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弥漫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为最多。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轻者仅有低热、腹痛、腹泻,大便1日3~5次,少有黏液,里急后重不明显;重者可见血压低、四肢厥冷、脱水等症状。若在腹泻前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称为中毒性菌痢,以儿童为多见。治疗不当或抗病功能低下,腹泻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痢疾”范畴。其发病多为热毒、水湿、肠道不利、血热、寒邪、脾气阴津亏虚及气血不和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泻下通腑药、凉血药、祛寒药、健脾益气药、养阴生津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

续表

临床应用

【临证组方框架】

湿热痢:

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泻下通腑药

疫毒痢:

清热解毒药+凉血药±泻下通腑药

寒湿痢:

祛寒药+利水渗湿药±健脾益气药

虚寒痢:

健脾益气药(补益肾阳药)+祛寒药±固涩药

阴虚痢:

养阴生津药(养血药)+清热解毒药±凉血药

休息痢:

健脾益气药(补益肾阳药)+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

以上各证型:

无需辨证+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和营药)

消化不良+消食导滞药 腹痛+止痛药

【辨证应用范例】

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此为湿热蕴结,肠道不利所致细菌性痢疾湿热痢。组方应主用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佐以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和营药),轻遣泻下通腑药、止痛药。

组方:

黄连 6g,白头翁 9g,金银花 12g,黄芩 9g,茯苓 12g,滑石 9g,泽泻9g,木香 6g,槟榔 9g,当归 9g,赤芍 9g,白芍 12g,大黄 9g,甘草 9g。水煎服。

【评按】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病菌由大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蝇和用具经口传染。西医对本病主要采用抗生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补液、解痉、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中医对于轻型、普通型和慢性细菌性痢疾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急性重型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就显得力量单薄,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进行救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细菌性痢疾应用清热解毒药,最值得注意的是黄连的用量问题。检索近年来治疗细菌性痢疾的57张用方发现,黄连的用量从3~15g不等。其用量过小,病重药轻,不易建功。若用量过大,常会出现3种病理转归:一者大寒败胃。盖“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说明顾护胃气应贯穿于治痢过程的始终。由于黄连药性大寒,大剂量使用最能败伤胃气,得不偿失。二者苦燥伤津。《怡堂散记》认为:“盖痢甚津液既伤,燥与利皆损液之药也。”黄连味苦而燥,若大量用之则易复伤已虚之津液,或病不易愈,或酿成阴虚之痢。三者厚肠留邪。盖细菌性痢疾古名滞下,乃湿热蕴结于肠道而失其疏泄传导所致,其治当以“通因通用”为法。黄连一药,虽可大清肠中之热,但因其能“厚肠胃”,可阻碍大肠的传导,不但于滞下无益,反碍通用之法,故不宜大量用之。尤其对于湿热痢早期,兜涩太早,更易留邪。综上所述,细菌性痢疾应用黄连在6g左右,既能清热又无败胃伤津留邪之弊,应该是最为适宜的剂量。

一般疾病利水渗湿,历来医家惯常喜用车前子一药。因为车前子利水渗湿效果显著而快捷。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惟将车前子炒熟,嚼服少许,须臾又服,约六点钟服尽一两,小便必陡然利下,连连不止。”但由于痢疾一病,“皆湿热为本”,湿热熏蒸,最易耗伤津液,又腹泻频发,亦损津液,故《医镜》一书治痢有“一忌利小便”之说,以过利小便则津液愈伤也,可见痢疾应用利水渗湿药主用车前子不宜。茯苓利水渗湿功效良佳。如《药品化义》:“茯苓最为利水除湿要药。”而且在渗利水湿的基础上,复有健脾补中之功,所谓利而不猛,药力平和者也,所以无利伤津液之弊。这也是本篇利水渗湿药之所以首选茯苓的原理所在。

细菌性痢疾邪在肠中,应用泻下通腑药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泻下以去肠道中积滞之邪,邪去则正安,病易愈矣。正如《济生方》所说:“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对其治疗“必先导涤肠胃,次正其根本,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治法”。但在日常临证中,泻下通腑药还须因证而用,不可一概而论。“初痢宜通”,泻下通腑药应多用于细菌性痢疾病之初期的湿热痢、疫毒痢以及寒湿痢等实证证型。“久痢宜涩”,泻下通腑药对于细菌性痢疾病之后期的虚寒痢、阴虚痢以及休息痢多不予用之。以上所述是泻下通腑药应用的一般规律。但由于久痢者每常虚实夹杂,虚非补不复,实非通不去,所以有很多古今医家治疗久痢难愈证候,也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使用了大黄等泻下通腑药。如《临证指南医案》:“张五七,脉沉伏,久痢腹痛,畏寒少食。气弱肠滞,以温通方法。熟附子、生茅术、生大黄、茯苓、厚朴、木香。”如现代学者张惟祖认为休息痢属因病致虚者,应本着先治其病的原则用药组方,故用玄明粉、大黄、枳实除肠中积滞;马齿苋清肠中湿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生地黄、麦冬养阴扶正。由此则能使邪气消除,正气得复,痢亦可止。然而必须明确,其时应用大黄等泻下通腑药,一要尽量用于体质强壮者;二宜暂用不宜久用,中病即止;三应轻用药物的剂量或数量。

凉血药主治疫毒痢,常与清热解毒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但必须说明,很多疾病凉血每常以生地黄为首选药,而细菌性痢疾凉血却以地榆为先用者,乃是因为热毒入于肠道血分,血中热盛是疫毒痢的主要病机,热灼肠道血络,所以其临床表现中常见痢下鲜紫脓血。显而易见,治疗疫毒痢之血热单纯凉血是不够的,而应该凉血与止血兼顾,乃中病机。生地黄虽然凉血功效显著,但乏于止血。《本草正义》认为:“地榆为凉血之专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认为:“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其凉血又能止血,用一药而成二功,应该作为细菌性痢疾凉血药的首选之药而用。

健脾益气药主治虚寒痢和休息痢,治疗前者健脾益气药常与祛寒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治疗后者健脾益气药常与清热解毒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其时,健脾益气药辅助以补益肾阳药常能增强其临床疗效。因为虚寒痢和休息痢皆属久痢证型,病痢时长,脾胃多已虚弱,久而及肾。正如《医宗必读·痢疾》所谓:“是知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因此在健脾益气药的基础上适当辅助以补益肾阳药,对于缩短痢疾的病程具有积极意义。

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原因与感受外邪及饮食不节有关。其病位在肠,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腹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综上可见,肠道气血凝滞是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重要一环,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各种证型的病理改变之中。所以行气药和活血化瘀药应该相须为用,无需辨证地在其各种证型的治疗处方中加用之,只不过视不同证型用有轻重罢了。如对于湿热痢、寒湿痢等实证证型,往往予以重用;而对于虚寒痢、阴虚痢等虚证证型,每常予以轻遣。若依据临床症状而用,如里急后重较重者,宜重在行气药;便脓血较重者,宜重在活血化瘀药,正所谓“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又如赤多重用活血化瘀药,白多重用行气药等等。还有学者认为,在行气药和活血化瘀药二者中,应先用行气药而后及活血化瘀药。如《友渔斋医话》论痢疾当调气和血、升清降浊曰:“至于用过清热逐秽,调气不愈者,宜和血之品。”亦属有参考价值之论。

热毒和水湿是湿热痢的主要致病之邪,其治疗用方的框架自然应以清热解毒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用药物组成,然后用泻下通腑药以去肠道中之积滞。热毒入于血分,血中热盛是疫毒痢的主要病机,所以主用清热解毒药和凉血药组成临证用方的框架,亦续用泻下通腑药去肠道中的积滞之邪。寒湿痢主在寒与水湿之邪为患,相应其治疗处方框架也应主用祛寒药和利水渗湿药。寒湿易伤脾气,又于方中少佐以健脾益气药以健之。虚寒痢之虚者,脾气虚也。“气不足便是寒。”脾气虚失于固摄,所以其治疗处方框架在主用健脾益气药(补益肾阳药)和祛寒药的基础上,又佐用了固涩药。阴虚常与热毒相兼,所以治疗阴虚痢的用方框架应以养阴生津药(养血药)和清热解毒药为主用药物组成。热炽易入血分,所以又于方中佐用了凉血药。休息痢虽然主在脾气虚,但中医理论认为:“凡休息痢,总为虚实夹杂之证。”所以须在其用方框架中应用清热解毒药和利水渗湿药以去肠道中残留之邪。由于上述各种证型皆存在肠道之气血为邪气壅遏而凝滞的病理改变,所以也就在其各自的治疗用方框架中皆佐用了行气药和活血化瘀药(和营药)。 X5EEQOu6jbSMFhxj80IAP7YVabBAcUfI5/xxlZ+UA7IhYmKF75b4Q6NGKarAmQ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