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关心家乡建设,投资潮州韩江大桥

李嘉诚曾说过,他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为家乡、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是他此生最高兴的事情。只要是有助于家乡建设、有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他都愿意尽力去做。

1980年,潮州市政府决定修建韩江大桥。为了筹集资金,潮州市政府发起了为修建潮州韩江大桥募捐经费的活动。当时,李嘉诚正坐在距离潮州四百多公里远的长江实业公司的办公室里。潮州市政府发起募捐的消息刚刚发出不久,便传到了李嘉诚的耳朵里。李嘉诚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他第一时间和潮州市政府取得了联系,询问修建韩江大桥的具体情况。在了解情况后,李嘉诚立即表示自己愿意为韩江大桥的建设出一份力。

接到李嘉诚的电话,潮州市政府的领导们惊呆了。那时候,修建韩江大桥的募捐活动刚刚开始,他们完全不知道身在香港的李嘉诚是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收到消息的。吃惊的同时,他们也为李嘉诚对家乡发展的高度关注而感动。为了表示对李嘉诚的感谢与敬重,韩江大桥当时的负责人亲自致电李嘉诚,将这次为韩江大桥募捐的全部过程详细地告诉了李嘉诚。二人隔着电话分析了修建韩江大桥对潮州发展的必要性。李嘉诚非常赞成修建这座大桥,他说:“我也觉得非常有必要在韩江上建起一座大桥。并且我相信,这座大桥一定会成为潮州经济发展的纽带,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我曾经说过,只要对家乡建设有好处的项目我都会参与,这次也不例外。不同的是这次我不仅要参与,还要发动身边的朋友、合作商一起参与。”

之后,李嘉诚马上在香港发起关于兴建韩江大桥的募捐活动。在他的积极带领下,香港很多企业家都加入了此次募捐活动。为了更好地起到带头作用,李嘉诚首先捐出450万港元。他的舅父(也是岳父)庄静庵,紧跟其后,同样捐出巨额资金。在李嘉诚和庄静庵的带领下,香港企业家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纷纷为祖国献上了自己的一分力量。兴建韩江大桥的筹资募捐活动,在众多企业家的积极响应中结束了,总共筹得善款5950万人民币。李嘉诚以450万港元的捐款数额,名列兴建韩江大桥募捐榜榜首。

1985年,潮州市政府在韩江边举行了韩江大桥的奠基仪式。四年后,在同样的地方,举行了韩江大桥竣工仪式。1989年4月30日,韩江大桥正式通车。桥长1153米,宽18米,远远望去,像是一条横卧在江面上的钢铁巨龙,显得十分雄伟壮观。桥面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每天,机动车道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机动车道十分宽阔,为双向四车道。桥两旁的石板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单龙飞舞”等等,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桥面下34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整座大桥,稳定牢固。雄伟壮观的韩江大桥,成为潮州最美的风景之一。

为了答谢李嘉诚等人的积极捐助,潮州市政府在建好韩江大桥后,在大桥东侧笔架山附近修建了一座韩江大桥纪念馆。纪念馆正中央的捐资芳名榜上,第一位便是捐款最多的李嘉诚的名字。

从1978年开始,李嘉诚便以名下基金会的名义,在内地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韩江大桥建好后,李嘉诚还陆续捐赠了数笔资金,帮助家乡建设医院、体育馆、学校、科研奖励基金会等,每笔捐款数额为10万~150万港元不等。

为了让家乡更快、更好地发展,李嘉诚费尽了心思。他多次走访潮州,调查分析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研究潮州经济的发展动向。他将自己辛苦分析来的消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潮州市政府:“潮州是广东最东边的城市,就地理位置而言,是属于‘省尾国角’的地方,是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这样没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潮州在工业、贸易上的发展,是不可能超过珠江三角洲的。所以,我们不能总在工业、贸易上找出路,应该多想想如何往其他的方向发展。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我觉得可以在潮州大力发展陶瓷业。陶瓷工业在潮州已经发展了数千年了,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我们只需要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做一下提升,将潮州的特色融入其中,做出自己的花样,很容易就能得到消费者的喜欢,从而赢得市场。”最后,李嘉诚信心十足地对潮州的领导们说:“我相信,这样制作出来的潮州陶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潮州市的一大产业,也坚信它必定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潮州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潮州市政府十分重视李嘉诚的建议,马上着手调查在潮州发展陶瓷行业的可行性。

正如李嘉诚所预测的那样,潮州陶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具有潮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华,将生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动物改良后,加入到陶瓷的工艺制作中,制作出一批又一批独具潮州特色的陶瓷制品。凭借着文化特色,潮州的陶瓷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潮州经济也因此有了较大的突破。

李嘉诚为家乡发展慷慨解囊、出谋划策的善举,受到了民众的赞扬。潮州人更是将李嘉诚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对于乡亲们的肯定,李嘉诚非常感动,他说自己不是什么菩萨,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韩江大桥建好后,李嘉诚在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的时候,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潮州人以你为荣,你是否以身为潮州人而感到光荣?”当时,招待会已经接近尾声了,李嘉诚在众人的拥簇下正准备离场。记者的这个问题,让李嘉诚停下了脚步,他郑重地看着镜头,不假思索地说:“我以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光荣!”话音一落,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李嘉诚的心中,祖国和家乡是一样的,他从来就没有以家乡为主的概念。他还告诫潮州的商界同行,千万不要排外,不要有过于浓重的乡土观念,更不能唯亲是用、唯同乡是用。

李嘉诚说:“事业有成的人,不只应该为家乡做些贡献,还要为国家做贡献。以我为例,在我是一个潮州人之前,我先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我们应该将我们的眼光放远,尽力帮助更多的人。”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能够为祖国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人生最大的满足。所以他的善举不会只局限在潮州。

1984年,李嘉诚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了100万港元。李嘉诚用最实际的行动,表达了他对残疾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同胞们,能够平等而全面地融入社会之中。

1991年8月9日,李嘉诚在香港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会面。二人见面后相谈甚欢。邓朴方告诉李嘉诚说,他们将捐款作为“种子钱”,每拿出1元钱,就会带动各方面拿出7倍以上的配套基金,一并投入残疾人最急需的项目。李嘉诚听后非常感动,对内地基金会使用捐款的效益非常感兴趣。他拉住邓朴方的手说:“您和基金会各位领导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感动,我也希望可以和你们一样,为我的同胞们出一份力。”当天晚上,李嘉诚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两个儿子,并提议给该基金会捐款。李泽钜和李泽楷自然同意父亲的决定。和孩子们商量好后,李嘉诚马上致电邓朴方,他对邓朴方说:“我希望可以看一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16日,李嘉诚再次与邓朴方会面。一见面,李嘉诚便对邓朴方说:“我和两个孩子商量过了,我们决定在原来的捐款上,再追捐1亿港元。”他希望自己捐出的这1亿港元也可以作为一个种子,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将它无限地放大,争取5年内把内地490多万白内障患者全部治好。李嘉诚笑着对邓朴方说:“我挣钱,你为残疾人办事,咱们分工合作,争取让他们尽快看见身边的美好。”

新华社为此专门发表了一篇报道,声称:“中国残疾人重塑生命计划,在包含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之外,还包含了李嘉诚先生的一片爱心。”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高度赞扬,李嘉诚的回答显得低调多了,他说:“中国是我的祖国,为祖国服务是每个有志之士的使命。”

同年7月19日,广东省潮汕地区遭遇了强台风的袭击,损失惨重。李嘉诚知道后,马上与当时的汕头市委书记林兴胜取得了联系,并表示将以个人的名义捐出500万港元,供汕头大学和潮汕灾区其他大、中、小学校维修校舍。

捐款后,李嘉诚仍然在心里挂念着家乡。他频频与林兴胜书记联系,询问家乡的状况。他托林兴胜书记替他向潮汕人民转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希望大家可以勇敢地对抗灾难。 jmkjtjEdkCwAguYESvf8Sm/Uh4sFJ732U+ML/w7J92S68cj/rU2dpSRCz6C+tn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