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教育是一项伟大、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这一事业的重要因素,有校园设施、政策、书籍等,但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师资人才。而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无疑是孜孜求学的愿望。显然,如果一个人不想学习、不想深造,别人是无法强求的。因此,助力教育事业,需要激起人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加以鼓励。在所有的鼓励手段中,最常见也最有成效的一种,显然是奖励。李嘉诚在奖励学者方面有多次捐助,比如“和黄志奋领奖学金”,不过那是与英国的一次合作,他与内地的一次最有名的合作,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虽然名为“奖励”,却不像“奖学金”一样鼓励所有学子。因为是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所以其定位是比较高的。它侧重于吸引世界上的高端人才留居中国。然而,这项计划的发起者并不是中国教育部,而是有着一腔报国热忱的李嘉诚。其实,李嘉诚的初衷也许只是纯粹地想为内地教育做一份贡献,结果,当他与教育部部长会面时,产生了一种“正欠东风东风来”的契合效果。于是,李嘉诚的热忱被纳入了一个更大的教育兴国计划。

1998年,李嘉诚来到北京,并给教育部去电,请求面见部长。5月3日,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决定在钓鱼台与李嘉诚会面。李嘉诚见到部长陈至立,激动地说:“朱(镕基)总理如此重视科教兴国,我本人希望能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点儿事。今天拜访部长,想与部长协商,比如捐资设立奖学金,希望这个愿望能够尽快落实。”

陈部长表示赞成与感谢,同时希望能够做一个吸引和鼓励优秀中青年大学教师的项目,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副部长韦钰当时也在场,她补充说,国家已经花了几十亿来实施“211工程”、建设重点实验室等,不过大部分资金是用来买先进的设备、建设图书馆及公共教学科研设施,但是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待遇却因为工资制度等问题,没有太大提高。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吸引优秀人才,有先进的设备也要有人来使用才行。如果李嘉诚能把准备投入的资金用来奖励做出成就的人,那将产生非常明显的作用。

于是,在钓鱼台,李嘉诚与两位部长制订了一个学者奖励计划。直至今天,该计划在国内外都有极大影响。

1998年,陈至立部长开始谋划这个计划,后来公布了名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就属于这一计划的第三项工程。长江学者计划的宗旨是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

经商定,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第一阶段,由李嘉诚捐资6000万港币,配以教育部的相应资金,在全国符合条件的高校中,设立300~500个特聘教授岗位。除了原有的工资与福利,每位特聘教授还有10万元的岗位津贴,即该奖励计划的奖励部分。至于申报人员的评审,先由同行专家评审,再由国内外的知名学者组成评审团最终审定。按照计划,这些特聘岗位将逐步增加到1000个。除此之外,李嘉诚个人还出资1000万港币设立了“长江学者成就奖”,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奖金为100万元人民币,二等奖奖金为50万元人民币。

对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后的进展,李嘉诚非常关心,与教育部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合作。出于对评审专家的极大尊重,李嘉诚还嘱咐相关负责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第一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上岗和成就颁奖典礼,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李嘉诚专程赶来赴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出席了典礼,与李嘉诚会面,并发表热情讲话。李岚清还出席了第二次上岗和成就典礼,足见他对这一计划的重视。

在典礼致辞中,李嘉诚说:“国家领导提倡科教兴国,这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工程,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所在。”他对成功通过评审的特聘教授说:“大家同心合力,意志不移,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在我们深爱的大地上,共同建设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又觅到一支有生力量,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由于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因此计划实行得更有组织、更有保障。李嘉诚的这次捐助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和历史性的。

从1998~2004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共在88所高校聘用了605位特聘教授、122位讲座教授,在这些教授中,714位具有博士学位。这一计划显然达到了吸引优秀人才的目的,在这些博士中有94位曾在海外留学或工作,297位直接从海外应聘回国。2005年6月27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有效地吸引、稳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到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学术上卓有建树的海外学者回国工作。这项计划虽然时间不长,但影响很大,意义也很深远,现在已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品牌,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除了肯定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重大贡献与历史作用,赵部长还高度评价了李嘉诚本人:“李嘉诚先生是一位知名的爱国企业家,这个计划就是由他主动提出来的。”

对李嘉诚个人来说,资助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非常符合他的价值观的。在2008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十周年颁奖典礼上,李嘉诚讲出了自己内心的观念和初衷:

很多人常常问我,你一生努力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为股东和公司属员创造价值,现在你又为何如此专注贡献于公益事业?处身现今流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企业的滔滔理论中,我的答案却很简单,在我脑海中有一连串问题,如果把人类历史中兴衰递变的一切得失,细列在资产负债表上,最真实和公平的观点会是什么?在一个变幻莫测的社会中,老定律已非必然,那么我们历久常新的价值观在哪里?在一个丰裕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争取个人成就的欲望是如此强烈,谁又会领会为社会和谐付出心思与诚意的呼吁?在一个官僚和公式化令想象力流于匮乏的世界,多元的科学和哲理经验与情操如何能成为一个人生命的重要元素?

在现实社会中,观念和价值制度充斥着互不融合和相互矛盾,我不认为能有单一的良方,可达至真正的社会和谐,但我深信其中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至诚”,当我们在建立自我成功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追求无我,常常抱着为民族和人类做出贡献的良好意愿,当有能力及有意愿对社会竭尽一己之责,我们必能创出希望和有效的变革,打造一个真正公平、公正,充满自由动力和快乐和谐的社会。 jmkjtjEdkCwAguYESvf8Sm/Uh4sFJ732U+ML/w7J92S68cj/rU2dpSRCz6C+tn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