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享受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风格

不得不说,要写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实在是有些无聊。毕竟他们好像没什么可说的。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非常可靠、稳定,也值得信赖。他们在恋爱中,既不会一味回避亲密感,也不会为爱而失去理智。总之,恋爱关系中的安全型人群全然不会带有很强的戏剧性,不会高低起伏,也不会产生过山车这类的形容词。那我们到底应该谈点儿什么呢?

事实上,关于安全型人群可谓是大有文章。在了解安全型依恋风格,以及安全型关系是如何改变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会对生活中的安全感,产生越来越强的认同与欣赏。安全型人群对于伴侣的情绪和身体语言都有着很强的理解力,也很清楚应该如何回应。与焦虑型人群相比,他们的情绪机制不会令他们太过于喜怒形于色,而与回避型人群相比,也不会将情绪完全抑制下去。在这一章中,你会更加深入了解安全型人群的特质,以及这种特质的塑造因素。假如你属于安全型依恋风格,在亲密关系竞技场中并不需要过多的开导,但你仍然需要保持敏锐,毕竟某天你可能会招致无效沟通的困扰,而无效沟通对你的亲密关系可是百害无一利。

安全缓冲效应

相关研究结果不止一次显示,能在恋爱中带来最高幸福感的,正是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这些研究显示,相比于其他依恋风格的人,安全型人群的确有着更高的恋爱满意度。帕特里克·基兰(Patrick Keelan)在多伦多大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个部分就是设计了实验来验证这个议题。而这项研究的合作者,还有已故的心理学教授肯尼斯·迪翁(Kenneth Dion)以及同为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肯尼斯的妻子卡伦·迪翁(Karen Dion),也是他多年来的研究拍档。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百余位持续恋爱四个月以上的大学生。他们发现,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恋爱中保持着较高的满意度、信任度以及确定性。而与之相反,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同样恋爱四个月期间,以上三项指标则相对要弱。

那么安全型人群和非安全型伴侣接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们则着重观察与测量伴侣双方对亲密关系功能性的认同。测试结果不出所料,两人都是安全型的组合,自然表示彼此的关系更加有效,而伴侣双方均属于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风格的组合,亲密关系承担的功能性就相对弱些。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安全型伴侣和“混合安全型”伴侣(即只有一位安全型成员的组合),两种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功能评价没有显著的差异。相比于两人都不属于安全型的伴侣,安全型与“混合安全型”伴侣都显示出更少的冲突和功能性更强的亲密关系。

因此,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不仅本身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得更好,他们还会制造一种缓冲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效应可以帮助他们的非安全型伴侣将恋爱满意度和功能性提升到跟自己一样的高度。这项发现非常重要。即使你不是安全型依恋风格,只要找到安全型的伴侣,他们就会将你塑造成为更有安全感的状态。

安全型人群的魔力

那么,为什么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会在亲密关系中,缔造这样一种“充满魔力的”关系呢?安全型人群是否总是圈子里那个最友善、最受欢迎、最开朗的人呢?你是否能通过他的魅力、沉着和自信等特点,而辨认出他们呢?答案都是否定的!正如其他依恋风格一样,安全感并不会以人格特质或心理特征作为评判的标准。安全型人群富有各式各样的人格特征,具体如下面的描述:

阿伦(Aaron)是一位30岁的化学工程师,他性格非常内向,非常不喜欢社交活动。他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工作和阅读上,几乎只跟父母兄弟共处,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对他来说很难。两年前,他才发生第一次性行为。

布伦达(Brenda)是一位27岁的电影制作人。她总是社交圈中的焦点,好像谁都认识,也总是社交场合中最活跃的人。而她从18到24岁,一直有个感情稳定的男朋友。直到分手以后,才开始接触其他的对象。

格里高利(Gregory)是一位50岁的电力工程师,也是带着两个孩子的离异父亲。性格开朗,非常容易相处。他还没有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同时也尝试寻找新的另一半。

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各式各样。起码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共同点。41岁的珍妮特就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周一早上醒来,一想到上周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要做,珍妮特就处于十分焦虑的状态。她承认自己对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一点办法也没有,感觉自己有点儿没用。她的丈夫斯坦(Stan)睡在她旁边,珍妮特突然转过身面向他,诉说自己对丈夫的生意非常失望,担心他的事业不会有起色。斯坦被这个举动吓了一跳,但是对于珍妮特突然的人身攻击,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可见的恼怒。“我知道你现在非常担心,而我要是跟你一样担惊受怕可能会令你好受一些。不过你要是像往常一样,想鼓励我更努力地工作,或许这样并不是很妥当。”

珍妮特有点愣住了,她承认丈夫说的在理,她的确只顾及了自己的感受。看到眼泪汪汪的妻子,斯坦提出要开车送她去上班。在车上,珍妮特就道了歉。表示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在情绪失控,担心自己把一切搞砸的情况之下所说的气话。

那一刻,珍妮特感觉丈夫斯坦给予了自己极大的支持。如果当时他对妻子的攻击予以回击,那么她势必也会反击,二人之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就此爆发了。到时候她肯定不会如此镇定地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定会觉得是丈夫的错。斯坦掌控局面的这种能力,的确是需要一种先天优势。“我一定得记住这种包容他人的美好感觉,希望以后也能如此回报他。”珍妮特自己反思道。

当危险变得不易察觉

像斯坦这样的安全型依恋人群,的确有出众的优秀品质,但并不容易被人发现。他们对伴侣的爱与责任都是出于自我本能,并不会担心自己失去伴侣的爱。他们对于亲密感非常从容,并且有着出众的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通过沟通很好地了解伴侣的需求。

事实上,有许多研究都致力于人们的无意识思维,正如第6章提到的那样,测量人们对于屏幕上一闪而过词语的反应时。通过对于人们无意识思维的研究,比较三种依恋风格人群的反应方式,有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对于诸如爱、拥抱和亲密等主题的词语有着更强的下意识反应,而对于诸如危险、丧失和分离这类词语则没那么敏感。也就是说,带有威胁性的词汇对他们来说没那么容易进入意识。然而,相比于回避型人格一开始对于威胁性的词汇并不灵敏,在分心任务之下变得灵敏。安全型人群即使在注意分散的情形之下,依然对威胁性的词汇不那么敏感。也就是说,不同于回避型人群,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即使放下戒备,也并不担心恋情中的威胁。换句话说,他们无须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无论在意识层面还是潜意识的层面,他们都不怎么在意这些事情!不仅如此,在这项实验中,当安全型依恋风格的被试被要求可以想起分离、抛弃或者丧失的时候,他们的皮肤导电测试结果显示,他们仍然会对这些威胁产生紧张感,因为皮肤分泌的汗液会增多。然而,一旦要求他们停止这种想法,皮肤上的汗液立马会恢复正常水平。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某些人来说,面对恋情中的威胁很难平复情绪,但是对于安全型人群却易如反掌。他们只是对于消极线索没那么敏感而已。

而这种特质会影响到他们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比如:

最佳冲突克星 ——在争吵中,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不会表现得回避畏缩,也不会试图去伤害和攻击对方,反而会努力将激进的局面平复下来。

善于调整心态 ——他们并不会因为诟病而气馁。他们十分乐于反思和检讨自己的行为,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愿意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策略。

期望有效沟通 ——他们希望自己的伴侣多一些理解和反馈,他们自有这种能力,将自己的感受从容而精准地传达给自己的伴侣。

拒绝感情把戏 ——他们期望亲密感,也相信对方和自己一样,所以何苦去玩什么把戏呢?

不抗拒亲密,不刻意划界 ——他们乐于追寻亲密感,也不畏惧于“沉迷恋情不可自拔”。因为他们不像焦虑型人群一样,成天担心自己在恋情中落入下风,也不像回避型人群一样,需要消退激情。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情感上,他们都非常享受亲密感的存在。

容易宽恕他人 ——他们总会将伴侣的出发点假定为善意的,因此即使是伴侣伤害了他们,也非常容易宽恕对方。

接受身体和感情的合二为一 ——并不需要刻意与对方分开,来营造距离产生的美感。能够在身体和情感上同时与伴侣产生融合。

将伴侣视为掌上明珠 ——一旦你成了安全型人群的亲密伴侣,他们会对你充满爱和尊重。

努力增进彼此感情 ——他们对自己的亲密关系充满乐观和自信,总是带着善意揣测双方的感情。

伴侣愉悦为己任 ——他们希望对方对自己充满爱与责任,而自己也以此回报对方。

许多人只经历过非安全型的伴侣,因此他们很难想象和安全型伴侣在一起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大相径庭。首先,安全型伴侣并不会出现治疗者们经常提到的“关系舞蹈”情形,也就是伴侣中的一方渴望两人更亲密,而另一方则时刻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着某种距离感。而相反,与安全型伴侣在一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日渐亲密的感觉。其次,他们会非常敏锐而共情地与恋人探讨感情问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从始至终保持这种状态。最后,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会将自己的伴侣纳入一个情感安全地带,帮助他们更有勇气、更从容地面对外面的世界。而作为伴侣,很多人只有在失去了他们以后,才发现这一切是多么的可贵。当人们先后和安全型与非安全型的伴侣交往过后,普遍会对安全型伴侣产生更多赞誉。这些人往往用经验告诉你,与两者交往的体验就是天壤之别。即使没有依恋风格理论的支撑,他们也能如数家珍一般道出两者的各种差别。

这种魔力从何而来?

安全型依恋风格人群这种优良特质,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呢?约翰·鲍尔比认为,依恋风格是生活经历使然,特别体现在早年与父母的交流上。如果父母对于孩子提出的需求非常敏锐并且积极回应,那么孩子就更可能发展成为安全型依恋风格。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深知自己是可以依靠父母的,也深知自己的父母总会在需要的时候在他身边。鲍尔比还认为,这种特质会从孩童时期一直延续到成人,进而影响到成年以后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那么,有什么证据来证明这些猜想呢?2000年,莱斯利·阿特金森(Leslie Atkinson)在多伦多的瑞尔森大学进行了一项儿童发展研究。这项研究与其他同时合作完成,基于41项前期研究进行了元分析(也就是后续的荟萃研究)。整个研究对于两千多对亲子组合进行了分析,以此对家长敏感性与孩子依恋风格之间的联系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家长的敏感性与孩子的依恋风格之间呈现显著的弱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母亲越敏锐,她的孩子越倾向于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风格。而弱相关性则表示,从方法学的视角来看,可能还会有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孩子的依恋风格。除此之外,父母温和的脾气也比较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因为随和个性的父母会对孩子进行更多的回应。同时,父母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婚姻的满意度高,压力和焦虑程度低,以及足够的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因素。最后,父母陪伴关照孩子的时长较多的话,孩子也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

为了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近年来渐渐开始认可另一种观点,那就是依恋风格是基因决定的。在一项与遗传相关的研究中发现,特定的依恋风格很大程度上,由基因的特定变异体决定。来自堪萨斯大学的奥米尔·吉拉斯(Omir Gillath)以及他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多巴胺受体D2型基因的变异体,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形成有关;5羟色胺1A受体的变异体与回避性依恋风格有关。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种基因在许多的大脑功能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包括情绪和奖励、注意等行为,更重要的是在社交行为与恋爱关系中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书的作者认为:“特定的基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依恋中的不安全感,不过个体之间各式各样的差异,还需要由其他的基因以及相关社会经历来解释。”换句话来说,基因的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依恋风格。

不过,倘若我们幼儿时期形成了安全型依恋风格,它就一定会延续到成年时期吗?为了验证这个问题,依恋理论的研究者们重访了一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幼儿被试,这些人已经二十多岁了。那么,这些在婴幼儿时期被划分为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是否将依恋风格保持到了成人阶段呢?问题的答案至今扑朔迷离。有三项研究都并没有发现,人们婴幼儿期和成人阶段依恋风格有什么关联,而另两项研究却发现,婴幼儿期与成人期的依恋风格,有着数理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我们只能说,婴幼儿时期的依恋风格与成人时期或许有比较弱的相关性。

那么,安全型依恋风格到底从何而来呢?随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导致的。而父母悉心照料、敏锐回应就更容易教养出安全型依恋风格孩子的说法,有些太过片面了。相反,形成这种依恋风格模式的因素,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其中包括:生命的早期与父母的关系、遗传基因,当然还包括成人以后的恋爱经历等等其他因素。一般来说,有70%到75%的人,成年之后保持了早期的依恋风格,而剩下的25%到30%的人,则报告称他们的依恋风格有所变化。

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的转变多半归因于成年以后的恋爱经历。这些恋爱经历的作用非常强大,甚至会颠覆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信念与态度。当然,这种变化是双向的——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可能会逐渐丧失安全感,原本不安全的人也可能渐渐建立起安全感来。对于非安全型的人们来说,这倒是个获得幸福亲密关系的重大利好消息。而对于安全型的人来说,这项发现可能就要引起警觉,因为安全感的丧失,会令人失去良多。

探秘安全型思维模式——为你的伴侣建立安全基地

细细想来,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在伴侣生命中所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为之提供一个安全港湾——为伴侣提供一个宽松的条件,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喜好,带着满满的自信迎接世界的挑战。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布鲁克·菲尼(Brooke Feeney)与罗格仙妮·思拉什(Roxanne Thrush)在2010年刊布了一项研究结果,表示有三种典型的行为,会摧毁这种安全型依恋风格建造的安全基地。当然,你完全可以照着下面三种安全型行为来做,从而为伴侣建立起安全基地。

积极回应: 对于对方的焦虑不安表示积极地回应;如果对方很需要你,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依靠的肩膀;无微不至地关怀对方,及时表示安慰。

不要过多干预: 为对方的努力提供幕后支撑;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方法,让对方感觉自己并不是无能的。放手让对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非一直力求掌控局面、事无巨细地干预对方,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效能感。

及时鼓励: 对于对方设立的学习与自我目标,及时表示鼓励与接纳,以此建立起他们的高度自尊。

深知自己值得被爱

相比于其他依恋风格,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更加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诸多难题。他们有一种天然的本领,倾向于选择那些为自己带来快乐的伴侣。而不会像焦虑型人群一样,让激活的依恋机制来分散自己的精力,安全型人群绝不会跟那些令他们费解的恋人耗费时间,更不会沉迷其中,让自己的心情忽上忽下。也不会像回避型人群一样,让自己陷入一种对于完美“理想型”的不切实际幻想,也不会沉迷于追忆逝去的爱情,更不会在对方企图更加接近你的时候,采取去激活策略,对爱人冷若冰霜。

安全型依恋的人群恰恰与上面的描述相反,他们相信周围有很多的潜在恋人,会接纳自己的亲密,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永远深知自己渴望被爱,也值得被爱。这一切对于安全型人群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期待。若是对方表现出任何不满足这些期望的迹象,比如表现出阴晴不定或者善于逃避,安全型人群会立刻对之失去兴趣。我们访问过一位名叫塔尼亚(Tanya)的28岁女性,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她,非常直接地说道:

“我曾与11位男性发生关系,他们都想和我确定恋爱关系。我认为我自己所传达出来的态度是很认真的,我很确定我向他们发出了明确的信息,我的确是一个值得被深入了解的人,我的魅力不光体现在床上。只要他们为我驻足停留,就一定能发现惊喜。

我只对不玩把戏的异性感兴趣,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我们约会之后,那些男人在第二天立马打电话给我,最晚也会在第二天晚上联系我。而作为回报,我也会在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向。有生以来,我只经历过两位男性事隔两天后才联系我,我立马将他们排除在了考虑范围之外。”

我们注意到,塔尼亚对于那些她认为对自己的亲密需求没有进行足够回应的男人,没有浪费一点儿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表现似乎草率了些,但在安全型人群中,这种行为再正常不过了。依恋理论领域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风格的被试,的确更不容易在感情中耍花招。塔尼亚对于那些不适合自己的人,有着非常本能的了解。在她的认知中,情感把戏是一种完全不可容忍的行为。塔尼亚恋爱原则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她认为那些对他不够尊重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在恋爱中给予她足够回应的人,是不值得她付出的。当然,她也没有对那两个男人产生多大的反感,只是对方和她不适合而已,她也巧妙地避开了风险。而塔尼亚要是位焦虑型人群,就肯定会将对方的不予联系,归咎于自己在约会上表现得不好。这时候,她就会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要么觉得自己“攻势太猛”,要么怪罪自己不够主动,要么觉得“问及他的前任,实在是太蠢了”,总之不断地怀疑自己,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机会留给错的人。

而在塔尼亚的例子中,她非常清楚地知道,接近一个不能够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男人,是毫无意义的。要是自己拿不定主意,有效沟通将是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最为有利的武器——他们会非常直接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接着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约会对象非常在意自己的感受,也愿意做出一些妥协,安全型人群会为这段关系留下一些希望。否则,他们也不会在一场必输的战役之中,过多地损耗自己。(详见第11章)

安全型人群寻找伴侣的良方

在这本书中,我们所倡导的寻找良伴的原则,其实就是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一贯使用的。其中包括以下要点:

一开始就发现对方“冒烟的枪”,并且深知这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从交往的第一天开始,就将自己的需求有效地表达出来。

相信世间存在着很多很多能够带给你幸福的潜在伴侣。你没有看错,就是很多很多!

绝不会将约会的失败归咎于自己的表现不佳。当伴侣表现得不忠或是伤害自己时,安全型人群更倾向于寻找客观的原因,而非一味将矛头指向自己。

希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尊重、尊严以及真正的爱。

安全型人群的感情真的无懈可击?

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无论自己的恋人或配偶属于何种依恋风格,都不会无限纠缠于对方。对于安全型人群来说,他们的确有这种潜力,可以与回避型、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和睦相处,但事情的前提在于,安全型人格一定要将自己的安全思维模式稳固地维持下去。当安全型人群发现自己的安全感正在一点点流失,这时候他们不仅仅失去了与生俱来的优势,同时亲密关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会骤然下降。

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能在亲密关系中长久维持安全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的非安全型伴侣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安全机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亲子关系的研究中就观察到,安全型母亲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倒不是因为相比于焦虑型和回避型,安全型母亲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而是她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第六感”,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孩子在什么时候需要拥抱。她们可以感知到孩子正在萌发的不安,在这种焦虑爆发出来之前,就及时采取行动。而在孩子明显表现出焦虑不安时,安全型母亲也懂得如何安抚他们。

而在成人伴侣之间,也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安全型依恋风格的成人,也懂得如何安抚自己的伴侣,照顾伴侣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当然也能在二人世界升级为父母时延续下来。明尼苏达大学的杰弗里·辛普森和得州农机大学的斯蒂文·罗尔斯合著了图书《依恋理论与亲密关系》(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罗恩·坎贝尔(Lorne Campbell)与卡罗尔·威尔森(Carol Wilson)也参与了写作,书中就提到,他们发现成了家长之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女性更倾向于在亲密关系中,通过与安全型伴侣的相处,感知到伴侣的存在感、支持感以及孕期的包容感等等安全特质,从而建立起安全型依恋风格。换句话说,安全型人群用自己的敏锐和鼓励去感染自己的伴侣;同理,安全型母亲也会这样去影响孩子,将伴侣之间的安全型依恋风格转递给下一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天生就有能力规避不适合的潜在恋人,也善于为伴侣建立起安全机制,同样也会陷入严重的感情危机。不仅是对于没有恋爱经验的人,即使是拥有长期稳定感情的人,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比如他们伴侣长期以来令人难以容忍的行为,就算安全型人群一再选择原谅和容忍,也一样会有忍无可忍的时候。

35岁的南森(Nathan)就感觉自己走投无路。他和雪莉(Shelly)结婚八年,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一开始,雪莉倒是很少暴露自己的坏脾气,但是到后来却越发频繁。她的暴躁情绪愈演愈烈,不仅摔家里的东西,有一次甚至甩了南森耳光。然而他们恶劣的关系还不止于此。南森不止一次地抓到她在网上跟人调情,而且南森怀疑她在现实生活中也已经对他不忠。虽然雪莉总是扬言要分手,但是从未付诸行动,多半是在检验南森的忍耐到底有多大限度。南森总是幻想着这一切会过去,生活将恢复如常。他甚至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令雪莉幸福的责任,不能在她经历“情绪艰难期”的时候放弃对方。而最后,雪莉告诉南森,她已经移情别恋,计划结束这段婚姻。当她决意离开后,南森尊重了她的决定,并没有再做出挽留。

现在,内森已经从离婚阴影渐渐走出,雪莉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将他从困境中解放。他开始接受新的约会对象,开始寻找人生的另一半。然而,他总是难以解释,为什么自己会如此长时间地困在这场婚姻牢笼里。而运用依恋理论,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解释。第一,正如我们所知,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将伴侣的幸福视为己任。当他们有理由相信伴侣产生了一系列麻烦,就会立马回到对方身边共渡难关。马里奥·米库林茨和菲利普·谢弗在他们合著的《成人时期的依恋风格》(Attachment in Adulthood)一书中表示,比起其他依恋风格来,安全型的人更容易原谅伴侣的过错。他们将这种情形归纳为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与情感能力结合方式:“原谅,对于人们的情绪调节来说是很困难的……这种调节能力包括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机,并且需要对过错一方的人格特质与带来的伤害进行宽容地换位思考……而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正是会对伴侣的过错进行合理化解释,因此也就更加倾向于原谅对方。”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在本章的前面部分所见,安全型人群天生就不爱从消极角度看问题,即使不进行防御和疏离,也可以将不良的情绪消解掉。

不过也无须太悲观,毕竟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有着非常强大的本能,往往能够在接触的早期,就发现哪些人不适合自己。问题就在于,一旦安全型人群判断失误,陷入了糟糕的亲密关系,特别是在那种长程而稳定的关系中,安全型人群已经将对方的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就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直到被对方抛弃才会幡然醒悟。

如何在安全感流逝时悬崖勒马?

作为一个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如果你开始感觉到易激惹、担忧、妒忌等焦虑型特质;或然感觉自己会在表达情绪之前再三踌躇;要不然就是变得越发不信任他人,甚至开始跟伴侣耍花招,变为典型的回避型特质。这一切都非常值得警觉,你很可能选择了错误的伴侣,或者正在经历一个动摇你安全感基石的艰难阶段。而一切的生活事件,比如失恋、疾病或是离婚都可能导致这种安全感的流失。

若是你现在还持续着亲密关系,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非对方不可。若是你尝试了一切办法,都还是很难解决感情中的问题,或许就真的应该放手了。对你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放弃一段百害而无一利的感情,而不是仗着自己的安全型依恋风格,就在感情的泥潭中不愿自拔。

若是你发现自己的安全型依恋模式正在被解构,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请不要怀疑和动摇自己最初的信念。倒不如找个方式疗愈自己的伤痛,并且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总有一个人能够分担你的亲密需求,坚信自己一定会重拾幸福。

给所有安全型人群的最后忠告

在学习依恋理论之前,我们总认为安全型人群非常普遍,甚至误认为他们有些乏味。但是纵观三种依恋风格,我们会发现安全型人群自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我身边有位很不起眼的同事,就跟傻傻的荷马·辛普森 Homer Simpson)一样,却在维护亲密关系上如鱼得水,与妻子生活得非常幸福。我们还有位呆头呆脑的同事,却对亲人关怀备至,敏锐有加,将家庭经营得其乐融融。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安全型人群都是其貌不扬的家庭煮夫,让人对安全型依恋风格望而却步。安全型人群也可能兼具优良的外在,他们中也有很多帅气而性感。不过,无论相貌出众还是平庸,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安全型依恋风格是的确是自然法则选择下的“最佳伴侣”,他们的内在都是值得赏识的。 +X9t+Tf5qf7GTN5ZhR8KMsZX1Q8JXcKUXz2myU/OKrnmxe6POi6FaInAIOuvAE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