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信息技术的发展
改变人类

获得信息的能力,是人类独创的奇迹,也是改变人类的根本力量。

当猿猴还是猿猴的时候,它与一只羊羔并无本质区别。但猿猴最后却进化成了人类,很大程度上在于猿猴与其他动物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同。

低级动物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流,但方式十分单一:基本依靠简单的音节和肢体语言,因此,传达出的信息量非常少。动物之间无法进行复杂信息的传输,尤其是情感上的表达,这是它们与人类最大的不同。然而,猿猴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从最初的爬行到直立行走;制造了工具,形成了语言这套更复杂的声音传输系统,语言的产生让信息更加丰富。随着语言体系的逐渐完善,人类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开始了阶段性的革命历程。

语言成就人类

语言成就了人类,进而造就了人类社会。

《圣经·旧约·创世记》记载,上帝与人类约定,以彩虹为记号,不再发洪水危害大地,于是人类自此都以亚当语进行交流。随着诺亚的子孙增多,人们开始向东迁移,最后选择古巴比伦附近的示拿地安顿。

所谓居安思危,这时人们疑惑了:以后真的不会再有洪水泛滥了吗?虽然上帝做了承诺,但我们没必要一味把希望寄托于此。经过商量,人类决定找寻别的栖息地,以防灾害再次来临而无处可逃,于是齐心协力开始建造著名的巴别塔(也称通天塔),他们要让塔顶直通天国。由于人们语言相通,信息沟通毫无障碍,建造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然而,此事触怒了上帝,为了惩罚狂妄自大的人类,上帝打乱了人类的语言。没有了共同的语言,信息交流不畅,人们只得各自分散,巴别塔的建造就此废弃了。

这便是西方著名的通天塔的典故,它表明信息传输的失败导致了人类合作的失败。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信息革命。众所周知,人类的语言并非世界上唯一的语言,动物们也都有各自的交流方式,比如昆虫和鲸鱼。但最终,以语音为重要载体的语言却帮助人类征服了世界,归根结底,在于人类本身的特殊性。

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人类简史》中提到,距今7万到3万年前,随着猿类的不断进化,其大脑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大脑内部的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虽然动物也有语言中枢,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大脑也跟着不断进化从而有了思维和信息沟通,最终从低级动物演变成高级动物,拥有了较为发达的智力,进而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社交属性,这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语言的根本原因,也是人类社会最终成为世界主宰的重要因素。

较之动物,人类的语言具有多重功能,且运用十分灵活多变,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的分享:如果猿猴发现前方有来自猛兽的威胁,它会把这个信息告诉给其他的猿猴,让大家可以采取防范措施。然而,一头猪如果发现同样的情况,却由于没有较为复杂的可以分享的信息传输系统,因此无法清楚地将危险告诉给其他同类。这个对比已然说明,低级动物的生存经验无法分享,而猿猴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不仅可以自己拥有,还能分享给同类。照此发展所产生的结果令人欣喜:一只猿猴对世界的认识虽然有限,但众多猿猴如果将各自的认知分享出来,信息就具有很大的价值,而语言就是帮助信息分享的载体,也促进了猿猴的进化。对于初为人类的猿猴而言,语言的优势实在神奇无比。

语言是如何产生的?直到现在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最宿命论的说法就是以上的圣经巴别塔之说和认知革命说。针对英语语言,后来又有了三大语言学家的三种不同流派,分别是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的结构主义说,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 )的转换生成语法说,以及韩礼德(M.A.K.Halliday,1925-2018)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说。

上述几位语言学大师为世界语言学说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未解之谜依然存在,我们虽然无法加以深度探索,然而综合这几位大师的观点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教授的看法,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移位性、文化传递性、互换性和元语言功能(即用语言讨论语言本身)。人类语言不仅能够传递现有的信息,还具有“讨论虚构事务”的功能,也就是可以用语言说出对未来的想象,还可以编故事等。这些特性足以让语言帮助人们在地球上建立起各种社交活动、工作学习合作机制、社会科学体系等。

最早的声音并不是来自生物的发声器官,而是通过生物的身体部位与流体作用偶然发出的,动物们听到以后,产生了类似于“练习”的行为来模仿、控制它们所发出的声响。而发声器官的进化也随着动物对声音掌控的优化而优化,控制一切活动的器官则是动物的大脑,其中,人类的大脑尤为发达。比起低级动物,人类的大脑可以将视觉记忆储存为图像,形成自己的数据库,需要输出的时候,再将脑中的数据库调出来,在大脑里将这些具象信息变成信息流,最后通过语言传递给其他人,完成语言信息的传递。

在语音形成的初期,语言传播信息的特点其实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人类仅靠一些简单的词汇进行交流。随着原始人类看到和接触到更多的事物,现有词汇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表达需求,于是就开始陆续出现新的词汇来指代某一个物品。当新词汇层出不穷,已经发展到十分冗杂的阶段时,渐渐就出现了句子结构,并对原有词汇进行了精简和优化。虽然如今的信息传递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手段,但不可否认,正是语言的产生为人们带来了信息构建的基础,从而让人们可以借此进行复杂的社交生活,也让人类大脑不断随之进化,优化自己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完善其行为能力。

在文字出现以前,语言作为唯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就是依靠听觉,而传播语言的载体就是人类的发音器官,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变成了声音,接收终端则是人类的听觉器官。

以语言为开端,人类正式与低级动物区别开来,成为了真正的“智慧生物”。语言的产生开启了第一次信息革命,人类社会也由此构建。

在完全没有移动通信,也完全谈不上电力的上古时代,语言传递信息的环境十分受限: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都必须是人类,而且必须是面对面的传输,信息互通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严格限制。虽然信息传达质量很高,可一旦变成远程操作,就会出现问题,哪怕是在当今社会,只要是口耳相传的信息,最终几乎都会走样。

口传信息的弊端所造成的悲剧,在奴隶制社会已经司空见惯。16世纪末,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借古讽今的巨作《裘力斯·恺撒》问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在罗马奴隶制的社会环境下,统治阶级、贵族对于话语权的掌控所酿造的历史悲剧。功勋盖世的恺撒掌握罗马统治大权,在即将称帝的时候,其执政官、共和派代表凯歇斯联合其他贵族,说动了恺撒身边颇有权势的执政官布鲁托斯,谋划刺杀恺撒的行动。行动成功以后,恺撒的心腹安东尼假意与共和派修好,布鲁托斯一念之仁,允许安东尼在罗马民众中发表演讲。岂料,安东尼借着演讲的契机,煽动罗马民众,引起众百姓对共和派的仇视,造成动乱。凯歇斯和布鲁托斯被迫逃亡,最后自杀。

在信息闭塞、百姓思想受到钳制的奴隶制社会,舆论的煽动成为统治阶级对大众洗脑的有力工具。当恺撒死于共和派的刀下时,全城动乱,布鲁托斯站上舞台告知大众,恺撒是如何独裁和如何凶残的,如果让他称帝,罗马将陷入黑暗统治。布鲁托斯慷慨激昂的语气、义正词严的态度,让惊慌的罗马民众瞬间团结起来,他们高呼“布鲁托斯”,憎恶恺撒的恶行,认为他死有余辜。然而,当布鲁托斯离开以后,安东尼登上舞台,表达对恺撒的沉痛悼念,歌颂共和派的正义行动,在博取大众共鸣之时,趁机循循善诱,将矛头反转指向共和派,并出乎意料地开始将恺撒的种种英雄之举娓娓道来。在百姓们处于茫然的关键时刻,安东尼掏出一卷羊皮纸,称是恺撒的“圣旨”:要将自己的田地、资产全部赠予百姓。这毫无疑问是安东尼的杀手锏,那卷羊皮纸其实什么都没写,但民愤早已激起。罗马百姓们开始沉痛怀念恺撒,为他歌功颂德,并齐刷刷地攻击共和党中参与刺杀行动的贵族,最后酿成悲剧。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由语言传输所带来的效果非常强烈,但它的弊端也在这部剧里暴露无遗。

当人类社会开始以后,对于远程信息互通的渴求和对于异国语言互通的愿景也随之而来。

回到圣经巴别塔的故事。《圣经》(尤其是King James版本)作为西方人文学科的必备读物,至今仍为西方文学和艺术创作贡献各种灵感。巴别塔的典故自然也成为电影人的创作源泉。2006年11月,电影《通天塔》在美国上映,获奥斯卡多项提名。电影叙事手法独特,将观众置于上帝视角(也称全知视角),却在影片里呈现多重半知视角,展现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和对事件的精巧叙述。故事虽然发生在现代社会,但依然借助巴别塔的宗教隐喻,传达出因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各个国家人类家庭的悲剧的担忧。但与巴别塔典故不同的是,开头和结尾略有颠倒之势:《圣经》中的故事,是人类由沟通顺畅到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而引发失败;而电影《通天塔》则是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语言不通、沟通失败而引发家庭悲剧的情况下,逐渐相互交流和理解。可见,无论故事是什么样子,人类对于信息互通的愿望一直存在。因为它是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和构建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当上古时代的语言传递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对于远程信息交流和打破时间、空间的要求时,文字出现了。

文字创建文明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如果需要记事,就采用结绳等方法。“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和秘鲁印第安人都有结绳记事的习惯,并且各自有一套十分系统甚至复杂的记录方法。单靠语言传输会造成误传,这是由语言信息的不稳定性引发的。如果我们需要将某些信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要有可以承担这个任务的新载体。文字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信息不仅能够分享,还能记录。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记录了古埃及帝国、古巴比伦王国和古波斯王朝的历史故事。这两种文字在公元前后已经绝迹,但在近代考古学家的探索下,它们重见天日,如今已进入博物馆,作为文字史上的重要见证而存在,堪称文字的化石。

中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何时,已难以考证。商代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同语言产生之宿命论说法类似,文字的发展也有迷信之说,然而却又和语言迥然不同:文字的推广,巫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巫师。在物质匮乏、精神缺失的奴隶社会,巫师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人们一种信仰寄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宗教这种比较虚无的学科,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而早期的巫术也是如此。

最早发现的甲骨文主要记录的并不是历史,而是吉凶。到了殷周时代,巫术已普遍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巫师的地位也从平民百姓跃升为统治贵族。现在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也依然能看到巫师在古时统治阶级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如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国产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等。这些巫师虽然说不上杀伐决断,但他们凭借自己广博的学识、巨大的声望来取信于人,并且巫、史不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史官都善于占卜。正是由于百姓对于神鬼的深信不疑,作为神鬼代言人的巫师自然也推动了文字的发展,因为他们除了占卜,也负责加工整理原始文字,使之成为成熟的文字并流传下去。巫术的发展和巫师的社会地位对于文字的推广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先辈的努力,文字历经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阶段。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大篆和六国古文作为中国文字得以广泛应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统领全国文字,并在之前的基础上作了简化处理。文字作为一种远程信息传输工具,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有了传承的力量,让古代的老百姓能够了解到文艺界和政治界的大事: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韩非那深刻的哲学思想,还是一国之主发布的诏令,哪怕是大字不识的平民百姓,也能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传播知晓一二。与此同时,民间的言论和百姓的生活则通过语言相传逐渐编成歌谣,这些歌谣后来也被整理成了文字,传到统治阶级耳边,进而也促进了官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这些歌谣先在民间口耳相传,后来逐渐以文字记载的形式流传下来,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的形成,横跨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前后历经五六百年,最终成书于春秋中期。早期的《诗经》以篆体字记录。这部璀璨精妙的中华经典内容丰富,上至贵族文人的宗庙乐歌,下至平民百姓的农业劳作,毫无疑问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今天我们之所以能读到这部经典之作,归功于它背后无数的华夏子民和推动它流传的学者官员,因为《诗经》的传承,在信息落后的上古时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诗经》中的大部分诗作来自民间,单收集工作就困难重重:百姓口耳相传的范围十分广泛,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至长江北岸,再扩展到江汉流域。其次,这些口传民谣的收集历时长,文字整理也很缓慢:在毛笔和造纸术发明以前,文字都是刻在简牍和丝帛上,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幸运的是,由于采诗官们的辛勤和耐心,这些困难最终得以克服。

《诗经》的成书和流传,离不开它背后的功臣们。

第一位是西周采诗官尹吉甫,除了采集和编纂以外,他还参与了《诗经》的一些篇章创作。到了春秋时代,出现了一位老师,他对《诗经》进行了修订,并以诗教授,在他的弟子中广为流传,影响力巨大,这位老师名曰孔仲尼,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孔子。

孔子修订和编纂了《诗经》以后,由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担任传承的重大使命。到了西汉时期,先后有申培公、辕固生、韩婴继续传诗,传下去的诗篇分别称为齐诗、鲁诗、韩诗,合称“三家诗”。三家诗先后失传,至今仅存10卷韩诗。

现在我们读到的《诗经》,是毛公传下来的“毛诗”。在前人编纂的基础上,毛诗的全书有一篇序言,被称为“大序”,每一篇诗下面都有小序,作用是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被称作“毛诗序”。这些序言是中国第一篇诗歌理论的专论,为后来中国诗歌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毛诗序”和“大序”在当时引起了些许争论,但它们是文字发明以后,信息得以传承和总结的结晶。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结晶,才奠定了我国儒家诗学传统的开端,书写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比起单靠语言的面对面同步传输,文字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引发了第二次信息革命。

中国汉字字体,于东汉末年正式宣告以行书收尾,完成了其发展之路。

文字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信息记录和远程通信带来了重要突破。古时的人类社会主要将文字用于信件、历史记载等重要事宜上,配合语言传播,让第二次信息革命得以蓬勃发展。早期人类以各种石器、金属工具作为书写用笔,后来西方有羽毛笔,中国有毛笔。在造纸术尚未出现和不成熟之时,西方人将文字写在羊皮卷和纸莎草上,中国则用简牍和丝帛作为文字载体。丝帛虽轻巧,但不易得到,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古人多用简牍,其中以竹牍、木牍居多。借助简牍上的文字,加上古人的勤奋,许多历史信息和文学作品虽然在落后的传播技术下缓慢流传,但也幸而得以保存。依靠文字记载,人类文明不断开疆拓土,留下许多珍贵文献,流传至今。

其中令人顶礼膜拜之作,当属《史记》。

《史记》集历史性和文学性于一身,其为中华历史文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世人皆知,但它背后的成书过程和传递经历则无比艰辛。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朝修史官员司马谈临终之时,将撰写史书的遗命留给儿子司马迁。子承父业,而又励精图治,司马迁秉承父亲遗愿通读史料,游历全国收集相关资料。创作期间,这位史学家磨难重重,经历了创作的艰辛和政治酷刑。他耗费10多年的光阴进行撰写,又继续耗费另一个10年进行修改,用尽毕生心血终于成书。由于书中有不利于汉武帝的评论,成书之后,司马迁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将其藏匿,使其不在民间流传。直到汉宣帝时期,司马迁外孙杨恽上书皇帝,该书内容才开始在民间逐步为人知晓。

《史记》的问世,无疑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书的史料收集耗时多年,撰写又花了10多年,成书前后总耗时20多年。在造纸术还未大规模出现的西汉时期,司马迁用毛笔写在简牍之上。50多万字的纪传体通史,共耗费240万片竹简。在如今书籍印刷便利,并常配有电子版本的现代社会,一个稍大些的旅行背包甚至一个极轻的Kindle便可装下这一巨著,而在那个时期却可装满很多辆马车,占据藏书阁很大的空间。由于最早的版本是以简牍为载体,加上篇幅巨大,许多篇章已经失散,损毁不可避免。虽然杨恽为该书的流传不遗余力,但在传播手段和信息尚不发达的汉朝,《史记》的流传犹如细流一般在夹缝中缓缓流淌。

历史就是如此有趣:旧的东西正在消逝,新的东西正在破土而出。

当人类有了比之前记事方法更为先进的文字,便摒弃了落后的结绳方式,创建了人类文明;而简牍和丝帛作为文字的载体,随着更先进技术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更先进的技术就是印刷术。

印刷术推动古代文明

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即便在需求并不太多的古代,人类的这个愿望也一直存在。为此,智慧的古代人民绞尽脑汁开创了很多远程传输的方法,比如狼烟、烽火、驿站快马和信鸽。

西周时期,用烽火台传递信息的方法已经成熟:从国都到边境,沿途建立烽火台,用于军事信息传递。当有敌人入侵时,哨兵会点燃烽火,让周围城池的守卫军队看到,他们再依次点燃烽火,将信息进行远程传输,援军便及时奔赴前线支援。毫无疑问,它是当时国家军事要塞,事关生死存亡。

穿过历史烟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流传至今。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听信奸佞之臣虢石父的谗言:点燃烽火。狼烟四起,诸侯一见,以为天子告急,迅速率重兵前来救驾。到了以后,却不见任何敌军,只看到周幽王与褒姒在饮酒作乐。群臣慌乱,此场景被褒姒看到,不禁一笑。周幽王大喜,此后多次用同样的方法取悦褒姒。于是,狼来了的故事上演,后来敌军真的攻占国都镐京,烽火台点燃狼烟救急之时,却没有人再来,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西周灭亡。这是古代远程信息传输最经典的故事。到了印刷术时代,人类社会实现的不仅是远程传输,还有信息的大量传输。

印刷术的产生,离不开造纸术的发明。在使用笨重的简牍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文字载体以进行更为便利的信息传递。最早的纸以破布、旧渔网和麻绳头为原料做成,这种纤维纸由于做工粗糙,无法用于记录书写。到了东汉中期(公元105年),蔡伦用树皮对原有的纸进行了改良,制作出著名的“蔡侯纸”,并予以传授,使之从河南向各地流传。

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历史在变革的同时,也为文化发展带来一个又一个黄金时代。春秋战国,哲学思想百家争鸣;两晋时期,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代表,作品不断,也由此推动了书画用纸的大力发展。这时的造纸原料加入了麻和楮皮,提升了书写纸的质量。

唐宋时期,诗词鼎盛,竹纸兴起,在文人墨客中大受欢迎,纸张种类也走向了多样化:除了竹纸,还有麻纸、皮纸、藤纸,且制作技艺不再单一。原料的选择也扩大到了竹浆、稻秆和麦草。

由于造纸术的发明,信息记录的成本大大降低,《史记》等作品的传播速度终于得以提高,人们可以手抄图书将其流传下去。

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纸张质量上乘、品种繁多,加上人们希望信息可以传得更远,为第三次信息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历史在不断演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传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术呼之欲出。

基于印章雕刻的灵感,我国最早使用雕版印刷术,以坚硬的木头为原料雕刻出反字,再着墨、刷抹。这种印刷术所成之书样式精美,现留存下来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雕版印刷品依然还能被现代人所看到,一些博物馆也设有雕版印刷体验活动供游客亲自操作,以体会中国古代技艺的精湛。比起手抄书册,雕版印刷术无疑大大加速了书本成品的制作速度,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每一种书必须雕刻一套印刷版,成本高,占用空间大,而且印刷色料容易混杂,导致色块界限分明。为了解决雕版印刷所造成的各种问题,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发明家毕昇用胶泥首创活字,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解决了雕版印刷术的弊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排版比之前更为灵活。基于活字印刷术的技术思路,元代王桢以木活字替代胶泥活字,又发明出轮转排字架,之后又陆续有了锡活字、铅活字等等。活字印刷术的产生,让信息革命再次发生重大转折。得益于宋元时期的中欧文化交流,活字印刷术逐渐流传到了欧洲,进而引发全世界信息传递技术的变革,古代文明盛况空前,传统出版体系也正式形成。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量化使用却在西方。

当我国唐朝的麻纸技术传到西方国家之后,成本昂贵的羊皮纸逐渐被廉价的麻纸取代。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当中国逐渐走向闭关锁国之时,西方的工业革命却强势兴起,造纸技术从手工制作发展成机器生产。当印刷术流传到西方以后,西方人开始想办法使之量化。1455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铅活字,之后成功实现机器印刷技术,信息传递效率取得了质的突破。所谓时势造英雄,印刷机器的大量使用,恰逢欧洲文艺复兴。自此,欧洲经济、科技、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呈爆炸之势,迅速席卷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丰富人类世界文明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的发达,将信息进行大量远距离传输,使承载着知识内容的书籍得以批量生产,快速流入社会。成本的下降,使平民百姓得以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思想。在没有电视,甚至连电都没有的西方社会,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来自书本、报纸和信件,并通过书籍里承载的信息内容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当英国戏剧成为文学主流之时,戏剧作家大量涌现,剧本也编辑成书出版,进入大众视野。经过黑暗的中世纪和晦暗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岁月,处于乱世中的人们靠阅读书籍聊以慰藉心灵,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戏剧表演娱乐活动,或是将书中的内容以朗读的形式愉悦亲友,让人们根据书上的信息了解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印刷出版业的成熟运作让信息成功实现远距离传输,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人们能读到异国作品,并加以吸收,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英语文学之父乔叟受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启发,创作出《百鸟会议》,受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创作出经典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至今影响深远。到了18世纪小说鼎盛时期,许多名家将当时的社会现象写成小说广为流传,用自己的思想启迪大众,完成大众传播的使命。

书籍作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重要载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名作《简·爱》出版,震惊文坛。彼时,英国经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后已成为日不落帝国,但女性的地位仍然十分低下:几乎没有多少工作机会提供给女性,女子也没有继承权。而《简·爱》以女主人公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并掌管罗彻斯特先生的庄园结尾,这在当时十分大胆,甚至大逆不道。该小说的问世引起巨大轰动,标志着女权主义的开端,此后陆续有女作家崭露头角,通过自己的笔向广大读者传达女性意识的觉醒。回顾历史,不得不惊讶于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精神构造影响之深远,而印刷术的发达得以让曾经的优秀之作重见天日。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意象派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诗作。

迪金森一生孤独,虽然家世显赫,锦衣玉食,但她从25岁开始就独守深闺,闭门不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遭到世人的误解。迪金森死后,她的妹妹拉维尼娅偶然发现她遗留下来的大量书稿,书稿中藏着一千多首诗作,方才知晓姐姐生前对于文学创作的极大热情。为了让这些诗作出版,拉维尼娅各方奔走,终于在编辑陶德的大力支持下,于1890年出版了迪金森的诗集。诗作问世后,文艺界才认识到这位天才诗人的创作才华。迪金森诗作展现出来的清新的意象、深沉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打动着世人的心,一时好评如潮。

无独有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生前并未看到自己的作品流传于世,在信息传输落后的古代,《史记》的成书与出版时隔了好几个世纪;而相比之下,迪金森在死后仅4年的光景,诗作就在发达的印刷技术助力下广为流传。如果没有造纸术和印刷业的繁荣,恐怕迪金森的诗作会永久被埋没,只能在家人中互相传阅诵读,而西方文学界将会遗落一位与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比肩的世界文豪。

第三次信息革命毫无疑问是信息革命史上浓重的一笔,人们通过文字和纸张实现远距离通信,通过阅读书籍了解社会事件,有了多样的娱乐,也有了偶像崇拜的现象。时至今日,在英国人深深的怀旧情结中,18世纪前后是他们最向往的时代。在信息传递爆发期,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催生出更快捷的传播方式,当人们迫不及待地等待回信,又百般焦急地担心信件在递送途中是否遗失的时候,无线电登场了。

无线电引领近代文明

作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传承,用书籍和纸张传递信息的方式直到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然而,无论是信件邮寄,还是书籍出版,都存在延时的问题:信件从发出到接收需要好些天,甚至长达几个月;书籍从写作、修改、定稿到出版,需要的周期更长,而这种延时的问题日渐难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无线电的出现实现了信息远距离实时传输,让人类社会告别了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登上近代历史的阶梯。

在讲无线电通信之前,首先得说说电的产生。

从古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探索“电”,但几乎都走向了神鬼之说。真正开始对电的科学探索大约是在18世纪的西方社会,以美国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为开端。富兰克林根据对天空闪电现象的研究,提出“电流”的概念,探索地面上是否也存在和闪电同种性质的电。他广为人知的风筝实验让此说法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并根据实验中的金属导体引流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避雷针。

风筝实验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它证实了电流的存在,也为人们继续探索带来了曙光。1780年一个有闪电的日子里,一位意大利解剖学教授伽尔瓦尼偶然看到解剖桌上一只青蛙的腿发生了痉挛,于是满腹好奇,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是一种电流回路,他认为青蛙之所以发生痉挛现象是因为动物身上本来就有电的存在。1791年,伽尔瓦尼发表了关于蛙腿痉挛的研究成果,引发科学界轰动。然而,意大利另一位科学家伏特则对伽尔瓦尼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认为电不存在于动物的肌肉中,而是在金属中。1799年,伏特通过实验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即伏特电池,相关论文在一年后于英国皇家协会发表。

电学的重大突破,也在这时悄然而至。

1791年9月22日,一个男婴降生于英国萨里郡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在饥寒交迫的艰难岁月里度过了童年,在父亲的教导下养成了坚毅勤奋的品格。因为实在太贫困了,男孩未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12岁时无奈做了一名报童,后又到一个订书匠家里做学徒。虽然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但得益于第三次信息革命中的书籍普及,他在订书匠家里看到了堆积如山的书,出于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自学积累了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大英百科全书》中的电学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利用书中的知识,自学利用废弃物来做实验,并与朋友一起成立学习小组,积极参加科学组织。男孩的勤奋好学为他带来了机遇:在一位书店客人的引荐下,他聆听了著名化学家戴维的演讲,并私下整理好记录送给戴维。20岁的时候,他当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

这个男孩就是世界电学之父法拉第。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通过实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这一突破性发现,可以说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后,法拉第很快发明了圆盘发电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52年,法拉第又引进磁力线的概念,奠定了电磁学的理论基础。在法拉第的研究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经典电磁学理论。科学的探索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科研生涯中,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通过实验,赫兹证明了电信号可以穿越空气,还通过紫外光对带电物体照射后产生的现象发现了光电效应。

电磁学理论的成熟完善,为无线电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无线电的开创和发明者,学界存在许多争议,而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从无线电开始就初见端倪。

英国人认为是麦克斯韦开创了无线电,因为他是最早提出电磁波存在的人;俄国人却只承认他们国家的波波夫;德国人认为赫兹才是无线电的发明人,因为他最早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特斯拉的人都承认特斯拉作为无线电之父的地位;但在意大利科学家的眼里,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线电的出现,是世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不是某个人的独创,而是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它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近代文明的发展。

1837年,英国人查尔斯·惠斯通和威廉·库克为自己研发的电报线路申请了专利。

1893年,美籍塞尔维亚裔科学家特斯拉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展示了无线电通信。1894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通过实验证明“电磁波可以用来向远处发送信号”,并发明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同年,年仅20岁的马可尼开始进行电磁波的远程传输实验,并在1895年成功将传输距离延长到2.7公里;1896年,他抱着自己的简陋发射机器跑到英国,再次将实验距离延长到大约14.4公里;1897年7月,马可尼无线电电报与信号有限公司成立。

1901年,马可尼成功完成横跨大西洋上3 600公里的无线电通信,而在此之前,他的无线电报已经投入商用;与此同时,波波夫把无线电投入军用,并建立起40多公里的无线通信网。

第四次信息革命宣告来临。

谁才是真正的无线电之父?时至今日,争论从未停止,但科学家们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远被世人所崇敬和铭记。

在电报的基础上,后来又诞生了电话和广播。

20世纪初,有声广播问世,最早是航海无线电报,采用摩斯电码。该电码是一种信号代码,用于早期的无线电通信,其编码清晰简单,因此在战争中也常用于地下情报工作,这一点在国产电影《风声》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在马可尼的远程无线电实验取得瞩目成就之时,中国已不复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盛况,造纸术和印刷术所成就的文化盛世也衰落了。清朝末年,天下民不聊生,统治阶级摇摇欲坠。

采取闭关锁国,拒绝近代科学技术的清王朝,在1840年被英国用先进热武器攻击,开始付出惨痛代价。清朝末年,在洋务运动等因素影响下,由维新派领袖汪康年、梁启超等创办的《时务报》第25册刊登了中译版《无线电报》,该事件成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引入中国的开端。

历史的车轮开到了20世纪,无线电通信大行其道,马车、信使作为信息传递枢纽的时代不复存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天下百姓陷入苦难,而无线电却大量投入军用,迎来了自己的辉煌。参战国的指挥官利用无线电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得以快速掌握战况。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大约有6万人拥有无线电台执照,其中约90%为战争和军事工业服务。而纳粹德国想要占领别国,最初的手段就是控制电台。作为无线电技术的终端产品,在中国,广播电台和收音机也成为中共地下组织传递情报的主要工具,如今也依然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线电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已经全面普及。

广播是无线电的一个重要载体。

1994年,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被搬上大荧幕,若不是同期有《阿甘正传》,该影片必将囊括奥斯卡所有重要奖项。虽然惜败奥斯卡,但影片口碑却取得压倒式的胜利。片中出现多个经典场景,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安迪在典狱长的办公室发现了唱片和留声机,以及配套的无线广播设备,于是临时起意,擅自播放唱片,并锁上门,打开广播。当时正值午间,所有的犯人都在操场上活动,这时操场上的高音喇叭响起了音乐声,所有人抬头、驻足,广播里传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的歌声,响彻整个肖申克监狱。

无线电广播作为战争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这在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乔治六世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演讲,在语言治疗师罗格的悉心帮助下,终于克服重重障碍,在二战前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第四次信息革命实现了语音的同步远程传输,突破了文字、距离和延时的限制,使人们通过声音直接获取即时的信息内容,并感同身受。安迪播放歌剧音乐,让服役的犯人们体会到片刻的自由;战争年代的英国,乔治六世通过无线电技术进行鼓舞人心的演讲,震撼人心。无线电所带来的大众传播优势,于此可见一斑。

印刷术让文字借由书籍得以传输;无线电成就了广播;电话和电台让语音突破了时空,可以进行实时传输。信息通信历经变革,在实现文字和语音的传输之后,将走向图像和视频传输的道路。

接下来,大众传媒开始登场,将信息传播推向新的高度。

电视推进现代文明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争议,信息传递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更是处于争议的核心。2016年11月11日,国际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中国上映,首次使用120帧拍摄技术,具有比普通3D电影更逼真的身临其境之感,但也不可避免地引来许多争议。而电视的视频图像传输研发技术同电影类似,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一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动态画面。

如果说无线电的发明者充满争议,那么电视的发明问世则伴随着幕后功臣们的辛酸血泪。

电视最早出现在1925年的英国,一位叫贝尔德的人制造出一台机械式电视机。该电视机的制作材料几乎是废料:用自行车灯做成光学器材,用搪瓷盆来搭框架。然而,这个外形像个黑盒子的机器里却能看到模糊但栩栩如生的木偶图像。贝尔德致力于用机械扫描技术来研制电视机,并在1928年研发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受无线电的启发,他大胆假设:电既然可以用来传输语音,那么也能用来传输图像。然而,就在贝尔德吸引了投资商的目光时,美国发明家法恩斯沃斯以电子技术制作出的电视机一举击溃机械技术,并很快占领市场,最后贝尔德不得不抱憾离世。

法恩斯沃斯自小就是个天才少年,在贝尔德钻研用机械技术制造电视机时,年仅14岁的他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直觉:机械技术是无法传输图像的,电子技术才有这个可能,因为机械的运转速度永远不可能达到可以捕捉电子信号的程度。根据法恩斯沃斯的推理,画面如果转换成电子流,就可以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间换波,最后再由接收终端聚合成图像。

高中毕业以后,法恩斯沃斯进入杨百翰大学,却由于家庭变故不得不中断学业。他搬到旧金山为研制电视机而艰苦努力,并在1927年研发出第一台可以运转的电视接收机和影像管。当法恩斯沃斯的努力终于引起投资商的注意并被政府授予专利证书时,美国广播公司突然跳出来与法恩斯沃斯争夺发明权,该公司认为法恩斯沃斯14岁未成年就有研发理念是一个谎言,并以他大学未毕业为借口,力证法恩斯沃斯不可能拥有发明电视机的能力。虽然法恩斯沃斯拿出有力的证人和证据为自己赢得了官司,但已经没有资金来推广自己的发明。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1930年,位于旧金山的法恩斯沃斯电视机实验室来了一位客人,自称是电视机兴趣爱好者,特地造访法恩斯沃斯并向他请教,还花了三天时间在实验室参观。3年后,美国无线电公司制造出了电视机并大肆宣传。这时,法恩斯沃斯才知道,3年前来造访的客人是该公司雇用的电视机发明家佐里金,此人当时虽然制造出一台样机,但成品效果不佳,为了搞到核心技术,他隐瞒身份来窃取。当时各大电子厂已经与美国无线电公司签订了专利使用合约,因此都不敢给法恩斯沃斯投资。于是,又一场专利持久战官司开始了。这场官司又臭又长,美国无线电公司败诉后又再上诉,足足拖了好几年。

当法恩斯沃斯终于合法拥有电视发明专利权以后,他几乎身无分文,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开始,美国政府被迫暂停电视机工业。等可以再次生产时,法恩斯沃斯的专利已经过了保护期限。瞅准这个时机,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电视机,并且大肆宣传,把当初窃取法恩斯沃斯机密技术的佐里金一举捧成电视之父。犹如看着特洛伊木马攻城的老国王那样绝望和无力,法恩斯沃斯心灰意冷,黯然返乡,卧病不起。

虽然电视机的开创从一开始就较为悲壮,但这无法阻止它席卷世界。

1936年11月2日,这一天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日,英国BBC公司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电视机大出风头,并在战争结束后开始普及,为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添光加彩。

195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但图像质量着实太差,加上装置成本高昂,许多家庭还是选择黑白电视。到了70年代,通过电视设备所传递的信息开启了多元化的路线,因为此时多路传播电视设备研制成功,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看到多样化的电视节目,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电视的普及,标志着多媒体的诞生,它集声音、文字、图像和影像于一身,让信息传输实现了实时、大规模和远距离。更重要的是,大众有了直观感受,信息这个载体从此开始有了感情色彩。

这样的感情色彩,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中尤为典型。

在早期的战争中,受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绝大多数美国士兵都骁勇善战,民众耳闻目睹的全是战争中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出现了反转。特别是到了战争后期,美国出现了强烈的反战浪潮:许多和平组织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大学生积极加入反战运动,流行歌手纷纷推出反战歌曲。美国人民对战争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电视报道。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和残酷的枪杀时,视觉上受到了巨大冲击。电视媒体与报纸、广播所传递的信息影响力完全不同:报纸和广播所播报的战况、伤亡人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没有强烈的代入感,但电视直接将画面呈现,让大众产生直观强烈的感情。民众通过电视播放的残酷画面终于意识到:原来《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呈现的场景才是真实的,战场上根本没有所谓的英雄和浪漫,只有赤裸裸的血腥杀戮和绝望。

电视机作为多媒体的重要载体,让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丰富、更有感情和冲击力。它的问世成为现代文明的代表之一,随着电视在中国的普及,它也成为平民百姓家的标配。

1958年3月,中国的第一台电视机被制造出来,研制单位为国营天津无线电厂。进入80年代,电视机加速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力量。相比较无线电广播,电视不仅可以接收到各类社会新闻,而且有声音有影像,给老百姓带来更加形象的直观体验,且兼具娱乐功能,一经问世就成了稀罕物品。那时只要谁家有电视机,一到晚上,周围没有电视机的邻居都会聚到他家一起观看电视节目。老牌的电视机品牌包括“飞跃”“金星”“牡丹”等等。拥有电视机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城市的大街上,只要橱窗里展示的电视机在播放节目,一定有人聚集观看。到后来有了彩电,一些国外电视机品牌也相继进入中国,其中以日本的“东芝”最广为人知。

1994年,北京电视台隆重推出一档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综艺栏目《动物乐园》,该节目由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特约冠名播出。节目一播出就大受好评,并且一播就是12年,尤其到了著名主持人王刚担任园主时期,节目收视率创下历史纪录。该节目不仅让住在城市的人们了解到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全面信息,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还让东芝电视机在中国大火了一把。那时,一台东芝电视机价格高达3 000元以上,相当于普通人一到两年的工资收入,但这丝毫不妨碍东芝电视机的大卖。

与传统纸媒、无线电广播最大的不同是,电视机所带动的节目开发,为人们带来了多种娱乐,也带来了寓教于乐的知识,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不再局限于政治演讲、战况播报、新闻时事。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各大电视台纷纷成立,并积极开设自己的电视节目,发展以电视为载体的信息文化产业。1958年9月,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经过细致的筹备,首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文化事业建设开始稳步发展。虽然十年动乱期间北京电视台被迫停播,但1978年《新闻联播》的正式开播拉开了中央电视台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央电视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新闻舆论和文化传播阵地,承载着国内外信息传递的重大使命。

作为第五次信息革命的载体,电视所传递的信息已不再局限于新闻时事,还包括多种具有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电视剧产业也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渴望》播出后,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该剧对十年动乱背景下小人物情感生活的刻画,引起观众的深度共鸣,也侧面向观众展示了电视作为信息传递工具的真实力量。此后,《北京人在纽约》播出,迅速蹿红。那时的国人对于美国毫无概念,只知道那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而剧中主角们在纽约的遭遇和命运起伏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场景的展示,人物的对白,都让观众对于大洋彼岸那头的信息有了非常形象的认知,这种效果是无线电广播所无法达到的。无线电时期,信息在输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损耗,而以电视为信息终端的产品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当人们接收信息传递时,也有了比无线电更为舒服的体验。

电视的兴起和普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但随着时间推移,已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当社会的物质条件相对富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时,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和信息互通的愿望便日益增长。世界文明的大融合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最新趋势,对信息革命又一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次,功能更强大的互联网登上历史舞台。

迄今为止,恐怕没有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令人激动的了。

互联网引爆当代文明

电视让多媒体强势崛起,但它的信息传输是单向的,我们只能接受给定的信息,却不能把自己的信息传输出去,双向互通无法依靠电视来实现。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传输达到了信息革命史上的最高水平,它有效集合了之前信息载体的所有特征:实时、远距离和多媒体,还兼具信息双向互通的优势。

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美国政府惊慌不已,连忙让国防部组建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1969年12月,ARPA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圣塔芭芭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以及犹他大学的四台主机连接起来,建立起用于军事的网络Arpanet,也就是阿帕网。这是最早的网络,采用包交换技术,运行速度只有50Kbps。一年后,网络工作小组制定出主机之间的通信协议,用来控制网络信号传输。又过了一年,通信软件研发成功,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这就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诞生让网络通信立刻变得高效快捷。至此,阿帕网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于是又有了广为人知的TCP/IP协议。

时间来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变得十分多样化,包括USENET、CSNET等。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广域网NSF的出现,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早期的互联网用于高校科研,随着主机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互联网当作信息交流的工具。到了90年代,随着浏览器和网页技术的出现,互联网迎来高速发展,1995年,NSF网正式投入商用,互联网开始席卷全球。

第六次信息革命随时准备引爆市场,为人类社会带来一场盛大洗礼。

1994年,中国政府支持建设CERNET示范网工程,建立起全国第一个TCP/IP互联网。张树新创立了国内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互联网由此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并且很快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从最开始的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腾讯、新浪),到现在的多媒体和电商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网民身份已经再熟悉不过。相比较电视传输,互联网承载的信息传递更加完整,人类当代文明也因互联网掀起的信息风暴而璀璨多姿。

1998年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转折之年。这一年6月,一代经典微软Windows98操作系统发布,IDSN在国内普及,BBS论坛和在线聊天迎来黄金发展期。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也推动了娱乐文化产业的巨变。也是在这一年,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进入人们的视野。该小说以网络聊天为故事主线,现在看来,情节显得比较老套,彼时却大受欢迎。这部充满着纯洁、调皮且又悲情的网恋小说作为网络文学的开端,拉开了大众网络文学的序幕。自此,网民读者的口味水涨船高,网络上的好作品层出不穷,后来催生了一大批在互联网上名头很响、圈粉无数的著名网络作家,如南派三叔、唐家三少、流潋紫等。

走在信息革命最前沿的人,不少成为获益者,甚至被载入史册。在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中,在一线搏击巨浪的人很多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优秀代表,有的甚至大大改变了社会进程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起步,一批理工科学霸们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悄无声息地发力。

1994年,在宁波电信局工作的丁磊首次触网,便感知到了互联网的乐趣。一年以后,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从电信局辞职开始闯荡江湖,要知道,电信局可是当时很多人羡慕的好单位。但丁磊义无反顾,他一路南下,跑到广州打工两年,一年换一次工作,最后自己创业。1997年5月,网易公司成立。令人吃惊的是,仅3年时间,即2000年6月,网易就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比起丁磊在事业发展上的几经波折,另一位学霸可谓顺风顺水。1996年,带着风险资金归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张朝阳创立爱特信公司,两年以后,公司推出自己的门户网站,同时更名为搜狐。张朝阳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超强的执行力让搜狐的发展极为迅猛。2000年7月,搜狐网在纳斯达克上市。

与这两位从校园出来没几年就创业的青年才俊不同,198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的王志东在软件研发和管理领域工作了10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经验以后才开始自立门户。1998年,新浪成立,在王志东的带领下迅速发展,与搜狐同一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差不多那个时候,QQ也出现了。1999年,OICQ上线,主打即时在线聊天,这种打字聊天、远程与陌生人交流的方式迅速在中国市场抢占先机。虽然由于早期的名称惹来一身官司,但是改名后的QQ为大街小巷的网吧带来了巨大收益,腾讯公司随之继续研发出游戏、空间、农场等娱乐应用。虽然由在线聊天引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负面新闻频出,但这丝毫不影响腾讯的大步前进。2004年6月,腾讯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中国互联网四大门户,一度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作为第一梯队的互联网公司,至今屹立不倒。

2000年以后,网游兴起,博客流行,在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中,马化腾、丁磊、张朝阳等人抓住了第一波信息浪潮的先机,也让大众体会到时代的变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很快就登上国内外各大媒体头条。而中国政府和普通民众在这场灾难中以迅速、准确、高效的方式采取救援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互联网时代的影响。

地震发生仅25分钟,新浪网便发布准确的新闻报道,三大门户网站很快都推出地震专题报道相关进展,很快消息传遍全国。几小时之内,相关视频、博客、网络媒体报道不断更新。中央政府也迅速发布政策,实施紧急救援行动。

信息的快速传播深深影响到各个方面:尽管灾区通讯一度瘫痪,与外界失去联系,但各大运营商很快为灾区通讯开通免费拨打服务,灾区与外界的信息联通得以逐步恢复。由于信息传递方式比以往更加丰富,各路媒体不断实时跟踪报道,不但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决策迅速、国民的凝聚力超强,也让人们见识了最新的信息传输方式速度竟然可以如此之快。

而所有这些,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之下,让信息传递的速度达到最快,人们接收消息的延时问题被极大压缩。

这是糟糕的时代,信息爆炸带来不少社会问题:网瘾、网络犯罪、虚假新闻等;这也是美好的时代,各种信息高效互通,社会效益大大提升,透明度大大提升……

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四大门户网站在移动互联时代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转型,而腾讯公司突出重围研发出微信,再次成为了领头羊。

当互联网从PC端转向移动端,手机的作用开始大于电脑时,又一个崭新的时代呼之欲出。

这一次,功能更强大的智能互联网不再是电影里的科幻场景,而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将继续改变这个世界。 bW+YW5tWHAF91z/KWLDDenxRueLKSRinnihKaqYRSgzNohdeYnkfIrcIcL3V4M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