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胃下垂

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型、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消耗性疾病伴有进行性消瘦或卧床少动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心、嗳气、便秘等。但在轻度胃下垂时,症状不明显。胃下垂明显者在食后或饱食后腹部胀痛或不适感加重,且与进食量有关,站立、运动时明显,仰卧及垫高臀部时疼痛减轻或消失。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胃缓”“腹胀”范畴。其发病多为脾气胃阴亏虚、肾阳不足、中气下陷、水饮及气滞血瘀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健脾益气药、养胃阴药、补益肾阳药、升举药、化饮利水药、和胃降气药、活血化瘀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

续表

临床应用

【临证组方框架】

脾虚气陷型:

健脾益气药+升举药±补益肾阳药±和胃降气药

气阴两虚型:

健脾益气药+养胃阴药±升举药±和胃降气药

脾肾阳虚型:

健脾益气药+补益肾阳药±升举药±和胃降气药

胃滞饮留型:

化饮利水药(温药)+和胃降气药±活血化瘀药±健脾益气药

以上各证型:

消化不良+消食导滞药 腹痛+止痛药

【辨证应用范例】

胃下垂数年,食后脘腹痞满,食欲缺乏,嗳气,饮食难消,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精神倦怠,肌肉消瘦,舌质淡,舌苔白,脉缓弱。此为脾气亏虚,中气下陷所致胃下垂脾虚气陷证型。组方应主用健脾益气药、升举药,佐以补益肾阳药、和胃降气药,轻遣消食导滞药。

组方:

黄芪 9g,党参 9g,白术 9g,苍术 9g,山药 12g,升麻 6g,柴胡 6g,附子6g,菟丝子9g,枳壳12g,枳实6g,鸡内金12g,甘草9g。水煎服。

【评按】

胃下垂的发病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西医对胃下垂主要采用加强腹肌锻炼、放置胃托、增加营养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可取得一些效果,但不能获得根本性的疗效。中医治疗胃下垂效果良好,如有人总结分析了1980—1987年报道的中医药治疗胃下垂病例2534例,发现用中药、粗长针透刺法、其他疗法三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4.9%、95.7%,相差无几。由此可看出本病中医药治疗的发展趋势。

健脾益气药主治脾虚气陷、气阴两虚、脾肾阳虚3种证型。中医理论认为,胃下垂的发病是由于胃部肌肉不够坚实则胃体必然下垂。如《内经》:“脾应肉,肉䐃坚大者胃厚,肉䐃么者胃薄。肉䐃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䐃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䐃不坚者胃缓。”西医理论也证明,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根据“脾主身之肌肉”(《内经》)的原理可知,脾气亏虚是胃下垂的基本病机,所以健脾益气药亦应作为治疗胃下垂的基本药物而用,即可以在其各种证型的临证处方中普遍地适当加用之,这是多年来黄芪等健脾益气药在胃下垂一病中应用的一种倾向,值得关注。又,健脾益气药的首选药和次选药多为公认的健脾益气良品,而次选苍术一药乃是根据现代学者金明渊治疗胃下垂的用药经验而来,即“苍术每日15~20g,煎汤或用沸水浸泡。少量频饮,不宜一饮尽杯。连服1~3个月,大多可获得良好效果”。可以一试。

在胃下垂一病中,有两种病情可以应用补益肾阳药:①主治脾肾阳虚证型,这一证型最常见于胃下垂病程较长者,补益肾阳药常与健脾益气药等组成临证用方的框架。②肾为先天,肾阳为各脏腑阳气之根本。正如《景岳全书》所谓:“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根据以上原理,脾虚气陷证型久治难愈,如果是因为脾气虚甚难复所致,可以在所用的方剂中适当加入补益肾阳药以助脾气,但应轻遣为宜,常能明显增强其用方的临床疗效。

升举药应用的目的在于升提下陷之中气,但由于中气下陷只是脾气亏虚导致胃下垂的中间病理环节,即:脾气亏虚—中气下陷—胃下垂。所以升举药亦非治本之品,其应用应该建立在健脾益气药物的基础之上。就常规而言,升举药主治胃下垂的脾虚气陷证型,治疗脾肾阳虚证型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治疗胃滞饮留证型和气阴两虚证型虽然亦有用之者,但较为少见。现代学者袁大仲还认为,胃下垂者加用升麻、柴胡,一般3~6g即可,过量易致肝阳上升,劫铄肝阴。可供参考。

和胃降气药的应用目的有三:

①解决胃下垂各种证型中的胃气郁滞之症,即不论任何证型,只要临床表现兼见有嗳气不舒,或腹胀而坠等症,就应该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加入和胃降气之品。②助健脾益气药以升清。乃是根据行胃气浊降则清升的原理,常应用于以黄芪为主用药物的方剂之中,一般仅限于脾虚气陷、脾肾阳虚或气阴两虚等证型。③降胃气以运水饮。治疗胃滞饮留证型胃下垂,可以在其应用的处方中适当加入枳实或枳壳等药,使胃气降则推运胃中留饮亦随之而降,有利于对饮邪的蠲除。

活血化瘀药一般常作为佐用药物参与胃滞饮留证型治疗处方的组成,因为水饮为有形之邪,最易壅遏血运而致瘀。但若胃下垂的其他各种证型病久难愈,久病入络,其临床表现出现胃脘疼痛,或反不欲饮,或舌质黯红,有瘀斑、瘀点等体征,也必须在所用的方剂中酌加活血化瘀药。现代还有学者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本身形态及位置的明显改变(重度者下垂至盆腔),牵引、扭曲及压迫血管,使胃壁静脉回流障碍,加之对周围脏器的机械性挤压而发生血液瘀滞(相对性缺血)。在治疗时加入活血化瘀药,如莪术、川芎、红花、生山楂等,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由此可知,胃下垂一病中广泛地存在瘀血的病理改变,相应对其各种证型的治疗也就要在临证用方中普遍加用活血化瘀之品。这一观点具有临床的实用性,应该予以重视。

胃下垂腹痛的特点是时止时发,即平卧后腹痛减轻或消失,但人体是运动的,而且以站立或活动时居多,其时腹痛必然立至。所以治疗胃下垂不应见腹痛止就忽略了止痛药的应用,而应恒用于病程的始终,莫待腹痛发而后药之,不亦晚乎。

脾虚气陷证型治疗处方框架的组成自然应以健脾益气药与升举药为主用药物。然后佐用补益肾阳药以助脾气。气阴两虚证型治疗处方框架的组成自然应以健脾益气药与养胃阴药为主用药物。再佐用升举药以提升下垂之胃体。脾肾阳虚证型治疗处方框架的组成自然应以健脾益气药与补益肾阳药为主用药物。佐用升举药也是为了提升下垂之胃体。其三方中皆佐用和胃降气药的目的常不在于和降胃气的本身,而是旨在通过和降胃气以获得中气的升举,即所谓以降获升也。胃滞饮留证型治疗处方框架的组成自然应以化饮利水药(温药)与和胃降气药组成。又佐用了活血化瘀药和健脾益气药,前者意在活化被水饮阻滞之血运;后者意在健脾气以运化留于胃脘的水饮之邪。 E7M3hh/GJA7b6mIDOIj6w3Sop08BO2yrDL89ZatjiH7QPmKygkABDXYVVOMz40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