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的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患病率高达20%~40%,年发病率在1%以上。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痞满”“嘈杂”范畴。其发病多为饮食停滞、胃失和降、脾气亏虚、肝气不疏、胃阴不足、胃热及寒邪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消食导滞药、和胃降气药、健脾益气药、疏肝行气药、养胃阴药、清胃热药、祛寒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

续表

临床应用

【临证组方框架】

饮食伤胃型:

消食导滞药+和胃降气药±健脾益气药

肝胃不和型:

疏肝行气药(柔肝药)+和胃降气药±消食导滞药脾胃亏虚型:健脾益气药+消食导滞药±和胃降气药胃阴不足型:养胃阴药+消食导滞药±和胃降气药

肝郁化火型:

疏肝行气药+清胃热药±和胃降气药±消食导滞药

寒热错杂型:

祛寒药+清胃热药±和胃降气药±消食导滞药

以上各证型:

恶心呕吐+止吐药 胃脘痛+止痛药

【辨证应用范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3个月,胃脘痞满,食后尤甚,嗳气颇作,不思饮食,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则舒,大便不爽,舌质淡,舌苔厚腻,脉弦滑。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食伤胃证型。组方应主用消食导滞药、和胃降气药,佐以健脾益气药,轻遣止吐药。

组方:

鸡内金 9g,神曲 9g,麦芽 9g,山楂 9g,谷芽 9g,莱菔子 12g,陈皮 9g,砂仁 6g,半夏 9g,白术 9g,茯苓 9g,山药 9g,生姜 5g,甘草 9g。水煎服。

【评按】

西医理论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②胃容受性减低,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③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一直被认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密切关系。④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结果提示,约半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是否有明确的相关性还尚待研究。西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上胃肠道动力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或者辅助心理疏导,疗效尚可。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以消食健脾和胃为大法,效果良好,而且能获得根本性的疗效,值得提倡。

在诸多的消食导滞药物中,值得一提的是神曲、麦芽、山楂应用的3个问题:①生神曲除健胃和中外,又有些许的发散之力,故停食兼外感发热者宜用之;神曲炒焦用消食的效力增强,故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焦神曲。麦芽生用能鼓舞胃气助消化开胃,并轻有疏肝调气的作用,常用于胃呆少食或食滞兼有肝气不疏者;麦芽炒焦用消食化积的药力最大,适合用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山楂生用适于开胃消食、活血化瘀;山楂炒焦用适于消食导滞,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病用之最宜。②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神曲擅长消谷积;麦芽擅长消面积;山楂擅长消肉积。临床应视谷积、面积和肉积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别主用相关的药物。③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三药合用称谓“焦三仙”,能互相增强其消食导滞的能力;如再加焦槟榔则称“焦四仙”,又加强了下气消积的功效。亦不可不知。

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病中出现的上腹胀、嗳气等症,皆是因为胃气失于和降所致,必须用和胃降气药以治之。在诸多的和胃降气药中,以莱菔子一药的药理功效最为良佳。正如《景岳全书》所谓:“胃有气食停滞,致成鼓胀者,非此不除。”所以本篇以莱菔子为和胃降气药中的首选之品。但在其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关于生熟问题:莱菔子历来有生升熟降之说,功能性消化不良使用和胃降气药意在降气,故用炒熟的莱菔子为宜。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莱菔子生用味微辛,性平,炒用气香性温。其力能升能降,生用则升多于降,炒用则降多于升,取其升气化痰宜用生者,取其降气消痰宜用炒者。”②关于用量问题:中医理论认为,凡理气之药,最易伤气。所以《本草新编》主张:“莱菔子即萝卜子,味辛、辣,气温,无毒。入胃、脾二经。却喘咳下气甚神,解面食至效,治风痰,消恶疮,善止久痢,除胀满亦奇,但宜少少用之。”家传经验,莱菔子非重用不为功,只不过剂量过重时不宜久用而已。先父相周公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即重用莱菔子至30g,建功迅速,然后逐渐减量,疗效满意。

健脾益气药主治脾胃亏虚证型,常与消食导滞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其次又用于饮食伤胃证型的治疗,但在组方时常作为佐用药物而用。在日常临证中,健脾益气药还有以下两项用途亦不应被忽略:①不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任何证型,只要有肝气郁滞的病理改变,即使脾胃未见虚象,也应适当地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加用健脾益气药,此即《金匮要略》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理也。②脾胃为消化功能的根本,故健脾益气药又有治病求本之意义,即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病初愈后常作为巩固疗效的药物而用。正如现代学者陈利等所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自觉症状常呈反复发作,其治疗见效容易而治愈较慢,巩固治疗很重要,是促使功能性消化不良完全康复的必由之路。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治疗自觉症状可很快消失,但一时的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病已经治愈,多数有反复的可能,临床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时轻时重、时有时无者不是很多吗?所以还应注意再调补一段时间以巩固之,方能拔除病根,防止病情反复,根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巩固治疗以调补脾胃为主,理气和中为辅,可在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的基础上化裁,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半夏、竹茹、佛手、木香、砂仁、黄连、厚朴、川芎、太子参、黄芪、柴胡、甘草等。”综上可知,不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任何证型,其初愈后皆应主用健脾益气药为方予以一段时间的治疗,常能获得根本性的疗效。

清胃热药是否应选用石膏、大黄二药,近年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不宜用之。如《35种内科病中医辨治方法与误治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说:“患者有郁热存在,解郁清热是必用之法,但应注意清热宜选用轻清之品,清热勿伤中阳,清热不能伤及脾胃,丹皮、栀子、黄连、竹茹、郁金等药较为适宜,而大黄、石膏等大苦大寒之品不宜应用,否则热虽除而脾胃又伤,必难奏效。”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可用的。如现代学者余莉芳治疗以胃脘痞满、饱胀、疼痛为主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型,即在其用方中参用了大黄一药,具体用药如下:柴胡5g,白芍10g,枳壳15g,木香5g,延胡索10g,厚朴5g,制大黄6g,生甘草3g。水煎服。若见嗳气、呕恶、反胃之肝郁气逆证者,上方去柴胡,加半夏9g、生代赭石15g、沉香片5g,以降逆和胃。上述观点各有所长,前者是意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胃,胃气健壮与否,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石膏和大黄皆药性大寒,寒易败伤胃气,所以清解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病中之胃热确实应慎用石膏、大黄二药。后者是旨在已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实证的基础上,轻遣药力较为平和的制大黄推荡积滞,以求速见功效。临床可参考应用之。

饮食伤胃证型用方框架的组成,应主用消食导滞药与和胃降气药。饮食既然伤胃则须补之,胃从属于脾,健脾即是补胃,所以在方中又佐用了健脾益气药。肝胃不和证型用方框架的组成,应主用疏肝行气药(柔肝药)与和胃降气药。肝胃二者不和,饮食积于中而难消,所以在方中又佐用了消食导滞药。脾胃亏虚,运化无力,则食少难消。脾胃亏虚证型用方框架的组成自然应主用健脾益气药和消食导滞药。脾胃虚于中,饮食积于中,极易导致胃气失和,所以在方中又佐用了和胃降气药。胃阴不足,胃气失用,饮食难化,所以胃阴不足证型用方的框架,应主用养胃阴药和消食导滞药两类药物组成。“胃宜降则和”,胃和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所以在方中又佐用了和胃降气药。治疗肝郁化火证型处方框架的组成应以疏肝行气药与清胃热药为主用药物。肝郁化火,滞于中焦,致使胃气失降,饮食难化,所以在方中又佐用了和胃降气药和消食导滞药。治疗寒热错杂证型处方框架的组成,相应要以祛寒药和清胃热药为主用药物。寒热之邪阻滞中焦,亦可使胃气失降,饮食难化,所以在方中也佐用了和胃降气药和消食导滞药。 5Lx0qH0qYkrqgRD5DV3ypMfrA97QBs+CECMBvFj0S+vp2VD0BydOQKxCyS38w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