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温法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思路与辨证治疗体会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病后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给病人带来莫大的肉体和心理痛苦。中医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等优势,目前主流的治疗思路是从血论治,血热型(血热内蕴、血热风燥)、血燥型(血虚风燥)、血瘀型(气血瘀滞)为公认的辨证分型 [1]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主寒凉者居绝大多数。本人自2008年在国内率先系统提出温法散法治疗的思路,并推演、总结出一整套理、法、方、药,临床运用,疗效显著提高。现就温法散法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作一探讨。

一、温法散法提出的起因

(一)发病特点 风寒为先

银屑病发病因素复杂,但大部分患者秋、冬发病或加重,这是临床皮肤科医生所共知的,但是,却很少有人去进一步思索,为什么银屑病总是规律性的秋、冬加重,夏季自然减轻?最先想到的就是气候寒冷。1984年国内一项权威的银屑病调查发现,本病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2] ,原因主要是北方日照少,气候寒冷。李林 [3] 曾探讨了银屑病的发病因素,结果发现,气候因素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占55.88%(903/1616),冬季发病者最多(39.1%),依次是秋季(15.34%),春季(14.04%),夏季最少(5.19%),表明寒冷是银屑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

寒冷为什么会导致银屑病加重或复发?细考银屑病发病规律,多数舌质红,说明的确内有血热,若是单纯血热,按照中医学的理论推演,夏季应该加重,秋、冬理应减轻,但事实却与之相反。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笔者认为,某些病如银屑病、冬季发作的湿疹等,应从大自然与人体相关的整体观高度研究其病因病机、证候及其相应的治法,也就是把人置于自然环境中去考察和研究。《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4] 人生于自然,必顺应于自然,季节的寒、热、温、凉对人体施加影响,人体对四时的变化也有不同的反应,能顺之调节者,不病,反之则病。就银屑病而言,冬季发病或加重者,根据体质寒热的不同,其发病机制也有所不同。平素内有蕴热(血热或湿热)者,由于季节变化,外界由热变冷,寒气笼罩人体,寒为阴邪,主收引,令人体毛窍由宣畅转为闭阻,内热更加难以外散而炽盛,外发肌肤为红斑、脱屑、干燥,此即所谓“寒包火”型的病因病机;另外一种证型为平素并无内热,甚或虚寒体质,通常皮损为鳞屑性红斑或淡红斑,但舌质淡白而胖,苔白,脉弱,这是一种阳虚为主,兼有肌肤轻微瘀热的病理态势,当大自然轮转为秋、冬季节时,外界寒冷,毛窍闭塞,阳虚又遇外寒,其虚尤甚,而肌肤瘀热则因毛窍闭塞,热不得外越而加重,其根本的病机是阳虚而大气不转,肌肤瘀热滞而不散,系阳虚外寒证(内外皆寒)。上述仅是粗略地把人体分为寒、热两种体质,实际上人的病态体质还有很多,按此思路去分析即可得出客观的证候,不再赘述。

此外,还有一种证型需要用到散法,即肝经郁热证。临床上时常会遇到一些顽固性的银屑病患者,虽然舌质红,苔黄,皮损为红斑、脱屑,身强体壮,但屡用凉血清热之剂无效,脉弦或沉弦,求治、求愈之心迫切,心烦气躁,此乃肝经郁热证。其证的形成,源于肝气郁结已久,郁而化热,热入血分,单纯凉血清热不能除其热源,经曰“郁者发之”,应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二)临证困惑 寒证却用凉药

由于银屑病的治疗思路大多都是从血论治,需凉血解毒者占大多数,但对于那些病程长、多处治疗无效的患者,凉血解毒的治法往往无效。在温法散法提出之前,对于舌质淡白,脉弱,吃凉血解毒药就会腹泻的病人,我们常使用黄芪、黄精等补气健脾加凉血养血的药物治疗,的确治愈了一部分病人,但也有不少病人皮损依然无变化。看着舌、脉都属于虚寒证,却要惯性地开出凉血的处方,而此类病人又多属于顽固难治者,心中的困惑可想而知。

(三)文献支持 古今均有用温药先例

银屑病中医古代文献称为“白疕”、“干癣”、“松皮癣”、“白壳疮”、“疕风”、“马皮癣”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 [5] 明确指出风湿、寒湿为外在的致病因素,内有血热,复遇寒湿或风寒外侵,内外之寒热相搏,其病乃生。《诸病源候论·冷疮候》:“凡身体发疮,皆是风热所为。然血虚者,亦伤于邪,若重触风寒,则冷气入于疮,令血涩不行,其疮则顽……经久难瘥,名曰冷疮。” [6] 可见古人已知常知变,病人本身的体质不同,则可能容易遭受不同的外邪侵袭而发生不同的病证,因而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世医家秉承上述寒、湿、风在“癣”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的思想,相应配伍出许多祛风燥湿散寒的方剂,其代表方如《太平圣惠方》的白蒺藜散,药用白蒺藜、防风、细辛、麻黄、独活、秦艽、苦参等辛散温燥之品,也配伍一些滋阴补气活血之剂,辛温燥湿以祛外邪,甘寒滋润而和内变,用药有理有据,值得我们现代中医深思。今人徐宜厚老中医 [7] 所著《皮肤病诊疗学·白疕(银屑病)》也专列有“风寒证”,提出疏风散寒,活血调营的治疗思路,并以四物麻黄汤(四物汤加麻黄、桂枝)加减为主治方。

二、温法散法的具体运用

鉴于以上依据与分析,温法散法的理论有了,其治法和方药也就随之而出。

(一)寒包火(外寒内热)证

1.临床特征

病程较长,每至秋冬即发病或皮损加重,热水浴后皮损减轻,受寒或感冒则皮损加重,屡用凉血清热之剂疗效不佳。舌红,苔黄或白,脉无虚象。

2.治法

辛温散寒,清热凉血。

3.方药

麻防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加麻黄、防风,犀角用水牛角代)。

4.临床体会

本型乃寒包火,外寒不去,则内热难散,常规之单纯清热凉血,往往形成外寒更甚而内热难解或略有缓解之困局,疗程长而疗效欠佳。此时宜改为辛温散寒与清热凉血同用,寒药、辛温药各行其道,麻黄、防风辛温散寒,水牛角、地黄等清热凉血,内热自表里两条途径消解,疗效甚佳。

5.形象比喻

本证如同房间里有一只燃烧的火炉,季节轮转到秋冬,外寒使毛窍闭塞,如同门窗关闭,其热尤甚。麻防犀角地黄汤如同一边撤炉火,一边开门窗,内热迅速消散。

(二)阳虚外寒证

1.临床特征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或女性,清热凉血之剂久服不效,反致胃肠不适,秋冬季则皮损加重,大便溏薄,畏寒,易感冒,皮损淡红或暗红,舌淡白而胖,脉弱或沉弱。

2.治法

温阳散寒。

3.方药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4.临床体会

采用纯温法治疗银屑病,的确经过了很久的考虑,对于此种证型,因为过去习用凉血清热之剂,但治疗很久,全无效验。加之舌淡而胖,确与皮损之“热”象不合,乃精选一典型病人试治,不料效若桴鼓,云开雾散。自此大胆使用,只要辨证正确,屡试不爽。本证候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素体虚寒,但过食辛辣,机体阳气虚弱,经脉运行不畅,热结不解;二是本有血热,过服寒凉之剂,阳气被伐而不能正常运行,热不得解。

5.形象比喻

人体大气如同地球一样,周而复始地运转,大气转则机体康健。本证则因阳虚而大气运转变慢,肌肤瘀热难以流散,秋冬外寒转甚,毛窍闭塞,阳虚更甚且瘀热也甚,皮损加重。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边给大气运转助力,一边开毛窍,散肌肤瘀热。

(三)肝经郁热证

1.临床特征

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典型的红斑鳞屑,典型的舌红苔黄,却屡用清热凉血,除湿解毒长达月余或数月而全然无效。常有瘙痒甚或剧痒,身强体壮,纳、眠如常。唯求治心切,心烦气躁,脉沉弦或弦。

2.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3.方药

丹栀逍遥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

4.临床体会

遇到此种病例,非常令医生头痛,凉血、解毒、除湿、清热、辛散,屡屡改弦易张,却分毫无效。辨证时要注意其脉象和神态、情绪,脉弦而性急烦躁者多属此证。

5.形象比喻

郁热如同农村沤粪的粪堆,久郁必化热,内有热却散不出。丹栀逍遥散加减则可以解郁清热,通达内外,使郁热散尽。

以上三证未受从血论治思路的羁绊,前二证置患者于自然界,既考虑外界,又结合患者自身体质,综合分析外寒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体质对外寒的反应,新的思路,新的证型随即确定,疗效卓著。可见,既往仅据红斑、干燥、鳞屑之皮损即断为热燥,而不整体辨证查找热源之思路,实属不着疾病本质之偏见。第三个证型乃把银屑病的辨证置于脏腑辨证之中考虑,跳出从血论治之思路,热自肝郁而来,疏达肝气,清解郁热,皮损很快消退。

三、温法散法与“经典三证”的关系

毋庸置疑,经典的银屑病血热、血燥、血瘀三证是该病的常见证型,只要认证准确,疗效就确切。但是,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是十分复杂的,提出温法散法是基于疾病特点、临床困惑和文献支持,也是银屑病客观的证候存在,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把非常复杂的银屑病证候仅仅简略为“血热、血燥、血瘀”是欠全面的。我们近几年的临证体会发现,“经典三证”与我们所提出的“温散三证”都是银屑病的常见证候,“温散三证”是“经典三证”的有益补充,二者是平行的,并不是对立的。“温散三证”是“经典三证”在思路、方法上的创新和反思,是“经典三证”在银屑病客观存在证候概括上之遗漏。因此,有了“温散三证”,会使我们的辨证思路更开阔,证候归结更客观,遣方用药也更贴切,疗效当然会明显提高。

四、温法散法与罐法治疗

温法散法是用药物作用于汗孔、毛窍,而且根据患者的证候选择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发散风寒,宣畅腠理,使瘀热外散;罐法则属于外治范畴,以热力形成的负压吸开毛孔,使瘀热外散。二者实际是异曲同工。温法散法是整体调节,开毛窍仅是作用之一,而灌法则属于局部治疗,二者若结合起来,必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五、典型病例

病案一:

薛某,男,39岁,2008年12月28日初诊。主诉:全身出鳞屑性红斑伴瘙痒7年。病史:自2001年秋季小腿出鳞屑性红斑、瘙痒,渐扩大增多,延及全身。曾在某省级中医院服中药治疗2月,效不佳。现全身见点滴状或大片状红斑,脱屑,瘙痒,皮损冬重夏轻,纳食如常,大便干。舌稍红,苔淡黄薄,脉平。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证属风寒束表,血热湿热(寒包火证)。宜外散风寒,内清蕴热。方药:炙麻黄9g,防风12g,水牛角30g,紫草30g,栀子15g,土茯苓18g,赤芍15g,丹皮15g,生地20g,蜈蚣2条。7服,水煎服。药后皮损明显减轻,瘙痒亦减,舌暗红,苔转薄白,脉右稍弱,左平。原方再服20服后,皮损大部分消退,无新皮损出现,右脉弱,拟原方去荆芥,加黄精20g,又服10服,皮损完全消退。

按:

本例素有血热湿热,冬季风寒束表,内热难以散越,郁而更甚,因其体质不虚,辛温发散与苦寒清热之剂共伍,表寒温散,内热得清,收效显著。

病案二:

杨某,女,52岁,2009年12月13日初诊。主诉:全身出红斑鳞屑20余年。病史:原籍东北吉林,因为其女儿看孩子而来郑州。20余年来全身出红斑鳞屑,瘙痒,时轻时重。曾于吉林省多家医院治疗,效不佳,皮损冬重夏轻,始终未能消退。现皮损以淡红斑、丘疹为主,上覆鳞屑,皮损较大处位于腰骶部,瘙痒剧烈。头皮也有鳞屑性红斑块,纳、眠如常,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稍弦。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证属阳虚外寒,治应温阳散寒。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生麻黄6g,制附子9g (先煎) ,细辛5g,当归15g,鸡血藤30g,蜈蚣2条,白蒺藜15g,炒山药18g,砂仁9g。10服,水煎服。外用院内制剂丙酸氯倍他索霜和维甲酸霜混匀外涂。2009年12月22日二诊:皮损基本消退,舌淡,苔白薄腻,脉稍弦,大便溏。中药原方加煨肉蔻9g,柴胡9g。20服,水煎服。药后皮损完全消退,大便成形,原方再服15服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

本例素体虚寒,东北寒冷之地更不利于疾病康复。临床体会,阳虚外寒证之皮损,以暗红斑和淡红斑居多,舌质淡白是其主要的辨证依据。温阳使体内气机流转,散寒使毛孔开启,郁热外出。皮损很快痊愈。

病案三:

王某,男,25岁,2008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反复全身红斑,脱屑,伴瘙痒2年,加重5月。病史:自2006年四肢出小片红斑、脱屑,反复发作。5个月前皮损加重,头皮出现大片红斑、脱屑,瘙痒。舌红,苔白薄腻,脉右弱,左基本如常。诊断:寻常型银屑病。按血热夹湿证兼气虚处方:黄精15g,黄芪15g,水牛角30g,生地18g,丹皮15g,赤芍15g,紫草30g,苍术12g,陈皮9g,栀子15g,蜈蚣2条。服药15服,皮损依然,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又服1个月,不仅无效,反见许多新皮损出现,瘙痒。无奈除中药汤剂外,又令其加服雷公藤多苷20mg,日3次。半月后仍未见好转,乃又于原中药方中加薄荷、桑叶、连翘,辛凉解表,以图热从表散。未料仍然无效,遂将水牛角加量至60g,连服半月,皮损未见丝毫减轻。持续治疗3月,数易其方未效,颇感棘手,思忖之余,乃见患者心急如焚,诉其瘙痒剧烈,心烦多梦,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右弱,左稍弦。是否为久病肝郁,郁热作祟呢?拟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5g,栀子15g,柴胡10g,白芍15g,紫草30g,薄荷6g,防风12g,鸡血藤30g,红藤20g,土茯苓20g,甘草5g。15服,水煎服,停服雷公藤多苷片。药后皮损明显消退,红斑全部转淡,接近消失,痒止,舌尖边稍红,苔薄黄,左脉已不弦,右弱,上唇内黏膜有一小溃疡。效不更方,上方去鸡血藤,加旱莲草20g,赤芍15g。又服15服,皮损基本消退,舌暗红,苔薄黄,脉稍弱,口腔溃疡愈合。原方略事加减,半月后皮损完全消退。

按:

本例病程反复已久,求愈心切,却连续3月治疗,数易其方,甚至凉血重剂依然无效。乃肝经郁热,久不解散所致。跳出从血论治之思路,从肝论治,使肝郁得解,郁热尽散,皮损很快消退。

思路决定治法与疗效。顽固性或难治性疾病的本质就是寒与热、虚与实、邪与正、内与外、上与下的对立、交结和病态互存。所谓顽症,可能就是按常规思路和治法无效,换个思路,透析病机的复杂关系,不落窠臼,采用寒热并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和解内外、协调上下等治法,顽症的治疗或许就不那么难了。

参考文献

[1]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1-202.

[2] 全国银屑病流行调查组。全国1984年银屑病流行调查报告[J]。皮肤病与性病,1989,(1):60-72.

[3] 李林。牛皮癣中医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17-24.

[4]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46.

[5]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62.

[6]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69.

[7] 徐宜厚,王保方,张赛英。皮肤病中医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13-419. hLH/R63gN0Tu6YNvQke7ClKcqUf2KtaTC7xU53lpnob19wq7IQ9CC1P+tSmCoU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