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高校廉洁文化的建设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高校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之魂,深刻认识当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从战略的高度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高校廉政文化。这既是新时期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廉洁文化建设是紧紧围绕“廉政”而展开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它是一种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腐倡廉提供思想支撑,并为其保驾护航。廉洁文化建设的成效,是体现一所高校是否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志,既关系高校的办学性质,又关系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大部分高校一向重视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文化建设摆在事关高校发展成败的高度,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仍然与新形势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内容比较深奥,认识不够到位,方法比较单调,探究不够深入,路径比较狭窄,统筹不够周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造成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松、软、拖”现象,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这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利用率低下

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期间,会通过与廉政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对学生进行视频教学或课堂讲解,但是往往都流于形式,另外加上没有对传统文化加以利用,最终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对廉政深入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对校园内的网站、报刊、校园文化等教育资源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对廉政教育的宣传度。二是将传统文化中关于廉政的文学作品演化成选修课,加强学生对廉政教育的认识。三是通过举办廉洁文学作品展、诗朗诵等竞赛,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树立廉洁意识。四是在每年举办的大型艺术节、学校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中有关廉政的精华融入进去,加大廉政文化宣传的辐射面积。

(二)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不够健全

一些高校在文化育人和文化反腐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够,廉洁文化建设领导体制缺位,工作助推机制不健全,致使廉洁文化建设的相关活动开展一直处在“空挡”位置,也出现因计划性不强而造成活动路径不畅、形式单一而受众激情不高、组织乏力而教育效果不彰等问题。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开展总体上缺乏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总之,因高校“关键少数”对廉洁文化进校园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出现了“失衡”现象,致使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方面呈现出突击性多、计划性少,临时性多、长期性少,会上强调多、会后落实少,说着重要、做着次要、忙着不要的“疲软”现象。

(三)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些高校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出现了“只听人声,不见人影”的情况,即使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也是停留在“软指标、软任务”的层面上,时不时出现时过境迁看“晚景”现象,不但缺少时效性,而且缺少“硬度”。更为可怕的是,一些高校在廉洁文化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上,不但缺乏时效性,而且还缺少针对性,出现走形式、走过场、水过地皮湿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关键少数”对长期制约高校发展和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视而不见”,不愿触及招生、学术、基建等领域的腐败问题。不敢为、不愿为的“疲软”作为,使高校弄虚作假、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势头得不到根本遏制。

(四)对法制管理意识薄弱

在古代中国,人治思想盛行,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居于首要地位,民众崇尚自我保护,对法制思想持回避态度。在现代,部分高校也会有意掩盖学生违法乱纪的行为,以达到维护学校名誉的目的,为了封锁学生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或其他不良事件的消息,私下对家长、媒体实行金钱交易,或者以免试就读的方法来平息事件,而不是通过正当法律途径来寻求解决方案。部分高校管理者缺乏法律知识,法制意识薄弱,不但在依法治校上能力不足,而且也没有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培养,在依法治校的道路上处于落后状态。虽然高校中也不乏一些群体对基本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有时也会抱着侥幸心理去以身试法,对法律精神视而不见。众所周知的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件都是高才生作案,可以视为明知故犯。还有一些人,受现代权位思想的影响,在位居高位时,利用权责之便以权谋私、以官压法,没有对法律的尊崇感,缺乏法制意识。另外在高校中师生也存在对官位唯命是从的现象,不利于校园法制制度的施行。

(五)廉洁文化建设开展的形式亟待改进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达到形式服务内容的目的。一些高校在廉洁文化建设开展过程中,因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和呆板,再加上缺少鲜活而生动的素材,不能够使活动内容加以有效体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组织者和受众群体非常被动和不领情的局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廉洁文化建设的腾飞平添了强劲的“翅膀”,它不但形式多样、迅速便捷,而且内容丰富、生动鲜活,能够满足受众群体对廉洁文化不同层次的需要。部分高校却没能很好地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施展拳脚,仍比较热衷于利用传统媒介开展自身廉洁文化建设,比如校报、板报、校园广播等,有待进一步筑起整体联动的廉洁文化教育平台和评价体系。

二、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央提出的反“四风”,就是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就是一个夯实党执政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务必站在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思想上高度警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强化工作作风,不断取得反腐新成效,以优异的成绩取信于民。

为加强高等学校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4年10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教党[2014]38号)要求,高等学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硬,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这为新时期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高校只有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规划和反腐倡廉的总体框架之中,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坚持发挥好文化的治本功能,对高校干部、教师、学生进行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建出和谐高雅的大学文化,才能切实办好令人民满意的一流大学 ,培养出满足党、国家、人民和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重视传统文化对高校廉政建设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廉政建设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高校要细致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以史为鉴,更好地发挥传统廉政文化对现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具有感染力强、号召力大的特点,高校要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廉洁教育,利用此特点对廉政建设工程达成指引、约束作用。还要对广大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培养,提高自身反省能力,在制度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更高效地开展廉政建设。

(二)建立体制机制,健全组织保证

切实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首要的是建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只有形成完善的党委领导、纪委协调、部门联动、师生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整体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

高校在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五大功能中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作用,以辐射带动家庭、社会参与进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资源整合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真正使廉洁之风覆盖社会各个角落,使绽放的廉洁之花结出丰硕的和谐之果。

(三)因人施教,营造廉洁氛围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重基础,抓重点,持续推进,形成常态。高校在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廉洁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设立岗位,夯实基础;以干部作风、师德师风和学生学风为建设重点,坚持把廉洁文化教育深入到“工作岗位、活动过程、学生课堂、实践场所”等一线阵地,形成“全员、全时、全段、全程”常态化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和文化支撑作用,充分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是干部廉洁从政。领导干部是学校的“关键少数”。“关键少数”要以忠诚敬业、廉洁从政为基本要求,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以身作则,最根本的是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勇于担当和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以令率人,不若身先”,从而形成领导干部与师生之间的鱼水关系。

二是教师廉洁从教。教师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师德崩于“礼”,贻祸不可估。教师要以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所有教师在廉洁教育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是职工廉洁从业。职工也是学校主人翁之一,在高校服务育人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高校职工在各个服务岗位上要以全员育人、廉洁从业为基本要求,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自身的廉洁观念,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四是学生廉洁修身。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也是学校的品牌。当代大学生要以诚信守法、廉洁修身为基本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必须把廉洁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融入相关课程,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当中 ,有效地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担当的能力,增强其使命感,培养其健全人格。

(四)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教育实效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营造廉洁和谐的校园文化。要使廉洁文化在高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扩大校园文化中的廉洁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廉洁品位,挖掘校园廉洁教育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载体功能。高校还应积极创新廉洁文化教育形式,创新方式方法,更加贴近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更加贴近干部和师生思想实际,增强工作实效 。每个高校都要充分利用既有的校报、广播台和校园网等载体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的宣传,使廉洁文化成为广大师生文化生活喜闻乐见的一部分。还可以利用更多平台,针对“关键少数”,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关键少数”可以利用民主生活会、参观考察的机会强化廉政的重要性;教职员工可以借助教研活动、工作例会,甚至服务育人过程中互助学习廉洁文化;广大学生可抓住社团活动、廉政专题报告会等有利时机提高对廉洁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总之,为确保廉政教育效果,各高校必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廉洁文化“大宣教”格局,以便促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使廉政文化之花开满校园。

(五)开辟网络阵地,唱响廉洁主旋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有效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提供了便捷。利用互联网“互通互融”功能有效地整合国家、社会、高校、家庭等资源,形成一个“开放的有机生物圈”,使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师生舆论的放大器。物联网这场科技革命,催生了智能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首先成为智能时代的享有者和最大受益者。目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位大学生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他们经常会通过手机查询有关学业问题,利用手机了解社会动态,也会通过手机建立的微博、QQ、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聊天、转发分享、互通有无。大学生往往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有理想有抱负,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对社会的热点问题比较敏感,并热衷于发表评论。高校若能借助大学生凡事善于利用智能手机的特点,加强网络平台廉政文化建设,同样也可以让智能手机成为高校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强力助推器。

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仍处在世界观正在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一定程度上还不够理性。为此,高校有必要加强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上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处理,弘扬正能量,抢占网络宣传制高点,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切实有效地掌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的主动权。高校还要对师生关切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密切关注,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网络骨干的管控作用,适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组织网络评论,营造良好廉洁文化建设舆论氛围,不断增强廉洁文化对师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

(六)加强理论研究,做实实践指导

文化育人具有长期性、持续性,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然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文化建设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积累和沉淀,需要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先进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廉洁文化理论研究和行动的指南,以此促进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廉洁文化建设目标,取得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各高校还要充分调动一切人力资源,结合高校特点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廉洁文化的规律和建设路径,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新突破,为有效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还要积极推行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把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西方现代大学在教育腐败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积累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拿过来”,用其所长,补己所短,为我们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助力。

(七)加强廉政文化力建设,有效培养法治意识

法治文化不但是可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类活动的刚性文化,还是组成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推行廉政建设的基础,在高校廉政文化体系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校要遵照十八大精神的指导,加快校园法制文化培养体系建立,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基础。法治文化存在于法制及制度当中,通过法制规范来体现。高校廉政建设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建立相关政治体系,提高文化素养,以达成以法治腐的目标。为了使廉洁清明得到长远发展,高校必须努力将法制中的思想、精神、观念及原则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让廉政文化转变为高校顽强的生命力。廉政文化作为促进高校发展的软实力,已经存在于校园文化当中,高校要利用其强大的创造力及广泛的感召力,持久、稳定地发展廉政文化。俗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高校领导要借着校园廉政文化发展的势头,带头指导广大师生崇廉拒腐,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传承,利用廉政文化的指导作用,遏制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坚持照章办事、依法从教,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刻于骨髓。

总之,推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更加需要高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通力合作,精心培育,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只有真正使廉洁文化建设成为一种高校廉洁教育新常态,才能营造出更加清新的育人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是高校反腐倡廉的有效保证

最近几年,各种贪污腐败事件层出不穷,涉案人年龄趋于年轻化,采用的手法也是各式各样。有的高校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不久后,就有机会进入管理层级,在管理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参与腐败。随着腐败事件的曝光,我们发现涉案金额也逐步增加。由此,社会公众对贪污腐败的态度也有了一定转变,为了让物资生活更加丰腴而铤而走险的人大有所在,公众对此类事件也开始屡见不鲜,没有了以往的排斥感。大学校园每年都会为社会输出大量人才,这些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社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所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廉政思想培养要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只有增强他们防腐拒变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另外,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是会潜移默化影响身边人的,让大家一起为社会廉洁贡献力量。

(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不仅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能,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1.高校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在高校的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有质量的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最快的发展。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廉洁文化传统,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尤其是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由化思潮与享乐主义生活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急剧膨胀,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腐朽享乐观念滋生,造成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合作意识较差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欠佳等问题。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廉洁教育,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尤其是通过营造廉洁氛围,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熏陶功能和约束功能,让大学生明白什么思想是必须坚决反对的,什么思想是值得学习和崇尚的,以此来规范和影响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大学生的廉洁理念和廉洁意识,引导大学生自强、自立、自律、自信,注重廉洁思想的培养,自觉养成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而使大学生不断净化心灵,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传承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享乐主义和铺张浪费的不良行为;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自觉培养团结互助和诚信意识,使同学之间诚信友爱,相互帮助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自觉学习廉洁理论,知荣拒耻,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教职工的育人职责意识

高校负有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党政干部以及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态度和价值取向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使高校各个层面的大学人廉洁自律,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和教育学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持久的、立体的,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做人,逐步升华思想,提升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运用教育规律创造性开展教育,用教育艺术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真诚的爱心去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只有在教师中通过开展廉洁教育,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使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德行,体悟大学教师所具有的工作责任感;才能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使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真诚的、良好的、积极的关系,以教师应有的教养、内涵、气质和风度,成为学生效仿和学习的榜样。

高校党政管理者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从政道德、价值观念、精神理念以及管理的科学水平,不仅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大学生成长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在高校管理者中开展廉洁从政文化建设,使管理者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法制观念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才能使他们在管理工作中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才能使他们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才能使他们勤奋敬业、努力工作,正确对待,科学合理地使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政治、行政、学术及其他各种资源或权利,以廉洁自律的优良品德在教师和学生中产生榜样和示范效应。促进学校的廉洁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以及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一生的奋斗和成就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开展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文化建设,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使他们主动围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导大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成为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才能使他们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廉洁自律意识去感染、教育学生。

(3)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不在于能否拉动GDP增长,而在于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洪流之中。大学生作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成长过程关乎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切实落实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把廉洁文化的要求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授之以科学知识、炼之以健康体魄、植之以道德素养、赋之以创新精神、育之以民族情怀,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共奋斗,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人才,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党政干部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我们国家的各级党政管理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将决定未来我们国家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修身文化建设,用廉洁文化的理论内涵和社会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敬廉崇洁的价值观内化为人格修养,培养大学生廉洁、诚信、公正素质,使其树立起积极、健康、自立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使其具有抵御腐败、清白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操守,使“清正廉洁”成为大学生立身立业之基。将来走上社会后,始终保有一份对廉洁的自我警醒,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高级的“知识人”,而且是一个比普通人水准更高的“道德人”,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党政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和谐文化是校园和谐的思想根基,廉洁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1)高校廉洁文化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要求高校必须有一个清正廉洁、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校园环境,学校上下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合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育人为本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根据党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差异性,提出不同的内容要求,而这些内容要求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特征是一致的。高校廉洁文化要求高校管理者遵纪守法、依法治校,处事公道、公正透明,以身作则、勤政廉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造一个运转协调、管理高效,具有民主、法治和开放精神的校园;要求高校教师恪尽职守、勤奋敬业,师生友爱、育人为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克己奉公、廉洁从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营造一个崇尚科学、追求卓越,教学相长、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校园;要求学生廉洁修身、知荣拒耻,诚实守信、正直自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营造一个师生友爱、勤勉求是、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的校园;要求创新载体、净化环境、团结互助、相互信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积极向上、秩序井然、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的校园。经过大学人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大学人的精神世界,使优秀的廉洁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在校园发扬光大,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在校园得到充分体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前提

高校廉洁文化对大学人既具有伦理方面的约束,又具有道德方面的规范和诚信方面的要求,它与学术抄袭、考试作弊、损公肥私等不道德行为是根本对立的。因此,高校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诚信文化。管理者清廉自律、公正无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勤克俭、勤奋务实,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服务,就会得到大学人的广泛认可,从而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反之,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纸醉金迷,工作缺乏责任心,就会得到大学人的唾弃。教师能够做到传承文明、创新科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求实,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处处为学生的成才成长着想,善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具有良好的教风,就会得到学生的敬仰和拥护;反之,搞学术造假、学术腐败,教学应付,不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教学方法陈旧,就会遭到学生的反对。学生勤奋学习、守法敬法、艰苦努力、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知诚讲信,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就会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反之,考试作弊、追求享乐、处处为自己打算,就会遭到同学们的批评。因此,廉洁文化要求每一个大学人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以形成诚信、友爱、互助、和谐的校园环境。

(3)高校廉洁文化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导向

高校廉洁文化中的廉洁自律,公正无私,敬业奉献,公平公正等理念,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道德诚信的规范性,又具有合理的价值导向性。它引导大学人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高校廉洁文化对于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价值导向性。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妥善协调校园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以实现校园内的公平和正义。要维护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公平正义,就必须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以教育引导大学人尤其是党政管理者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营造人人平等的良好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以师生为本,需要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提高师生员工的素质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大学人尤其是党政管理者敬业奉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学校事业的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把服务学生成才,服务教师教学作为永恒的职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坚持以师生为本,还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廉洁从教、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潜心教书育人,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教育引导学生治学修身,兼济天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调动教师严谨治学、学生勤奋好学、廉洁修身的积极性。这既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3.高校建设和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可以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政治环境。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科学管理,规范行为,弘扬正气,抵制诱惑,遵守法纪,确保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1)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变革时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制度还存在漏洞,使得腐败案件时有发生。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且需要科学民主的管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的管理更加复杂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迫切要求高校的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民主化的轨道。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廉洁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管理者的头脑,提高管理者的素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以严格的党纪监督人、以有序的政纪要求人、以完善的机制约束人、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促使每一个管理者“知耻”“慎独”“自警”“自省”,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不断推进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使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管理的人性化,堵塞漏洞,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积极推进管理的人性化,使管理有助于营造师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宽松环境和空间,人与人之间形成团结、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积极推进管理民主化,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真正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2)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高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随着高校的规模扩张,高校建设和管理中心经济活动往来越来越频繁,涉及数额也越来越大;同时高校与地方的交流日益密切,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断影响高校校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身上泛滥,出现了剽窃抄袭他人成果,招生勒索钱财,购教材设备索取巨额回扣,盗取贩卖考题试卷,学术评奖、职称评审弄虚作假,巧立名目乱收费。在基建工程领域,腐败案件也时有发生。尽管反腐败力度越来越大,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是纠而复生,甚至愈演愈烈,其重要原因是一些腐败现象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在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腐败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吞噬国家和人民的物质财富,破坏学校的发展秩序和办学秩序,影响学校的发展。腐败文化的间接后果是影响大学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它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和办学成本,毒化了校园风气,破坏了党群关系,影响了学校培养人、教育人职能的发挥。要反对腐败就必须反对腐败文化;要铲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根基。高校廉洁文化是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践中形成的。对腐败倡廉起着导向和支撑作用,它所包含的廉洁精神、廉洁观念、廉洁道德、廉洁准则等,对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起着提升作用,它的不断增强,必然引导大学生尤其是高效管理者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深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腐败文化。同时,也能使校园内的每一个成员掌握廉洁知识,提高廉洁监督水平,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高校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高校廉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链接精神文化、廉洁行为文化、廉洁制度文化、廉洁环境文化。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法纪教育,把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同校风、学风、考风、教风教育以及师德建设相结合,把廉洁的理念、廉洁的思维和廉洁的精神力量贯穿于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先进的高校廉洁文化通过高效廉洁制度这一文化载体,变成大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刚性要求,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发挥廉洁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使大学生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反对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抵制腐败文化的侵蚀,管理者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构建起学校自身的廉洁文化体系,营造一个廉洁清正、和谐守法、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zPD1qgk28jkUYaPJCsedhJwF4i0vnD+kABVXUfuI2rWgZvGOHt/yvo8Znd0Zq5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