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眷属般若是跟着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词叫行愿,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行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

般若的眷属又是什么呢?我们都晓得佛学讲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个修持的人,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做到禅定的修证功夫,然后才能大彻大悟而成佛。所以在般若的前面,就有这五个相关的眷属,也就是五个行愿,称为眷属般若。关于这方面,我暂时不作详细的报告,因为《金刚经》的本身内容,就提到了这五样事。

现在我们已经晓得般若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多,没有适当的字可以翻译,所以只能译音了。般若的内容,包含了悟道之愿,换句话说,这个修道的道愿,本身就具备了这么多的内容。 G9vqD+nRX4REK3iQHAZ8YFx+bpEznu3Z+AO1RHKYud5mbCnVHI4nX+w/eeJUUACt



现在我们手里的这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什么在般若上面加了“金刚”两个字呢?金刚,在金属之中最坚固,就像金刚钻一样,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说,能建一切法,而且无坚不摧,所以叫金刚般若波罗密。《金刚经》有五六种不同的翻译,我们惯用的是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一种。有的翻译,上面加“能断”两个字,意思是能断世间一切苦痛、一切烦恼,而成圣成佛。所以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可能鸠摩罗什认为,这种能断的精神,已经包含在经文里了,所以经名不需要特别再加上去。

所谓“波罗密”,一般的翻译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后加一个“多”字,成为般若波罗密多。这个“多”字是尾音,现在的音来念,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拿古代的梵音念,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达”。“多”就是“达”的音。我们大家惯念的二百六十个字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常常有人把它称为《多心经》,因为《西游记》上,把这两个字与上面切断了,变成多心经。

现在我们讲的这一本经,如果照含义来说明经名,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经典。如果我们照旧式庙子里的讲经方法,这个经的题目,一天讲两个钟头,连续讲一个月也讲不完。事实上,那一种讲经的方法非常好,解释得非常详尽,由文字教育开始,什么叫经?这个经字就可以讲一个礼拜。什么叫金刚?又可以讲上一个礼拜,因此一个题目讲完了,个把月过了,《金刚经》的边在哪里啊?那叫做无量无边。现在我们不采用那个办法,我个人的个性,也是不大适合那种讲法,所以我们采取简单明了的解释。 3ezG1FEqF4LtpNS/uMzYtRV7/8jkwmIB2ZRrjxAnGxisEJYRMZ5J8mIBtyhhF1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