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类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位心理学家,在文化革命中,被错判、批斗,并被关进了牢房整整10年之久。他在这漫长的10年中,没有消沉,没有丧志,而是不断学习与研究,写出了经过深思熟虑、广泛调查研究的 “犯罪心理学”,并在出狱后投入了各种心理的工作与研究中,取得了更为可喜的成果。这就是一个心理上十分健康人的生活。他能更加耐受人生的挫折与逆境。

讲究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最强音。

一、心理健康的观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有益的活动,平稳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环境以及对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和调节。

(一)心理健康的提出

人人希望健康,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的最大财富。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此问题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健康就是没病”,这是人们对健康的最初的认识。虽然是个传统的概念,但却有不全面与消积的意义。实际上,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生命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健康水平还有不同的等级状态,如图4-1。

图4-1 健康序列分布图

这一模式图表明:

(1)健康水平的分布中,人群总体健康呈常态分布,中等健康水平者居多。

(2)某一个体的健康状况,会根据他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自身内环境的适应状况不断变化和发展。

(3)真正完满的健康(康宁)状态是一种理想,只有少数人或在个别情况下才能达到。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都能比较 “健康”地生活。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及生理卫生以保证身体健康。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饮食不安全的状况,令世人担忧。希望此种情况不要再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心理卫生的关注,也是人类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心理健康的意义

198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了第7个总体工作规范,规定了 “卫生科学和卫生技术”的7项内容,其中之一就是 “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专家和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注重心理健康的意义在以下几方面越来越显现出来。

我国从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逐年在增加。一些危害社会的恶性事件不断敲响了维护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的警钟。工矿企业、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均频频出现了与心理精神健康有关的事件。科技部将心理疾患的防治设置成了重点发展的课题。教育部要求大学、中学等相关部门均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服务。2017年,国家22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

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的发展呢?其意义何在呢?

1.有助于心理疾患的防治

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价值观的急速改变,人们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心理疾患与精神疾病的发病呈现上升的趋势。根据最近的权威发布,我国患有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5%,其中1%为重型精神疾病,14%是轻型的精神疾病。心理健康运动的开展,将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减少心理疾患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助于心理疾患与精神疾病的防治。

2.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其学习成绩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其工作效率高于心理不健康者;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的人更能耐受挫折和逆境,更容易稳妥地渡过社会变故和灾难。同样的身处逆境,同样的面临困难与危险,不同的人与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极其不同的应对方式。这就是心理健康状态起的作用。我们鼓励人们要有心理健康的知识,就是建立起战胜挫折与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3.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1999年,中国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素质教育,要培养心理素质健康的新一代。这对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心理健康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基石。没有心理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精神文明。当前,我国特别重视社会的和谐的建设。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就要有和谐的家庭,要有和谐的家庭,就要有和谐的个体。从每一个的个体入手,加强个体、社区、家庭的心理健康的建设,是取得我国社会不断文明进步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心理健康运动的回顾

关于维护人类健康要注重预防、注意心理健康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强调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认识到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健康和益寿延年的目的。有学者从该书中,找寻了许多有益的心理健康的思想编成了另一本书。古罗马的西塞罗(Sicelow M.T.)在 《论友谊》一书中也把友谊列为有利于健康的因素。这些都表明,人们早已认识到健康与社会和谐及心理平衡的依存关系。

直到19世纪前,人们对精神疾病还没有明确、科学的认识。许多有精神疾病的人常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受到非人道的管束和虐待。1792年皮纳尔(Pinel P.)医生提出要使精神病患者得到康复,除了不受束缚外,他们应该从事有益的劳动。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且在他所管辖的精神病院中迈出了解放病人的第一步。这是从如何认识精神病和给病人以人道主义待遇开始的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萌芽。

1908年,美国的一位大学生比尔斯(Beers C.)以自己患精神病后又恢复健康的亲自体验所著的 《一颗失而复得的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又一次使心理卫生运动得到迅速发展。他的书使人们了解到当时精神病患者被当作疯子,在近乎监狱的精神病院中所遭受的非人的待遇,从而提出要最终结束这样的 “看护”和 “管理”。这次心理卫生运动迅速得到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并于1908年5月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协会宗旨有5项:保持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普及关于心理疾患的正确认识;与心理卫生相关机构合作。

心理卫生运动迅速发展,于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是 “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患、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世界人类幸福的增进。”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并于1936年4月在南京成立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后因日军侵华使活动停顿。

从比尔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心理健康的中心内容是对精神病的三级预防与治疗。但当今心理健康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此,其着眼点已转向健康人群的心理保健。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从个体生命萌发之始就打好基础,才能逐步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变态人格和心理行为适应不良的发生。正如1961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出版的 《国际心理卫生展望》 (Mental Health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中提出的任务:“在生物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最广泛的方面,使居民的心理健康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在20世纪70年代,心理健康运动由于受到预防医学的重视,再次在美国兴起。当时的调查表明,求医病人中,60%声称有躯体不适又无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他们一般具有某些感情障碍(焦虑、苦恼等),在接受心理治疗后,90%缓解了症状,且医药费大大减少。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对待工作生活中的 “紧张因素”,以保证心身健康免遭损害。相同的认识使国内学者也迅速联合起来,并于1985年在山东泰安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从此,心理卫生工作和各类学术活动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普及推广开来,对维护人民健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因而对其判断也都是相对的。健康心理的对立面是病态心理,或者说心理异常,都是指心理和行为偏离正常而言,但 “病态”与 “常态”,“异常”与“正常”都是相对的,人世间也无所谓 “标准人格”或 “绝对正常”。心理学家研究心理健康与否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病理学角度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假定脑在结构和生理生化方面发生障碍,如颅脑损伤、中毒、感染、营养缺乏、遗传或代谢障碍等,即使心理异常现象较轻微,也可定为异常。这一标准比较客观,但局限性较大。此外,大脑没有明显的结构损害,但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引起大脑功能失调,例如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也可认定有心理异常存在。这一标准的存在,是精神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精神疾病的诊断还难以与其他医学的学科比较,在诊断的确定上,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因此,从病理角度分析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一些人格、行为障碍与大脑内的某些物质的出现或缺失是有关联的。

2.统计学角度

许多在变态心理学看来是属于异常的现象,在正常人身上也会或多或少的有所表现,与心理异常患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差异而已。用统计学方法,把大多数在统计坐标上分配居中(即接近平均数)者视为正常,把属于两端者视为异常。如神经系统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相反的状态,某些人兴奋呈优势,另一些人则抑制呈优势,但只有极少数人在统计分配上处于两侧极端。这种统计学方法在很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但简单地以纯数量为依据来界定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智力的常态分布曲线中在极端的特别聪明的超常者,不能认为他们都有问题,除了个别人的社会适应性缺陷外,大多都属正常人。这一分析问题的角度,也较多的带有人为的因素,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十分谨慎的使用。

3.文化学角度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在正常情况下,人与其文化氛围应是协调一致的,即可依照其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适应和改造环境。因此,可以从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符合其生活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方面来判断。符合者为正常,否则为异常。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都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心理健康与否,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特有婚俗与习惯,在其他民族看来有些异常,但是在该少数民族看来,则是正常的。当然,民族与文化的某种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

(二)健康心理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相对性,诸多的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10项标准得到了较多的认可。他指出:

①有充分的适应能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③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⑥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此外,我国的心理学家还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我国的部分学者提出了5条心理健康的标准值得重视,这就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具体来说: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美国的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精神疾病分类体系(ICD-10)以及中国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CCMD-3),均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智力包括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能力的综合。凡是在智力正态分布曲线之内以及能对日常生活做出正常反应的智力超常者均应属于心理健康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智力正常的反应,无法完成正常智力能够完成的活动,其心理的状态就没有健康,也没有快乐而言。

2.情绪良好

情绪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当然,并非一个人不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而是说,一旦有了负性的情绪,能够并善于从不良情绪状态中调整过来,即具有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情绪与人的健康是息息相关。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情绪是造成人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人能否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其健康状态的基础问题。

3.人际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人际和谐表现在: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许多国家的学者认为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情商的表现环节之一。有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其情商的高低,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

4.适应环境

能否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是判断一个人心理上是否健康的重要基础。不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能适应环境主要指具有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改革变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有的孩子小学不错,到了中学就表现出难以适应;有的孩子中学不错,到了大学则难以适应,诸如此类,均在说明,一个人适应环境与否,表现为其心理健康的状况。要寻求一个心理健康的状态,实际就是在不断调整自身适应环境的状态。接受现实,适应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自己,让他人围着自己转。不切合实际的、对他人过高要求的想法过多,往往内心就不平衡,或者说内心失衡,则无心理健康而言。

5.人格完整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成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障碍是精神障碍中常见的形式。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标志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自我意识的确立,二是社会化。人格完整应主要表现在: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求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在我国过去的教育中,某些地区、某些学校、某些时间,出现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达到的某一分数,太追求分数,太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每一个人还有他们的 “自我”。有些个案出现惨剧,不能不是忽视这个标准的体现。

四、人口质量与优生

1.人口数量

全世界人口已于1999年10月12日达到60亿,2017年已达到75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人口专家的理论计算,平均每秒钟出生4个新生儿,那么每天净增34万6千人,每年则净增1亿2千万。这里没有计算死亡人数,那么到了公元2600年,则地球上的人均占地面积要小于1平方米,到了公元2900年,全世界的陆地上则要站满了人。当然,这是个理论的增长的估计,但却说明了人口的增长是个不容忽视的世界性问题。中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有效的成果。近年来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

2.人口质量

人口数量的增多,常常会带来质量的下降。据某资料报道,全世界患有先天遗传病的患者达总人口的10.8%,大脑发育障碍是其主要原因。

智力低下在我国的发病率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地区为2‰~5‰,某些山区和偏远地区高达13‰。有些地区出现所谓的 “傻屯”、“呆村”,这是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遗传缺陷所致。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出生缺陷的检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优生学

优生学是研究改善物种遗传素质,特别是通过社会控制和改善人类配偶生殖的科学。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Galton),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影响下,提出了选择配偶、淘汰劣种、繁殖优秀以改良人种的学说。他认为人类有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比大自然更有效、更成功地改善人类自身的遗传素质。为促进优秀个体的繁衍,就要从配偶、婚姻、受孕、胚胎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心理卫生工作。

4.优生的措施

在一系列优生的措施中,禁止近亲婚姻、进行婚前检查以及提倡最佳的妊娠年龄是最重要的。一般说来,女子在23岁以前,月经开始不到10年的时间,生殖器官未达到成熟的阶段,35岁以后,某些卵细胞老化,生殖器官的功能减退,先天愚型及其他畸形儿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大。因此,23~28岁左右是最佳的妊娠年龄。

表4-1和表4-2中的资料表明了孕妇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表4-1 孕妇年龄与先天愚型发生率的关系

表4-2 母亲年龄与围生期胎婴儿死亡的关系

五、胎教的新方法

1.什么是胎教

胎教指在胎儿期的教育,是孕期心理卫生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对于胎教的研究还处在不断的成熟与完善阶段。

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起很大作用。情绪困扰的孕妇,往往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引起合并症。严重焦虑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并常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这种孕妇的胎儿,不但在胎内运动多,出生后也往往多动、易激惹、好哭闹,甚至影响喂奶和睡眠。因此,重视胎教是培养健全发展儿童的一个重要基本问题。

2.胎教的理论基础

依据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孕4周的胚胎已生出一根头大尾细的神经管,对直接或间接的刺激能做出反应。第8周时,胎儿的大脑已略能分层,脑细胞发育迅速,对母亲传来的信息较敏感;第10周时,压觉、触觉感受器已形成;第20周时,对音响有反应;第23周时,胎儿大脑皮层结构形成,沟回逐渐增多,到出生前,脑细胞分裂基本完成,脑发育基本定型。

此外,通过子宫内镜的检查发现,胎儿的眼睛能随着被送入光波而活动;用细棍触胎儿手心,手指会握紧;触足底,趾可动、膝可屈曲。根据多普勒仪的监测,在不同音响出现时,胎儿的心跳次数有变化。这说明,声音可传入胎儿听觉器官,通过生理反射而引起心跳变化。比利时一医生观察到:孕妇做梦时,8个月的胎儿和母亲有同样特点,身体不动、眼动迅速;胎儿与母亲的慢波、快波睡眠是同步的。

3.胎教的方法

(1)音乐胎教:

是古今中外各种学派的学者在进行胎教时通常使用的方法。专家认为,优美的音乐能促进孕妇分泌适量有益健康的激素和酶,起到调节血流量及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从而改善胎盘供血状况,增加血液中有益成分。实验证明,对于频率为250~500Hz,强度为70dB的音响,胎儿能做出应答反应。

一般认为,音乐胎教可以从孕16周起,在胎儿觉醒时每天做1~2次,每次5~20分钟,孕妇距音响1~2米。选择自己喜欢的胎教音乐带(最好不带歌词),随着音乐的进行,做自由的情景联想。借以调节情绪,达到心理平和、心旷神怡的意境。千万不能用质量低下录音磁带,放在孕妇的腹部,让其聆听,并持续一个夜晚。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婴儿的听力出现问题。

(2)运动胎教:

可以促进胎儿触动觉、平衡觉、肢体运动的发展。主要方法有抚摩,孕妇临睡前排空小便后,仰卧床上,放松腹部,双手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慢慢沿腹壁抚摩胎儿,就像爱抚生后的婴儿一样,每日5~10分钟即可。

(3)言语胎教:

各国胎教的研究似乎都从不同的角度证实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即父母在孕期经常喜欢与胎儿 “聊天”的,子女生后往往言语乃至智力发育都好于一般孩子。主要做法是要像孩子已经出生、懂事那样,认真地带着感情去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并始终保持安详、稳定的情绪,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存在着大致相似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再加上不同年龄阶段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往往不同,所以各年龄阶段间便存在不同的心理矛盾,构成各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卫生问题。根据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各自独特的心理卫生问题,即个体心理卫生。下面则介绍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应对的方法。

六、儿童心理卫生

1.儿童时期心身发展的特征

(1)新生儿期:

即出生到生后28天。这是人生中极为短瞬的时间,但这期间对人一生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主要特点表现在心身重新适应方面。一朝分娩,新生儿就要通过自身的吸吮动作来获得生存给养,新生儿不仅具备了视、听、嗅、味、触及本体感觉,心理功能也在迅速发展。

(2)乳儿期:

指小儿1周岁以内的哺乳期。此期的特点是,各种心身发育几乎是一生中最快的时期之一。神经系统的发育指数呈直线上升;运动能力已达到可以受意识控制的水平,已经学会了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会双手及手眼协调玩玩具,会表达需要和情感。

(3)婴儿期:

3岁以前的儿童称为婴儿。此期的脑重已增至1000g左右,相当于成年人(平均脑重1400g)的2/3。此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运动功能进一步发展,记忆特点是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形象记忆占优势。两岁左右有20多种复杂的情绪,3岁左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

(4)幼儿期:

3岁到6~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脑重已接近1300g。此段时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汇量和语法结构发生了质变。思维出现了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模仿力极强,并出现了独立的愿望,开始自行其是,称为 “第一反抗期”。

(5)学龄期:

6~7岁至14~15岁的儿童称为学龄期。此期神经系统的成熟度已达97%,一般系统的成熟度达60%,生殖系统的成熟度只有15%。行为中最大的变化是从游戏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校园生活。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但破坏力也很强。保护其可贵的自尊心是重要的。

2.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爱抚是儿童重要的心理需要:

婴儿最初的微笑是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生理反应和表情。大约2个月左右,微笑就具有社会性,成为影响成人的信息,可以吸引母亲更乐于接近他(她)。

母亲给婴儿喂养,不仅供给营养,而且也供给了感情温暖。母亲的爱抚、微笑、伺弄和话语可以引起婴儿全身的活跃、微笑和喁喁作语。有否母爱,对婴儿的身心发育关系极大。

有一报告说,某育婴院,因缺少保育员,采用自动化喂奶,每到一定时间,就往婴儿嘴里灌进羊奶,而婴儿整天躺着,结果传染病和其他病死亡率很高。后来增加了保育人员,规定每天抱起数次,除喂奶外,边拍边走,结果死亡率大大减少。

美国一儿童心理卫生中心贴有这样的标语:“你今天抱了你的小孩没有?”他们认为,美国普遍是小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对婴儿关心很少,连抱的时间都没有,这给婴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2)关于儿童的 “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期表现出来的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躁动不安、胆小、害羞、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反应迟钝或过于敏感等一系列症状。该失调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基本原因之一。专家认为感统失调是由于大脑较低级部位对信息进行有效应用和组织上的失败造成的,或是由于近几十年来现代化的发展造成的都市化和小家庭,极大限制了孩子与自然接触、与人交往的机会,从小在电视、电脑陪伴下长大,缺乏身体多种感官和信息的输入。纠正的办法是通过一系列游戏式的训练,或称为感觉统合训练。

(3)关于寄养问题:

寄养是我国特有的养育方式。年轻父母都要工作学习,不可能整天在家带孩子。也有少数年轻父母贪图玩乐,把孩子往老人或其他照料人家里一放就不管了。等到孩子大了,回到父母身边,由于亲子之间失去了早期的感情联系,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成天思念朝夕相处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照料他的人,久而久之,本来聪明正常的孩子会出现口吃、遗尿、孤独或其他精神疾病。因此,南京陶国泰教授曾提出:寄养问题是造成儿童心理缺陷或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他建议:如果寄养,母亲至少要亲自带3个月至半年;没有特殊原因,不要寄养出去;没办法也争取托养,上午送,晚上接;必须寄养的,应该经常去看望;接回身边有一个过渡,不良习惯要慢慢纠正。

3.儿童期的心理保健

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与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最好时期。

(1)抓住关键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有特定的发展主题,即关键期。不同学派对于关键期有其特定的解释。弗洛伊德按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学说划分、皮亚杰根据儿童认识发展过程划分、埃里克森则从心理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人格发展的各阶段,认为人格的发展也有相应的关键期,并将贯穿人的一生。李惠桐曾对婴儿动作发展进行训练的最佳期作了研究。认为成熟早期(指10%的婴儿在自然条件下能完成该项动作的年龄)作为该项动作训练的开始年龄是最适当的。到成熟中期(指50%的婴儿在自然条件下能完成该项动作的年龄)开始训练,效果虽不如早期,但比晚期(即90%都完成)开始要好。成熟晚期开始训练,效果不如早、中期,但比不训练组要好。这说明了训练的必要性,且成熟早期是最佳学习期。

一般认为:儿童阶段是人一生认识功能发展,特别是感知、母语等语言智力因素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神经细胞的迅速发展及髓鞘化的进展,适时地给予孩子发展所需的不同颜色、形象、声音及触动觉、温度觉的相应刺激,并进行相应的音乐、绘画、运动的训练,也就给儿童一生多种功能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而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的意志以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诚实、善良的品质,都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2)家长与教师的身教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国多数孩子在3岁入幼儿园之前多是在家里成长的。这段时间孩子对书本教育的接受能力还很差,判别能力也不强。但已经高度发展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使他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感兴趣,言语、行为中有许多模仿。说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就是这个原因。因此父母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身教的作用。如果父母一有空就 “搓麻”、“跳舞”,却又口口声声叫孩子 “努力学习”、“关心国家大事”,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迷茫和矛盾。父母若很专横或爱背后对人说三道四,又怎么能培养孩子民主的、宽厚的、理智的品德呢?父母教育的不一致,也会令孩子无所适从,感到焦虑、困惑。只有父母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才能使孩子无忧无虑地愉快生活、发展才华、形成良好个性。

老师在幼儿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在入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孩子心目中的老师将逐渐取代父母的地位。因此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每位老师都应该懂得儿童心理,自觉地维护 “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神圣、高尚的形象。临床中常见因老师对上课淘气、没答对问题的孩子随口说一句 “神经病”、“笨蛋”,就使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一落千丈,自信心受到极大挫伤,甚至从此 “破罐破摔”,或者导致对教师的敌对心理。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在雕一座少女塑像时对她产生了爱情。最后他的期望竟使少女变为真人,成了他的伴侣。据此,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onthal R.)曾对小学儿童做过“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随机抽取部分孩子告诉老师: “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8个月后测查,发现教师的期望行为发展了这部分孩子智力,于是称这种现象为罗森塔尔效应。这对教师应该是一种启示,因为启蒙教育中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地依赖于父母与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健康行为。

七、青少年心理卫生

青少年时期是生动活泼、最讨人喜欢的时期。也是淘气逆反、最令人头痛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心身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为中年发展打基础的时期。

1.青少年心身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心身发展快,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但由于变化快,稳定性差,又像一个疾风怒涛的时期。

体质发育快,生理功能不断成熟,特别是当青春来临时,体格发育突然加快,骨骼加快生长,身高加速增长,达到人生发育的第二高峰。性激素的分泌使得男女两性伴随着第二性征出现巨大变化:男性声音变粗,出现胡须,肌肉骨骼粗壮和皮肤变粗;女性乳房发育成熟,因皮下脂肪沉着使形体变得丰满;男女阴毛出现不同分布特点等。

躯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不断成熟,呼吸、循环、消化、心血管、免疫、泌尿系统均在不断发育完善,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功能迅速成熟,男性的雄激素分泌使得男性的睾丸开始生成精子,女性的雌激素分泌也使得女性的卵巢生成卵子并排放。

2.心理发展快,心理功能不断完善

(1)认知全面和均衡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由较低级向较高水平发展的时期。思维形式由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的思维;记忆进入最佳时期,表现为理解记忆强;智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表现为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

(2)情绪体验敏感而不稳定: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量的新生事物,而出现的大量内心体验,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不断分化和成熟,但此时期的情绪特点是敏感而不稳定,反应快而强烈但不够持久。

(3)人格逐渐形成:

青少年在接触外界的过程中,不仅在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也在不断地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化,使得自己的行为社会化,从而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渡。随着个体对社会的反抗,自我意识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社会化过程基本完成,自我意识基本确立时,各种心理品德也就基本稳定了,人格也就基本形成了。

(4)性心理不断成熟:

在与异性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修正着恋爱观、婚姻观等重要的性观念。青春期后进入成年期,对性问题有了比较系统和稳定的认识和态度,性观念已基本形成,即性观念的稳定期。

3.青少年心身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青少年心身发展快,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变化较快的时期,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增多。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估计在13%左右,主要问题是学习问题、品行问题、教育问题。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估计在20%左右,主要问题是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教育问题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估计在16%左右,主要问题是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等。

(1)学习问题:

是青少年的家长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往往不惜时间和金钱,到处求医问药。其实,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主要涉及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的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考试焦虑等。

(2)情绪、情感问题: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了较快的发展。表现为情感丰富,自我情感和社会情感都日益丰富;情感倾向的定型性,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爱憎变得十分分明;情绪的强烈性,有人形容此时的青少年处于狂风怒涛时期,对很多事情均反应十分强烈;情绪不稳定,时高时低,甚至上午情绪良好,下午就想自杀;情绪心境化,可能出现较长时期的心情郁闷不乐,大多由某些生活事件所致。

(3)恋爱与性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后,就有了恋爱和性的问题,并从此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性是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产生的心理生理现象。人从动物进化而来,具有动物的生物学本质。但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具有自我意识,只有人才能认识到性活动的实质和影响,从而使得人类的性活动不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意义。性意识的萌发是很美好的,但也是很敏感的,有时会令少男少女们感到焦虑、不安或恐慌,迅速变化的激素作用有时会出现性冲动甚至性攻击。

4.青少年的心理保健

(1)青少年自身的不断学习:

学习不仅指的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是指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直接的经验和教训,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间接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充实、发展,保持心身健康成长。学习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推动因素。保持学习的状态,是使其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即要保持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心理上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2)父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心理特点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孩子相当多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的问题所引起的,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对孩子形成个性的影响,除了遗传外,还表现在父母的个性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上。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若家庭气氛不健康,则社会化过程一开始就偏离了健康的轨道。这种偏离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的根源。

(3)学校和社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假如把家庭环境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小环境的话,学校和社会就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因此,在学校里五讲四美三热爱,在社会上的打击制黄贩黄包括打击网络淫秽,打击卖淫嫖娼,净化社会风气很有必要,因为受到毒害的首先就是青少年。

八、中年心理卫生

中年期是一生中发展最成熟,精力最充沛,工作能力最强,同时也是社会负担、心理压力最大的年龄阶段。中年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1.中年人的心身特点

(1)生理上从成熟走向衰退:

进入中年期以后,人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逐渐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由于组织器官功能开始衰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日益增长。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

中年人的心理处在相对稳定和继续发展的阶段。中年人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中年时期是最容易出成果和获得事业上成功的阶段。

(3)个性的成熟与稳定:

继青年时期情绪情感有较大波动和变化之后,中年人的情绪则比较成熟、稳定。中年人对自己既定的目标已有明确的意识,能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进入中年期以后,个体在个性方面的变化是不明显的。这种稳定的个性和个体表现出的突出特点,有助于排除干扰、坚定信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并顺利完成每一个目标。

2.中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中年人的心理变化是个动态过程,个体差异很大。中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有:

(1)反应速度与记忆能力下降:

中年时期的反应速度和机械记忆能力已经明显不如年轻人,常以为自己 “老之将至”,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2)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

中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繁忙的工作和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往往无暇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无暇参加体检。

(3)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中年期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既要处理好与老年同事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上下级、同级间的关系以及亲属的关系。有的人事业发达,却在人际关系上栽了跟头。

(4)家庭与事业的双趋冲突:

中年人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需要一个安定、和睦的家庭作后盾。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又有助于家庭的稳定。然而家庭和事业对中年人的要求和期望,又往往形成一对矛盾。

3.中年人的心理保健

(1)建立可行的保健制度和监测体系:

中年是各种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高发年龄段,但真正能就诊的比例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医疗保健部门、社会保险机构及心理咨询机构联合起来,建立新型的管理监控体系。特别是加强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中年人的定期体检制度。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人均寿命整整少10年。因此我们建议:中年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要在工作上量力而行,停止超负荷运转;淡泊名利、陶冶性情;掌握自我放松技巧,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广交朋友,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必要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

九、老年心理卫生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都已经过了鼎盛时期,进入了下降的状态。

1.老年心身发展特点

(1)老年期的生理变化:

到了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感觉器官的退化使得老年人感觉功能下降,耳聋眼花,肌肉萎缩,形体缩小,肌力下降,易骨折,应变能力下降,体弱多病。

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开始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变宽,整个大脑的功能下降。大脑调节内脏的功能下降,使得躯体、内脏不适感增加。

(2)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认知功能下降。认知功能是一个人认知外界客观事物的能力。到了老年后,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武汉曾对351名老年人测试认知功能:正常者占81.3%;轻度认知障碍者是12.9%;中度认知障碍者是4.1%。

智力水平开始下降。人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逐渐下降,痴呆的概率也将增长。

2.老年人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1)不适应离退休生活:

离退休的实质是一个人功能的转变。这种功能的转变意味着社会角色的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离退休生活,应该确立生活的意义;找回并从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重视社交活动;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

(2)主观健康评价差:

随着老年人体质的下降,躯体各器官功能的减弱,特别是80岁以后,衰老现象尤为明显,抵抗外部刺激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老年人会更多地关注自身躯体内部的变化,主观评价逐步变得十分悲观。

(3)老年人的性生活不和谐:

更年期后,虽然没有了生殖功能,但对异性的要求还是存在的,只有适当的性生活才能满足这种需求。老年人的性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衰退但不消失,性的欲望与兴趣会持续存在,男女老年人特别要注意性生活的和谐问题。

(4)对死亡的恐惧:

老年人最忌讳的词就是 “死”。对死亡的态度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晚年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恰当的态度能使一个人划上圆满的句号,不恰当的态度则能使一个人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

3.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老年人心理保健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能度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晚年,并能有效地应对 “死亡”,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结局。因此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确立生存意义:

老年人有丰富的经验,更要增强自我意识,确立生存意义。不仅应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也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2)适度锻炼运动:

老年人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包括体力与脑力运动,克服或延缓增龄所带来的各器官功能的衰退。

(3)加强人际交往:

离退休后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最大的因素就是与世隔绝,把自己封闭起来。世界上有许多男性在进入领养老金时,却出乎意料地不久就死亡,在德国人的生活中称为 “养老金死亡”。只有走出家门,加强人际交往,才能克服 “养老金死亡”,找到生活的意义。 W8BYHLDDjnBmuSJNr2WfLcP/Dkm67lLHIAF8BMuxZTvFH6tH0Lx28IOuiQOOAf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