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酒能醉身,不能醉心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可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的,若饮用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酒精中毒症状。如果不善饮酒或过量饮酒,就会形成醉酒。身体醉了,人的神经中枢也随之处于麻醉或懵懂状态,心智作为神经系统的意识反应环节,也会因酒精受到影响。因此,会有“酒能醉身,亦能醉心”的说法。

本来,酒作用于人体后,使人的肉体和精神产生轻松愉悦的变化,这就是人饮酒的初衷。但现实中多有不遵循初衷的食言者和变道者,造成多饮致醉,大醉出丑,甚至深醉不醒。这样的酒醉说明什么?从今天的思维观点来看,这叫作“言不由衷”或者“言而无信”。就是说,这样的人在精神层面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用一句不客气的话来说,就是:毫无原则可言!醉身亦醉心的人,往往为人处世缺乏意念和决心,没有坚定的信念,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最终置初衷和意愿于不顾,导致事与愿违,形象受损,威信降低,而一败涂地。

从人的意识层面分析,酒能否醉心,究其原因不在酒,而在心;不在外,而在内。酒是用来服务、取悦于人的,是一个外在的物体,能不能喝、能喝多少、什么时候收场……这是脑袋说了算的事,和酒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人的心脑主导机能也是有运作极限的,当它受到干扰,运行发生紊乱,很可能出现贪杯而导致身心皆醉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干扰”往往来自饮者本身。这类人在精神层面往往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没有意志力,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诱惑。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被人灌晕,或误事,或误己,或误国。

孔子有言:“唯酒无量不及乱。”是说喝酒应以不影响人的正常行为为前提,否则,就会导致事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这应当是酒贤的规范。酒是助力于人的身外物,饮多饮少、怎样饮、何时饮、与谁饮等,都应听命大脑,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若仅凭一时头脑发热或贪图沉醉的快感肆意豪饮,而不能自持,与“失智”无异。

那些有规划、有目的、有章法,善于节制的人,大多不会醉酒,即便一时喝得有些高,也会自省总结,迅速做出理性调整,不为“酒色”所迷,不为“酒气”所诱,不为“酒香”所惑,浅尝辄止,量力而行。

酒能醉身,不能醉心!这是饮酒之人的铁规定律,利己利他。 Sx+0N7x+zBdVtn9dXrODhJhGnkJWActZFMEB8pR1eYTu4VDfEwaSlNgMEbmkZP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