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95%以上的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在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其病初起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持续升高后,可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性脑病、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眩晕”“头痛”范畴。其发病多为肝火、肝风肝阳亢动、痰浊、瘀血、经络不通及肝阴肾阴肾阳亏虚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泻肝火药、平肝息风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通经活络药、滋补肝阴药、滋补肾阴药、补益肾阳药、降压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

续表

临床应用

【临证组方框架】

肝火亢盛型:

泻肝火药(引火下行药)+平肝息风药±滋补肝阴药

肝阳上亢型:

平肝息风药+滋补肝阴药±滋补肾阴药±泻肝火药(引火下行药)

肝肾阴虚型:

滋补肾阴药+滋补肝阴药±平肝息风药±泻肝火药(引火下行药)

阴阳两虚型:

滋补肾阴药+补益肾阳药±滋补肝阴药±平肝息风药

气虚痰浊型:

健脾益气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

瘀血阻络型:

活血化瘀药+通经活络药±疏肝行气药±平肝息风药

以上各证型:

无需辨证+降压药

【辨证应用范例】

高血压数年,眩晕头重,如裹如蒙,胸膈满闷,气短纳减,倦怠乏力,呕恶痰涎,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弦细滑。此为脾气虚生痰,痰浊上逆所致高血压气虚痰浊证型。组方应主用健脾益气药、化痰药,佐以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轻遣降压药。

组方:

黄芪 30g,白术 9g,党参 9g,半夏 9g,陈皮 9g,海藻 9g,泽泻 12g,茯苓 12g,车前子 9g,薏苡仁 12g,钩藤 12g,天麻 9g,石决明 30g,罗布麻叶 12g,葛根6g。水煎服。

【评按】

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和中枢神经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有关。但长期吸烟、情绪波动以及遗传因子等因素,对于发病也有一定影响。西医对高血压以药物治疗为主。注意劳逸结合,有足够的休息或睡眠,肥胖病人注意适当减轻体重,皆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有所帮助。中医治疗高血压除应用内服中药外,还有很多使用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单味中药、脐疗、泡脚、药枕、药敷涌泉、代茶饮等诸多疗法。其效果肯定,具有降压稳定、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治疗手段多样化等优点,应积极探索研究。

高血压应用泻肝火药辅助以引火下行之品,是因为单纯的肝火炽盛并不易引发高血压,只有肝火上炎于脑,脑为肝火所扰,其病乃成。引火下行,火不上扰,清空清朗,病即易愈。所以其治疗用药在泻肝火药的基础上辅助以引火下行之品很有必要。《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牛膝,味甘、微酸,性微温。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萎不能任地。兼治女子月闭血枯,催生下胎,又善治淋疼,通利小便,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然《别录》又谓其除脑中痛,时珍又谓其治口疮齿痛者何也?盖此等证,皆因其气血随火热上升所致,重用牛膝引其气血下行,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是以能愈也。”以上是泻肝火药辅助牛膝的基本原理,值得重视。

从狭义而言,平肝息风药常作为主用药物与滋补肝阴药等为方,用于肝阳上亢证型的治疗。从广义而言,平肝息风药又可以广泛地用于高血压各种证型的治疗用方之中,但常作为佐用药物而用。究其原理是因为,高血压普遍存在肝阳上亢的病机变化,即除肝阳上亢证型者外,如肝火亢盛证型,火盛则阳易亢;如肝肾阴虚证型,阴虚不能收敛肝阳,肝阳必然亢越;如阴阳两虚证型,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亦有上亢之机;如气虚痰浊证型,痰浊必借上亢之肝阳肝风才能上达巅顶,扰动清空,可知气虚痰浊必夹肝阳上亢,才易致病;即使在瘀血阻络证型中,也每常兼夹肝阳上亢的病理改变。正如现代学者尹国有等认为:“高血压久病入络,瘀血凝滞,多有终端器官损伤,其瘀血证较其他病之瘀血证症情更复杂。此型患者瘀血与风阳痰浊常相互夹杂,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法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应注意与平息风阳、化浊开窍、息风活络等治疗方法结合应用。平息风阳可用重坠潜降之药,如磁石、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等,对血压持续升高者作用突出。”综上可见,高血压应用平肝息风药似乎不必辨证而用,即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证型的治疗用方之中,只不过是根据肝阳上亢病势的轻重而予以轻用或重用罢了。

利水渗湿药除应用于治疗气虚痰浊证型的组方外,还有一个应用途径亦不应被忽略,即不论高血压的任何证型,如经久治血压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是忽视了对水液代谢障碍的治疗。正如现代学者赵新广等认为:“有些高血压患者病情顽固,从平调肝肾阴阳、调理肝脾气机和风火痰虚几方面入手,按常规治疗血压不能有效控制,此时要考虑脾虚湿阻血瘀,有水液代谢障碍、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存在。”其时,若已轻用过利水渗湿药可以加大其应用的剂量或数量,对于未用过者则可在辨证施治的处方中加用之,常能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其首选泽泻一药所用的剂量常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轻遣不易收功,重用始见卓效,一般一次所用剂量不应低于30g,亦有人重用至50~100g,疗效显著。

活血化瘀药主治瘀血阻络证型,常作为主用药物与通经活络药等组成临证处方的框架。除此之外,活血化瘀药还有以下应用途径:①不论任何高血压的证型,只要临床表现出现头痛、面色晦滞、舌质黯或有瘀斑等瘀血征象,其中以头痛一症最为关键,就应该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适当加用活血化瘀药。②如果多年的高血压久治血压难降,“久病多瘀”,即使所治证型的临床表现未见有瘀血征象,也应该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轻遣以活血化瘀药,常能明显提高所用方剂的临床疗效。③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治疗高血压,活血化瘀药可以无需辨证地广泛地参用于各种证型的临证用方之中。其应用原理如《35种内科病中医辨治方法与误治分析·高血压病》所说:“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都不同程度的有‘瘀血’病理机制存在,在辨证用药的同时,适当配合丹参、川芎、丹皮等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药物,对于控制头痛、眩晕等自觉症状,降低、稳定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脾益气药主治高血压的气虚痰浊证型。若高血压的其他证型中兼见有气虚征象如气短乏力、舌质淡、脉弱等,亦应在其辨证施治的处方中参用健脾益气药,其中以黄芪一药最为常用。现代很多医家经验,用黄芪补气以治高血压,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所用的剂量。一般认为,黄芪少用升压,重用方有降压之效。所以用黄芪降压其用量必须达到30g或30g以上,始易建功,可参考应用之。

近年来,高血压选用补益肾阳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附子、肉桂为首选。如有学者提出治疗肾阳不足型高血压眩晕以杞菊地黄汤加牛膝9g、川芎5g、淡附片5~10g,降压效果颇佳;并认为此方主要作用在于附子,若去之则无降压效能。另一种是以巴戟天、淫羊藿等为先用。如有学者主张治疗高血压肾阳虚眩晕,“补肾助阳宜右归丸为主方。方中熟地、山茱萸、杜仲为补肾主药;附子、肉桂、鹿角胶能益火助阳。但附子、肉桂太刚燥,短期可用,不宜久服,应改用巴戟肉、仙灵脾等温润之品,助阳而不伤阴”。临床体会,由于高血压之肾阳虚常是由肾阴虚发展而来,即所谓阴损及阳,故在肾阳虚中已然包含肾阴亏虚的病理因素。因为附桂补益肾阳药性刚燥,致使其在补益肾阳的同时,常易伤及已虚之肾阴,所以欲补高血压之肾阳,选择既善于补益肾阳,又兼能滋补肾阴的药物,应是一最佳的选药取向。杜仲甘温,主入肾经,颇能补益肾中之阳。如《本草汇言》:“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补肝益肾,诚为要剂。”在补益肾阳的基础上,杜仲又有滋补肾阴之功。如《本草新编》:“杜仲则滋益肾中之水,水火有既济之美。”就此现代学者臧堃堂等亦有相同观点:“杜仲补肾,能温肾助阳、益精补髓;养肝而平肝潜阳、扩张外周血管而降血压;调摄冲任、益血养营而安胎。为平补肝肾之要药。”综上可见,高血压补益肾阳应以杜仲的药理特点最为适宜,应作为首选之品而用。其余如淫羊藿、仙茅、牛膝药性平和,既能补肾阳又无伤肾阴之弊,应作为次选之品而用。附子、肉桂虽补阳力猛但其刚燥每易伤及已虚之肾阴,应作为普选之品而用。

考中医本草典籍,降压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药物种类,但近代以来,将很多降压作用明显的药物归于一类而用的形式已初见端倪。如陈泽霖治疗高血压经验:“在原来辨证用药基础上,选加以下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青木香、杜仲、黄芩、生小蓟、马兜铃、夏枯草、野菊花、草决明、青葙子、木贼草、川连、黄柏、葛根、菊花、栀子。在临证中适当结合辨证,加3~4味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疗效有所提高,对症状改善也有促进。”综上所述,本篇将以上诸多的降压药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在治疗高血压各种证型所用的处方中适当加用之,其疗效必然更加明显。

临证组方框架需要说明3个问题:①各种证型的治疗处方框架中皆使用了平肝息风药。肝火亢盛证型所用是因为肝火亢盛进一步发展即可引发肝中风阳亢动。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斯肝木失其常性,从中变火,攻冲激烈,升之不熄为风阳。”所以在主用泻肝火药的基础上主用平肝息风之品,则可阻断其病势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肝中风阳亢动是肝阳上亢证型发病的主因,其治疗处方框架的组成自然应主用平肝息风药。肝肾阴虚和阴阳两虚两种证型皆存在阴虚的病理改变,阴虚不能敛阳,必然会导致肝阳亢而化肝风。痰瘀不能自行,必随亢动的肝阳肝风才能上蒙清窍而发眩晕、头痛等高血压诸症,由此可以推断,在气虚痰浊证型和瘀血阻络证型中也常夹有肝阳肝风。所以在其四者的治疗处方框架中平肝息风药亦不可或缺。②高血压之肾阳虚常是由肾阴虚甚损及肾阳而来,即肾阴虚是发病之本,所以治疗阴阳两虚证型在组方时应重在滋补肾阴药。③实践证明,高血压不可过用活血化瘀药,以免动血而发生脑血管出血一病。所以瘀血阻络证型虽然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方,但仍应循序渐进为稳妥,不可骤用大量。 +246OYz/CSSK5LJPOnbihj7X7YiQ5F7DtBNSXfXcml0sGueYM4VTUtbgmGjvBC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