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收获成功的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建好后,李嘉诚并没有放手不管。他一直关注着汕头大学的发展动态,继续为汕头大学的发展出谋划策。李嘉诚和汕头大学的历任校长的关系都非常好。如果说李嘉诚基金会是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的话,那汕头大学就是李嘉诚的心头宝了。不管是汕头大学还是李嘉诚基金会,从它们创办开始,李嘉诚便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2001年5月17日,李嘉诚受邀出席汕头大学师生会。赶往汕头的路上,李嘉诚感慨万千,他回想汕头大学从成立至今的所有事情,深感时光匆匆,二十年的时光仿佛一眨眼的时间就过去了。抵达汕头大学后,李嘉诚没有立即进入校门。他隔着马路站在校门的对面,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回想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如今已经是一座美丽而现代化的校园。汕头大学成立后,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可以通过汕头大学,为家乡、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原先建校的团队几乎全都留了下来,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投入到汕头大学的发展上,尽心尽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是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努力拼搏的斗志,赋予了汕头大学今天的成就。看着校门口来来往往的学生,李嘉诚的双眼微微有些泛红。他真心的感谢那些曾为汕头大学付出过的人们。

李嘉诚如约出席了汕头大学的师生大会,并在会议完成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站在容纳了数千人的礼堂里,李嘉诚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激动起来。

在这次演讲中,李嘉诚感谢了很多人,感谢了那些为汕大的发展默默付出的人,也感谢了那些为汕大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的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大学的看法:

大学是人类智能荟萃、知识创造和积累的摇篮,通过教学研究,启发广阔的思维,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知识不单改变个人,同时亦改变国家的命运。21世纪以信息、创新科技和知识经济为主导,带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学改革的要求和意义有着本质上的蜕变,汕头大学和其他高等学府一样,固有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今天的教育,已不局限于技术的应用,有着更深、更广的意义,是要能帮助发展学生的智能及传播知识。

李嘉诚如此努力地建设和发展汕头大学,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家乡情,一方面是因为潮汕地区发展趋势所需。他认为,建立汕头大学并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建一所大学,而是因为这里需要建一所大学。汕头大学的建立,将对整个潮汕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也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一分力量。在李嘉诚眼里,办一所成功的大学比经营一家成功的企业要重要得多。同时,在教育上的奉献,对他自己的人生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我在社会工作了六十年,目睹及参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多个阶段,曾经历过不少事,见证了许多人的成功与失败,自己也体验过挫折和开心的日子,在社会上亦得到不少赞许和认同。在过去和今天,为汕大付出精神、时间、资源及深厚感情,但对个人而言实是一无所求。近年来许多世人梦寐以求的世界级荣誉或头衔,几乎全部为我所婉谢,已接受的亦极力低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要我选择做一些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我还是以教育及医疗为终生的事业。在人生旅途中,我深深体会到王安石所说“丹青难写是精神”这一句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会竭尽所能贡献个人力量实现这个理想,不为名利,更亦不介怀别人的想法。

对李嘉诚而言,汕头大学寄托着他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希望。他希望汕头大学的成立,可以为家乡培养出一批开拓进取的有为之士,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让潮汕地区尽快发展起来。所以,当初他才会毅然决然地坚持在家乡建立自己的大学。诚然,创办汕头大学的整个过程都是艰难的。但就是因为这份艰苦,让汕头大学的成功显得更加可贵。

当初,因为汕头大学选址过偏,李嘉诚和建校人员曾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前景而忧虑不已。他们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大学,会因为偏远的位置而被师生嫌弃,害怕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授课、学习。他们也害怕这所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大学,无法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会被社会抛弃。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时间见证了汕头大学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如今,汕头大学已经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它为整个潮汕地区创造了无法估量的社会价值,也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一份重要的力量。

这里我们引用一封来自北京大学2001年暑期侨乡考察团全体同学的感谢信,来感受一下人们对李嘉诚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

尊敬的李嘉诚先生:

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们向您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深切的问候!

我们是北京大学明德奖学金获奖同学。为使我们能有机会在学业之余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视野,开阔思维,今年暑期,我校教育基金会特组织部分明德奖学金获奖同学组成北京大学2001暑期侨乡考察团赴我国著名侨乡广东、福建进行社会考察。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着重考察了汕头、厦门、泉州的经济和文化,虽然时间有限,但侨乡浓郁的文化和侨办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不可估量的作用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汕头期间,我们专程拜访了由您捐资创办的汕头大学,并与贵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汕大,更了解了您的事迹。汕大是您怀着“发达不忘家国,必以报效桑梓”的深情所兴建的。您说:“一个国家要富强,最要紧的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呢?一定要教育。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强起来。要永远强起来,永远国家富强,人民快乐。离不开教育,所以我对教育就看得非常重。”于是就有了您对汕大持之以恒,不求回报的相助。您的丰厚捐资使汕大的建设有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您的亲临指导使汕大师生备受鼓舞,信心更强;您对办学提出的真知灼见更是让工作在教育战线的专家教授钦佩异常。您对汕头大学的支持,确已如您所说“超越生命的极限”。

然而您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支持又何止一个汕大。在北大,在很多很多高校中都留有您的关切和支持。作为我校的荣誉博士,您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您捐资兴建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早已成为北大学子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所图书馆凝聚着您对祖国教育的关爱支持;凝聚着我们刻苦钻研报效祖国的决心;也凝聚着那些慕名参观者对您、对北大、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啊!在同学们心里,您一直都是北大人,都是我们敬爱的师长,都是我们爱国爱家的光辉榜样,我们由衷地敬佩您! 这次考察,使我们走近了汕大,走近了您。您捐资助教,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您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无一不引起我们明德同学的深思。从内心深处,我们由衷地敬佩您,同时也感受到了您对我们的期待和祖国交给我们的重任。作为明德一员,作为北大一员,作为千千万万新世纪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振兴中华的信念埋在心里,将建设祖国的重担挑在肩上。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的在世界观上端正自己,更加的以祖国的需要来要求自己,铭记“人助、自助、助人”的理念;铭记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的教导,完善自身,回报祖国。这就是明德获奖同学、北大同学对您和像您一样的爱国人士,对整个社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诺言!

最后,请允许我们代表所有明德获奖同学、北大同学向您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和最深切的敬意!

祝愿您与北京大学的友谊长存!

北京大学2001暑期侨乡考察团全体同学
2001年9月24日 gnhTsn8w69WLhGBshWJqtH1j5oKC1PpwEEKaXviEJ+55/PHW7bC9Zg6c7n9ow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