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觉得那些独自环游世界的人非常酷炫,他们将一切负担和责任抛到一边,四海为家也毫无顾忌。从传奇影视形象阿甘,到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著名生态学家戴安·福西(Diane Fossey),这类孤单的旅行者,往往都自带着非常强烈的信念以及理想化的动机。
在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的畅销小说《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中,主人公克里斯·麦坎德斯(Chris McCandless)在二十岁出头时,放弃了全优生和运动健将的身份,放弃了安稳有序的生活,而投身进阿拉斯加的荒野中去。克里斯独自一人,轻装上阵开始了阿拉斯加之旅,他的目标就是在没有任何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在那片土地上生存下来。在旅途中,克里斯遇到了一些想与他发生点儿联结的人,比如一位想要收养他的老人、一位爱上他的年轻女孩,以及一对邀请他同住的夫妇。但是克里斯始终选择了踽踽独行。
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克里斯与旅行中最后一个产生交集的人相遇了,这个名叫加力安(Gallien)的男人载了他一程,小说原文是这样说的:
在一路向南,开往山野的途中,加力安多次试着劝阻艾利克斯(克里斯的假名字)的计划,说那毫无意义。他甚至愿意载着艾利克斯到阿拉斯加的城市安克雷奇(Anchorage),让他好歹能买些体面的用品。但是艾利克斯却婉言谢绝:“我有这些就够了。”当加力安问起,艾利克斯的父母和亲友是不是知道他的这次出行,好歹遭遇不测的时候可以有个人知道他的处境,艾利克斯的否定回答非常明确而冷静。事实上,他已经近三年没有和家里人沟通过了,他回答加力安:“我好得很,绝对不会令自己陷入无法掌控的局面。”
在与加力安分别以后,克里斯穿越了一条冰河,真正地深深投入一片与世隔绝的原始丛林中。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克里斯以捕猎为生。而到了次年的春天,克里斯想要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却发现之前趟过的那条河里,冰雪已经融化,河水已经涨起来,湍急的洪流阻挡了他回归文明社会的路。别无选择的克里斯回到了他在原始丛林中的驻地,并在那里终其一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在游记中写道:“只有能和他人分享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似乎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公理,我们都觉得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生活与亲密关系中,扮演着一位孤独的旅人。比如像克里斯,他们都曾向往着独立自主的生活,而不太认同依恋感。但是作为一位回避型的人,或许克里斯临死前的感悟也会对你追求幸福有所帮助:一切的阅历,是因为与他人的分享,才被赋予了意义。
在这一节中我们着重探讨这些孤独旅行者的生活方式,回避型的人即使与深爱的人在一起时,也会努力与对方保持距离。在此,我们会帮助回避型的人探寻亲密关系中被动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观自己的行为,以便在今后的恋爱关系中,得到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若是你并不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这个章节也能在你遇到回避型的人,或是今后万一遇到这样的人时,帮助你理解他们的行为。
毋庸置疑,每种依恋风格的存在,都是在特定环境之下,人们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概率而产生的。而其中安全依恋风格似乎最为奏效。纵观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他们主要通过紧密相连的集群来工作和生活,这似乎是保证族群未来和后代安全的最优方式。但是,为了保证族群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获得蓬勃的生存优势,我们的祖先或许还需要一些别的策略来辅助。比如说那些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时代,大量的人类在都遭受着饥荒或自然灾害,这时候,通过某种独特的能力,获取比同类更多的生存可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时候个体就会相互割裂,更加独立自主,由此在极端自然环境下,将会有更强的能力来抢占有限的资源。正是与他人这种割裂的本能,慢慢发展成为了人类群体中的回避型依恋风格人群。
但是,在人类种群之中的生存优势,迁移到回避型人群的感情领域,可就算不上什么优势了。如果克里斯·麦坎德斯一开始愿意与他人协作,或许就不会丢了性命。也有研究表明,事实上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群,在亲密关系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确相对较低。
不过所幸,回避型的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实在不必屈服于自己的原始冲动和进化本能。可以学习一下如何克服自己下意识的行为,试着变得主动一些,或许能够获得更加有益的亲密关系。
我们应该注意到,回避型依恋风格常常会自己彰显出来。依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何期待,决定了人们如何解读恋爱,也决定了人们在伴侣面前会如何表现。而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无论是单身、恋爱还是已经订婚或结婚,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儿拒人于千里之外。
一位名叫苏珊(Susan)的回避型依恋风格者,就说自己是个自由的灵魂。她与男人的恋情有时也能维持一年多,但最后还是会以厌倦收场。移步下一位恋人,也仍然像《心碎的痕迹》(Trail of Broken Hearts)中所唱的那样,将对方决然抛弃。她将需要感视为一种缺陷,她非常鄙视那些依恋伴侣的人,恋爱中的依恋被她戏谑地称为“服刑期”。
难道像苏珊一样的回避型依恋人群,真的一点都不需要与恋人产生有效的交流吗?若是如此,岂不是推翻了依恋理论的基本前提——不论何种依恋风格的人,都会对恋人或配偶产生身心的亲密需求?
想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回避型人群并没有照本宣科地故意抑制自己的情感。依恋研究最终产生的作用在于,证明了那些真正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可以达到人们意识之外的更深层动机的。如此一来,就能够攻破回避型人群的思维模式,去探寻他们无法直截了当进行交流的原因。而接下来我们就能看到一系列的实验设置,专门用于解答这个问题。
研究者们通过六个独立的实验,来探究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是如何表达依恋需求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采用反应时测量,也就是对于被试对显示器上快速闪过的文字进行报告,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进行测量。这一系列测试都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大前提,那就是人们说出一个单词的速度,代表着这个单词的含义进入意识的速度。研究者们发现,回避型人群对于恋人的“需要”“纠缠”这一类词语的辨认速度很快,这些词语都表示了其恋人性格中的弱势特质。而反之,对于那些与他们自己的焦虑感相关的词,比如说“分离”“争吵”和“丧失”等等,他们的反应就会慢一些。也就是说,回避型人群会很敏锐地发现伴侣的消极一面,将伴侣看作是依恋自己、缺乏独立感的,而这种观点占据了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从而忽略了自己对于恋情的需要和担心。他们看起来对于他人的依恋不屑一顾,仿佛自己是不需要这种依恋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这项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者通过给回避型被试分派一些其他的任务,以此来扰乱他们的注意力。这些任务诸如解谜语,或者回应别的不相干线索。这些任务与先前提到的辨认词汇是同时进行的。而在此情境下,回避型人群在回应那些有关于自身焦虑感的词,比如“分离””丧失”和“死亡”等,所用的时间与其他依恋风格的人一样。在干扰任务之下,他们的情感抑制被减弱,而与依恋相关的情感和顾虑则表现了出来。
这一系列实验表明,即使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也是存在着依恋机制的,这些机制还是会让人变得羸弱,害怕面对分离的威胁。不过,只有在精力有所分散或是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这类情感才会显现出来。
这些研究还告诉我们,像苏珊一样的回避型人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灵魂,这只是一种令他们看上去无拘无束的心理防线。对苏珊来说,这种防线就表现为非常强烈地轻视那些依恋对方的人。另一项研究表明,在面对一些高压力的生活事件,比如离婚、孩子先天残疾或战争创伤时,回避型人群的防线就会快速击溃,这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将会和焦虑型人群别无二致。
那么,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到底是如何抑制自己的情感,并且在恋爱中疏离对方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与亲密之人保持距离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谓是各式各样,从一些日常的去激活策略,到总体的认知和信念层面,无所不用其极。
麦克(Mike),27岁,他总觉得在一起五年的伴侣好像配不上他。虽然他们深爱着彼此,他总是对现在的恋爱关系有些隐隐的不满。他心中总是有种挥之不去的失落,总觉得自己能够遇到更优秀的人。
卡亚(Kaia),31岁,跟男友同居两年的她,却依然怀念着单身时期无忧无虑的日子。她表面上似乎忘却了那种自由的生活,但事实上,恋爱中的她感到又孤独又压抑。
斯塔夫罗斯(Stavros),40岁,他是个风度翩翩的精明企业家,非常渴望婚姻与孩子。他对于未来的妻子有着很明确的要求,她必须得非常年轻,不能超过28岁,必须得很漂亮,和他一样事业心强。还有一条也很重要,她必须得愿意和他一同回到希腊老家。不过,苦苦寻觅十多年,他依然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
汤姆,49岁,与妻子结婚几十年了,妻子曾经是她深爱的女神。但是现在,他感觉被婚姻枷锁压得喘不过气,只想抓住一切机会逃离妻子,不管是独自旅行,还是与男性朋友应酬都好。
上面提到的人们,都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他们即使处于恋爱状态,也会感到深深的孤独感。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群很容易接纳自己恋人的好与坏,很容易对伴侣表现依恋,也相信自己的恋人是独一无二的。而对于回避型人群来说,这看似容易的一切反而是个巨大的生活挑战。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虽然处于恋爱关系中,却依然会和恋人保持距离,甚至随时准备逃走。他们很难产生那种全身心投入恋爱的感觉,也并不会感觉找到伴侣就是找到了温暖的家。
虽然说麦克、卡拉、斯塔夫罗斯和汤姆在逃避伴侣上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去激活策略。所谓去激活策略,就是指一系列遏制亲密感发生的行为或思维。这一类策略会大大压抑我们的依恋机制,压抑这种处于我们大脑内部的生物性机制,而因为如此,我们减弱了对于爱恋之人的亲密需求。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些实验结果吗?回避型人群并不是没有亲密需求的,只是因为他们下意识地把这种需求遏制下去。而去激活策略,正是日复一日地将这些亲密需求压制下去的绝佳法宝。
仔细看看下面的去激活策略清单,你就会发现,越是频繁地使用这类策略,就越容易在恋爱中感到孤单和痛苦。
即使在一起好几年了,还是常常感觉到没有准备好和伴侣定下来。
总是会将伴侣的小缺陷扩大,比如对方的说话方式、穿衣品味、吃相等等,甚至会感觉这些小缺陷影响了你对于恋爱的情致。
在分手后总也忘不掉前任(稍后会详述这种“幽灵般”的前任情况)。
会与他人调情,而这正是导致亲密关系失去安全感的一个很有杀伤力的方法。
不愿说“我爱你”,而这往往表示你对他还有感觉。
在恋情发展很顺利时,突然把他推开,比如在一次很浪漫的约会之后,几天都不再给对方一个电话。
会产生一些没有未来的爱恋,比如恋上已婚人士。
对伴侣保留自己的小秘密,通过保持神秘来捍卫自己的独立性。
抗拒身体接触,比如不愿和伴侣同床、抗拒性生活,与伴侣同行的时候也会保持几步之遥。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群,总会下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这些去激活策略,以此来防止伴侣(或潜在伴侣)挑战自己的权威。但是假以时日,这些小伎俩反而会让你在恋爱时倍感痛苦。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对于伴侣的行为认知,跟其他依恋风格的人有些不同,而他们自己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固化。
乔伊(Joe),29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父亲总是让我不要依靠任何人,他多次地重申这个观点,使之成了我脑海中的一个符咒。这个符咒就是:只有自己才靠得住!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符咒的真实性。我对自己的分析师说:‘我才不需要亲密关系!明明就只能靠自己,那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和别人在一起?’而我的治疗师让我头一次知道,那个符咒简直是一派胡言。‘你当然有能力,并且也应该依恋亲密的人,而且事实上,你一直在这样做。我们每个人也都在这样做。’在那样一个个令我茅塞顿开的时刻,我渐渐开始相信他是对的,在从前,竟然有如此强大的信念,正在将我与这个世界隔绝开来。”
乔伊对于自我依靠的强烈信念,以及他由此展开的一系列独来独往的人生经历,其实并不是个例。很多研究显示,这种对于自我依靠的强烈信念,与对亲密感的抗拒,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虽然回避型人群有足够的自信,规避对任何人的依靠,但是他们的确需要为此付出代价:强烈的自我意识会将他们在恋爱中体验到的亲密感急剧削减。他们很难表露自己的心声,很难与伴侣亲密接触,同样也很难获得他人的帮助。
正如乔伊在案例中的表现那样,过于强烈的自我依靠信念,对于人们的作用显然是弊大于利的。在恋爱关系中,这种信念会削弱人们靠近彼此的能力、分享心路历程的能力以及与伴侣保持步调一致的能力。很多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都将所谓的自我依靠与真正的独立性混为一谈了。虽然自我依靠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确有助于人们自食其力,保持独立性。但若是过度地追求自我依靠,就会大大减损来自他人的支持。也容易因此变得踽踽独行,错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历程。
而接下来,再让我们聚焦于“自我依靠”中的另一个议题,那就是“自我”。过度“自我”会令你忽视伴侣的需要,而完全关注自己的诉求。它会让你失去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种体验,那就是和伴侣一起感受“一加一大于二”的愉悦感。
回避型人群的另一种固化思维,则会让人与伴侣渐行渐远。这就是“只见蛀虫,不见硕果”(也就是只能看到缺点,而看不到对方的优点)的思维。
卡罗尔(Carol)与鲍勃(Bob)在一起九个月了,二人的关系却每况愈下。诸多原因都让卡罗尔觉得鲍勃并不适合她。比如觉得跟他没有共同语言,觉得鲍勃不够精明,太黏人,甚至感觉他的衣品和交流方式也令人不尽满意。当然,与此同时,鲍勃也有令卡罗尔感觉不可替代的地方。比如说,他让卡罗尔充满了安全感和被认同感,出手慷慨,对她的一切小脾气、小沉默、小责难都有着无穷无尽的耐心。然而即便如此,卡罗尔想要离开鲍勃的决心依然坚定。“这些都没用的。”她不止一次这样说。最终他们还是以分手收场。而几个月过后,她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对鲍勃是多么难以割舍。孤单、焦虑、心碎一并袭来,她终于开始缅怀逝去的恋情,也深知到自己从前是多么身在福中不知福。
卡罗尔的经历,在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中是非常典型的。他们在看待恋人时,总是看到玻璃瓶空的那一半,而非有水的那一半。成人依恋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以色列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心理学新学派系主任马里奥·米库林茨,以及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者维克多·弗罗里安(Victor Florian)与杰拉德·西斯贝格尔(Gilad Hirschberger)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回避型人群的这个特点。研究者们要求伴侣们将日常经历写进日志中。他们发现,与其他风格的人比起来,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对伴侣的满意度更加不容乐观。不仅如此,即使伴侣对他们充满支持、温暖和呵护,他们还是对之非常不满意。米库林茨博士认为,回避型人群的这种行为模式,是由于他们普遍比较抗拒亲密接触。当伴侣的表现太过亲密,挑战了他们抗拒的东西,给予他们自然而然的照料和爱意时,他们便下意识地选择忽视,最起码会贬低这些爱意的价值。
卡罗尔和鲍勃在一起时,就常常使用去激活策略,也习惯于关注鲍勃的缺点。即使她已经意识到了男友的长处,却仍然没办法停止无穷无尽的吹毛求疵。而当他们分手后,卡罗尔不再受到高度亲密感的威胁,她的防御策略也就随之消散了。因此她也开始清楚感受到潜意识中的依恋需求,重新审视鲍勃的诸多优点。
试想一下,你若是一个新晋家长,却无法理解小婴儿发出的信号。你根本不知道小孩子到底是饿了、累了、要抱抱还是想自己静静,是尿湿了还是生病了,这对于你来说很难;而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他需要使劲地长时间哭泣,才能让你明白他的意思。
而回避型的人群常常感觉自己像那个家长,从伴侣在日常生活和交流所传递出的那些语言或非语言线索所中,正确地发掘出他们的心理状态,这实在不是回避型人群的强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基于自我依靠的信念,回避型人群常常会教诲自己,不要去在乎亲密之人的感受。他们会认为那不关自己的事,伴侣有义务照顾自己的情绪。而这种理解能力的匮乏,导致回避型人群的伴侣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也导致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感、温暖和满意度随之锐减。
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弗里·辛普森(Jeffrey Simpson)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成人依恋的各个倾向是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作用的,特别是在伴侣的关系比较紧张时,这个议题尤为重要。他还对伴侣彼此的共情能力进行了研究,也就是探究人们是否能够站在伴侣的角度来思考和感受事物的能力。在另一项与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斯蒂夫·罗尔斯(Steve Rholes)合作的研究中,他们设计了一项实验,用于测量不同依恋风格的人对于伴侣感受的感知能力是否有所差异。他们要求被试们在伴侣在场时,对图片上的异性形象进行魅力程度评价,并让他们预估伴侣得知这个评级以后的反应。在实验中,回避型人群对伴侣感受进行感知的精确程度,明显要比焦虑性人群差一些。回避型人群普遍觉得,即使他们对异性图片表示着迷,伴侣也不会有什么反应。而事实上,他们的伴侣心中是有些不快的。
约翰·格雷(John Gray)在他的畅销作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Men Are From Mars,Women Are From Venus)开篇,就提到了自己决定写这本书时灵光一闪的时刻,那就是妻子邦妮(Bonnie)遭受剧烈疼痛诞下宝贝女儿几天以后,约翰就回归了工作,而此时妻子的身体还在调养中。约翰晚上下班回家,只见妻子吃完了所有止痛药,向他抛出一句“整天忍受着疼痛,还要照顾小孩”。他看着十分沮丧的妻子,将她的焦虑不安误解为了愤怒,因此变得非常警觉小心,开始为自己的无辜作辩解。毕竟他事先的确不知道,妻子已经疼到需要把所有的止痛药吃了。那她又为什么不告诉他呢?在一番激烈的争执之后,约翰怒气冲冲地准备离开家,而妻子此时制止了他,说道:“别走,请别丢下我一个人。我从来没觉得那么需要你,我伤口还没愈合,晚上疼到睡不着,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好吗……”听到这里,约翰径直走向妻子,紧紧抱住了她。他接着写道:“那天,我第一次吵架之后没有丢下她,我也是头一次成功地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给予了她应该的温暖。”
新家庭成员降生所带来的压力与责任,以及妻子高效的沟通,这件事情帮助约翰激发了自己的安全型相处机制。这件事也帮助约翰深刻理解到,对妻子幸福感的感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约翰开始由一个只顾自己的感受,对伴侣的需要与不满回应十分被动的人,主动转变为一个带有安全型依恋倾向的人。这种转变对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其实并非易事,但如果你充分敞开心扉去关怀你的伴侣,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也就可以实现这种转变。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爱情中会采取两种最阴险的自我欺骗手段。会承认自己对前任有所眷恋,还会觉得自己的理想型就近在咫尺,却不是现任伴侣,因此很可能成为现在感情的逃兵。对于“完美伴侣”的憧憬,很可能变成回避型人群在爱情中不够专一的罪魁祸首。这种憧憬会让人觉得现任伴侣成了美好生活中的那点瑕疵,总感觉对方有哪里不太好。这种做法不仅会使得双方之间的距离渐渐疏远,也会令对方陷入无比困惑中。当伴侣知道你是那么怀恋前任,或是那样期待一个完美伴侣时,对方或许会觉得你十分需要亲密感。而殊不知,这都只是你逃避亲密关系的伎俩而已。
回避型人群不断地抱怨当下的恋情,也非常容易时常想起曾经失去的爱情。他们几乎忘记了前任是如何令人怒不可遏,也忘记与之在一起时发生的一切不快,还会静静思考曾经的感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总之这种对逝去爱情的强烈怀念,这就叫作“幽灵前任现象”。
一般来说,正如卡罗尔一跟鲍勃分手就立马“重新”想起了对方的美好一样,回避型人群一旦与先前索然无味的伴侣拉开了时空上的距离,便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那充满爱慕和欣赏的感觉回来了!一旦与伴侣回到安全距离以外,那种因为太过亲密而产生的威胁就回来了,回避型人群便不再感到自己的真实感觉受到压抑。由此会回想起前任的一切美好品质,甚至会说服自己,那个人就是前所未有的完美伴侣。当然,回避型人群并不能清楚地明了,当时两人为什么会闹掰,也不会记得一开始是为什么离开对方,或是怎样逼得对方无路可走,最终选择分开。事实上,回避型人群只是将前任伴侣推上了神坛,作为“永远逝去的一生挚爱”供奉起来。有时候回避型人群的确想和前任重修旧好,于是开始了不断接近而后逃离的恶性循环。有时候,即使对方同样处于单身状态,回避型人群也不愿意回到对方身边,与此同时又继续时不时地在心底思念着前任。
这种对于前任的留恋,显然会影响新恋情的发生。因为这其实是一种去激活策略,阻碍了回避型人群接近其他人。纵使他们永远不会和心心念念的前任重修旧好,但是这种心不在焉的认知,就足以让新的伴侣在比较之下,感觉到自己的无足轻重。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跟一个心中无限爱慕的对象一块出去,但随着接近和了解,你感觉他完全不是你想象中那么迷人,从而陷入无限的失望。同理,当你怀着郑重的心情,和一个曾经奉为理想型、十分在意的人开始一段恋情,长此以往,你却会渐渐感觉到事实令你万分失望。你会渐渐觉得对方吃相怪异,擤鼻涕的样子令你难以忍受。他一开始在你心中的光辉形象渐渐消散,你吃不消那种令人窒息的亲密关系,开始打退堂鼓了。事实上,这种来势汹汹的消极情绪,也是你的一种去激活策略,这种策略在你不经意间触发,而后令你的依恋需要被抑制。
这时候你并不会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你会觉得自己只是爱得不够彻底,想把对方推开,还觉得这就是恋爱中的人之常情。你的恋人会非常挫败和不安,而这一切会令你更加觉得他不是那个“对的人”。你也会游走在一段又一段恋情之中,陷入另一场恶性循环。你坚信,一旦自己找到那个真正的“理想型”,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让你们的关系上升到另一种更高的境界。
读到这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群会渐渐明了,自己的人生并非是想象中的那样独立自主,而往往在带有强有力去激活策略的依恋机制压迫之下苦苦地挣扎,正如我们前文所描述的那样。正因为这种压抑的力量十分强大,非常容易地塑造了回避型人群的行为、思想和信念,因此改变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就难上加难。但是严格来讲,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回避型人群过分地相信自己很难在恋情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因此懒于改变自己,而仅仅将责任推给外部环境:遇到不合适的人,找不到那个“理想型”,总是遇到那种想要通过未来的打算将其束缚住的人。他们从不会在自己身上寻找恋爱不顺的原因,更不愿意向伴侣寻求帮助,甚至不愿意接受伴侣让他们改变的提议。因此,除非他们自发地正视自己的内心,主动地寻求改变,否则怎样都无济于事。
当回避型人群陷入人生的低谷,比如遭受严重的孤独、生活的巨变,或是严重的事故时,他们或许会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作为回避型人群,并且陷入了这种低谷,可以尝试下面的八种行为,或许这能让你离真正的亲密关系更进一步。不过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你必须提升自我洞察意识。你将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那种长久以来形成的、令你抗拒真正亲密关系的固化思维。而后还有更加艰巨的挑战,你需要开始分辨出自己采用回避行为和态度的生活事例,进而正式开始你的改变之旅。
千万不要冲动行事。当你遇到一个令你心动的人,但是立刻就本能地感觉他不是那个对的人时,你应该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正在使用去激活策略?想一下这些美中不足的感觉,是不是你的依恋机制作祟,使得你开始打退堂鼓?记得提醒自己,不要被现在构想出来的这副景象给误导了,提醒自己:即使亲密关系令你不快,可你仍然是需要亲密感的。如果你一开始觉得对方还不错,那么着急地推开他,只会让你损失更多。
当你的伴侣感觉有安全基地可以依靠,也不觉得保持亲密感有多大的困难,而你也不需要刻意和对方保持距离时,你们双方都能够更好地开阔视野,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事。你和伴侣都能变得更加独立自主,而不给对方带来麻烦。(详情可以参见第2章“依恋悖论”中的内容)
你在接下来的第7章就会看到,属于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也更有可能将他们的焦虑和回避型伴侣影响成为安全型。然而,如果你的伴侣是焦虑型,则会加剧你的回避倾向,让关系陷入长久的恶性循环。假使有选择的机会,建议择偶时挑选一位安全型伴侣,这会让你们的关系减少一些防备,减少一些争执,也减少一些怒气。
对于伴侣行为和表意的消极解读,会为亲密关系注入荼毒,因此一定要改掉这种思维方式!注意识别这种思维倾向,一旦其发生,一定要寻找到更加合理客观的事实。时刻提醒自己,对方是你的爱人,你选择了和他在一起,就更应该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这个清单可以帮助你在想要消极解读伴侣时,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位回避型依恋方式的人,感恩清单是你的必备之物。你非常需要将目光的焦点,落在伴侣行为的积极一面上。这当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经过不断的练习和保持,你最终会得到其中奥义。你需要每晚睡前回顾一下今晚发生的事。至少列出一个伴侣为你所做的贡献,哪怕这个风险微乎其微,这也是为了你的快乐所做,也是你应该感恩对方出现在生活中的理由。
当你发现自己对某一个前任充满怀念,一定要马上停止,告诉自己那个人跟你是(永远)不可能的。你可以提醒自己,在那段关系中,自己是多么吹毛求疵,多么惧怕承诺。以此来让自己看清,那个前任只是一个去激活策略,鼓励自己展望新的未来。
我们并不否认,世界上的确有灵魂伴侣的存在。相反,每个人都热切地相信自己能遇到灵魂伴侣。但是这种信念,一定要靠自己的行动才能够实现。在那个完全符合你对伴侣的一切要求的人出现之前,请不要再痴痴等待,一味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事实上,当你将一个人从茫茫人海甄选出来,允许他靠近你(或许需要同时使用这里提到的一些策略来帮助自己),让他成为你生命中特别的一部分。此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找到了那个灵魂伴侣。
还记得那个实验中的注意分散测试吗?对于回避型人群来说,在注意分散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与伴侣靠近。试着将注意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说徒步旅行、帆船冲浪,或是一场浪漫的晚餐,都有助于让你放下防备,更好地接受那份爱意。可以试着利用小小的把戏,让二人的共处时光变得更加亲近。
在后文的第8章里,会带来更多有助于打破回避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