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亚洲最大的一笔教育捐款

李嘉诚曾捐款给香港、内地及海外的多所大学及教育机构。仅就香港而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理工大学和公开大学等,都曾接受过李嘉诚的捐助。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香港大学多次接受李嘉诚捐赠,总额已经超过了5000万元。而在2005年5月5日,李嘉诚以其名下的基金会为代表,宣布捐款10亿港元以资助香港大学。

这笔捐款,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教育捐款,对于香港大学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李嘉诚决定此次捐款对象之前,收到了不止一所大学的募捐请求,他本人也曾考虑,或许应该同时捐助多所院校,但最终决定将这笔钱集中捐赠给港大。公布决定之后,李嘉诚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代李嘉诚公开宣称,这次没有捐款给其他大学,但以后会继续捐赠。香港大学的校长徐立之表达了对李嘉诚及其基金会的感激,称这笔捐款是一个“空前庞大的礼物”,不但是对港大卓越表现的认可,也是香港慈善活动的里程碑。10亿港元的捐款,等于港大一年总营运经费的1/3。

徐立之透露,李嘉诚与徐立之本人,还有港大的两位副校长,都已相识多年。李嘉诚经常与李焯芬教授(副校长)讨论佛学,跟王于渐(首席副校长)探讨经济和社会问题。李嘉诚一直期望港大有更好的发展,早在徐立之辞去加拿大的教席职位回香港任港大校长时,李嘉诚就很支持他。李嘉诚还经常向徐立之了解大学的发展动向,在了解之后,对港大充满信心。

这就要说到李嘉诚这次捐款的原因。如此大手笔地捐助港大,主要源于他的两个信念,一个是内心深处的“以香港为家”,一个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知识改变命运”。

李嘉诚个人对香港有一种归属感,这归属感又带给他一份责任和担当。尽管李嘉诚本人经常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香港或老家潮州做贡献,也就是为中国做贡献,但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他大半生的时间都住在香港,多数商业决定也都是在香港做出的,个人的产业也集中在香港。由此可见,他在内心深处早就把香港当作落叶归根的地方了。

除了这份“以港为家”的情感和奉献香港的精神,李嘉诚还从自己的商业眼光分析了香港的未来形势,他说:

今天,香港要迎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挑战。与其他地方相比,香港的优势在于一百多年来,香港的工商贸易带来的经验储备,若能适当运用,当能够争取多一点儿的时间及资源,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香港提供了无限的投资商机,香港要在出口、生产和商贸等方面重新部署竞争优势;香港对国际情况、法律及信息的掌握得比较好,有较完善的金融制度,集资条件为亚洲之冠;香港的传统文化富有包容性,对商业发展有利。这一切都有助于推动香港社会维持稳定和继续迈向繁荣。

可见,他对香港未来的经济形势是乐观的,因此,这笔捐款里面虽然是捐给港大的,但也饱含着对香港发展的期望。当然,这次捐款更有李嘉诚对香港大学及其科研工作的认可。邓小平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李嘉诚也有类似的看法:香港的科研工作能够推动香港的核心竞争力。

香港大学冠以“香港”之名,再加上对香港大学科研实力的信心,于是李嘉诚果断决定捐助香港大学。因此,这次慈善行为有一举两得的功效:一是向香港社会表达自己的信心;一是鼓励教育。

至于这笔款项的用处,李嘉诚在捐款当天只表示希望用在教育发展和科研上面,但没有具体说明。随后,长和举行股东大会,李嘉诚在大会上也说了类似的话:他希望这笔捐款能给香港人直面激烈竞争环境的勇气,帮香港人博得更多光彩;同时,希望这笔捐款能够号召更多的人支持教育事业。同年,香港大学宣布将自己的附属院校香港大学医学院更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这多少有“投桃报李”的意思,而且很对李嘉诚的口味,因为李嘉诚对医疗的重视不亚于教育。说起来,此次捐款还引起了很大的风波,不过这是后话。

加上这笔巨款,港大的发展基金总额超过了30亿港元。 gnhTsn8w69WLhGBshWJqtH1j5oKC1PpwEEKaXviEJ+55/PHW7bC9Zg6c7n9ow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