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多由急性乙型肝炎演变而来,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复杂,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同时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发病基础;以胃肠道功能紊乱如乏力,纳呆,恶心,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体征可有肝大,肝区压痛。化验检查肝功能和转氨酶可出现异常,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对确诊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重要价值。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肝郁”“胁痛”“黄疸”“疫毒”范畴。其发病多为肝气不疏、瘀血、热毒、水湿、脾气不足、肝阴亏虚及肾阴肾阳亏虚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疏肝行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健脾益气药、滋补肝阴药、滋补肾阴药、补益肾阳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

续表

临床应用

【临证组方框架】

肝郁脾虚型:

疏肝行气药(柔肝药)+健脾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

肝郁血瘀型:

疏肝行气药(柔肝药)+活血化瘀药±健脾益气药±利水渗湿药

肝胆湿热型:

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疏肝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健脾益气药

肝肾阴虚型:

滋补肝阴药+滋补肾阴药±补益肾阳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

脾肾阳虚型:

健脾益气药+补益肾阳药±滋补肾阴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

以上各证型:

转氨酶升高+降转氨酶药 消化不良+消食导滞药

【辨证应用范例】

慢性乙型肝炎数年,转氨酶升高不降,右胁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面色萎黄,肢体困倦,气短乏力,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薄白腻,脉弦。此为肝气郁滞,脾气不足所致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型。组方应主用疏肝行气药(柔肝药)、健脾益气药,佐以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轻遣降转氨酶药。

组方:

柴胡 9g,郁金 9g,川楝子 9g,香附 9g,白芍 9g,黄芪 12g,白术 9g,党参 9g,山药 12g,丹参 9g,三七 9g,茵陈 12g,虎杖 9g,五味子 12g,甘草 9g。水煎服。

【评按】

乙型肝炎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唾液以及性传播等途径感染。慢性乙型肝炎可由急性乙型肝炎演变而来(急性期可以不明显)。如急性乙型肝炎的病程超过6个月至1年,症状持续和或肝功能试验仍有异常,即可认为已进入慢性阶段。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无特殊疗法,除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外,常用保肝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治疗,疗效均不够理想。但乙肝疫苗研究的成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医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一病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临床研究方面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有很多学者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较之单纯用中医或西医效果均好,值得关注。

慢性乙型肝炎病位在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滞是肝病最基本的病变形式,也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机。正如现代学者隋殿军等认为:“肝脏是一个功能特殊的脏器,既要顾其体,也要舒其用,而慢性乙型肝炎正是肝脏体不足而又多郁所形成的。所以在拟定方药时要解郁,就要舒肝气、活肝络、解肝毒;要扶体,就要健脾益气,使木得土而达。”所以疏肝行气药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为常用的药物,不但主治肝郁脾虚、肝郁血瘀等涉及肝气郁滞的证型,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其他证型的治疗,亦可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酌情加入疏肝行气之品,常能明显提高所用方剂的临床疗效。

活血化瘀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途:

①主治肝郁血瘀证型,常与疏肝行气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②现代有学者主张,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应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始终。如李文海等指出:“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气滞血瘀是乙型肝炎病变的中心,认为活血化瘀应为治疗乙肝的主要治则,在各型证治中,始终应贯穿活血化瘀,才可取得较好疗效。”根据以上原理,不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任何证型,皆可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酌加活血化瘀药。③瘀血是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阶段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活血化瘀药可以阻断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进程,所以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后期证型的治疗,尤其要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如现代学者莫矜耀认为,慢性乙型肝炎久治不愈,肝内纤维结缔组织代谢失常、增生,使肝脏变硬,形成肝硬化。同时免疫调控障碍,免疫复合物清除不全,沉积在小血管基膜造成损害,使病情加重和进一步发展。针对病理改变进行治疗,活血化瘀,活跃微循环,提高细胞供养状态,改善结缔组织代谢,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对抗肝纤维化,同时能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其沉积造成的损害。活血化瘀应尽早应用,即使无明显血瘀见症,也应酌情加活血化瘀之品。④关幼波还特别指出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四大优点,即加快黄疸的消退、有利于肝脾大的软缩、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缓解肝脾区的疼痛。临床可参考应用之。

清热解毒药主治肝胆湿热证型,常与利水渗湿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湿热之邪即是乙型肝炎病毒。如陈立华:“乙肝病毒是一种抑制阳气,易于深入营血脏腑经络,缠绵难祛的湿热毒邪。”所以清热解毒药也能抑杀乙肝病毒。如莫矜耀:“清热解毒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少体内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可用白花蛇舌草、虎杖、龙胆草、板蓝根、茵陈、半枝莲、蒲公英、鱼腥草、郁金、白芍、陈皮、甘草等。”基于上述观点,清热解毒药又应该在慢性乙型肝炎其他所有证型的临证用方中加用之,其时并非意在清热解毒,而是为了抑杀乙肝病毒。但须视不同的证情使用不同数量或剂量的清热解毒药,即治疗肝肾阴虚证型的用量应较之治疗肝胆湿热证型的用量有所减少;治疗肝郁脾虚证型和肝郁血瘀证型的用量又次之;而治疗脾肾阳虚证型的用量每常予以轻遣。正如郭士魁所说:“清热解毒药中夏枯草、板蓝根、败酱草、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等均可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但用量要适度,注意勿过量,以免伤及脾胃,且不宜久用。病情好转后酌减清热解毒药或加扶正药,以扶正祛邪。”诚为经验之谈。

健脾益气药主治涉及脾气亏虚的证型,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等。治疗前者健脾益气药常与疏肝行气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治疗后者健脾益气药常与补益肾阳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在日常临证中发现,健脾益气药还有以下两种应用途径:①“久病必虚”,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正气必然亏虚。扶正必须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所以不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任何证型,只要久治难愈,就可以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加用健脾益气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HBsAg的消失和抗-HBe的出现。②有些慢性乙型肝炎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唯HBsAg检测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六项指标检测呈现“大三阳”或“小三阳”。对于该类证情,一般常用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药为主用药物,再适当配伍疏肝行气、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以及活血化瘀等药为方治疗,效果良好。

补益肾阳药的三级精选格局,本篇以菟丝子、淫羊藿和巴戟天、仙茅为首选药和次选药,乃是因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需长期服药,所以应该选用温而不燥,既能补益肾阳又无伤肾中元阴者,以上诸药皆属其类。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如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仙茅等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刺激作用,可增强肝细胞的免疫功能,用之颇为相宜。

转氨酶长期持续升高,肝脏容易纤维硬变,甚至癌变,所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降转氨酶药至关重要。降转氨酶药的应用途径颇为单纯,即只要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各种证型中,经化验见到转氨酶升高,就应该在其所用的方剂中加入之。五味子一药是降转氨酶药物中之要药,亦最为常用。但需要说明,如果转氨酶的数值已降至正常可否继续用五味子以降酶,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可予停用,以免出现抗药现象。另一种观点主张转氨酶数值正常之际还要应用五味子,以防止和延缓肝细胞的受损,此乃“治未病”的体现。后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同。现代有学者报道,五味子对各型肝炎均有明显降酶作用,表现特点为降酶速度快、幅度大、复常率的平均复常天数优于其他药物,近期疗效满意,其降低转氨酶有效率为84%~97.9%。缺点是停药后常有反跳现象,反跳率可高达46%~69%。但停用反跳后,如果再用五味子降酶仍然有效。朱良春还认为,用五味子降转氨酶,凡苔腻、脘胀、纳呆者,暂不宜使用,或先服健脾渗湿之品,待脾健湿化后,再服为宜。这是五味子应用中的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纵观临证组方框架可以发现:

①所有证型的用方框架中均参用了活血化瘀药,乃是因为瘀血在慢性乙型肝炎一病中的存在是广泛的。如肝郁脾虚证型,其肝气郁结,不能运血则血瘀;如肝郁血瘀证型发病的本身即由瘀血所致;如肝胆湿热证型中之湿为有形之邪,极易壅遏血运而为瘀;如肝肾阴虚证型,“阴虚血必滞”,其瘀血的形成也是必然的;如脾肾阳虚证型常病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后期,为了防止进入肝硬化阶段,活血化瘀药亦不可或缺。②大多数证型的用方框架中使用了利水渗湿药,但有时作为主用药物而用,有时作为佐用药物而用。因为在肝胆湿热证型中水湿是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所以在其用方框架中利水渗湿药应作为主用药物而用。脾虚易生湿,有形之瘀血亦常能阻遏津液的运行而衍化为湿,所以在涉及脾虚和瘀血的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郁血瘀3种证型的用方框架中利水渗湿药却应作为佐用药物而用。由于利水渗湿最易伤阴,所以在肝肾阴虚证型的用方框架中没有使用利水渗湿药。 TbCGALTKfdMEbRVkwT4AtUqFEX30JT/jTL8icRqGiqC1xoF4VSOgjTYlVNxEsQ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