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香港公开大学开启了港岛区教学中心的筹建工作。1993年以来自负盈亏的公开大学,一直存在设施不足的困难,以致需要向外租借课室。而这次筹建中的教学中心,一方面,减少了这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它还将改善公开大学的教学环境,更方便成人学生在工作之余前来上课。因此,该项目对公开大学来说意义重大。
然而,这项计划耗资巨大。包括购置物业及装修设备在内,共需耗资1.2亿港元。其中有5000万港元是政府拨款,有1500万港元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出,有3700万港元出自公开大学的储备金。而剩下的4000多万港元,则是由李嘉诚捐助的。
李嘉诚捐出了4400万港元,用以资助公开大学购置上环信德中心四楼的一个单位。该单位面积超过3100平方米,在这处教学中心落成后,公开大学的全部课室需求,有44%将由此得到满足。导修课室的70%,将由公开大学自行提供。
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大学校董事会主席李业广欢迎李嘉诚加入,成为公开大学的荣誉赞助人。他表示,这笔捐款是公开大学历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使他们能够扩大分区教学中心的规模。他说:“李嘉诚博士一向关心和重视教育,虽然与公开大学接触短暂,但在去年12月的毕业典礼上,目睹众多成人学生不畏艰辛,追求知识学问,学有所成又能贡献社会,感受深刻。这与他一生重视新知、自强不息的宗旨不谋而合,遂主动与我联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支持公开大学的分区教学中心建设。”
而李嘉诚则深有感触地说:
新世纪为人类带来革命性及戏剧性的彻底转变,全球迈向一体化,科技不断创新,先进的信息系统制造新的财富、新的经济周期、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转变,不只是在金融市场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自我准备,在这新的年代,财富源自知识。知识才是个人最宝贵的资产,我们应积极争取。知识不单是发展专业的工具,知识已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层次。
校长谭尚渭表示,公开大学向来以“有教无类”的精神,致力于广设门路,以供有志人士进修深造。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公开大学为将近十万名成年人提供了工余进修、提升自我的机会,其中已经修成课业并取得更高学历者,已经超过一万人。“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终生学习”,这也是李嘉诚一以贯之的原则。他在演讲中强调:
香港这么多年来的成功,是我们一代代人在不同的层次上努力的成果,今天面对全球在经济和知识领域的竞争,我们必须紧跟潮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大家共同与时间竞争。当今已不能局限于资本密集、资源丰富,更要加上高新科技才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唯一可令我们与时俱进的便是一颗恒久好学的心。
可见,公开大学所秉持的办学精神与李嘉诚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2001年12月,公开大学港岛区教学中心正式命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该学院的职训短期课程、专业课程、海外学位课程,是专门为有进修之志的人开设的;它也为个别机构设计并安排了雇员在职培训课程;此外,为方便学生续接各种本科学位,该学院也开办了学分和通职课程。
李嘉诚在2000年对另外一所大学的捐款,也创造了该大学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这所大学就是香港理工大学。
当时,李嘉诚了解到理工大学正在筹集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竞争力。这意味着,理工大学要提供优质的、更全面的专门人才教育,促进工商界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于是,李嘉诚向香港理工大学捐款1亿港元,以支持它的这一发展计划。
2001年9月,为表达对李嘉诚捐款的感谢,香港理工大学宣布,将矗立在校园中央、高达18层、总面积1.56万平方米的新大楼命名为“李嘉诚楼”。李嘉诚楼是香港理工大学第六期校舍发展计划的核心部分,也是面向成人的专业进修学院,旨在为社会人士提供更多学习新技能及拓宽知识领域的机会。李嘉诚的这笔捐款主要用在理工大学发展持续教育相配套的培训上,包括添置先进设备、更新教材、开办更多课程。
校长潘宗光教授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世界各地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尤其香港正面临经济结构性转型,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投入。李嘉诚博士慨捐巨款,资助高等教育发展,帮助学生在知识经济中加强竞争优势,不仅令学校受惠,对香港整体来说也有莫大裨益。”潘宗光教授强调了李嘉诚捐款对整个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确实,在香港公开大学的演讲中,李嘉诚就显露出了他对香港知识经济的整体审视和更高期望:
过往的成功为香港累积了很大的优势,我们要智慧客观地认清各种困境,要鼓起勇气,面对世界上各种新的挑战,要有毅力克服重重障碍,互相鼓励,追求知识及反思,营造和谐、健康及有价值的社会,共同缔造香港新的传奇。
李嘉诚2003年7月23日会见“志奋领奖学金”的香港研究生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鼓励学生们说:“不要放过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带来的每个机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及专业技能,协助香港走出目前的经济困局。”
说起这个奖项,就不得不提及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李嘉诚的私下会面。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奖学金”,是英国政府最具代表性的旗舰奖学金项目。无论是奖学金的金额还是其声望,都令它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002年4月10日,李嘉诚及和黄集团捐款2300万港元,资助内地、香港两地研究生赴英深造。和黄在英国的投资涉及行业比较广泛,聘用员工数目达2.3万人,并且双方的合作经历十分愉快。和黄集团是全英国最大的外籍投资机构。有鉴于此,2003年7月23日,布莱尔趁着对香港的一个短期访问,会见了李嘉诚。谈话间,布莱尔表示他十分支持“志奋领奖学金”。
11月18日,李嘉诚通过和黄集团捐款202万英镑,再设“和黄博士生奖学金”,用以资助内地与香港的研究生赴英修读博士。“和黄博士生奖学金”在英国的名字是“霍金奇研究生奖学金”。李嘉诚的这笔捐款,也是英国这项奖学金的主要部分。同日,布莱尔在伦敦宣布成立这项优秀海外博士生到顶级英国大学进修的奖学金。
事后,布莱尔表示,他非常赞扬和黄集团的高瞻远瞩,同样认为高级人才是重要的。还说:“我到访中国时,曾与和黄集团主席李嘉诚先生会面,我非常高兴他们能捐出200万英镑支持这项奖学金计划,这笔巨额捐款将有助加深我们与中国的关系。”而通过李嘉诚的公开发言,可以看出他除了为能够资助香港和内地毕业生而感到高兴,还流露出了对留英深造者将来回馈社会的期望。他说:“希望这些学者可借着‘和黄志奋领奖学金’增广见闻,我更盼望他们在英完成学业后,把他们的力量与专业知识反馈社会。”
2005年2月3日,李嘉诚通过和黄再度捐资200万英镑,赞助香港与内地博士生赴英深造。
2006年10月31日,和黄继续支持“和黄志奋领奖学金”。至此,和黄集团资助英国奖学金的金额,已经达到达650万英镑。
李嘉诚向来是大力提倡持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以上这些捐助善举,也只是他的这一主张的部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