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汕头大学的申请获得批准后,李嘉诚连同香港南洋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等人,前往汕头开展汕头大学的筹建工作。他们到汕头后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汕头大学选址。为了找到最佳位置,他们专门拜访了汕头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一起对学校的选址和修建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列出了选址的多种规划,然后不断讨论分析,最终确定在了汕头市郊桑浦山南麓。
第二年4月,汕头大学筹委会办公室成立了。筹委会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当年的广东省高教局局长林川,和汕头大学筹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罗列共同负责的。同年11月,汕头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人选确定,由许涤新担任。一个月以后,汕头大学的第一批创业者出现了,一共四十多人。这些人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方八鹏,以及筹委会办公室主任罗列带领,一同来到已经确定的校址:原汕头市教育系统的学农基地。这个地方距离市中心极远,没有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荒山。
那时候,处于创立阶段的汕头大学一穷二白,条件十分艰苦,连一间像样的屋子都没有。他们只能住在一些荒废失修的老房子里。房间因为长时间没有人住,里面十分潮湿,又因为长期不通风,潮气散发不出去,时间久了,墙皮便出现了膨胀,一块块地凸了出来,落得满地都是。筹委会的工作人员收拾了整整一天,才整理出一个可以供汕大建筑团队住宿的地方。然而,这里不只环境不好,还缺水、缺电。每天10点不到就会断电,工作人员们只能提高效率,争取可以在10点之前完成一天的工作。若是没有在10点前完成工作,就要点着煤油灯工作了。煤油灯灯光微弱,但是没有人抱怨。大家自觉地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工作。也许是因为灯光昏暗,也许是因为用眼过度,很多工作人员都近视了。因为没有自来水,大家在完成每天的工作后,会结伴去井边进行一下简单的梳洗,然后就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
汕头大学位于汕头市郊,距离市中心极远,而且道路崎岖不平,车辆难以通行,所以当时并未开设公交专线。工作人员每天只能靠骑车和步行赶来工作。因为距离市区太远,所以这里根本没有商店,这就意味着,无论大家想买什么东西,都必须要到市区才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李嘉诚主动找到了汕大筹委会的主任,提出要为筹委会办公室提供一辆面包车,以及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有了这两辆车后,汕头大学的创业者们终于不必再忍受日晒雨淋、来回奔波之苦了。
汕头大学的校区里到处都是荒草,为了不耽误建筑施工,工作人员没事的时候,就会蹲下来拔草,在原本的杂草上重新栽种花草树木,他们希望日后汕头大学的学生们,可以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大家都为了筹建大学尽心尽力,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地想要给潮汕地区的万千学子建出一所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