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工作要专注于实践

任何一个变革最重要的问题是一定要落地。不能落地也不能上天,浮在中间,那是什么用也没有。因此,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变革,不在于它的开工,不在于它的研讨与推行,而在于这个项目是否落地,能否真正起到切实的作用。

——任正非

很多管理者和员工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常常只懂得站在一旁指手画脚,提出的经验、理论一大堆,但是真正让他们动手做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漏洞百出,而且以往那些理论知识也不灵验了。这种纸上谈兵的人在职场中很常见,但通常不受欢迎,也难以受到公司的重用。

对于那些喜欢说而不喜欢做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中常常眼高手低,自以为是,而且由于缺乏动手能力,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方法论也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可靠性和科学性值得商榷,也不具备什么实际的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策略、方针、理论的实施,都需要经过实践的考验,而任何策略、方针、理论也都从实践中产生,所以只有主动参加实践活动,只有亲自经历才能更好地了解工作,才能更好地把握工作要领,并将工作真正做到位,也才能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论。

任正非曾经明确表示“无实践经验的人不能得以提拔和重用”。他认为,那些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的机关人员,应该被称为职员,因为这些人缺乏实践的历练,不了解基层工作的情况,自然没有办法进行管理。“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是华为公司的一个重要口号,对于缺乏基层实践经验的现有干部,华为公司建议他们及时补上这一课,并尽快派他们到一线去接受实践检验。

正因为如此,华为干部必须从基层做起,也必须经常下基层去考察和锻炼,以便尽可能地了解工作信息,从而完善自己的管理方法。而对于一般的职员也是一样,华为公司在招聘新员工后,无论对方是海归博士还是毕业于名校的高才生,都一律从基层工作开始,都会被安排到基层工作岗位上。

有一次,华为公司做产品的市场推广讨论,部门经理提出了一个方案,有一个差不多干了两年的员工突然提出质疑:“这样的推广方案,有没有理论支持?”虽然提出质疑是华为人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权提出不同的反对意见,但是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经理的脸也立即沉了下去。虽然这个员工是研究生毕业,知识水平很高,而且具有严谨的研究思维模式,可是该员工在公司里干了两年,也不算新人,工作经验也应该比较丰富了,此时竟然还是用学院的那一套逻辑来做非学院的实践,显然不合理,也证明了该员工的职业成熟度仍然不高。

在企业中,尤其是一些管理人员平时喜欢开会,喜欢研究理论,喜欢进行说教式的宣传,这些本没有错,但任何人都不能仅仅依靠口头的言论来指导自己与他人的工作,不能仅仅是看起来非常精通理论,或者看起来工作经验丰富,表面上做的一些空头文章,根本没有什么现实依据。关键还是要有真才实学,而真才实学通常源于实践。有道是实践出真知,而在工作中,工作机会往往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进步和成功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只说不做、缺乏实践锻炼的人,或者只进行原则管理而不贴近具体工作的人,难以提升自己。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动手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一个管理者也应该尽量亲自做一些具体的事,那些害怕去一线锻炼自己、找不到事做或者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做的人往往会受到公司的遗弃。

很多人对华为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感兴趣,都想知道为什么华为公司的员工会比其他公司的人才更加出色,而一些老员工则认为华为的培训根本没有什么秘诀,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员工去一线锻炼、去基层锻炼,只要让员工多接触工作,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工作方法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社会学家认为个人能力的90%来源于实践活动,只有经常参加实践活动,个人的技术、胆识、谋略、见识才会得到提升。而且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证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出不足和缺陷,可以说实践是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作态度。

对于任何人来说,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实践为主导,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要动不动就谈论理论和经验,而应该踏踏实实做出成绩给别人看。任正非说:“任何一种理论本质上都是不值钱的,因为所有绩效都是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出来的。”如果想要让别人信服,想要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想法,最好的表现方法就是通过工作呈现出来。 jnKAi5rES42oYeYWCVtFM6T9CblIKz9np8mW9sZRm/KN/qRUUDRp+8j7A8RY83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