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蒸馏酒中,中国白酒的字面解释最为直接,即无色透明的酒精液体。其他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五大蒸馏酒种,其名称都要拆解开来理解。比如原产于荷兰的白兰地,本是葡萄发酵后经蒸馏技术后出酒,再经过陈酿,获得成品。白兰地,最初来自荷兰文Brandewijn,意为“烧制过的酒”。再如威士忌(Whiskey),本起源于爱尔兰的赛尔特,是赛尔特人的日常用语,意思为“生命之水”。若非熟悉这些酒种的小知识,恐怕相当多的人是弄不清楚的。细扒起来,作为从西方引进蒸馏技术的中国白酒,其前身并非“白”酒。宋元以前,主要是通过发酵取酒,而发酵后的酒色大部分呈黄色,遂美其名曰“黄酒”。黄酒的别名也叫“米酒”“醴酪”“春酒”等,加之技术或产地的不同,演化出诸多名头,如“石窟春”“石冻春”“屠苏酒”“绍兴黄酒”“兰陵黄酒”……而“白酒”一词的由来,并不是效仿黄酒按颜色取名,而是自有成因。
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此处,按下黄酒不表,专论白酒的因由。自蒸馏出酒后,古人发现经由此法酿造出的酒体无色透明、清澈见底。国人一直视酒是艺术和文化的综合体现,这晶莹剔透的蒸馏酒,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同样有着艺术厚度的白描国画。国画中的“白描”,是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加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尽管线条简单、色彩单一,通常展现出来的画面却极具质感和层次,简洁,流畅,生动。由于白纸的铺垫和衬托,墨色的个性更为鲜明,画作当然栩栩如生、姿态万千。同理,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三者构成了酿造文化的基础。而这粮、曲、水就像白描中的每个笔画一般,须恰到好处方能呈现有质感的画面,才能酿造出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爽、余韵悠长的无色透明酒体。
“白描”的创作方式分为单勾和复勾。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的;而复勾则只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体现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值得一提的是,这与白酒的勾调技术如出一辙。通过神奇的勾调技术,把前后酿制时间不同的酒依照酒品固有的风格特点,按不同比例组合,进行酒体设计,使品质得以升华,口感富有层次,饱满怡人。之所以称之为“白酒”,是因为它有着无色透明的酒液,也与“白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颜色单一、朴素简洁、质感纯正。
蒸馏技术在古代中国落地生根后,最初的名字和“白”字也没有直接关系。起初叫“烧酒”“烧刀子”等,这个好理解,一则,这琼浆在经久不息的“烈火”之下几番烧制蒸馏后取得,犹如锻钢炼铁般,非烧不可。而宋元之际的蒸馏技术并非如今这样先进科学,人们最初一定是注重“发酵”和“蒸馏”,而轻视“储存”这一环节,大部分蒸馏酒出锅后经过简单的置放处理就直接摆上桌开喝了,下肚后自然“烧心”“扎胃”,也必然如“刀子扎心”般难受。随着技术不断提升,逐渐有了“高粱酒”“大曲酒”“二曲酒”“老白干”“白干”“地瓜酒”“二锅头”“双蒸酒”“玉冰烧”“米香酒”等各种各样的酒名。这些酒名有的是从酒的口感而来,如前面提到的“烧刀子”“米香酒”等;有的是以酿造技艺而得名,如“烧酒”“双蒸酒”等;有的是根据酿酒原料来命名,如“高粱酒”“地瓜酒”“枸杞酒”“荔枝酒”等;有的则是以酿酒的酒曲来命名,如“大曲酒”“二曲酒”“特曲酒”“小曲酒”等。如此名目繁多,概念百出,让饮者对酒的判断失去了标准和参照。基于此,新中国成立之初,酿酒业公私合营后,国家为便于对酒业的管理和名称的统一,将所有蒸馏技术酿造出来的粮食酒(蒸馏的葡萄酒除外)合称为“白酒”。一则,公私合营前,一部分酒因与“国画白描”具有共性,已先期称作“白酒”;二则,从颜色和感官上讲,“白酒”
一名恰如其分,再合适不过。
从技术层面来说,蒸馏出来的酒体一改黄酒时代的绵甜柔和之风,凸显了浓烈甘爽、劲辣爆口和容易上头(宋元之际未经陈放储存的蒸馏酒)的酒感,和国人“黑白分明”的个性相得益彰。因而,这个“白”字简直有画龙点睛之妙,再无别字可替,而这清澈透明的酒体,也折射出国人一向秉承的“表里如一”“刚正不阿”“由始而终”的正义精神和处世原则。纵横在春秋战国的白起、蒙恬、王翦、廉颇,哪一个不是饮酒的神勇之人?铁骑铮铮、号角连天的三国战场上,关羽、张飞、吕布、夏侯惇,又有哪一个不是“唯酒无量”的性情中人?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们,又有谁不是李逵、鲁智深、林冲、杨志、关胜这样的“酒神”再现?喝了十八碗的武松其实并不是打虎的“冠军”,那位只饮了三碗的李忠举起朴刀“只一挑”,吊睛大虫瞬间便“动弹不得了”,怪不得李忠人称“打虎将”。这些英雄人物及江湖侠客们骨子里靠什么行走江湖,立足武林?是酒吗?当然不完全是,靠的必然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仁、义、忠、勇、直”这种一目了然、分明凛冽的个性。
如此个性,也许就是“白酒”名称存在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