can also cause this disease.The disease may be protracted or repeated with complications of sinusitis and otitis media, and occasionally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rheumatic fever,rheumatic heart disease may occur.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mainly concentrates in school-age children,and it can also occur in people of any age.The bacteria genera causing acute tonsillitis were found to have been on the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 and drug-resistant strains also on the increase.Penicillin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tonsillitis.Erythromycin can be used as second-line medication.The failure rate of penicillin treatment of acute tonsillitis caused by group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s as high as 10%-30%.Meanwhile, this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mixed infection of various bacteria.Penicillin is resistant to mo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lindamycin and erythromycin are resistant to most Streptococcu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quinolones is also higher, making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ncreasingly difficul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certai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preventing and curing acute tonsillitis.It is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 regarding how to highlight the benefits of TCM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to use TCM therap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in treating acute tonsillitis to reduc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erms of varieties and minimize antibiotic resistance.
Acute tonsillitis is referred to as“Ji Ru E”in TCM.According to TCM, acute tonsillitis is commonly caused by external invading of wind-heat and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It is a pharynge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sore throat,swollen tonsil, and yellow white pus in the surface, which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clinical practice.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TCM patterns showed that wei -exterior pattern,lung heat pattern, and stomach heat pattern topped the list.According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mmon Diseases of Otolaryngology in 2012, “Ji Ru E” (acute tonsillitis)falls into two patterns:external invading of wind-heat and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The German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onsillitis in 2016 aimed at relieving symptoms, minimizing complications,reducing disease-related work and study delays,increasing cost-effectivenes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Currently,there is no availabl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TCM therapy for antibiotic resistanc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show that many Chinese herbs have anti-bacterial effects and can regulate immunity,so TCM has a unique advant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mixed infection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a growing number of patients.Firstly,itcan suppress bacteria to weaken bacterial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Secondly,it can regulate and improve human body's immune function to promote the cure.In addition,a variety of Chinese herb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sterilization and bacteriostasis,whi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use of TCM therapy alone and combined use of TCM therapy with antibiotics in treating acute tonsillitis so as to reduce the variety of antibiotics use,fight against antibiotic resistance,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save medical and healthcare resources,then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tonsillitis and to develop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t is applicable to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cute tonsillitis(aged above 14 years old).Mild cases of acute tonsillitis can be treated with TCM therapy alone.Moderate and server acute tonsillitis can be treated with TCM therapy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This guideline is applicable to clinical doctor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department or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at all levels,as well as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nursing staff and pharmacists.
Acute tonsillitis can be divided into mild case and moderate-severe case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expert consensus.According to TCM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mild case is often the external invading of wind-heat pattern, for which antibiotic treatment is not recommended.TCM therapy alone could be the option.Severe case is often the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 pattern,for which β -lactam antibiotics are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line drug.Based on this,combined treatment with TCM and(or)symptomatic treatment are recommended.For external invading of wind-heat pattern,Yinqiao Powder and Shufengqingre Decoction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and modified Wuweixiaodu Decoction, Pudilanxiaoyan Oral Liquid,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Jinhoujian Spray are weakly recommended in order of use.For exuberant heat of the lung and stomach pattern,Qingyanlige Decoction is weakly recommended whereas Liushen Pill,Lanqin Oral Liquid and Yiqing Capsule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This guideline will be promoted through training,websites or WeChat platforms, periodicals, academic activities, media, and books, etc.It is applicable to registered doctors in otorhinolaryngology department,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 department at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as well as to nursing staff and pharmacists.
近年来发现导致急性扁桃体炎的细菌感染菌属逐渐扩大,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加,使得临床治疗该病的困难增加。中医药防治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能够在抑菌和抵抗抗生素耐药性方面起到积极治疗作用。如何突显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优势,在何种情况下单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在何种情况下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目前缺乏规范性的指导文件。因此,在充分参考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和流程,在现有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专家经验以及患者偏好,基于中医药自身特点及临床实际情况形成了中医药单用和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推荐意见。本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临床医生使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以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本指南由于受到使用者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依照实际情况而定。
本指南规定了被确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年龄>14周岁),轻症可以单用中医药治疗,中重症可用中医药联合抗生素的治疗方案。本指南适用于各等级医院呼吸内科专业、耳鼻喉科及全科的临床执业医师,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参考使用。
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A群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本病,该病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偶可伴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青霉素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抗生素,红霉素等可作为二线用药,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细菌学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本病青霉素治疗失败率高达10%~30%。同时本病存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特征,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则大部分耐药,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大部分耐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也逐渐增高。本病属中医学“急乳蛾”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热外犯、肺胃热盛所致,是以咽痛、扁桃体红肿及表面可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1月发热门诊的433名发热患者中急性扁桃体炎占86例(19.8%),按照中医内科学外感热病的常见证型进行辨证位居前3位的证型是卫表证172例(39.7%)、肺热证121例(27.9%)、胃热证65例(15%)。2012年《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将急乳蛾分为风热外犯证、肺胃热盛证。2016年《德国扁桃体炎临床指南》指出德国每年需要治疗超过12 000名本病患者,发病高峰人群主要集中在学龄儿童,也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治疗定位在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减少疾病相关的误工及误学,增加效益成本,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在英国,因本病导致住院的患者正在迅速增加,从2003年至2014年间增长了181%。对北京市十所三级综合医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资料调查研究发现,在2010年到2012年间的135 97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诊病历资料中,本病占16 410例(12.1%)。对广州市8家医院2008~2014年48 8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流行特征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病例数排在第5位,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5%。
该病按疾病严重程度,根据专家共识分为轻症和中重症。本病轻症一般为发病初期,患者精神状态好,无合并症,体温38℃以下,扁桃体Ⅰ°~Ⅱ°肿大,局部无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不高于12×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不高于80%。本病轻症中医辨证多为风热外犯证,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单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中重症中医辨证多为肺胃热盛证,推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在此基础上推荐联合中医药治疗和(或)对症处理。本病轻症在单用中医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症状明显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则需联合抗生素和(或)对症处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部分中药具有抗细菌及免疫调节作用,对目前日益增多的混合感染及抗生素耐药的本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一则可以抑菌,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二则可调节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该疾病的治愈。另外,一些中药在杀菌及抑菌方面作用显著,为中医药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提供了实验依据,如板蓝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连翘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银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鱼腥草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针对本病轻症,单用含有上述成分的中药治疗即可达到抑菌,治愈本病的作用。针对本病重症则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药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另外,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也在于其远期疗效较好,其总体费用较抗生素低廉。
(1)主要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为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常放射至同侧耳部。部分病例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等。
(2)体征:
急性病容,局部检查可见扁桃体及双侧腭弓充血,扁桃体可以肿大,或伴有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本病化脓时可在扁桃体表面有黄白色脓点,脓点可连接成片,形成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但不遗留出血创面。双侧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
(1)风热外犯证:
①咽部疼痛或咽部不适感;②扁桃体充血,无分泌物;③恶风发热;④头痛、全身酸痛;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①、②项,加③、④、⑤中的1项。
(2)肺胃热盛证:
①咽部疼痛,连及耳根或吞咽困难;②扁桃体充血,肿大明显,有分泌物,颈部淋巴结肿大;③身热,口渴,咳黄稠痰;④口臭,腹胀,多有便秘;⑤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具备①、②项,加③、④、⑤中的1项。
(1)急喉痹(西医急性咽炎):
急喉痹与急乳蛾均有咽痛、发热等症状,急喉痹以咽后壁黏膜肿胀、充血为主,扁桃体不化脓。
(2)白喉(西医咽白喉):
多有白喉疫毒接触史,属急性传染病,临床症见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饮水反呛,吞咽困难,或见吸气性呼吸困难,喘鸣,甚则心悸怔忡。全身可见发热、头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检查可见扁桃体上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雍垂或咽后壁。假膜与组织紧密粘连,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可出血。细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3)急喉风(西医急性喉梗阻):
急喉风有咽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检查见会厌充血肿胀,或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水肿,声门裂狭窄等。急乳蛾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化脓较明显,不出现呼吸困难。
(4)喉关痈(西医扁桃体周围脓肿):
喉关痈多有乳蛾发作史,或咽部创伤染毒史,一侧咽痛剧烈,吞咽时尤甚,痛引耳窍,吞咽困难,口涎外溢,言语含糊,似口中含物,汤水易从鼻中呛出,甚则张口困难,检查见一侧软腭红肿隆起,同侧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同侧扁桃体及悬雍垂被推向对侧。急乳蛾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化脓较明显,不出现呼吸困难,且病变局限于扁桃体本身。
(1)西医指南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时,可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2)西医指南推荐使用抗生素时,可联合中医药治疗本病,旨在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减少抗生素耐药,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3)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介入时机:在本病早期推荐单用中医药,如果病情有进展或合并并发症时则联用西医指南中推荐的抗生素治疗。若发病即为重症,则联用西医指南中推荐的抗生素治疗。若确为中医药治疗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则停用相关的中医药诊疗。
(1)风热外犯证
1)治法:
疏风清热,利咽解毒。
2)推荐方剂
①银翘散加减
(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清·吴瑭《温病条辨》
B.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淡竹叶、荆芥穗、甘草、淡豆豉。
C.注意事项: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第一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min,第二煎比第一煎时间略短。
D.不良反应:
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偶见轻度腹泻、口干。
E.随症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渴甚者,加天花粉;肿痛明显者,加玄参、山豆根;衄者,加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麻黄、苦杏仁;胸膈闷者,加广藿香、佩兰。
②疏风清热汤加减
(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急乳蛾)》。
B.药物组成:
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
C.注意事项: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第一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min,第二煎比第一煎时间略短。
D.不良反应:
偶见呕吐。
E.随症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渴甚者,加天花粉;肿痛明显者,加玄参、山豆根;衄者,加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麻黄、苦杏仁;胸膈闷者,加广藿香、佩兰。
③五味消毒饮加减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清·吴谦《医宗金鉴》。
B.药物组成:
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玄参、板蓝根、桔梗、桃仁、牛蒡子、浙贝母、金银花、连翘、荆芥、山豆根、甘草。
C.注意事项: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第一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min,第二煎比第一煎时间略短。
D.不良反应:
偶见皮疹。
E.随症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渴甚者,加天花粉;肿痛明显者,加玄参、山豆根;衄者,加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麻黄、苦杏仁;胸膈闷者,加广藿香、佩兰。
3)推荐中成药
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2015年版《药典》”)。
B.功能主治:
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药品说明书)。
C.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D.不良反应:
偶见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偶见胸背部皮肤散在红斑,皮肤瘙痒。
②双黄连口服液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医保目录》)、2015年版《中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卫生部令第93号)(以下简称“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
B.功能主治: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药品说明书)。
C.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ml或10ml,一日3次。
D.不良反应:
过敏性皮疹,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头痛。
③金喉健喷雾剂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2017年版《医保目录》、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
B.功能主治:
用于风热所致咽痛,咽干,咽喉红肿,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药品说明书)。
C.用法用量:
喷患处,每次适量,一日数次。
D.不良反应:
偶见轻微胃肠道反应。
(2)肺胃热盛证
1)治法:
清热解毒利咽
2)推荐方剂
①清咽利膈汤加减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B.药物组成:
大黄、芒硝、金银花、连翘、知母、锦灯笼、黄芩、黄连、桔梗、射干、甘草等。
C.注意事项:
本方含有凉性及泻下作用的药物,注意中病即止,脾胃虚寒者慎用。
D.随症加减:
恶风者,加荆芥、防风;渴甚者,加天花粉;肿痛明显者,加玄参、山豆根;衄者,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麻黄、苦杏仁;胸膈闷者,加广藿香、佩兰。
3)推荐中成药
①六神丸
(专家共识推荐使用)
A.处方来源:
2017年版《医保目录》
B.功能主治:
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药品说明书)。
C.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3次,温开水吞服;成年每服10粒。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取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数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持潮润,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
D.不良反应:
皮疹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E.注意事项:
本品含麝香,孕妇忌服,运动员慎用。本品含蟾酥和雄黄,不宜过量、久用,外用不可入眼。
②蓝芩口服液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2017年版《医保目录》。
B.功能主治:
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药品说明书)。
C.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D.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腹泻,一般可自行缓解(药品说明书)。
③一清胶囊
(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
A.处方来源:
2015年版《中国药典》、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
B.功能主治:
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C.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D.不良反应:
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药品说明书)。
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所致,可导致颈部深部的感染,例如咽后脓肿、咽旁脓肿及扁桃体周围脓肿等,还可以向上蔓延,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鼻窦炎,向下蔓延可引起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以上并发症按西医常规处理。
目前一般认为,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多与各个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如可引起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关节炎(常侵犯肩、肘及膝关节,小关节较少受累)等。急性扁桃体炎后出现风湿热者,心脏并发症尤为多见。以上并发症按西医常规处理。
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并保持排便通畅;咽痛剧烈或高热时,可口服退热药及镇痛药。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组织疾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少吃辛辣食物,少饮烈性酒等(中医专家共识)。
本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28家单位协同完成。
本指南制订过程中设立了由12人组成的总指导委员和27人组成的工作组(方法学组、共识专家组、首席专家和主要执笔人、秘书处)。
本指南共有39人参与,涉及研究单位31家,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地区。工作组组成:其中首席专家苗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要执笔人樊长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廖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其他成员:李培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静(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毛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真(浙江省中医院)、曲妮妮(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风森(新疆医科大学附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魏葆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仕丽(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雪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肖泓(云南省中医医院)、周继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钟敏(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张念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汉荣(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耿立梅(河北省中医院)、范伏元(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立然(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燕(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史锁芳(江苏省中医院)、董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焕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秘书为廖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本指南制订过程中搭建“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实践指南微信交流平台”,工作组人员可以随时对本指南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讨论。本编制组,自研究开始,每日通过微信交流群积极推进指南编制进程。同时定期召开内部讨论会和积极参加总课题的交流会和培训会,并将历次研讨会会议纪要进行了备忘存档。
本《指南》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Z10-018-02;Z0465),主要用于本指南制订过程中的专家咨询、劳务费及差旅费、文献检索等相关费用。本《指南》所有成员均已签署利益冲突声明,申明无和本《指南》主题相关的任何商业的、专业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不涉及与所有可能被本《指南》成果影响的利益。签署利益冲突声明后,由秘书处收集提交至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监督并评价利益声明,以确定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若存在利益冲突,指南指导委员会确定其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最终处理方式。
该指南的目的主要为提高中医药单独使用或减少抗生素治疗成人(>14岁)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实践水平,增加临床治疗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抵抗出现的耐药菌对治疗带来的不良后果,即通过中医药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达到缓解患者咽部异物感或咽痛,并使扁桃体充血基本消失且部分泌物消失的治疗效果。
根据指南研发计划书提纲和实施方案以及2017年2月22日召开的研究内容部署会,本编制组从2月23日至3月15日完成了《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实践指南计划书》,同时邀请了方法学专家进行了评审,在这期间,先后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有关本疾病指南的立项通知,并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网”进行了双语注册,获得注册号:IPGRP-2017CN012。计划书的撰写过程中,完成了对18名来自全国范围的临床一线医生对于急性扁桃体炎重要结局指标的评分和本指南拟解决的临床问题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对于急性扁桃体炎临床一线医生比较关注的结局指标主要为:咽部异物感或咽痛消失、临床治愈率、扁桃体充血基本消失且部分泌物消失、体温正常等;而对于本指南拟解决的临床问题,则主要集中为:什么情况下单用中药治疗?中医药在急性扁桃体炎的哪个环节治疗最有效,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什么?为了能够凝练和明确中医药在哪个环节能够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中医病名为“急乳蛾”),疾病组根据前期的调研,对本疾病领域的四名知名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访谈主要从专家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总体思路、常见辨证论治过程及其常用治疗措施、调护以及哪些部位/发病环节中医药单用或联合西药使用优于抗生素几个方面进行。计划书主要包含如下方面:指南制订的背景;基本原理;使用人群;目的和目标;指南项目组成立及管理流程;利益冲突和资助来源;构建关键问题;系统评价实施步骤;证据评价和推荐体系;撰写人员和指南成文体例要求;外部评审流程;后期实施和评估计划;更新计划;其他(注册、预算、时间进度表)等。
(1)证据的检索
检索策略分为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检索内容又分为:国内外原始研究数据库和国内外临床试验注册库以及国内外指南文库。检索全文电子数据库主要包括:原始研究数据库:①英文: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②中文: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国内外临床试验注册库以及国内外指南文库: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国际指南注册平台(http://www.guideline-registry.cn)、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https://www.nice.org.uk)、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http://www.sign.ac.uk)、新西兰临床实践指南网(http://www.nzgg.org.nz)、中国临床指南文库(http://www.cgc-chinaebm.org)等。并手工检索了:教科书、重要古籍、重要的标准化文件和出版的相关专著。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开始截至2017年3月。
检索关键词有:“急性扁桃体炎”。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中医主要核心检索词:“急乳蛾”“急喉瘖”“急蛾”“蛾风”“飞蛾”“单乳蛾”“单蛾风”“双乳蛾”“双蛾风”“活乳蛾”“嗌肿”“嗌痛”“咽喉肿痛”“喉痹”“喉关痈”“喉痈”。英文检索词:“tonsillitides[mh]”“acute tonsillitis”“tonsillitis”。初筛获得765篇中医药治疗非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2)证据的筛选
通过检索,获得相关系统评价7篇,均与本《指南》主题不相关,10篇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其中最为相关的为:2016年德国研究者发表在杂志上的《临床实践指南·扁桃体炎I·诊断和非手术治疗》、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急乳蛾》(ZYXH/T311~325—2010)、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制订)。分析这三部指南后发现,西医指南对于急性扁桃体炎非手术疗法主要推荐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而2012发布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急乳蛾)》在证型方面对本指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系统梳理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简称“2017年版《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卫生部令第93号)(简称“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简称“2015年版《药典》”)有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和饮片,其中2017年版《医保目录》获得相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中成药38种,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获得87种,2015年版《药典》中相关饮片有16种。检索古籍20余部,现代著作13部,并提取了相关信息。通过上述中英文电子数据库的检索,最终获得123篇中医药治疗非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本《指南》只纳入了RCT,其他研究类型的研究由于质量普遍不高,因此不予考虑。进一步筛选后,获得75篇相关RCT,并获得全文,将其分为单用中医药治疗和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两大类。同时对两大类研究按照中医证候进行了划分,分为第三大类:风热外犯证、肺胃热盛证、肺热阴虚证。
(3)证据的评价
本《指南》主要基于最终纳入的75篇RCT进行了重点评价,并根据Cochrane评价手册Handbook 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①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隐藏;③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采用盲法;④对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⑤结果数据的完整性;⑥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⑦其他偏移来源。最终对文献做出“偏倚风险低”“偏倚风险高”“偏倚风险不确定”的判断。最终评价结果,大部分研究在7个条目中被评价为偏倚风险不确定,另外一部分研究在部分条目中被评价为高风险,少数研究在个别条目中被评价为低风险。
(4)证据的汇编
上述内容是对本指南在证据检索、筛选、评价过程整体情况的概述,具体的操作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本底资料,均进行了汇编,并留存,作为本指南的配套资料。原始材料均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存档。
(1)临床问题以及结局指标重要性的调研
由于指南隶属“治疗”领域,且围绕中医药能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来撰写。在研制之初,通过对19名临床一线医生进行的调研和4名老中医的访谈,凝练出了本指南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对本疾病相关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评判,并对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进行了重点分析。调研结果发现,对于急性扁桃体炎临床一线医生比较关注的结局指标主要为:咽部异物感或咽痛消失、临床治愈率、扁桃体充血基本消失且部分分泌物消失、体温正常等;而对于本指南拟解决的临床问题,则主要集中为:什么情况下单用中药治疗?中医药在急性扁桃体炎的哪个环节治疗最有效,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什么?
(2)指南框架和推荐意见的共识实施
共识总原则为:凡是对某项治疗措施强推荐人数超过总人数75%,则强推荐使用该治疗措施;如果不推荐使用人数比例≥50%,则为不推荐;其他情况为弱推荐。
对于经典名方且有古籍(1911年以前)记载,现代研究证据级别偏低的情况,有75%以上的专家达成共识强推荐,则为强推荐。
本指南通过三轮德尔菲法共识问卷调研结合面对面共识会议法达成指南的共识内容。遴选的共识成员为:①急性扁桃体炎有关的临床一线专家:中西医师均有,以中医师为主;②方法学专家:循证医学方面的专家;③患者2名;④医疗管理人员1名;⑤护理人员1名。
最终进行了70人次的调研(第一轮16名,第二轮28名,第三轮26名),第一轮主要针对指南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评价,并最终确定两个证型,即风热外犯证、肺胃热盛证;同时这两个证型也对应了急性扁桃体炎的轻症和中重症。第二轮主要对基于证据评价的所有治疗措施进行了评价,第三轮主要对中成药进行了评价。经过三轮德尔菲法,以及广泛的征求意见之后,本指南所有内容基本达成了共识。
本指南采用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 系统,即GRADE标准。GRADE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所纳入的75篇RCT,研究之间异质性过大,无法进行Meta分析,故只进行了单一研究的GRADE评价分析,对于GRADE的五条降级因素,其中“不一致性”无法适用外,其他条目均进行了评价。所有研究最终获得证据质量评价结果为“D”级。
通过专家共识,建议急性扁桃体炎的证候为两型,即风热外犯证和肺胃热盛证。考虑到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自限性的短期疾病,临床中不常使用中药注射剂来治疗该疾病,临床专家建议,不考虑纳入有关中药注射剂以及外治法,为此75篇RCT去除10篇中药注射剂文献和10篇外治法文献后,还剩余55篇,而这55篇中37篇只报告了有效率(其中联合用药类有17篇,单用类20篇),证据信息有限。
指南草案经指南制订小组讨论修改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后,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疗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于2017年5月4日在中华中医药网上开展为期2周的公开征求意见。对送审稿组织了三次面对面的专家审查会,广泛争求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一线医生、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文献学等专业专家意见(时间分别为2017年4月25日、5月24日、6月2日),最终指南报送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批、发布。
在指南初稿完成后,本《指南》工作组还邀请了4名研究人员,其中有临床医生和方法学专家进行了AGREEⅡ工具的评价。六个领域评价得分分别为93.06%、90.28%、91.15%、83.33%、90.06%、97.92%,4名研究人员均推荐使用本《指南》。
在未来两年里,本《指南》将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培训,拟对30家以上不同级别的医院相关使用者进行培训,通过网站或微信平台、期刊、学术活动及媒体、书籍等形式推广。通过在临床医院、科研院所的培训,以使相关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本《指南》。本《指南》将相关的培训材料放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上,以方便阅读者的使用和参考。并在实施后进行实用性和疗效评价。另外,考虑到西医生或社区医院医生对于中医辨证论治等理论的不熟悉会导致其对本《指南》使用时的困难,因此会重点针对这两类人群进行宣教。
本《指南》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拟2~3年更新。拟更新的内容取决于:指南发布后是否有新的相关证据出现,证据变化对指南推荐意见的影响,指南推荐意见的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将按照指南更新报告规范“CheckUp”进行更新。
首先,该指南的制订依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2011年对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定义(基于系统评价的且对各种备选干预方式进行利弊评估后提出的最优指导意见)并遵循最新国际指南开发组织所颁布的指南制定步骤和相关评价标准,如2015年苏格兰指南制定组织(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 network,SIGN)所归纳的指南制订50步骤、指南标准化会议(conference on guidelines standardization,COGS)确定的评价指南标准。本指南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注重中医特色,对既往相关证据进行充分收集、评价,并形成证据质量分级及其相应的推荐意见。
其次,在该指南的编制过程中,技术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针对证据分级的方法,总体思想认为来自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或单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证据等级最高,其次是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再次是病例系列和单个病例研究,最后是专家经验。②针对推荐强度,主要基于GRADE内容进行推荐,同时提出在证据缺如或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时,以专家共识推荐为主。③专家共识是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形成推荐意见的重要依据,基于此,起草相应指南的过程中专家共识的形成主要基于德尔菲法和1998年英国研究者制定的一份卫生技术评估报告《共识形成法及其在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④在实施指南前,本指南除了需要对指南制订质量使用AGREEⅡ工具的自我评价,还根据具体环境情况评估指南的实施条件是否满足,是否符合实际医疗工作需要,进行指南的适用性与合规性评价。⑤计划按照国际指南报告标准RIGHT进行报告,推向国际。并制定计划按照目前国际上发布的指南更新报告规范“CheckUp”,在未来2~3年进行更新。
本指南正文共设10部分和23个附件,主要技术内容有:第1~3部分:明确该指南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定义;第4~5部分:列出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点;第6~9部分:明确本病的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防和康复调摄;第10部分:介绍该指南的制定方法。
23个附件包含的内容为:急性扁桃体炎指南编制历次研讨会会议纪要、急性扁桃体炎指南制订计划书、急性扁桃体炎指南制订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证明、急性扁桃体炎指南制订国际注册证明、急性扁桃体炎指南制订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重要性调研资料、急性扁桃体炎指南制订专家访谈资料、资料现代证据检索策略和结果、医保-基药-药典证据检索结果、急乳蛾中医古籍检索结果、教材和医家著作检索结果、125篇RCT使用EpiData软件建库、125篇RCT EpiData软件所建库导出excel表、75篇RCT证候分类信息、纳入75篇RCT的题录清单和全文、纳入75篇RCT的RBO评价结果、38篇中医药联合类RCT文献的GRADE评价结果、37篇中医药单用类RCT文献的GRADE评价结果、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共识问卷及其意见处理结果(16名专家)、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共识问卷及其意见处理结果(24名专家)、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共识问卷及其意见处理结果(26名专家)、2017年5月4日网上征求意见及其处理结果、2017年4月25日第一轮征求意见稿意见及其处理结果、2017年5月24日第二轮征求意见稿意见及其处理结果、同行评审意见及其处理结果、指南推广实施方案。
1.蒋丽娜,何云生,邱升强.急性扁桃体炎的细菌学分析 [J].浙江医学,2005,27(10):781-782.
2.Altamimi S, Khalil A, Khalaiwi KA, et al.Short-term late-generation antibiotics versus longer term penicillin for acute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in childre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8(8): 114-119.
3.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制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3):161-164.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急乳蛾),2012.
5.Tuner K, Nord C E, et al.Impact of phenoxymethylpenicillin and clindamycin on microflora in recurrent tonsillitis[J].The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 1985 94(3):278-80.
6.黄选兆,孔维佳,戴立人,等.急性扁桃体炎的细菌学特征及复方克菌定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1991,5(4):198-200.
7.Plum AW, Mortelliti AJ, Walsh RE.Microbial Flora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Peritonsillar Abscesses in Upstate New York[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2015, 124(11):875-880.
8.杜琨.433例发热门诊病例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相关性研究 [J].北京中医药,2011,30(1):13-14.
9.Jochen P.Windfuhr, Nicole Toepfner, Gregor Steffen Clinical, et al.Practice guideline:tonsillitis I.Diagnostics and nonsurgical management[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6,273(4):973-987.
10.Hospital Episode Statistics, Admitted Patient Care-England, 2003-04: Main Primary Diagnosis,4 Character Table.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formation Centre.
11.席韩旭,武轶群,张洋,等.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头孢菌素应用的流行病学分析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9):847-850.
12.刘慧,肖新才,张丹萍,等.广州市2008-2014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流行特征和经济负担研究 [J].华南预防医学,2016,42(5):401-406.
13.Windfuhr J P, Toepfner N, Steffen G, 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onsillitis I.Diagnostics and nonsurgical management[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6, 273(4):973-987.
14.杜冠华,王月华,张冉,等.多成分多靶点是对中药作用机制的表面认识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4):480-483.
15.崔煦然,赵京霞,郭玉红,等.细菌耐药背景下中药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J].世界中医药,2016,(10):1940-1944.
16.胡晓燕,刘明华,孙琴,等.板蓝根抑菌活性部位的谱效关系研究 [J].中草药,2013, 44(12): 1615-1620.
17.史洋,王小平,白吉庆,等.连翘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研究 [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1):950-953.
18.关炳峰.金银花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提取、抗氧化及抑菌特性研究 [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19.熊大胜,席在星,邓应威.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4):59-60.
20.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93-395.
21.阮岩.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0-162.
22.熊大经,刘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60.
23.赵丽.辨证使用银翘散治疗急乳蛾临床体会 [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55-57.
24.吴娟,刘钢,朱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J], 2011, 10(2): 36-37.
25.庞达通,莫修干.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J].右江医学,2003(05):488-489.
26.姚惠青.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42例 [J].陕西中医,2006(08):914-915.
27.姚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例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24):56-57.
28.李春英.蒲地蓝口服液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0例分析 [J].吉林医学,2013,34(03):464.
29.王毅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不良反应3例报告及分析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185-186.
30.范妙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观察 [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 12(3): 40-41.
31.郭玉娟,刘明.双黄连口服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3:177.
32.莫凌凌.金喉健喷雾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40例临床观察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 33(4): 22-23.
33.王冠博.加减清咽利膈汤合双料喉风散治疗急乳蛾的临床观察 [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34.陶洁.清咽利膈汤治疗咽喉急症 [J].新中医,2009,41(05):119-121.
35.陈红梅.六神丸引起不良反应41例分析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20(03):57-59.
36.王建山.一清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世界中医药,2016,11(3):815.
37.崔娜.中西药合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12):1127-1128.
38.黄选兆,汪吉宝,孔伟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0-322.
39.Higgins J P,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M].Version 5.1.0 ed.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11.
40.http://www.Gradeworkinggroup.org.2017-05-02
41.Vernooij R W M,Alonso-Coello P,Brouwers M,et al.Reporting Items for Updated Clinical Guidelines:Checklist for the Reporting of Updated Guidelines(CheckUp) [J].2017, 14(1): e10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