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本不高:通常所需资源不多,易于获取。
(3)便于技能训练:专项实战演练是一个专项技能的学习与检验的最好方式。
合成实战演练是指多个专项实战演练科目组合在一起,形成有相互关联关系的一组演练。各个演练科目之间通常有某种逻辑联系,但实际上是不需要相互配合的,仅仅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组合在一起。
模拟地震发生后从废墟中救人、医疗处置、转运的多项实战演练。尽管是三个在时间上相互衔接的演练科目,但是它们之间仅仅是接续关系。
除了具备专项实战演练的技能训练功能,合成实战演练往往可以用来安排展示,供有关人员观摩,具有较强的汇报演出和科普宣教功能。
合成实战演练具有以下特征:
(1)真实性:强调系统处置,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2)易于组织:由于合成实战演练在本质上是把多个专项实战演练加总,所以仍然是较为容易组织的。
(3)示范带动性: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示一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全过程,科普宣教作用大。
综合实战演练是有各方面指挥人员、综合协调人员、现场处置人员参与的、在突发事件实际可能发生的地点举行的、动用装备与设施的全方位突发事件应对行为的演练。
结合实战演练的本质是多职能的演练,通常是后方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突发事件现场等各方参与的演练。
模拟某地铁列车发生爆炸后,市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应急指挥部、地铁公司应急指挥部先后启动应急响应,地铁系统内应急、地面交通系统紧急协助接驳、地面属地应急等相互配合的突发事件应对过程。
综合实战演练对应急管理系统进行了真实的检验,其主要功能有:
(1)实际演练多种应急处置职能;
(2)检测各方的相互协调能力;
(3)能够引发利益相关者(有关领导和公众)的关注。
综合实战演练作为演练的最为贴近现实的形式,有如下特征:
(1)真实感强:在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和其他应急行动现场同时举行。
(2)交互性强:在高度现实和紧张的环境中考验突发事件应对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
(3)检验面宽:能够较为全面检测和评估应急预案或行动方案、程序。
(4)参与面宽:参演者可以包括各个层次的处置人员,如控制人员、模拟人员、参演人员、评估人员、观摩人员、记者等。
(5)混合信息:信息包括了真实感强的现场信息(如突发事件场景、化妆的受害者、各种道具)和虚拟的信息(通过文本和画面展示)。
(6)实时响应:参演者的所有决策和行动都必须是实时的,并且要引起其他参演者的实际响应。
(7)投入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一场完整的实战演练需要1年至1年半的准备时间)。
(8)操作复杂:需要精细的规划和场所与后勤保障、安全保障等措施。
三种实战演练就演练的复杂程度而言,从专项、合成到综合实战演练,一个比一个更复杂。
就演练的性质而言,专项实战演练的学习场特征更为明显,而综合实战演练的工作场特征更为明显,合成实战演练则处于两者中间。
三者的最大不同在于演练的重点目标不同:专项实战演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参演者的单项应急技能;合成实战演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参演者的系列应急技能;综合实战演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参演者的综合应急能力。三者的比较见图4 2。
图4-2 三种实战演练的比较
三种实战演练的不同特征,可以做如表4 2所示的对比:
表4-2 三种实战演练的特征对比
为了便于理解,本章前两节对演练做两级划分。第一级,根据是否有模拟突发事件处置现场的演练场景,将其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桌面演练没有处置现场,实战演练有处置现场。这里的处置现场是广义的,可以包括事件发生现场、医疗救治现场、新闻发布现场等。第二级,根据演练的复杂程度,分别加以划分。其中,桌面演练划分为分析式桌面演练、递进式桌面演练、交互式桌面演练。实战演练划分为专项实战演练、合成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
通常,在这些演练类型的应用上,要先做桌面演练,后做实战演练;在两类演练内部,应先做其基础性的(如分析式桌面演练和专项实战演练),后做复杂的。当然,这也不能绝对化。对于应急救援人员而言,很可能要先做专项实战演练。
演练到底如何分类?我们需要从演练样式的整体图景说起。
演练作为一种能动的学习活动,其具体式样可以有无穷多种。例如,从突发事件类型的角度,可以以各类、各级别突发事件及其组合为背景;从场景真实度角度,可以从纸上谈兵到半真半假(真假比例可任意混合)、到真刀真枪各种式样;从博弈样式角度,可以是一次博弈、多阶段博弈、多次无法分阶段混合博弈等。如此,则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划分。
应急演练的类型与称谓,有官方规范术语,也有各地和民间约定俗成的叫法。前者如一些国家的官方应急演练指南文件所定义的各种名称,后者如广东各地经常组织的“双盲演练”。这里例举几个典型的官方指南的分类。
2009年发布的这一演练指南将应急演练做了多维划分:
(1)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2)按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3)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在今天看来,这些划分显然都是可以进一步充实或调整的。例如,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之分,既有组织形式的不同,也有演练目的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演练地点特征的不同;又如,如按内容划分,不仅仅只是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这一个角度,指挥部的演练和处置现场的演练也有内容不同的因素;此外,如果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至少还可以有练习性演练,而不仅仅是“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美国这一演练指南将应急演练分为基于研讨和基于行动两大类、七个小类。其中,基于研讨的演练包括研讨会(Seminars)、工作坊(Workshops)、桌面演练(Tabletops)和模拟游戏(Games)。基于行动的演练包括专项操练(Drills)、功能演练(Functional Exercises)和综合演练(Fullscale Exercises)。示意图见图4 3。
图4-3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演练指南
这种划分把通常不被认为是演练的研讨会和工作坊当成了演练,显然是不合适的;此外,各类演练采用的名称也仅仅从实用角度而言,缺少逻辑一致性
在德国,未见有官方的演练指南。在德国危机管理学院的演练培训与咨询实践中,其将演练分为桌面演练、指挥部演练、联合指挥部演练三类。这里显然没有把实战演练概括进来。
需要看到的是,演练类型的划分是为了实践上使用的方便,而不是制约实践。在实践中,各种演练形态之间往往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过渡形态和变化形态。
(1)在过渡方面,分析式桌面演练可以有多个阶段的讨论,这就接近递进式桌面演练;递进式桌面演练中,偶尔插入一些交互内容,这就接近交互式桌面演练;而在桌面演练中,加入少许实战演练场景,典型的如新闻发布场景,这又带有一点综合实战演练的味道。
(2)在变形方面,演练可以与培训结合,就成了演练式培训;演练可以与竞赛结合,就成了演练运动会;演练还可以与工作汇报结合,与科普宣教结合;等等。
从实际需要出发,应急演练的创新是没有止境的。以下一些演练动态值得关注。
“双盲”演练是一种创新性的模拟演练形式。这种方式不预先告知演练时间与地点、不预先告知事件类型,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开展演练,以此检验和评估应急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广州市的演练实践中,“双盲”演练有时是桌面推演式的,即有关人员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后,仅仅口头回应应当怎样做即可;有时是实战演练式的,即要调动队伍到现场。
游戏或者兵棋推演往往是借助软件,对突发事件应对的过程进行模拟演练。常常涉及两个或者更多个相互竞争或对抗的小组,依据真实或假设情况的规则、数据和程序来演练。游戏或者兵棋推演着重揭示参演者的决策与执行后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对验证或应急预案和程序,或者评估对资源的要求,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事实上,各实践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在各种基本演练类型的基础上,灵活地选取有关的演练元素,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创新。当然,这些创新应不违背应急演练的基本原理和原则。