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经饱读诗书,又经过几年的商场沉浮,讲起课来非常生动,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当年的期末考试,李云经班上同学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两名同学的作文,更是被报社拿去,刊登在潮州当地报纸的副刊上。李云经的名声因此传了出去。那年春节,李云经家里的门槛几乎被学生家长给踏破了。他们大多来感谢,希望李云经可以继续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的孩子,并非是李云经的学生,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李云经可以将他们的孩子调到自己班上,亲自管教。教学数年,李云经头次尝到了教书的乐趣,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话是正确的,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李云经拼命工作,很快便被任命为教导主任,之后更是一路扶摇直上,当上校长,并成为潮州城最出色的校长之一。
李云经奉潮州教育局之命,前往潮州郊区郭垅镇,出任当地一所中学的校长一职。听闻这所中学本来是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也很多,但因为该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而纷纷转走了。这可急坏了当地的教育局。就在他们无计可施的时候,听说李云经凭自己的力量,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一个校风校纪混乱的小学,管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决定聘请李云经为该学校的校长。
接到任命书后,李云经并没有表现得特别高兴。父亲李晓帆在世的时候,曾无数次地告诫过李云经,不管到任何年代,李氏家族的后辈都不能做官。李云经当时已经不再年轻了,他开始明白老人的很多话都是有道理的。再加上世事无常,他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认为还是安安心心地教书最好。于是,第二天李云经就亲自去了一趟潮州教育局,他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表示只想好好的教书,并没有当校长的想法。可是,教育局的人哪听他的话啊,他们将李云经视为拯救郭垅镇中学的救命稻草,好不容易抓到,怎么会轻易放开。推脱无果,李云经只能收拾包袱,前往郭垅镇中学上任。
在去郭垅镇的路上,李云经听到了很多有关这所中学的传闻。因为只是道听途说,李云经并不敢妄下结论。为了可以尽快找到问题的根本,李云经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将从路人那里听到的传言一一记录在上面。只等到了郭垅镇,再详细打探。
第二天晚上,李云经便站在了郭垅镇中学前面。当时正是上课时间,但李云经透过校门还是看见很多在教室外面打闹的学生。那个年代,上学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李云经自己就因为家里贫穷而无缘中学。当时他为了多学一点儿知识,常常跑到教室外面听老师讲课。春、夏、秋三季还好,老师们为了保证教室的空气清新,常常会开窗开门。李云经只要躲在其中一个窗口或者门边就可以和同学们一同听老师讲课了。但若到了冬天,为了保暖,老师们就会将门和窗子关得紧紧的,再加上寒风的呼啸,李云经想要听清老师所讲的内容,简直太难了。所以常常是李云经在外面冻了一天,却什么也没有学会。那时候李云经最大的愿望就是坐在课堂里听课。所以,李云经如今看着那些不珍惜学习机会的孩子,格外心痛。若说之前李云经到此来担任校长,只是奉命行事。那现在李云经则有了要好好整治一下学校的决心。
上任第一天,他按时到学校报到。亲自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孩子们懒懒散散地走进教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让郭垅镇中学的老师小小吃惊了一把。老师们很难理解,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在看见自己学校的学生一个个没精打采的来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会不发脾气。更让老师们吃惊的是,这个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半点儿要召集老师训话整顿校纪的迹象。这让大家本想拿出点儿样子,陪新领导做做戏的想法落空了。他们纷纷猜测这个新校长八成和以前的那任一样,当不了多久就会离开,所以懒得管理他们。他们想,既然这个新校长留不了多久,也没想管他们,那他们何必严格要求自己。于是,大家陆续做回了原来的自己,迟到的迟到,早退的早退,反正又没人管。
这正合了李云经的意。他就是要他们放松警惕,露出自己的本来面貌,他要看看郭垅镇中学的师生,平时是如何上课学习的。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郭垅镇中学,李云经悄悄来到学生和家长中间,用闲聊的方式,套出了导致郭垅镇中学学生频频转学的原因。
原来李云经前面的那任校长,非但不懂治学之道,还将学校当成了他赚钱的工具。他大量克扣教师工资,很多教师因为对校长的不满纷纷离开学校。留下的那些,则因为心中的不满,而无法专心教学,每天得过且过。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一个个也都变得懒懒散散,上课交头接耳,心不在焉。整个学校里,一点儿学习的氛围都没有。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通过了解,李云经找到了校风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知道,要想改变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教师下手。每个老师都是学生的好榜样,只有先让老师将这个榜样树立起来,学生们才会照着去做。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让老师改掉这个习惯,努力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呢?李云经陷入了沉思。李云经想到,之前老师们是因为前校长贪污教师薪金,才对学校不满。如今想重新唤起他们对学校热情,必定要先证明自己和前校长是不同的,自己绝对不会贪污教师薪金。
当天下班后,李云经飞奔回宿舍,用一晚上的时间写了一篇《执教宣言》。他在宣言中表明,自己绝对不会贪污学校教师的一分一厘,若是有人抓住了他贪污的证据,完全可以向教育局揭发他,他愿意自动辞去校长一职。同时,他表示自己会以身作则,如果有谁发现了他偷懒不作为,也可以向教育局揭发,他同样愿意辞去校长一职……李云经在宣言中为自己订下了严格的自律条款。这让之前一直认为他当成无所事事的教师们吃了一惊。吃惊归吃惊,他们还是不相信李云经会真的按照宣言上的内容去做,对李云经充满了怀疑。
面对众人的质疑,李云经什么也没有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指望能用一篇宣言打动他们,他就是想让他们怀疑,因为只有怀疑才会引起注意,只要大家愿意注意他,他就有信心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打动他们。
公会宣言后,李云经还像往常一样,天天住在学校的宿舍中。和大家一起去校食堂吃饭,别人吃什么他吃什么,一点儿没有校长的架子。身上穿的也是最普通的衣服,开教师会议时,他认真倾听每位老师的发言,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主动和老师们讨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整理当天的资料,协助值日生一起打扫校园和教室,晚上别人都下班,他还在工作。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当月发放工资时,李云经为了公开、公平,让会计将学校该月的所有开支和花销写于纸上,上面清楚记录了教育局拨给郭垅镇中学的每笔资金和它们的去向,以及全校教连同李云经在内的全部薪水开支,要求大家共同监督。李云经公开财务的做法,很快赢得了众人的称赞。很多教师私下找到李云经,为过去自己在教学上的怠慢道歉。之前离开的教师们也纷纷发出申请,希望可以重新回到郭垅镇中学授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刻苦努力地学习,校园里文明礼貌蔚然成风,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年夏天,郭垅镇中学在潮州统一的开学考试中,获得了全潮州升学率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对学校来说,升学率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之前转走的学生们,陆续转了回来。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希望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学。郭垅镇中学在李云经手中越办越好,成了当地有名的重点中学。
看着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李云经开心极了。这是他第一次当校长,虽然知道认真去做就可以成功,但真正看见这样的结果,他还是非常激动。为了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李云经专门为郭垅镇中学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扩大招生计划,更加欣欣向荣的局面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