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躲酒”是一件光荣的事

多年前,我认为在与酒为伍的过程中,是不能有“躲”字出现的。躲酒,总给人一种“不地道”“不厚道”之感,易与“造假”“装蒜”“忽悠”“蒙人”等贬义词联系到一起,为人所不齿。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还真是热血男儿,干什么事情都能勇往直前,不会退缩,更不会逃避。喝酒也一样,只要接了对方递来的酒,就绝不会再推让回去,即便不胜酒力,也要逞能干了它。随着年龄增长,对“酒文化”的热爱渐浓,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酒神,亦非酒鬼,一改过往酒桌上的那种势如破竹的劲头,学着慢下来,停下来,并且礼貌地拒酒。

一次酒宴,我因有事需要提前离席,便在一开始频频举杯,既给别人敬酒,也接受别人的敬酒。众人见状,“呼啦啦”一下子全涌过来,以为我要大开酒戒呢!平时,我也就三五两的酒量,现在一群人围过来和我搞车轮大战,怎么成?于是,我提高嗓门儿对大家说:“诸位,今天我的酒到此为止。一来,我没有多少酒量;二来,我开始喝得快是因为稍后有事要提前离席;三是,大家这样围攻我,结果就是丑态百出,不仅我难受,也败了大家的兴致。”大家一听,觉得在理,纷纷偃旗息鼓。当然,我也没有驳大家的面子,端起一杯茶起身向众人致歉。以茶代酒中,众人喜笑颜开。一场“酒战”顺利化解,亦不失彼此颜面。

由此,我得到启发,世上没有不倒的“酒神”,况且,我离“酒神”差距十万八千里,连“酒鬼”也不是,甚至连“酒徒”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就是个“酒人”。在这种围追堵截的酒桌上,我只能以诚相待,为自己解掉“酒套”。否则,硬顶下去,伤自己身体,败他人兴致,得不偿失。

其实,“躲酒”在很多时候是一件“舍己救人”的善举。几年前一个周末的晚上,已经接近十二点了,我突然接到一同事打来的电话,随后传来一个沉重沧桑、伴着哭腔的男高音。我吓了一跳,片刻后才弄清对方是因失恋想不开,正独自喝闷酒,喝着喝着忍不住打电话给我倾诉,邀请我前去“陪酒”。我感到对方情绪低落,先安慰了几句,然后挂断电话即刻驱车赶到酒吧。果不其然,同事倚靠在吧台前,手里还拿着一瓶威士忌。服务员告诉我,他已喝了两瓶,怎么劝都停不下来。同事见我来了,抱着我非让我一起喝。我佯装不小心将对方手中的酒瓶碰落在地,顿时,酒瓶碎了一地。同事见状,号啕大哭。我索性对他说:“我现在带你去找那个负心女,但你不能像个醉鬼似的,否则,她一定会觉得这手分得对啊!”语毕,同事若有所悟,后在我极力开导下,情绪逐渐恢复。事后,我想,有时“躲酒”需要狠劲,无须和对方多费口舌,要不他酒瓶在手,谁知下面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对于那些不胜酒力还要逞能“干到底”的兄弟,我真诚地建议你们学会“躲酒”。“躲酒”不是逃避,亦非胆小,并不会降低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价值及分量,而这种“拼酒三郎”的蛮劲恰恰会令你的形象受损。喝酒,本就是一种礼仪的表现,特别在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下,大家不会因为你的“量小”而看低你,相反,得体的“躲酒”行为传递给对方的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正反馈。你可以告诉对方,明天有事要早起、近日身体欠佳不宜贪杯,或等下还有别的会面等等,亦可趁乱提前开溜,事后给对方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告知“开溜”的原因,并表示歉意云云。相信,没有人能非议这种真诚的婉拒。

酒乃“欢伯”,助兴意趣也。能喝者,适当多喝,把握尺度即可;不善者浅尝辄止,适时“罢酒”;不能“罢酒”者就在勇敢机智的掩护下“躲酒”,也不失为酒宴上的一桩趣事。喝酒的过程本应是快乐的,“躲酒”不就是此乐事中的一个亮点吗?

如此,“躲酒”亦可成为一件光荣的事。 FAEB+hXjRR3AM2AqqAeeuUI2W9XXueI6bpXS0EIRjZKBV5wqFEtekKef8/3y63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