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心理学家研究,对别人怎样称呼十分重要,若称呼恰当,能使对方产生相容心理,感情就较融洽;若称呼不当,则可能会招致对方的不满或反感。在面试中,考生进入考场后要向考官问好,一般可直接说“各位考官好”,离场时可说“各位考官辛苦了”。
在生活中,多数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愿意做别人观众的心态。你若频繁使用“我”为主语的句式,考官可能会认为你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所以当你要表达你的观点时,可以把“我”改成“我们”,把“我想”“我觉得”改成“我们想”“我们认为”,以起到缓释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把“我”字省略。
面试过程是考官与考生双向交流的过程,一般是考官提问,考生回答。考生除非感觉确有必要,否则应尽量少提问或不提问,特别是不要提那些特别简单、特别复杂或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大多数考官不习惯回答考生的提问。这并不是说考生绝不能提问,礼貌而得体的提问往往能活跃面试气氛,激发考官的兴趣,展示考生的热情和才华。成功的提问者会选择正确的提问方式,准确评价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并具备根据信息做出正确决策或采取适当行动的能力。
考生在面试时要尽力避免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开放式提问常以“如何”“什么”“哪个”形式开头,目的是获取信息,避免被动。考生只有在自己坦承不知道的情况下方可这样向主考官提问以示虚心求教的态度。
有些考生追求提问方式的婉转,所问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但由于掌握不好分寸,反而导致考官一时摸不着头脑,产生烦躁情绪。考生的问题含混不清将得不到期望的信息,因为考官只能凭着对问题的猜测来回答,而且答案大多也是模糊的。考生提问题时应使用大家都容易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或行话。
不要一连问考官好几个问题,这种连串式提问往往使人应接不暇、疲于应对,容易引起考官的厌烦情绪。
压迫式提问的分寸很难把握,稍有疏忽就可能给考官造成不良印象,以为考生有意挑衅,对自己不尊重、不信任。考生不得存心挑剔考官的毛病,也不要频繁地对考官加以指正。这类提问往往使人下不来台,造成尴尬局面,是应当极力避免的。
引诱式提问看起来很平常,但对回答者却具有欺骗性。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一种对他人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有的考生自作聪明,为了急于让考官认同自己的某个观点,故意设置一个圈套,诱考官钻进去,以证明自己的正确。使用这种提问方式有时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考官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将对考生产生反感,而不是对他的“机智”产生钦佩之情。因此,从面试一开始,考生就应采取以诚待人的方式。考生必须清楚这一点:要获得面试成功,不但要获取考官形式上的认可,还要打动考官的内心。
清单式提问指呈现出可能或需要抉择的问题的提问方式,其目的是获取信息,探询考官想要得到的答案。但这种提问也有风险,如果考生列举的一大串答案中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考官就容易怀疑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解释是向有关方面或对象说明某事的含义、原因或理由等。一般来说,解释不是交际的初始行为,而是对对方反应所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解释是有前提的,解释往往是在对方产生疑惑、怀疑或不满之后进行的。
正确理解考官的疑问,有针对性地对考官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释,切忌答非所问。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使用间接解释,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会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面对考官的质疑,考生的解释用词要恰当。要想做到用词恰当,首先要态度端正。很多时候,考官并不是真的没听懂或没听清,考官要求考生解释某一问题,往往就是要看看考生会不会解释;考生也不要因为自己被误解而感到不自信,考生仍然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解释和说明问题。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考生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胡编乱造。考生应该实事求是,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做到有理有据,勇于承担责任,但也不要随意扩大责任,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在所解释的事情上。同时,要用多种手段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包括使用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和谐的节奏等。
逻辑性,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提完备,概念确切,推理严密,分析透彻,判断准确。语言的逻辑性是信息有效传递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答时语言要简洁、精练、流利、清晰。在面试过程中,考生要根据考题内容的需要,交错运用长短句,适当使用时间词或序数词。在回答结束时,可以做一个小结,总结一下论述的观点。
面试就是一个说服考官录取你的过程,同时也是让考官信服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等各种方式向考官展示你的个人信息。
首先,考生要真正做到尊重考官。考官觉得你是尊重他的,才会愿意接受你的观点和看法。
其次,在接受考官观点的基础上,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固执己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虚心倾听,真诚请教。
最后,有逻辑地表达,观点表达清晰,让考官正确理解你的思想,这是使语言具有说服力的根本保证。
(1)忌语言重复啰唆,口头语太多,这样不仅降低了语言的流畅性,也影响了语言的逻辑性。
(2)注意语言的真实性,切忌说大话、假话、空话。
(3)保证语言的完整性,不要抢话。
(4)用词不要过于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