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赛题一 |
|
撰稿人 石晓凤
1987年北美心脏起搏电生理学会(NASPE)和英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组(BPEG)制定了NBG代码,使起搏器统一命名。第1位代码表示起搏的心腔,分别由A、V和D依次代表心房、心室和双心腔起搏,O代表无起搏功能;第2位代码表示感知的心腔,分别由A、V和D依次代表心房、心室和双心腔感知,O代表无感知功能;第3位代码表示起搏器感知自身电活动后的反应方式,T表示触发型,I表示抑制型,D表示兼有T和I两种反应方式,O为无感知后反应功能。
心室空白期(ventricular blanking period, VBP)是指心房起搏脉冲发放后,心室感知电路发生的短暂不应期,通常约20 ms,可以程控。在此期间,其他信号(包括心脏自身及外源信号)均不会被心室电路感知。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脉冲所启动,而感知的心房自身激动后不触发该间期。设置心室空白期的目的是避免心室电路交叉感知心房信号后抑制心室脉冲的发放,引发心室停搏。
所以DDD起搏器在心房感知后不会启动心室空白期。
心室假融合是指起搏脉冲重叠在自身QRS波上但未有效夺获心室。DDD起搏器长程心电图中如多呈心室假融合现象,说明起搏器设置的AV间期与患者自身的P-R间期接近。可通过体外程控延长AV间期,减少假性融合波,一方面尽量鼓励自身房室传导,使起搏器最小右心室化起搏,同时减少心室起搏脉冲的发放,起到省电的作用。
图1-10-1
图1-10-1中起搏标记通道显示基础起搏形式为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V间期约为220 ms。箭头所指处,第一个脉冲是按照正常起搏器计时周期发放,为心房起搏脉冲,在该脉冲后发生一次室性早搏,后者被心室电路感知,由此在心房脉冲后110 ms触发心室脉冲(由于落在心室有效不应期内并未夺获心室)。心室安全起搏(ventricular safety pacing, VSP)是指在心房脉冲发放后约110 ms的间期内(即NPAVD内),若心室感知电路感知到任何信号,不但不抑制心室脉冲的发放,反而在110 ms处触发心室脉冲。其目的原本是防止心室通道误感知干扰信号而抑制心室脉冲引起心室停搏,不过心室安全起搏多由心房感知不良、AV间期设置过长或室性早搏等触发。所以双脉冲为心房、心室脉冲形成的心室安全起搏。
图1-10-2
A. 心室阈值检测自动夺获功能
B. CRT起搏器
C. 心室安全起搏
D.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
图1-10-2中显示起搏器基础工作形式为心房起搏-心室起搏,室性早搏后偶见心房感知-心室起搏,AV间期约200 ms。图底部起搏标记通道明确可见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每个心动周期均为三脉冲标记,第1个为心房起搏脉冲,第2、3个均为心室起搏脉冲,几乎重叠(V-V间期约20 ms),故考虑为CRT起搏器即心房及双心室起搏。图1-10-2中室性早搏发生时未见110 ms现象,排除C选项;提示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工作的心电图表现会连续出现3个起搏脉冲,前两个脉冲间距极短,后两个脉冲间距为80~100 ms,所以排除A选项;未见AAI起搏形式与DDD起搏形式相互转换的情况,心房起搏后均有心室起搏,排除D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图1-10-3
A. 心房心室感知良好
B. 心房心室起搏夺获良好
C. 心房起搏夺获良好
D. 心室起搏夺获良好
图1-10-3中见DDD起搏器,每个心房起搏脉冲后均可见有效夺获心房,表明心房起搏功能良好。QRS波形呈室上性,为心房夺获后通过自身房室传导的心室激动,在每个QRS波群的R波顶峰似乎重叠着心室脉冲,不排除假性融合波可能,所以心室起搏夺获功能无法判断,排除B选项、D选项。图中未见自身P波及QRS波,无法判断起搏器对自身心房心室的感知功能,排除A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图1-10-4
A. 起搏器呈VAT起搏形式
B. 起搏器见模式转换
C. 起搏器呈VVI起搏形式
D. 起搏器呈DDD起搏模式
图1-10-4中见到多次单个起搏脉冲发放。判断其性质,在第2行波形中第4个、第5个起搏脉冲完全夺获心室;其余脉冲均与自身QRS波形成融合波,所以判断是心室脉冲。每个心室脉冲与其前一个QRS波间距均为1 000 ms,与其前的自身P波不固定,所以心室脉冲发放与自身心房波无关,非心房感知而触发心室起搏,而是感知自身QRS后重排心室起搏周期,因此排除A选项和D选项,考虑为VVI起搏器。图1-10-4中未见引起模式转换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无法判断是否为模式转换,所以排除B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图1-10-5
A. 心室感知不良
B. 心室起搏失夺获
C. 心室感知不良及心室起搏失夺获
D. 心室感知良好
图1-10-5中基本节律为心房颤动,见心室脉冲规律发放,起搏频率为80次/分,其后均未见心室起搏夺获。图1-10-5中所有自身QRS波均未被起搏器感知,其后起搏器仍发放不必要的心室起搏脉冲,即存在心室感知不良。在判断心室起搏失夺获及心室感知不良时需要除外起搏脉冲落在自身心搏有效不应期内的生理性失夺获及自身心搏落在起搏器不应期内的假性心室不感知。图1-10-5中心室脉冲有的已明显脱离其前QRS波的有效不应期,但仍失夺获,部分自身心搏也脱离了心室脉冲的不应期而仍未被感知到,所以心室起搏夺获不良及感知不良并存。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图1-10-6
A. DDD起搏器,呈房室顺序起搏,功能良好
B. DDD起搏器,呈房室顺序起搏,心房起搏失夺获
C. DDD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良好
D. DDD起搏器,起搏功能良好,可见室房逆传
图1-10-6显示为DDD起搏器,呈心房起搏-心室起搏形式工作,但心房脉冲后未见心房除极波,提示心房起搏失夺获,同时每个心室除极波后均见一倒置的P波,为逆传P-波,确定为心房起搏夺获不良,因心房脉冲后心房肌未被夺获仍处于兴奋期,可以被心室逆传的激动有效除极。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图1-10-7
A. 起搏器呈VAT形式
B. 起搏器呈VVI形式(频率应答型)
C. 起搏器呈VVI形式(频率滞后)
D. 起搏器呈起搏文氏现象
图1-10-7显示心房颤动节律,均未见下传心室,可见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室起搏。VVI起搏器频率应答型心室起搏频率随患者活动量的变化是逐渐改变的,不会超过上限传感器频率,排除B选项。VVI起搏器频率滞后只发生在心室感知后而非心室起搏后,排除C选项。起搏文氏现象为P-V间期逐渐延长,V-V间期固定(高限频率),P波脱落后致长间期,见于快而规则的心房率时所以排除D选项。因此,图1-10-7考虑为心房颤动时,起搏器未进行模式转换,表现为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即VAT形式。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