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冲破阻碍与压力,绝不延误汕大的建设

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的事情广为流传,一度登上了海外的杂志封面。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李嘉诚的名字,他名下的长江集团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主动寻求与长江集团的合作机会。所有人都夸赞李嘉诚这笔钱花得值,说李嘉诚不愧为精明的商人。但事情并不像这些人想得那么轻松,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大的阻碍,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首轮谈判破裂,香港局势也因此变得动荡不安。同年,香港的经济出现衰退,因无法适应局势而面临倒闭的公司数不胜数。李嘉诚的公司自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若想继续按照原计划出资创办汕头大学,自己的企业就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当时,很多人劝李嘉诚暂且将汕头大学的建设推后几年,等香港的经济恢复了,企业形势好转了,再去考虑。创办大学虽然是重要的事业,但若是因为出资兴办大学而导致自己的企业破产倒闭,那就得不偿失了。香港的经济并不稳定,很难预料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况。面对如此不稳定的香港经济,很多人都建议李嘉诚规避风险。

可谁想,李嘉诚根本没有将别人的劝告听进去,依然继续推进手中兴建汕头大学的计划。这可急坏了长江集团的一众股东,大家轮番劝说李嘉诚,希望他可以认真考虑一下现在的局势,以免铸成大错。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劝,李嘉诚就是不妥协,坚持先建汕头大学。他说:“我的事业可以破产,我的一切可以失败,但汕头大学一定要办,一定要办成。”为了让股东们明白他的决心,李嘉诚还表示,宁愿卖掉自己的办公大楼,也要把汕头大学办起来。李嘉诚清楚股东们担心什么,也理解他们的忧虑。只是和他个人的事业比起来,他认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更为重要。

无奈之下,股东们只好寻求李嘉诚夫人庄月明的帮助,希望庄月明能劝说李嘉诚暂时放弃兴建汕头大学。于是,他们决定瞒着李嘉诚,悄悄拜访庄月明。当天下午,众人趁李嘉诚外出的时候敲响了李宅的大门。当时,庄月明正在整理衣服和首饰,她准备在长江资金运转不足的时候,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典当,为建造汕大增加筹款。这让股东们震惊极了,他们没有想到李夫人会如此支持董事长创办汕头大学。股东们被感动了,再也不好意思出面阻止了。

事后,有人向李嘉诚问起李夫人典当首饰、资助建设学校的事情,问李嘉诚和夫人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决心,即使公司破产也要兴建学校。对此,李嘉诚回答道:“我当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想着必须马上在家乡建起一座大学,不能耽误了家乡的广大学子。”

这段感人的故事,被陈衍俊先生写进了自己的著作中:

香港,因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1983年也出现了经济不景气的现象。这样的形势严重影响着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有数字表明,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在1981年的净增盈利达到13.854亿港元,处于事业发展的巅峰期。可是,在1982年该公司净利下跌到5.256亿港元,比1981年净利下跌62%。1983年,该公司净利继续下降至4亿多港元。香港经济处于一个衰退期。这给李嘉诚的事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和巨大压力。

这段时间,不少社会流言纷至沓来。“汕大要收摊了!”“李嘉诚不准备办汕大了!”“汕大的建校蓝图要泡汤了!”甚至有些好事者还专门跑到建校工地,看一看工地有什么动静,看一看汕大筹委会办公室的牌子收起来没有。沸沸扬扬的流言令人不免产生疑虑。

1983年5月23日,李嘉诚在给汕头大学筹委会主任吴南生的信中说:“鉴于汕大创办的成功与否,较之生意上以及其他一切得失,更为重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后代,千方百计以破釜沉舟之精神,使建校计划如期完成并臻于完善,早日发挥其长远而有价值之作用。瞻望前景,本人谨以欣切心情,追随诸位,以期乐观厥成。” CrLYaJDdc0qJzjPiy2v9/ayfzauf/8Fhgvj83G/teud3wk9VQglMDy37ZgI0br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